第六百八十九章:廷议决生死

距离秦晋大婚之期只剩下了七日的功夫,但朝局动荡纷纷,以至于神武军中的绝大多数人都几乎给忘记了,现在三人忽然提及,又是觉得阵阵头疼。

李萼有感于局势的恶化,不禁嗟叹了一声。

“在下倒记起了一件事,两位接触大夫日短,恐怕还不知道……”

话到此处,他顿了一顿,又似自言自语道:

“现在果然就想得通了!”

这反而把皇甫恪与清虚子二人弄糊涂了,清虚子不是个沉得住气的人,便瞪着眼睛催问:

“别打哑谜,有话就痛快的说,吊着人胃口算怎么一回事?”

李萼这才换上了一副颇为玩味的表情,只不过又反问了一句:

“两位可知当初秦大夫是如何出京到冯翊任太守的?”

清虚子那时还隐居在终南山里,许多事都是道听途说,知道自己听到的那点风声已经不知过了几道手,又被多少人精细的加工过,于是也不献丑,只耐心的等着李萼说出真正的答案。皇甫恪则不同,那时的他刚刚因为杨国忠的陷害而举兵造反,对长安城的一举一动都格外在意,因而秦晋离开长安到冯翊郡做太守的因由也是知之甚详。

“听说是被杨国忠与鱼朝恩联手挤出了长安,不过从后来的态势看,离开长安到地方上去,反而因祸得福,成了游龙入大海!”

李萼摇摇头,道:

“事实全然不是如此,我与当时的长史陈千里有旧,他说过,秦大夫乃是主动自请外出,否则又有谁能将之挤走呢?”

此言一出,皇甫恪与清虚子都愣住了,如果此话出自旁人之口,他们只会以为这是胡说八道,但李萼是个行事谨慎的人,绝不会信口胡说。

如果李萼所言为真,那么秦晋的所作所为就处处透着与时人的不同。时人都宁可在长安做低职小官,也不愿意到地方上做大吏。他又为什么主动要求外出呢?难道在一早就规划了到冯翊以后的方略么?还是早就料到了冯翊、河东以及关中的形势会有急剧的变化?

清虚子脸上的笑意僵住了,皇甫恪也凝眉沉思起来,假如秦晋当真在两年前就定下了今日所要走的路,那就真真太不可思议了。良久之后,清虚子才舔了舔嘴唇,又清了清嗓子。

“贫道一直以为能堪透天机,原来竟是班门弄斧了!”

这时,皇甫恪则道:

“真人所堪天机,神武军以及秦大夫又当作何命数呢?”

平素里最爱唠叨的清虚子此时却缄口不言,一脸肃容的说道:

“天机不可泄露,天机不可泄露,贫道还要多活几年呢,可不想遭了雷劈!”

皇甫恪与李萼都笃信道教,对清虚子的态度与秦晋有着本质的不同。

“真人难道是说……”

如此讳莫如深,就算傻子也能猜的出来,清虚子口中的天机一定不简单,否则用的着遭雷劈吗!

李萼的话也只说了半截,后半截话则被他藏在了肚子里。

神武军有着天然的庇护,因此神武军一系的官员竟在这场纷纷乱乱的风潮里都没有遭受冲击,似乎风向也知道哪些人好惹,哪些人不好惹。

太上皇李隆基很快便在天子李亨探视的时候主动要求其尽快平息风潮,否则波及朝政,影响到领兵在外的房琯就不好了。

李亨一口答应下来,却也是无可奈何,朝廷的人心最是难以把握,悠悠众口又怎么能轻易堵得住呢?更何况,这种时候堵不如疏,只有善加引导,使之戾气发泄出去,才能得以安然度过这次难关,

面对李亨的困难,李隆基则从旁提点,尽快杀掉那些聚众闹事的宦官,以一场大刑杀,势必可以有效的加速这种风潮的进程。

李亨回到太极宫后,便在甘露殿召见了宰相崔涣与广平王李豫。

他的脸色阴沉至极,以至于崔涣和李豫都觉察出了其反常之处。

“太上皇又再催促朕尽快杀掉那些闹事的宦官,细细想来这些宦官也不过是无辜受累之人,如果让他们用性命来换取官愤民怨的平息,实在于心不忍!”

