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婚 姻(2)

古代所谓同姓,是自认为出于同一始祖的(在父系氏族,则为男子。在母系氏族,则为女子),虽未必确实,他们固自以为如此。同姓与否,和血缘的远近,可谓实无关系。然他们认为同姓则同德,不可结婚,异姓则异德,可以结婚,理由虽不确实,办法尚觉一致。至后世所谓同姓,则并非同出于一原;而同出于一原的,却又不必同姓。如王莽,以姚、妫、陈、田皆黄、虞后,与己同姓,令元城王氏,勿得与四姓相嫁娶(《汉书·莽传》),而王、孙咸,以得姓不同,其女转嫁为莽妻(《汉书·诉传》),此等关系,后世都置诸不论了。

所谓同姓异姓,只是以父系的姓,字面上的同异为据,在理论上,可谓并无理由,实属进退失据。此因同姓不婚之制,已无灵魂,仅剩躯壳之故。总而言之,现在的所谓姓氏,从各方面而论,都已毫无用处,不过是社会组织上的老废物罢了。参看下章自明。

婚礼中的聘礼,即系卖买婚的遗迹,古礼称为“纳征”。《礼记·内则》说:“聘则为妻,奔则为妾”;《曲礼》说:“买妾不知其姓则卜之”;则买妾是真给身价的,聘妻虽具礼物,不过仅存形式,其意已不在于利益了。

古代婚礼,传于后世的,为《仪礼》中的《士昏礼》。其节目有六:即(一)纳采(男氏遣使到女氏去求婚),(二)问名(女氏许婚之后,再请问许婚的是那一位姑娘?因为纳采时只申明向女氏的氏族求婚,并未指明那一个人之故),(三)纳吉(女氏说明许婚的系那一位姑娘之后,男氏归卜之于庙。卜而得吉,再使告女氏),(四)纳征(亦谓之纳币。所纳者系玄纁束帛及俪皮),(五)请期(定吉日。吉日系男氏所定,三请于女氏,女氏不肯定,然后告之),(六)亲迎(新郎亲到女氏。执雁而入,揖让升堂,再拜奠雁。女父带着新娘出来,交结他。新郎带着新娘出门。新娘升车,新郎亲为之御。车轮三转之后,新郎下车,由御者代御。新郎先归,在门首等待。新娘车至,新郎揖之而入。如不亲迎的,则新郎三月后往见舅姑。亲迎之礼,儒家赞成,墨家是反对的,见《礼记·哀公问》《墨子·非儒篇》),是为六礼。

亲迎之夕,共牢而食,合卺而酳(古人的宴会,猪牛羊等,都是每人一份的。夫妻则两个人合一份,是谓同牢。把一个瓢破而为两,各用其半,以为酒器,是为合卺。这表示“合体,同尊卑”的意思)。其明天,“赞妇见于舅姑。”又明天,“舅姑共飨妇。”礼成之后,“舅姑先降自西阶(宾阶),妇降自阼阶。”(东阶,主人所行。古人说地道尊右,故让客人走西阶)表明把家事传给他,自己变做客人的意思。此礼是限于适妇的,谓之“著代”,亦谓之“授室”。若舅姑不在,则三月而后庙见。

《礼记·曾子问》说:“女未庙见而死,归葬于女氏之党,示未成妇。”诸侯嫁女,亦有致女之礼,于三月之后,遣大夫操礼而往,见《公羊》成公九年。何《注》说:“必三月者,取一时,足以别贞信。”然则古代的婚礼,是要在结婚三个月之后,才算真正成立的。若在三月之内分离,照礼意,还只算婚姻未完全成立,算不得离婚。这也可见得婚姻制度初期的疏松。

礼经所说的婚礼,是家族制度全盛时的风俗,所以其立意,全是为家族打算的。《礼记·内则》说:“子甚宜其妻,父母不说,出。子不宜其妻,父母曰:是善事我,子行夫妇之礼焉,没身不衰。”可见家长权力之大。

《昏义》说:“成妇礼,明妇顺,又申之以著代,所以重责妇顺焉也。妇顺也者,顺于舅姑,和于室人,而后当于夫;以成丝麻布帛之事;以审守委积盖藏。是故妇顺备而后内和理,内和理而后家可长久也,故圣王重之。”尤可见娶妇全为家族打算的情形。《曾子问》说:“嫁女之家,三夜不息烛,思相离也,”这是我们容易了解的。又说:“取妇之家,三日不举乐,思嗣亲也。”此意我们就不易了解了。

