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五章:叛军临换将

燕军大营,灯火通明,众将齐聚在中军帐内。只是与往常不同的是,主帅尹子琦的位置空空如也,余者一个个也都是心事重重。

“唐兵连续袭营,虽然规模不大,可也见得他们是得寸进尺。我幽燕铁骑岂能容他们如此羞辱?”

经历老马坡的惨败之后,燕兵全军上下都笼罩着一种雪耻的情绪。也由此,战斗情绪反而比平时更加高涨。究其原因,营中的燕兵几乎都没参加过老马坡战,觉得那是受了钟如海指挥不当的连累,如果是尹子琦亲自指挥胜负还未可知。还有一点就是,燕兵自起事南下以来,这些精锐几乎没打过败仗,所遇到的唐兵也尽是些土鸡瓦狗之辈。现在突然败的如此之惨,许多人心里都转不过这道弯。

“言之有理,诸位且都说说,尹将军现在昏迷不醒,就留下了撤军两个字,谁知道他那时候的神志还是否清醒?脑子胡不糊涂?”

“对,若是糊涂之言,将来尹将军清醒过来,还要责备我等哩。。。。。。”

一干人七嘴八舌,议论纷纷,宗旨就只有一个人,不想执行尹子琦在昏迷前下达的撤军令。

“可如果不撤军……万一这是尹将军深思熟虑后的结果呢……”

话说了半截,这位郎将就闭上了嘴,言下之意,将来万一被追究起来,责任由谁来担。

“哼!能不能醒过来且不说,咱们就这么回去,到了洛阳,全都是败军之将,这个责任由谁来担?”

众人又是面面相觑。

“钟如海死了尹将军又人事不省,不如便推选个主事之人,将来但有责任,大伙一体承担!”

“如此甚好!”

这些人终于定了下来,不执行尹子琦的撤军令,而是留下来准备和唐兵一战。

可大战也要有大战的准备,现在他们频频遭受唐兵的袭扰,派出的探马也常常有一半以上的人回不来。既然留下来就不能再这么窝窝囊囊的守在此处,必须想出办法来,破掉这个令人恼火郁闷的局面。

郎将李忠国被推选为了主事之人,没有秩级,没有职司,全凭众将的共识。

这个李忠国原本是契丹人,后来投了唐朝,循例被赐姓李。通常这种被赐姓李的契丹人都是契丹方面的贵族,且有着相当的实力和能力。

也因此,今年才四十出头的李忠国就成了余下来两万余人共推的将军。

“承蒙诸位同袍抬爱,既受将旗,便请诸位一体配合!”

此时,原本属于尹子琦的将旗被交在了李忠国的手里。与之共同代表军中权力的印信与符节也已经放在了案头。

只要凭借这几样东西,就可以调遣洛阳以西的所有人马。

“咱们所余下的这两万多人肯定不够,必须要向洛阳请调援兵。但有一点请诸位严格保密,请调援兵要用尹将军的名义。除此以外,任何兵马调动,乃至与阵战之上,均须冠以尹将军的名义,悬挂尹将军的纛旗!”

“这,这是何意啊?”

在座的许多人并非尹子琦的嫡系,此时便有意削夺尹子琦的影响力,可见李忠国居然事事都要打着尹子琦的名义,便多有不满。

李忠国却道:

“不但对外,对内也要严格保密。一会李某就会召集众军士当众宣布,尹将军的病情已经大为好转,毋使军心再度波动。至于对外也要用尹将军的名义,原因很简单,唐兵所畏惧者只尹将军一人而已,谁知道李某了?”

