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学术(3)

中国古代的哲学,是很少谈到认识论的。佛学却不然,所注重的全在乎此。既注重于认识论,而又参以宗教上的悲观,则势必至于视世界为空虚而后止。此为佛教入于消极的真原因。宋学的反佛,其最重要的,就在此点。然从认识论上驳掉佛说,是不可能的。乃将认识论抹杀不谈,说佛教的谈认识论便是错。所以宋学反佛的口号,是“释氏本心,吾徒本天”。所谓本心,即是佛家万法惟识之论。所谓本天,则是承认外界的实在性。万事万物,其间都有一个定理,此即所谓天理。所以宋学的反佛,是以惟物论反对惟心论。

宋学中自创一种宇宙观和人生观的,有周敦颐、张载、邵雍三人。周敦颐之说,具于《大极图说》及《通书》。他依据古说,假定宇宙的本体为太极。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动极复静,静极复动。如此循环不已,因生水、火、木、金、土五种物质。此五种物质,是各有其性质的。人亦系此五种物质所构成,所以有智(水)、礼(火)、仁(木)、义(金)、信(土)。五种性质。及其见诸实施,则不外乎仁义二者(所以配阴阳)。仁义的性质,都是好的,然用之不得其当,则皆可以变而为恶(如寒暑都是好的,不当寒而寒,不当暑而暑则为恶),所以要不离乎中正(所以配太极),不离乎中正谓之静。所以说:“圣人定之以仁义中正而主静,立人极焉。”

张载之说,具于《正蒙》。其说:亦如古代,以气为万物的原质。气是动而不已的。因此而有聚散。有聚散则有疏密。密则为吾人所能知觉,疏则否,是为世俗所谓有无。其实则是隐显。隐显即是幽明。所以鬼神之与人物,同是一气。气之运动,自有其一定的法则。在某种情形之下,则两气相迎;在某种情形之下,则两气相距;是为人情好恶之所由来(此说将精神现象的根源,归诸物质,实为极彻底的一元论)。然此等自然的迎距,未必得当。好在人的精神,一方面受制于物质,一方面仍有其不受制于物质者存。所以言性,当分为气质之性(受制于物质的)与义理之性(不受制于物质的)。人之要务,为变化其气质,以求合乎义理。此为张氏脩己之说。张氏又本其哲学上的见地,创万物一体之说,见于其所著的《西铭》。与惠施泛爱之说相近。

邵雍之说,与周张相异。其说乃中国所谓术数之学。中国学术,是重于社会现象,而略于自然现象的。然亦有一部分人,喜欢研究自然现象。此等人,其视万物,皆为物质所构成。既为物质所构成,则其运动,必有其定律可求。人若能发见此定律,就能知道万物变化的公例了。所以此等人的愿望,亦可说是希冀发见世界的机械性的。世界广大,不可遍求,然他们既承认世界的规律性,则研究其一部分,即可推之于其余。所以此一派的学者,必重视数。

他们的意思,原不过借此以资推测,并不敢谓所推之必确,安敢谓据此遂可以应付事物?然(一)既曾尽力于研求,终不免有时想见诸应用。(二)又此学的初兴,与天文历法关系极密,古人迷信较深,不知世界的规律性不易发现,竟有谓据此可以逆億未来的。(三)而流俗之所震惊,亦恒在于逆億未来,而不在乎推求定理。所以此派中亦多逆億未来之论,遂被称为术数之学。此派学者,虽系少数,著名的亦有数家,邵雍为其中之最善者。雍之说,见于《观物内外篇》及《皇极经世书》。

《观物篇》称天体为阴阳,地体为刚柔,又各分太少两者(日为太阳。月为太阴。星为少阳。辰为少阴。火为太刚。水为太柔。石为少刚。土为少柔。其说曰:阳燧取于日而得火,火与日相应也。方诸取于月而得水,水与月一体也。星陨为石;天无日月星之处为辰,地无山川之处为土;故以星与石,辰与土相配。其余一切物与阴阳刚柔相配,皆准此理),以说明万物的性质及变化。