原来现代的人,把结婚看作个人的事情,认为是结婚者的幸福,所以多有欢乐的意思。古人则把结婚看做为家族而举行的事情。儿子到长大能娶妻,父母就近于凋谢了,所以反有感伤的意思。《曲礼》说:“昏礼不贺,人之序也,”也是这个道理。此亦可见当时家族主义的昌盛,个人价值全被埋没的一斑。

当这时代,女子遂成为家族的奴隶,奴隶是需要忠实的,所以贞操就渐渐的被看重。“贞妇”二字,昉见于《礼记·丧服四制》。春秋时,鲁君的女儿,有一个嫁给宋国的,称为宋伯姬。一天晚上,宋国失火,伯姬说:“妇人夜出,必待傅姆。”(傅姆是老年的男女侍从。必待傅姆,是不独身夜行,以避嫌疑的意思)傅姆不至,不肯下堂,遂被火烧而死。《春秋》特书之,以示奖励。(《公羊》襄公三十年)。

此外儒家奖励贞节之说,还有许多,看刘向的《列女传》可知。刘向是治鲁诗的,《列女传》中,有许多是儒家相传的诗说。秦始皇会稽刻石说:“饰省宣义,有子而嫁,倍死不贞。防隔内外,禁止淫佚,男女洁诚。夫为寄豭,杀之无罪,男秉义程。妻为逃嫁,子不得母,咸化廉清。”案《管子·八观篇》说:“闾闬无阖,外内交通,则男女无别矣。”又说:“食谷水,巷凿井;场圃接,树木茂;宫墙毁坏,门户不闭,外内交通;则男女之别,无自正矣。”(《汉书·地理志》说:郑国土陋而险,山居谷汲,男女亟聚会,故其俗淫)这即是秦始皇所谓防隔内外。乃是把士大夫之家,“深宫固门,阍寺守之,男不入,女不出”的制度(见《礼记·内则》),推广到民间去。

再嫁未必能有什么禁令,不过宣布其是倍死不贞,以示耻辱,正和奖励贞节,用意相同。寄豭是因奸通而寄居于女子之家的,杀之无罪;妻为逃嫁,则子不得母;其制裁却可谓严厉极了。压迫阶级所组织的国家,其政令,自然总是助压迫阶级张目的。

虽然如此,罗马非一日之罗马,古代疏松的婚姻制度,到底非短期间所能使其十分严紧的。所以表显于古书上的婚姻,要比后世自由得多。《左氏》昭公元年,载郑国徐吾犯之妹美,子南业经聘定了她,子皙又要强行纳聘。子皙是个强宗,国法奈何不得他。徐吾犯乃请使女自择,以资决定。这虽别有用意,然亦可见古代的婚嫁,男女本可自择。不过“男不亲求,女不亲许”(见《公羊》僖公十四年),必须要有个媒妁居间;又必须要“为酒食以召乡党僚友”(《礼记·曲礼》),以资证明罢了。

婚约的解除,也颇容易。前述三月成妇之制,在结婚三个月之后,两造的意见觉得不合,仍可随意解除,这在今日,无论那一国,实都无此自由。至于尚未同居,则自然更为容易。

《礼记·曾子问》说:“昏礼:既纳币,有吉日,女之父母死,则如之何?孔子曰:婿使人吊。如婿之父母死,则女之家亦使人吊。婿已葬,婿之伯父,致命女氏曰:某之子有父母之丧,不得嗣为兄弟,使某致命。女氏许诺,而弗敢嫁,礼也。婿免丧,女之父母使人请,婿弗取而后嫁之,礼也。女之父母死,婿亦如之。”一方等待三年,一方反可随意解约,实属不近情理。迂儒因生种种曲说。

其实这只是《礼记》文字的疏忽。孔子此等说法,自为一方遭丧而一方无意解约者言之。若其意欲解约,自然毫无限制。此乃当然之理,在当日恐亦为常行之事,其事无待论列,故孔子不之及。记者贸然下了“而弗敢嫁,礼也”六字,一似非等待不可的,就引起后人的误会了。