李亨这不是做作,宦官虽然低贱,但也是活生生的人命,将他们像蝼蚁一样悉数碾死,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则很难过去心里那道坎。

崔涣则不以为然,假如当真能用五十条宦官的性命换取朝局的稳定,他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将这些统统杀掉,哪怕这个数字以十倍计也不会皱一下眉头。但怕只怕,人杀了,风潮不但没能止息,反会愈演愈烈,那就得不偿失了。

崔涣的本意也不想杀这么多人,只要从中揪出几个领头的正法就可以起到足够的震慑与警示作用,完全没有必要全部杀掉,大规模的杀人除了泄愤以外,他看到的只有残忍。

但是,崔涣毕竟宦海浮沉了半生,看问题又岂能这么肤浅?这次风潮的根本之所在,仍旧如永王叛乱一样,乃是当今天子与太上皇的权力之争,只不过暗中较力的场所由江南转到了朝堂上恶容易。

他觉得,杀掉那五十多个宦官或许是太上皇开出的条件,双方都有了台阶可下,风潮自然就有了平息下去的借口。也许,事态进展到这一步也并非太上皇所乐于见到的,毕竟这种近乎于没有底线的朝争对朝廷的影响是具有毁灭性的,一个不小心就可能造成难以挽回的大祸。

为了朝廷,为了天子,崔涣都认为有必要赌一把,但是这许多话又不能和天子明言,他抬起眼皮,浑浊的老眼看向面色阴沉如乌云密布的天子,心中暗暗想着:难道以天子的心智就看不透此中的关窍所在吗?

试问一个做了十几年太子的人,时时刻刻都面临着岌岌可危的境地,怎么可能后知后觉到这种地步呢?

崔涣相信,李亨一定明白这个道理,只是因为某些原因而有着难言之隐而已,因此在这个时候更加需要做臣下的给予支持。

一念及此,他再不犹豫,坚定的说道:

“陛下,宦官聚众闹事虽然其情可悯,但毕竟是坏了战乱后制定的治安要则,以情形计也当从众论处,既然已经不能法外开恩,便只能秉公处置此事!朝廷法度所在,即便陛下心存着仁慈悲悯之心,怕是也难加干预!”

李亨眉头拧的更紧了,仍旧一言不发,只有广平王李豫看了看心情败坏沉重的天子,又看向忽然发生态度转变的宰相崔涣。

就在昨天,他和崔涣交换意见之时,崔涣还口口声声坚持着,不能平白的一次杀掉如此多人,可今日到了甘露殿上,这态度怎么说变就变了呢?

但是,李豫又素来敬重崔涣这个宰相,是以心中虽然不以为然但也不会贸然的开口质疑,只屏息静气看着君臣二人如何最终处置此事。

长久之后,李亨的叹息声竟仿佛是从另外一个空间传来,透着重重的虚幻感。

“就按照崔卿的建议去办吧,朕乏了……”

崔涣与李豫一前一后退出了甘露殿,李豫追上了心事重重,脚步沉重的崔涣。

“崔相公留步……”

一连喊了几声,崔涣竟没听到,最后还是经过一同随行的宦官内侍提醒,才恍然警觉。

“老夫失神了,广平王勿怪,勿怪!”

李豫岂会在意这等细枝末节的小事,只等两人周遭十步之内再无旁人时,急不可耐的问道:

“崔相公因何一力主张杀掉那些无辜的宦官?”

崔涣先是一愣,继而又冷冷的反问:

“老夫建言句句有法可依,那些宦官聚众闹事,形成规模达万人的骚乱,险些酿成难以挽回大错,又何谈无辜呢?”