《皇极经世书》以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为一元(日之数一为元。月之数十二为会。星之数三百六十为运。辰之数四千三百二十为世。一世三十年。以三十乘四千三百二十,得十二万九千六百)。他说:“一元在天地之间,犹一年也。”这和扬雄作《大玄》,想本一年间的变化,以窥测悠久的宇宙一样。邵雍的宗旨,在于以物观物。所谓以物观物,即系除尽主观的见解,以冀发见客观的真理,其立说精湛处甚多。但因术数之学,不为中国所重视,所以在宋学中不被视为正宗。

经过周、张、邵诸家的推求,新宇宙观和新人生观可谓大致已定。二程以下,乃努力于实行的方法。大程名颢,他主张“识得此理,以诚敬存之”。但何以识得此理呢?其弟小程名颐,乃替他补充,说“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致知之功,在于格物。即万事而穷其理,以求一旦豁然贯通。这话骤听似乎不错的。

人家驳他,说天下之物多著呢,如何格得尽?这话也是误解。因为宋儒的所求,并非今日物理学家之所谓物理,乃系吾人处事之法。如曾国藩所谓:“冠履不同位,凤皇鸱鸮不同栖,物所自具之分殊也。鲧湮洪水,舜殛之,禹郊之,物与我之分际殊也。”天下之物格不尽,吾人处事的方法,积之久,是可以知识日臻广博,操持日益纯熟的。所以有人以为格物是离开身心,只是一个误解。

问题倒在(一)未经修养过的心,是否能够格物?(二)如要修养其心,其方法,是否以格物为最适宜?所以后来陆九渊出,以即物穷理为支离,要教人先发其本心之明,和赞成小程的朱熹,成为双峰并峙之局。王守仁出,而其说又有进。守仁以心之灵明为知。即人所以知善知恶,知是知非。此知非由学得;无论如何昏蔽,亦不能无存;所以谓之良知。知行即是一事。

《大学》说“如恶恶臭,如好好色”。知恶臭之恶,好色之好,是知一方面事。恶恶臭,好好色,是行一方面事。人们谁非闻恶臭即恶,见好色即好的?谁是闻恶臭之后,别立一心去恶?见好色之后,别立一心去好?然则“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然因良知无论如何昏蔽,总不能无存,所以我们不怕不能知善知恶,知是知非,只怕明知之而不肯遵照良心去做。如此,便要在良知上用一番洗除障翳的功夫,此即所谓致知。

至于处事的方法,则虽圣人亦有所不能尽知。然苟得良知精明,毫无障翳,当学时,他自会指点你去学;当用人时,他自会指点你去求助于人;正不必以此为患。

心之灵明谓之知,所知的自然有一物在。不成天下之物都无了,只剩一面镜子,还说这镜子能照。所以即物穷理,功夫亦仍是用在心上。而心当静止不动时,即使之静止不动,亦即是一种功夫。所以“静处体悟,事上磨炼”,两者均无所不可。

程朱的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固然把道德和知识,分成两截。陆九渊要先发人本心之明,亦不过是把用功的次序倒转了,并没有能把两者合而为一。王守仁之说,便大不相同了。所以理学从朱陆到王,实在是一个辩证法的进步。但人之性质,总是偏于一方面的,或喜逐事零碎用功夫,或喜先提挈一个大纲。所以王守仁之说,仍被认为近于陆九渊,并称为陆王。

人的性质,有此两种,是一件事实,是一件无可变更的事实。有两种人自然该有两种方法给他用,而他们亦自然会把事情做成两种样子。所以章学诚说:“朱陆为千古不可无之同异,亦为千古不能无之同异。”(见《文史通义·朱陆篇》)其说最通。

以一种新文化,替代一种旧文化,此新文化,必已兼摄旧文化之长,此为辩证法的真理。宋学之于佛学,亦系如此。宋学兼摄佛学之长,最显著的有两点:(一)为其律己之严。(二)为其理论的彻底。论治必严王霸之辨,论人必严君子小人之分,都系由此而出。