众人面面相觑,觉得李忠国说的有道理,也就不再反对。

李忠国走马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拔营起寨后撤十里,拉开与长石乡唐兵的距离。

又有人对这个看似多此一举的军令表示不满。

撤退十里与留在这里又有什么区别?无非是后退了几步,反倒使大军上下徒然遭受折腾。

“诸位有所不知,唐兵擅长以袭营乱我军心,往往入夜便在左近神出鬼没。究其原因,都是我军大营距离长石乡太近。一来一回也只耗费小半夜的功夫,因此才防不胜防。如果咱们把大营撤退了十里,看似没有什么影响。但唐兵再想袭营,一来一回却要多搭进去二十里的时间,如此一来,袭营的难度自然也就水涨船高!”

众将闻言,都大为叹服,觉得推举李忠国为将果然没错。先后下达的几个军令都有板有眼,那些郎将校尉们也就更加的信任他。

李忠国的判断果然没错,撤退十里的当夜,军营竟头一次没有遭到唐兵的袭击,而且唐兵也因此受到了迷惑,一时间竟有些后继乏力。

就在众将欢欣鼓舞,纷纷抚额相庆之时,李忠国又警告道:

“唐兵中素来以神武军最为奸狡,其主帅秦晋更是神鬼莫测,如果诸位以为这样就能使他们无所适从,难免要重蹈钟如海的覆辙!”

钟如海的名声在军中已经越传越臭,而且不论地位高下,都一致认为,老马坡的全军覆没此人至少要负七成的责任,而另外那三层,就算不明说,所有人也都心知肚明,自然该由昏迷不醒的尹子琦来负。

得了李忠国的警告,众人觉得有道理,可是如果就这么守下去,还有什么意义?如果不能西进拿下新安,这里的事早晚就露馅的。

“咱们在这里按兵不动,就怕朝廷催促下来,不好交代。”

现在的大燕朝的天子已经不是安禄山了,安禄山虽然残暴,可至少还能说得通道理。但眼下的安庆绪则与乃父大大不同,一切全凭一己好恶,万一暴怒降罪,在座的各位都是吃不了兜着走的。

李忠国却劝说众将:

“诸位同袍稍安勿躁,之所以按兵不动,绝非一味的采取守势,而是要以守代攻。”

在座的也都是战场上厮杀出来的,经过李忠国的解释,马上就明白了他的意图。

“如果唐兵不来攻呢?也等着咱们攻过去,岂非白白浪费时间?”

唐兵最擅长的就是以守代攻,他们有这种担忧也不奇怪。

李忠国还是胸有成竹的模样。

“放心,唐兵军力倍于我燕军,岂会错过这等建功立业的机会?”

一言说罢,众人又担忧尽去。然则,终究有人还是唏嘘感叹,

“想当初太上皇在位时,咱们说攻哪里就攻哪里,何曾像现在这样受气了?”

“此一时彼一时,风水还有轮流转的时候呢,何况这用兵的运势?李郎将的计策,诸位如果都觉得可行,不妨就试上一试!”

说是试上一试,实际上,这就是经过了一番议论之后,决定执行以守代攻的军令。

然则,这一等就是三天,居然再没等到唐兵的袭扰,也不见唐兵大举来攻。许多人又开始沉不住气,觉得此前是不是判断有误,唐兵不敢来了呢?

李忠国现在也是一脑门的雾水,他可是在众将面前信誓旦旦的保证了的,岂料现在就被狠狠的打了脸。在大伙前来兴师问罪之前,必须得找出个站得住脚的原因,或者说须得找出神武军按兵不动的真相。

于是,李忠国将探马游骑的数量有增加了两倍,范围更是直抵新安城下。

此前李忠国为了不过度的刺激唐兵,只将侦查范围保持在长石乡以东三里的位置,仅仅保证军中大营有足够的反应时间。现在看来,这种设想显然是不够的,可等侦查的范围扩大以后,他竟又是吃惊不已。

唐兵的的确确在这三日的功夫里按兵不动,偃旗息鼓了。

这可与此前的消息截然相反啊。在大营后撤之前,早就有多处明显的迹象,表明驻守在长石乡的唐兵要发动大规模的突袭抑或是全力进攻。

李忠国也正是基于这个原因,才产生了后撤十里的想法,如此更是为了避敌锋芒,而不至于使这两万余燕兵面临难以摆脱的险境。

可现实的情况却让他也理不清头绪了,究竟是唐兵另有诡计,还是……

这时,一个想法突然从李忠国的眼前闪过,霎那间有如暗夜惊雷闪电,把这个世界照得如同白昼。

难道唐兵内部也有了分歧?抑或是唐朝的朝廷有人在为秦晋掣肘不成?

