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衣食(3)

《日知录》说:“今之村民,往往行媵而不袜,古人之遗制也。吴贺邵美容止,常著袜,希见其足,则汉魏之世,不袜而见足者尚多。”又说袜字的从衣,始见于此,则渐变而成今日的袜了。窃疑袜本亦田猎之民之服,农耕之民,在古代本是跣足的。中国文化,本来起自南方,所以行礼时还必跣。

衣服的初兴,虽非以蔽体为目的,然到后来,著衣服成了习惯,就要把身体的各部分,都遮蔽起来,以为恭敬了。所以《礼记》的《深衣篇》说:“短毋见肤。”作事以短衣为便,今古皆然。古代少者贱者,是多服劳役的。《礼记·曲礼》说:“童子不衣裘裳。”《内则》说:“十年,衣不帛,袴。”就是短衣,袴就是不裳。《左氏》昭公二十五年,师己述童谣,说“鹆跦跦,公在乾侯,征褰与襦。”褰即是袴(《说文》)。此皆服劳役者不著裳之证。

然襦袴在古人,不能算做礼服,外必加之以裳。既然如此,自以照现在人的样子,于襦袴之外,罩上一件长衫为便。然古人习于衣裳袍衫之外,亦必加之以裳。于是从古代的衣裳,转变到现在的袍衫,其间必以深衣为过渡。深衣的意思,是和现在的女子所著的衣裙合一的衣服差不多的。形式上是上衣下裳,实则缝合在一起。他的裳分为十二幅,前后各六。中间四幅对开。边上两幅斜裁,成两三角形。尖端在上。所以其裳之下端与上端(腰间)是三与二之比。如此,则不须襞绩,自亦便于行动了。

深衣是白布做的,却用镶边,谓之纯。无纯的谓之褴褛,尤为节俭(今通作蓝缕,其义为破,此又是一义)。士以上别有朝祭之衣,庶人则即以深衣为吉服。未成年者亦然。所以戴德《丧服》变除说:“童子当室,为父后。其服深衣不裳。”然自天子至于士,平居亦都是著一件深衣的。这正和现在的劳动者平时著短衣,行礼时著袍衫,士大夫阶级,平时著袍衫,行礼时别有礼服一样。

然古人苟非极隆重的典礼,亦都可以著深衣去参与的。所以说“可以为文,可以为武,可以摈相,可以治军旅”(《礼记·深衣》)。民国以来,将平时所著的袍和马褂,定为常礼服。既省另制礼服之费,又省动辄更换之烦,实在是很合理的。

《仪礼·士丧礼》疏,谓上下通直,不别衣裳者曰“通裁”,此为深衣改为长袍之始。然古人用之殊不广。后汉以后,始以袍为朝服。《续汉书·舆服志》说:若冠通天冠,则其服为深衣服。有袍,随五时色。刘昭《注》云:“今下至贱吏、小史,皆通制袍,禅衣,舁缘领袖为朝服。”《新唐书·车服志》:中书令马周上议:“礼无服衫之文。三代之制有深衣,请加襕袖襕襈,为士人上服。开胯者名曰缺胯,庶人服之。”据此,则深衣与袍衫之别,在于有缘无缘。其缺胯,就是现在的袍衫了。

任大椿《深衣释例》说:“古以殊衣裳者为礼服,不殊衣裳者为燕服。后世自冕服外,以不殊衣裳者为礼服,以殊衣裳者为燕服。”此即所谓裙襦。妇人以深衣之制为礼服,不殊衣裳。然古乐府《陌上桑》云:“湘绮为下裳,紫绮为上襦”,则襦与裳亦各别。然仍没有不著裳的。隋唐以来,乃有所谓袴褶。(《急就篇》注云:“褶,其形若袍,短身广袖。”)天子亲征及中外戒严时,百官服之,实为戎服。