此等精严的理论,以之律己则可,以之论事,则不免多所窒碍。又宋学家虽反对佛教的遗弃世事,然其修养的方法,受佛教的影响太深了。如其说而行之,终不免偏于内心的修养,甚至学问亦被抛荒,事为更不必说,所以在宋代,宋学中的永嘉、永康两派,就对此而起反动(永嘉派以叶适、陈傅良为魁首。反对宋学的疏于事功,疏于实学的考究。永康派以陈亮为魁首,对于朱熹王霸之辨,持异议颇坚,亦是偏于事功的)。到清代,颜元、李塨一派,亦是对此力加攻击的。然永嘉、永康两派和朱陆,根本观念上,实无甚异同,所争的只是程度问题,无关宏指。颜李一派,则专讲实务,而反对在心上用功夫,几乎把宋学根本取消了。

近来的人,因反对中国的学者多尚空言而不能实行,颇多称道颜李的。然颜、李的理论,实极浅薄,不足以自成一军。因为世界进步了,分工不得不精。一件事,合许多人而分工,或从事于研究,或从事于实行,和一个人幼学壮行,并无二致。研究便是实行的一部。颜、李之说,主张过甚,势必率天下人而闭目妄行。即使主张不甚,亦必变精深为浅薄。所以其说实不能成立。

从理论上反对宋儒的,还有戴震。谓宋儒主张天理人欲之辨太过,以致(一)不顾人情。视斯民饮食男女之欲,为人生所不能无的,都以为毫无价值而不足恤。(二)而在上者皆得据理以责其下,下情却不能上达,遂致有名分而无是非,人与人相处之道,日流于残酷。此两端:其前一说,乃宋学末流之弊,并非宋学的本意。后一说则由宋学家承认封建时代的秩序为社会合理的组织之故。戴氏攻之,似得其当。

然戴氏亦不知其病根之所在,而说只要舍理而论情,人与人的相处,就可以无问题,其说更粗浅牵强了。在现在的文化下所表现出来的人情,只要率之而行,天下就可以太平无事么?戴氏不是盲目的,何以毫无所见?

所以宋学衰敝以后,在主义上,能卓然自立,与宋学代兴的,实无其人。梁启超说:清代的学术,只是方法运动,不是主义运动(见所著《清代学术概论》)。可谓知言了。质实言之,清代考证之学,不过是宋学的一支派。宋学中陆王一派,是不讲究读书的,程朱一派本不然。朱子就是一个读书极博的人。其后学如王应麟等,考据尤极精审。

清学的先驱,是明末诸大儒。其中顾炎武与清代考证之学,关系尤密,也是程朱一派(其喜言经世,则颇近永嘉)。清代所谓纯汉学,实至乾嘉之世而后形成,前此还是兼采汉宋,择善而从的。其门径,和宋学并无区别。

清学的功绩,在其研究之功渐深,而日益趋于客观。因务求古事的真相,觉得我们所根据的材料,很不完全,很不正确;材料的解释,又极困难。乃致力于校勘;致力于辑佚;对于解释古书的工具(即训诂),尤为尽心。其结果,古书已佚而复见的,古义已晦而复明的不少,而其解决问题的方法,亦因经验多了,知道凭臆判断,自以为得事理之平,远不如调查其来路,而凭以判断者之确。于是折衷汉宋,变为分别汉宋,其主意,亦从求是变而为求真了(非不求是,乃以求真为求是)。清学至此,其听至,已非复宋儒所能限,然仍是一种方法的转变,不足以自成一军。

清学在宗旨上,渐能脱离宋学而自立,要到道咸时今文之学兴起以后。西汉经师之说,传自先秦,其时社会的组织,还和秦汉以后不同。有许多议论,都不是东汉以后人所能了解的。自今文传授绝后,久被阁置不提了。清儒因分别学派,发见汉儒亦自有派别,精心从事于搜剔,而其材料始渐发见,其意义亦渐明白。

今学中有一派,专务材料的搜剔,不甚注意于义理。又一派则不然,常州的(庄存与)、刘(逢禄),号称此学的开山,已渐注意于汉儒的非常异义。龚(自珍)、魏(源)两氏继之,其立说弥以恢廓。到廖平、康有为出,就渐渐的引上经世一路,非复经生之业了。