这种先例在唐朝军中可谓是层出不穷,当年的封常清如此,哥舒翰如此,高仙芝也是如此。

当时军中甚至有一种笑言,指称李隆基亲手将唐朝土地一寸寸的献给了安禄山。

事实也差不多如此,如果李隆基当年不在敌前军中搞平衡,钳制主帅的权力,通过宦官大加干涉,幽燕铁骑的进军速度未必会如此之快呢!

现在秦晋眼看着就要兵锋直抵洛阳,说不定长安城内有些人不希望看到这种情况出现,来个阵前走马换将也未可知呢!

总而言之,就算不是走马换将,但有干涉主帅决策的行为,对他们而言无疑就是绝好的消息。

一想到这些,李忠国就觉得胸中有如沸腾之水,忍不住的兴奋难耐。

他当即就召集众将,将自己的这个判断说了出来,众将闻言,也都觉得极有可能!

第八百二十章:刑场重说教第一千二百十三章:愈深愈黑暗第二百八十五章:仿长史故事第三百五十六章:识破偷天计第二百七十章:天子心难测第六百八十三章:低调返军中第二百七十五章:惊闻乱军起第一千七十六章:计出半天下第六百三十九章:殿上各争执第六百章:出手制胡兵第一千二百零九章:隐伏如深井第六百四十九章:虚惊又一场第八百二十二章:滚滚的浓烟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将军入王都第六百三十章:宰相自领兵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难纳投名状第一千三百零五章:今夜几人活第九百八十三章:惊闻噩耗声第二百三十二章:只身入龙潭第一百三十六章:筹谋军器监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祸福两相依第七百五十三章:顺水有人情第一百二十二章:大夫将陨身第七百二十章:苦果何须尝第一千五十四章:天子有悲哀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虚张又声势第五百四十三章:惊闻河东事第六百一十六章:储君位已定第七百二十三章:秦琰出奇计第八百九十七章:大难各自飞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重返安西镇第八百四十五章:双喜临门否?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突发之状况第六百五十八章:左拾遗为将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马赫迪之剑第一千一百零五章:敢死破敌阵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生机在此间第一百九十七章:将心比他心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昏陀多野望第六十九章:酒醉泄天机第六百三十八章:父子有矛盾第五百五十九章:怪招驯烈马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无名河边计第二百二十二章:而今从头跃第九百一十三章:宰相的决心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泰西封之殇第七百八十八章:真正的内心第四百零七章:私度使君意第九百零三章:欲使其疯狂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自立波斯王第九百一十八章:逃出长安城第七百六十九章:不应有难堪第四百六十二章:重返长安城第一千七十八章:马革裹尸还第七章:鼓角动新安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安全至营地第一千二十九章:发现突厥人第五百七十章:迷雾重重也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骨肉难还乡第一千四百零三章:俘虏不甘心第七百五十四章:奸细来投靠第四百七十六章:天子思贤才第一千四十二章:千头万绪也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正平王造反第四百八十一章:感同显真情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暴雨欲来也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行商惹惊奇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马赫迪殿下第四百七十三章:善恶终有报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旧习难改也第八百八十一章:囚室见刺客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行商不要命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真相大白时第二百五十三章:君臣心思异第十六章:诛杀卖国贼第一千八十四章:三人有激辩第九十五章:父子不相爱第四百零五章:老少有深谈第三百三十八章:乾坤乃倒悬第八百零三章:再用达奚珣第四百四十七章:天子逃长安第一百九十四章:力敌软脚鸡第五百八十六章:胡将再振作第六百四十四章:女人心思深第八百六十章:武臣来投靠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王子有哀叹第六百二十九章:天子提婚事第一千二十一章:风雪行恶事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将军入王都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当及时行乐第一千四百零七章:漫步古城下第六百七十章:天下无双全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战场生退意第七百一十二章:出兵成定局第九百九十九章:高适的心结第四百七十九章:虚惊仅如此第一百七十一章:天子厌张韩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梵衍那之殇第九百四十三章:忍气又吞声第五百五十三章:玉碎与瓦全