曾三异《同话录》云:“近岁衣制,有一种长不过腰,两袖仅掩肘,名曰貉袖。起于御马院圉人。短前后襟者,坐鞍上不妨脱著,以其便于控驭也。”此即今之马褂。《陔馀丛考》说:就是古代的半臂。《三国魏志·杨阜传》说:明帝著帽,披绫半袖,则其由来已久。《玉篇》说:襔裆,其一当胸,其一当背。《宋书·薛安都传》载他著绛衲两当衫,驰入贼阵。《隋书·舆服志》:诸将军侍从之服,有紫衫金玳瑁装襔裆甲,紫衫金装襔裆甲,绛衫银装襔裆甲。

《宋史·舆服志》:范质议《开元礼》:武官陪立大仗,加螣蛇襔裆甲,《陔馀丛考》说:就是今演剧时将帅所被金银甲。案现在我们所著,长不过腰,而无两袖的,北方谓之坎肩,南方有若干地方,谓之马甲。大概系因将帅服之之故。宋人谓之背子。见《石林燕语》。

衣服不论在什么时代,总是大同小异的。强人人之所好,皆出于同,自然决无此理。何况各地方的气候,各种人的生活,还各有不同呢?但衣服既和社交有关,社会亦自有一种压力。少数的人,总要改从多数的。昔人所谓“十履而一跣,则跣者耻;十跣而一履,则履者耻”。其间别无他种理由可言。

《礼记·王制》:“关执禁以讥,禁异服,察异言。”其意乃在盘诘形迹可疑的人。并不在于划一服饰。《周官》大司徒,以本俗六安万民,六曰同衣服,意亦在于禁奢,非强欲使服饰齐一。服饰本有一种社会压力,不会大相悬殊的。至于小小的异同,则无论何时,皆不能免。

《礼记·儒行》:“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夫子之服,其儒服与?孔子对曰:丘少居鲁,衣逢掖之衣。长居宋,冠章甫之冠。丘闻之也,君子之学也博,其服也乡。丘不知儒服。”观此数语,衣服因地方、阶级,小有异同,显然可见。降逮后世,叔孙通因高祖不喜儒者,改著短衣楚制(见《史记》本传)。《盐铁论》载桑弘羊之言,亦深讥文学之儒服(见《相刺篇》,《刺议篇》),可见其情形还是一样的。

因为社会压力,不能施于异地方和异阶级的人。然及交通进步,各阶级的交往渐多,其压力,也就随之而增大了。所以到现代,全世界的服饰,且几有合同而化之观。日本变法以后,几于举国改著西装。中国当戊戌变法时,康有为亦有改服饰之议,因政变而未成。后来自刻《戊戌奏稿》,深悔其议之孟浪,而自幸其未果行。

在所著《欧洲十一国游记》中,尤极称中国服饰之美。其意是(一)中国的气候,备寒、温、热三带,所以其材料和制裁的方法,能适应多种气候,合于卫生。(二)丝织品的美观,为五洲所无。(三)脱穿容易。(四)贵族平民,服饰有异,为中西之所同。

中国从前,平民是衣白色的。欧洲则衣黑色。革命时,欧人疾等级之不平,乃强迫全国上下,都著黑色。中国则不然。等级渐即平夷,采章遂遍及于氓庶。质而言之:西洋是强贵族服平民之服,中国则许平民服贵族之服。所以其美观与否,大相悬殊。这一点,西人亦有意见相同的。

民国元年,议论服制时,曾有西人作论载诸报端,说西方的服饰,千篇一律,并无趣味,劝中国人不必摹仿。我以为合古今中外而观之,衣服不过南北两派。南派材料轻柔,裁制宽博。北派材料紧密,裁制狭窄。这两派的衣服,本应听其并行;且折衷于两者之间,去其极端之性的。

欧洲衣服,本亦有南北两派。后来改革之时,偏重北派太甚了。中国则颇能折两者之中,保存南派的色彩较多。以中西的服饰相较,大体上,自以中国的服饰为较适宜。现在的崇尚西装,不过一时的风气罢了。

中国的衣服,大体上可谓自行进化的。其仿自外国的,只有靴。《广韵》八戈引《释名》,说“靴本胡服,赵武灵王所服”。《北史》载慕容永被擒,居长安,夫妻卖靴以自活。北齐亡后,妃嫔入周的亦然。可见南北朝时,汉人能制靴者尚少,其不甚用靴可知。