廖平晚岁的学说,颇涉荒怪。然其援据纬说,要把孔道的规模,扩充到无限大,也仍是受世变的影响的。但廖氏毕竟是个经生。其思想,虽亦受世变的影响,而其所立之说,和现代的情形,隔膜太甚。所以对于学术界,并不能发生多大的影响。

康氏就不然了。康氏的经学远不如廖氏的精深。然其思想,较之廖氏,远觉阔大而有条理。他怀抱著一种见解,借古人之说为材料而说明之。以《春秋》三世之义,说明进化的原理,而表明中国现在的当改革。而以孔子托古改制之说辅之。其终极的目的,则为世界大同。恰和中国人向来怀抱的远大的思想相合,又和其目前急须改革的情形相应,所以其说能风靡一时。

但康有为的学说,仍只成为现代学术思想转变的一个前驱。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学术是利于通的,物穷则变,宋明以来的文化,现在也几乎走到尽头了。即使没有西学输入,我们的学术思想,也未必不变。但既与西洋学术相值,自然乐得借之以自助。何况现在西洋的科学方法,其精密,确非我们之所及呢?

所以近数十年来,中国学术思想的变化,虽然靠几个大思想家做前驱,而一经发动之后,其第二步,即继之以西洋学术的输入。和中国学术思想的转变最有关系的人是梁启超。梁氏的长处:在其(一)对于新科学,多所了解。(二)最能适应社会的程度,从事于介绍。(三)且能引学说以批评事实,使多数人感觉兴味。即此趋势的说明。

西洋学术输入以来,中国人对之之态度,亦经数变。(一)其初是指采用西法者为用夷变夏,而极力加以排斥的。(二)继则变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三)再进一步,就要打倒孔家店,指旧礼教为吃人,欢迎德谟克拉西先生、赛因斯先生,并有主张***的了。其实都不是这么一回事。欧美近代,最初发达的是自然科学。因此引起的整个学术思想的变化(即对于一切事情的观点及其应付方法),较诸旧说,都不过是程度问题。后来推及社会科学亦然。

现在文化前途的改变,乃是整个社会组织的改变,并非一枝一节的问题。这个问题,乃中国与西洋之所同,而非中国之所独。具体言之,即是中国与西洋,以及全世界的各民族,都要携手相将,走上一条新的径路。其间固无一个民族,能够守旧而不变,也断非那一个民族,尽弃其所固有,而仿效别一个民族的问题。