第八百二十章:刑场重说教第一千二百十三章:愈深愈黑暗第二百八十五章:仿长史故事第三百五十六章:识破偷天计第二百七十章:天子心难测第六百八十三章:低调返军中第二百七十五章:惊闻乱军起第一千七十六章:计出半天下第六百三十九章:殿上各争执第六百章:出手制胡兵第一千二百零九章:隐伏如深井第六百四十九章:虚惊又一场第八百二十二章:滚滚的浓烟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将军入王都第六百三十章:宰相自领兵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难纳投名状第一千三百零五章:今夜几人活第九百八十三章:惊闻噩耗声第二百三十二章:只身入龙潭第一百三十六章:筹谋军器监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祸福两相依第七百五十三章:顺水有人情第一百二十二章:大夫将陨身第七百二十章:苦果何须尝第一千五十四章:天子有悲哀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虚张又声势第五百四十三章:惊闻河东事第六百一十六章:储君位已定第七百二十三章:秦琰出奇计第八百九十七章:大难各自飞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重返安西镇第八百四十五章:双喜临门否?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突发之状况第六百五十八章:左拾遗为将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马赫迪之剑第一千一百零五章:敢死破敌阵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生机在此间第一百九十七章:将心比他心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昏陀多野望第六十九章:酒醉泄天机第六百三十八章:父子有矛盾第五百五十九章:怪招驯烈马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无名河边计第二百二十二章:而今从头跃第九百一十三章:宰相的决心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泰西封之殇第七百八十八章:真正的内心第四百零七章:私度使君意第九百零三章:欲使其疯狂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自立波斯王第九百一十八章:逃出长安城第七百六十九章:不应有难堪第四百六十二章:重返长安城第一千七十八章:马革裹尸还第七章:鼓角动新安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安全至营地第一千二十九章:发现突厥人第五百七十章:迷雾重重也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骨肉难还乡第一千四百零三章:俘虏不甘心第七百五十四章:奸细来投靠第四百七十六章:天子思贤才第一千四十二章:千头万绪也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正平王造反第四百八十一章:感同显真情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暴雨欲来也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行商惹惊奇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马赫迪殿下第四百七十三章:善恶终有报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旧习难改也第八百八十一章:囚室见刺客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行商不要命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真相大白时第二百五十三章:君臣心思异第十六章:诛杀卖国贼第一千八十四章:三人有激辩第九十五章:父子不相爱第四百零五章:老少有深谈第三百三十八章:乾坤乃倒悬第八百零三章:再用达奚珣第四百四十七章:天子逃长安第一百九十四章:力敌软脚鸡第五百八十六章:胡将再振作第六百四十四章:女人心思深第八百六十章:武臣来投靠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王子有哀叹第六百二十九章:天子提婚事第一千二十一章:风雪行恶事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将军入王都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当及时行乐第一千四百零七章:漫步古城下第六百七十章:天下无双全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战场生退意第七百一十二章:出兵成定局第九百九十九章:高适的心结第四百七十九章:虚惊仅如此第一百七十一章:天子厌张韩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梵衍那之殇第九百四十三章:忍气又吞声第五百五十三章:玉碎与瓦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