然唐中叶以后,朝会亦渐渐的穿靴,朱文公《家礼》,并有襴衫带靴之制了。《说文》:“鞮,革履也。”《韵会》引下有“胡人履连胫,谓之络缇”九字。此非《说文》之文,必后人据靴制增入。然可悟靴所以广行之故。因为连胫,其束缚腿部较紧,可以省却行滕。而且靴用革制,亦较能抵御寒湿,且较紬布制者,要坚固些(此以初兴时论,后来靴亦不用革)。

古代丧服,以布之精粗为度,不是讲究颜色的。素服则用白绢,见《诗经·棘人》疏。因为古代染色不甚发达,上下通服白色,所以颜色不足为吉凶之别。

后世采色之服,行用渐广,则忌白之见渐生。宋程大昌《演繁露》说:“《隋志》:宋齐之间,天子宴私著白高帽。隋时以白通为庆吊之服。国子生亦服白纱巾。晋人著白接篱,窦苹《酒谱》曰:接篱,巾也。南齐桓崇祖守寿春,著白纱帽,肩舆上城。今人必以为怪。古未有以白色为忌也。郭林宗遇雨垫巾,李贤《注》云:周迁《舆服杂事》曰:巾以葛为之,形如。本居士野人所服。魏武造,其巾乃废。今国子学生服焉,以白纱为之。是其制皆不忌白也。《乐府白红歌》曰:质如轻云色如银,制以为袍余作巾。今世人丽妆,必不肯以白为衣。古今之变,不同如此。

《唐六典》:天子服有白纱帽。其下服如裙襦袜皆以白。视朝听讼,燕见宾客,皆以进御。然其下注云:亦用乌纱。则知古制虽存,未必肯用,习见忌白久矣。”读此,便知忌白的由来。按染色之法,见于《周官》天官染人,地官染草,及《考工记》锺氏,其发明亦不可谓不早。但其能普遍于全社会,却是另一问题。绘绣之法,见《书经·皋陶谟》今本《益稷》,《疏》。

昔人误以绘为画。其实绘之本义,乃谓以各色之丝,织成织品。见于宋绵庄《释服》,其说是不错的。染色、印花等事,只要原料减贱,机器发明,制造容易,所费人工不多,便不得谓之奢侈。惟有手工,消费人工最多,总是奢侈的事。现在的刺绣,虽然是美术,其实是不值得提倡的。因为天下无衣无褐的人,正多着呢。