李豫一时无言以对,知道崔涣所言不错,但又不甘心就此放弃,分辨道:

“昨日崔相公还说他们罪不至死,如何一日间竟态度判若两人,请恕李豫不服!”

崔涣正了正身子,道:

“广平王此言差矣,律令并非为了使人服气,即便不服也必须认下,否则人人皆可法外施恩,这天下还不乱套了?”

同样一件事竟反正都能说出理来,李豫也是郁闷,他在口舌上与崔涣相对完全出于下风,眼见着无法阻止,便口不择言的说道:

“既然崔相公不肯施恩,李豫去求秦大夫,让秦大夫来找相公说理!”

说罢,便一甩袖子,头也不回的急急离去。

崔涣看着气冲冲而走的广平王,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继而又暗叹道:

广平王生性仁厚,一如当今天子,却没有当今天子的隐忍性子,遇事好急于求成,遭到挫折就喜怒于色,这也都是年轻人身上的通病。可广平王毕竟不是一般人,将来是要做太子的,在皇帝百年之后还要承继整个江山社稷,如此沉不住气怎么能成呢?

恐怕他现在去找秦晋也只能碰到一鼻子灰吧!

崔涣如此暗暗想着,他虽然与秦晋相交日浅,可对秦晋的了解却远胜于一般人,如果此人欲干预此事早就有所动作了,又何必默不作声到现在呢!