第50章 宗教(2)第63章 后汉的盛衰第72章 唐朝的衰亡和沙陀的侵入第7章 族制(1)第58章 秦朝治天下的政策第84章 清朝的衰乱第17章 官制(1)第70章 隋朝和唐朝的盛世第31章 实业(1)第68章 南北朝的始末第1章 自序第69章 南北朝隋唐间塞外的形势第8章 族制(2)第30章 刑法(3)第58章 秦朝治天下的政策第63章 后汉的盛衰第24章 赋税(3)第65章 晋初的形势第49章 宗教(1)第49章 宗教(1)第66章 五胡之乱(上)第48章 学术(4)第39章 住行(1)第84章 清朝的衰乱第70章 隋朝和唐朝的盛世第14章 财产(1)第39章 住行(1)第70章 隋朝和唐朝的盛世第56章 古代对于异族的同化第31章 实业(1)第61章 前汉的衰亡第5章 婚 姻(2)第21章 选举(3)第64章 后汉的分裂和三国第71章 唐朝的中衰第11章 阶级(1)第66章 五胡之乱(上)第78章 汉族的光复事业第39章 住行(1)第21章 选举(3)第83章 汉族的光复运动第56章 古代对于异族的同化第51章 中国民族的由来第15章 财产(2)第64章 后汉的分裂和三国第4章 婚 姻(1)第60章 汉武帝的内政外交第46章 学术(2)第70章 隋朝和唐朝的盛世第39章 住行(1)第53章 古代的开化第35章 货币(2)第6章 婚 姻(3)第20章 选举(2)第38章 衣食(3)第11章 阶级(1)第16章 财产(3)第15章 财产(2)第80章 明清的兴亡第67章 五胡之乱(下)第84章 清朝的衰乱第43章 语文(1)第43章 语文(1)第75章 北宋的积弱第8章 族制(2)第47章 学术(3)第48章 学术(4)第64章 后汉的分裂和三国第1章 自序第58章 秦朝治天下的政策第49章 宗教(1)第42章 教育(2)第34章 货币(1)第52章 中国史的年代第53章 古代的开化第66章 五胡之乱(上)第25章 兵制(1)第43章 语文(1)第63章 后汉的盛衰第35章 货币(2)第70章 隋朝和唐朝的盛世第83章 汉族的光复运动第39章 住行(1)第3章 绪论第56章 古代对于异族的同化第64章 后汉的分裂和三国第8章 族制(2)第54章 夏殷西周的事迹第55章 春秋战国的竞争和秦国的统一第37章 衣食(2)第36章 衣食(1)第1章 自序第21章 选举(3)第6章 婚 姻(3)第46章 学术(2)第44章 语文(2)第44章 语文(2)第36章 衣食(1)第17章 官制(1)第62章 新室的兴亡
第50章 宗教(2)第63章 后汉的盛衰第72章 唐朝的衰亡和沙陀的侵入第7章 族制(1)第58章 秦朝治天下的政策第84章 清朝的衰乱第17章 官制(1)第70章 隋朝和唐朝的盛世第31章 实业(1)第68章 南北朝的始末第1章 自序第69章 南北朝隋唐间塞外的形势第8章 族制(2)第30章 刑法(3)第58章 秦朝治天下的政策第63章 后汉的盛衰第24章 赋税(3)第65章 晋初的形势第49章 宗教(1)第49章 宗教(1)第66章 五胡之乱(上)第48章 学术(4)第39章 住行(1)第84章 清朝的衰乱第70章 隋朝和唐朝的盛世第14章 财产(1)第39章 住行(1)第70章 隋朝和唐朝的盛世第56章 古代对于异族的同化第31章 实业(1)第61章 前汉的衰亡第5章 婚 姻(2)第21章 选举(3)第64章 后汉的分裂和三国第71章 唐朝的中衰第11章 阶级(1)第66章 五胡之乱(上)第78章 汉族的光复事业第39章 住行(1)第21章 选举(3)第83章 汉族的光复运动第56章 古代对于异族的同化第51章 中国民族的由来第15章 财产(2)第64章 后汉的分裂和三国第4章 婚 姻(1)第60章 汉武帝的内政外交第46章 学术(2)第70章 隋朝和唐朝的盛世第39章 住行(1)第53章 古代的开化第35章 货币(2)第6章 婚 姻(3)第20章 选举(2)第38章 衣食(3)第11章 阶级(1)第16章 财产(3)第15章 财产(2)第80章 明清的兴亡第67章 五胡之乱(下)第84章 清朝的衰乱第43章 语文(1)第43章 语文(1)第75章 北宋的积弱第8章 族制(2)第47章 学术(3)第48章 学术(4)第64章 后汉的分裂和三国第1章 自序第58章 秦朝治天下的政策第49章 宗教(1)第42章 教育(2)第34章 货币(1)第52章 中国史的年代第53章 古代的开化第66章 五胡之乱(上)第25章 兵制(1)第43章 语文(1)第63章 后汉的盛衰第35章 货币(2)第70章 隋朝和唐朝的盛世第83章 汉族的光复运动第39章 住行(1)第3章 绪论第56章 古代对于异族的同化第64章 后汉的分裂和三国第8章 族制(2)第54章 夏殷西周的事迹第55章 春秋战国的竞争和秦国的统一第37章 衣食(2)第36章 衣食(1)第1章 自序第21章 选举(3)第6章 婚 姻(3)第46章 学术(2)第44章 语文(2)第44章 语文(2)第36章 衣食(1)第17章 官制(1)第62章 新室的兴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