第56章 古代对于异族的同化第17章 官制(1)第84章 清朝的衰乱第24章 赋税(3)第5章 婚 姻(2)第68章 南北朝的始末第72章 唐朝的衰亡和沙陀的侵入第10章 政体(2)第84章 清朝的衰乱第14章 财产(1)第76章 南宋恢复的无成第38章 衣食(3)第29章 刑法(2)第77章 蒙古大帝国的盛衰第44章 语文(2)第79章 明朝的盛衰第85章 清朝的覆亡第45章 学术(1)第74章 唐宋时代中国文化的转变第45章 学术(1)第75章 北宋的积弱第48章 学术(4)第83章 汉族的光复运动第79章 明朝的盛衰第75章 北宋的积弱第1章 自序第82章 中西初期的交涉第38章 衣食(3)第23章 赋税(2)第8章 族制(2)第35章 货币(2)第47章 学术(3)第76章 南宋恢复的无成第79章 明朝的盛衰第26章 兵制(2)第47章 学术(3)第84章 清朝的衰乱第81章 清代的盛衰第33章 实业(3)第79章 明朝的盛衰第13章 阶级(3)第15章 财产(2)第69章 南北朝隋唐间塞外的形势第46章 学术(2)第57章 古代社会的综述第76章 南宋恢复的无成第4章 婚 姻(1)第54章 夏殷西周的事迹第7章 族制(1)第45章 学术(1)第52章 中国史的年代第4章 婚 姻(1)第81章 清代的盛衰第79章 明朝的盛衰第28章 刑法(1)第45章 学术(1)第70章 隋朝和唐朝的盛世第35章 货币(2)第39章 住行(1)第34章 货币(1)第20章 选举(2)第81章 清代的盛衰第7章 族制(1)第13章 阶级(3)第79章 明朝的盛衰第71章 唐朝的中衰第11章 阶级(1)第52章 中国史的年代第85章 清朝的覆亡第48章 学术(4)第65章 晋初的形势第68章 南北朝的始末第36章 衣食(1)第19章 选举(1)第16章 财产(3)第59章 秦汉间封建政体的反动第49章 宗教(1)第75章 北宋的积弱第46章 学术(2)第64章 后汉的分裂和三国第17章 官制(1)第38章 衣食(3)第57章 古代社会的综述第68章 南北朝的始末第59章 秦汉间封建政体的反动第6章 婚 姻(3)第72章 唐朝的衰亡和沙陀的侵入第81章 清代的盛衰第42章 教育(2)第24章 赋税(3)第31章 实业(1)第57章 古代社会的综述第47章 学术(3)第20章 选举(2)第53章 古代的开化第39章 住行(1)第13章 阶级(3)第46章 学术(2)第37章 衣食(2)第18章 官制(2)
第56章 古代对于异族的同化第17章 官制(1)第84章 清朝的衰乱第24章 赋税(3)第5章 婚 姻(2)第68章 南北朝的始末第72章 唐朝的衰亡和沙陀的侵入第10章 政体(2)第84章 清朝的衰乱第14章 财产(1)第76章 南宋恢复的无成第38章 衣食(3)第29章 刑法(2)第77章 蒙古大帝国的盛衰第44章 语文(2)第79章 明朝的盛衰第85章 清朝的覆亡第45章 学术(1)第74章 唐宋时代中国文化的转变第45章 学术(1)第75章 北宋的积弱第48章 学术(4)第83章 汉族的光复运动第79章 明朝的盛衰第75章 北宋的积弱第1章 自序第82章 中西初期的交涉第38章 衣食(3)第23章 赋税(2)第8章 族制(2)第35章 货币(2)第47章 学术(3)第76章 南宋恢复的无成第79章 明朝的盛衰第26章 兵制(2)第47章 学术(3)第84章 清朝的衰乱第81章 清代的盛衰第33章 实业(3)第79章 明朝的盛衰第13章 阶级(3)第15章 财产(2)第69章 南北朝隋唐间塞外的形势第46章 学术(2)第57章 古代社会的综述第76章 南宋恢复的无成第4章 婚 姻(1)第54章 夏殷西周的事迹第7章 族制(1)第45章 学术(1)第52章 中国史的年代第4章 婚 姻(1)第81章 清代的盛衰第79章 明朝的盛衰第28章 刑法(1)第45章 学术(1)第70章 隋朝和唐朝的盛世第35章 货币(2)第39章 住行(1)第34章 货币(1)第20章 选举(2)第81章 清代的盛衰第7章 族制(1)第13章 阶级(3)第79章 明朝的盛衰第71章 唐朝的中衰第11章 阶级(1)第52章 中国史的年代第85章 清朝的覆亡第48章 学术(4)第65章 晋初的形势第68章 南北朝的始末第36章 衣食(1)第19章 选举(1)第16章 财产(3)第59章 秦汉间封建政体的反动第49章 宗教(1)第75章 北宋的积弱第46章 学术(2)第64章 后汉的分裂和三国第17章 官制(1)第38章 衣食(3)第57章 古代社会的综述第68章 南北朝的始末第59章 秦汉间封建政体的反动第6章 婚 姻(3)第72章 唐朝的衰亡和沙陀的侵入第81章 清代的盛衰第42章 教育(2)第24章 赋税(3)第31章 实业(1)第57章 古代社会的综述第47章 学术(3)第20章 选举(2)第53章 古代的开化第39章 住行(1)第13章 阶级(3)第46章 学术(2)第37章 衣食(2)第18章 官制(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