第四百七十九章:虚惊仅如此第七百零八章:毒妇生恶念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大战之前夕第四百一十七章:使君亲临敌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将计就计也第二十三章:萧萧北风起第八百六十八章:太白再现身第八百六十六章:刺杀秦大夫第二百零四章:一去难回头第一千二百十二章:再借鬼神力第三百四十九章:边某不愿死第一千二百零六章:一怒心头热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孝节又反复第一千五十七章:两尹俱惶然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呼罗珊总督第一千二百零五章:野望库思老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以夷制夷也第一千九十三章:史贼终围城第二百零一章:携私乱公器第八十四章:勇闯龙武军第七百七十一章:叛臣做使者第四百七十六章:天子思贤才第一千一百零七章:监国心意乱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奸商有谏言第九百六十五章:整肃大风潮第一百二十三章:郎将巧进谏第一千九十九章:奇耻大辱也第八十三章:夜半突袭营第八百六十三章:公主抵洛阳第九百六十八章:意外之惊喜第一千一百八十章:两兵初相接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队正有谋划第七十二章:胡酋怒无常第一千二百零一章:为国散家资第八百二十八章:地动乱人心第四百九十九章:小人乱攀咬第一千二百零七章:连连有取胜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游说护闻城第六十三章:进退两难间第六百三十七章:劝说广平王第八百七十一章:解决小麻烦第六百五十一章:骤闻颖王反第九百二十二章:郎将点迷津第一千七十七章:河东蠢欲动第六百六十六章:我王轻秦汉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心有千不甘第三百五十七章:将军欲联手第一千四百四十章:投入苦力营第九十四章:徒有心事重第四百五十一章:便桥遇故人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张网以待之第四百四十三章:潼关终失守第五百五十四章:反攻终开端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敲山欲震虎第四百一十八章:花枪显神威第九百三十四章:无奈自相残第八百零九章:贼营突生乱第二百一十五章:刀枪又相向第一百四十一章:花开路转时第六百四十七章:平白又树敌第六百六十九章:兵临新安城第一百零五章:使君心头怒第四百六十三章:李唐命犹在第一千三十九章:公主回长安第七百八十九章:胜利的代价第一千四百一十章:典礼筹备中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长安妖风起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波斯人之殇第二百四十章:威武神策军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谷口遭遇战第一百一十章:相公欲离间第十一章:胡去又复还第一百六十九章:名门出虎子第七百八十四章:突然发难也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内斗终致祸第三十三章:错与胡同仇第七百五十八章:山川一片好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马赫迪殿下第九百一十六章:明暗难分辨第七百五十六章:注定必落败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大食吐火罗第六百七十三章:弄巧反成拙第五百九十五章:大夫再面君第二百四十四章:再进长安城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乱臣与贼子第七十四章 守将欲熏心第三百四十三章:兵锋指长安第一千六十七章:暴起刺少府第四百零九章:入军为队正第八百九十一章:阴云正凝聚第一百零九章:见面与闻名第九百四十九章:天长路漫漫第十四章:唐兵半不归第四百六十八章:宗正卿发怒第七八四十九章:叛将怒攻心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意外之惊喜第四百一十八章:花枪显神威第七百三十二章:回纥难脱身第二百二十三章:黄粱无一梦第六百三十五章:婚事遭反对
第四百七十九章:虚惊仅如此第七百零八章:毒妇生恶念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大战之前夕第四百一十七章:使君亲临敌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将计就计也第二十三章:萧萧北风起第八百六十八章:太白再现身第八百六十六章:刺杀秦大夫第二百零四章:一去难回头第一千二百十二章:再借鬼神力第三百四十九章:边某不愿死第一千二百零六章:一怒心头热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孝节又反复第一千五十七章:两尹俱惶然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呼罗珊总督第一千二百零五章:野望库思老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以夷制夷也第一千九十三章:史贼终围城第二百零一章:携私乱公器第八十四章:勇闯龙武军第七百七十一章:叛臣做使者第四百七十六章:天子思贤才第一千一百零七章:监国心意乱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奸商有谏言第九百六十五章:整肃大风潮第一百二十三章:郎将巧进谏第一千九十九章:奇耻大辱也第八十三章:夜半突袭营第八百六十三章:公主抵洛阳第九百六十八章:意外之惊喜第一千一百八十章:两兵初相接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队正有谋划第七十二章:胡酋怒无常第一千二百零一章:为国散家资第八百二十八章:地动乱人心第四百九十九章:小人乱攀咬第一千二百零七章:连连有取胜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游说护闻城第六十三章:进退两难间第六百三十七章:劝说广平王第八百七十一章:解决小麻烦第六百五十一章:骤闻颖王反第九百二十二章:郎将点迷津第一千七十七章:河东蠢欲动第六百六十六章:我王轻秦汉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心有千不甘第三百五十七章:将军欲联手第一千四百四十章:投入苦力营第九十四章:徒有心事重第四百五十一章:便桥遇故人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张网以待之第四百四十三章:潼关终失守第五百五十四章:反攻终开端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敲山欲震虎第四百一十八章:花枪显神威第九百三十四章:无奈自相残第八百零九章:贼营突生乱第二百一十五章:刀枪又相向第一百四十一章:花开路转时第六百四十七章:平白又树敌第六百六十九章:兵临新安城第一百零五章:使君心头怒第四百六十三章:李唐命犹在第一千三十九章:公主回长安第七百八十九章:胜利的代价第一千四百一十章:典礼筹备中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长安妖风起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波斯人之殇第二百四十章:威武神策军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谷口遭遇战第一百一十章:相公欲离间第十一章:胡去又复还第一百六十九章:名门出虎子第七百八十四章:突然发难也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内斗终致祸第三十三章:错与胡同仇第七百五十八章:山川一片好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马赫迪殿下第九百一十六章:明暗难分辨第七百五十六章:注定必落败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大食吐火罗第六百七十三章:弄巧反成拙第五百九十五章:大夫再面君第二百四十四章:再进长安城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乱臣与贼子第七十四章 守将欲熏心第三百四十三章:兵锋指长安第一千六十七章:暴起刺少府第四百零九章:入军为队正第八百九十一章:阴云正凝聚第一百零九章:见面与闻名第九百四十九章:天长路漫漫第十四章:唐兵半不归第四百六十八章:宗正卿发怒第七八四十九章:叛将怒攻心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意外之惊喜第四百一十八章:花枪显神威第七百三十二章:回纥难脱身第二百二十三章:黄粱无一梦第六百三十五章:婚事遭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