离婚的条件,有所谓“七出”,亦谓之“七弃”(一、无子。二、淫佚。三、不事舅姑。四、口舌。五、盗窃。六、嫉妒。七、恶疾)。又有所谓“三不去”(一、尝更三年丧不去。二、贱取贵不去。三、有所受无所归不去)。与“五不娶”并列(一、丧妇长女。二、世有恶疾。三、世有刑人。四、乱家女。五、逆家女),见于《大戴礼记·本命篇》,和《公羊》庄公二十七年何《注》,皆从男子方面立说。此乃儒家斟酌习俗,认为义所当然,未必与当时的法律习惯密合。

女子求去,自然也有种种条件,为法律习惯所认许的,不过无传于后罢了。观汉世妇人求去者尚甚多,如朱买臣之妻等。则知古人之于离婚初不重视。夫死再嫁,则尤为恒事。这是到宋以后,理学盛行,士大夫之家,更看重名节,上流社会的女子,才少有再嫁的,前代并不如此。《礼记·郊特牲》说:“一与之齐,终身不改,故夫死不嫁。”这是现在讲究旧礼教的迂儒所乐道的。然一与之齐,终身不改,乃是说不得以妻为妾,并非说夫死不嫁。

《白虎通义·嫁娶篇》引《郊特牲》,并无“故夫死不嫁”五字;郑《注》亦不及此义;可见此五字为后人所增。郑《注》又说:“齐或为醮,”这字也是后人所改的。不过郑氏所据之本,尚作齐字,即其所见改为醮字之本,亦尚未窜入“故夫死不嫁”五字罢了。此可见古书逐渐窜改之迹。

后世男子的权利,愈行伸张,则其压迫女子愈甚。此可于其重视为女时的贞操,及其贱视再醮妇见之。女子的守贞,实为对于其夫之一种义务。以契约论,固然只在婚姻成立后、持续时为有效,以事实论,亦只须如此。所以野蛮社会的风俗,无不是如此的,而所谓文明社会,却有超过这限度的要求。此无他,不过男权社会的要求,更进一步而已。

女子的离婚,在后世本较古代为难,因为古代的财产带家族共有的意思多,一家中人,当然都有享受之分。所以除所谓有所受无所归者外,离婚的女子,都不怕穷无所归。后世的财产,渐益视为个人所有,对于已嫁大归之女,大都不愿加以扶养;而世俗又贱视再醮之妇,肯娶者少;弃妇的境遇,就更觉凄惨可怜了。

法律上对于女子亦未尝加以保护。如《清律》:“凡妻无应出及义绝之状而出之者,杖八十。虽犯七出,有三不去而出之者,减二等,追还完聚。”似乎是为无所归的女子特设的保护条文。然追还完聚之后,当如何设法保障,使其不为夫及夫之家族中人所虐待,则绝无办法。又说:“若夫妻不相和谐而两愿离者不坐。”不相和谐,即可离异,似极自由。然夫之虐待其妻者,大都榨取其妻之劳力以自利,安能得其愿离?离婚而必以两愿为条件,直使被虐待者永无脱离苦海之日。而背夫私逃之罪,则系“杖一百,从夫嫁卖”。

被虐待的女子,又何以自全呢?彻底言之:现在所谓夫妇制度,本无维持之价值。然进化非一蹴所可几,即制度非旦夕所能改。以现在的立法论,在原则上当定:(一)离婚之诉,自妻提出者无不许。(二)其生有子女者,抚养归其母,费用则由其父负担。(三)夫之财产中,其一部分应视为其妻所应得,离婚后当给与其妻。(四)夫妻异财者勿论。其同财者,嫁资应视为妻之私财,离婚时给还其妻;其业经销用者应赔偿。这固不是根本解决的办法,然在今日,立法上亦只得如此了。而在今日,立法上亦正该如此。

古书中所载的礼,大抵是父系家庭时代的习惯风俗。后世社会组织,迄未改变,所以奉其说为天经地义。而因此等说法被视为天经地义之故,亦有助于此制度之维持。天下事原总是互为因果的。但古书中的事实,足以表示家族主义形成前的制度的亦不少,此亦不可不注意。《礼记·礼运》:“合男女,颁爵位,必当年德。”《管子·幼官篇》,亦有“合男女”之文。合男女,即《周官》媒氏及《管子·入国篇》的合独之政。

《周官》媒氏:“凡男女自成名以上,皆书年月日名焉。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谓不备聘娶之礼,说见下。司男女之无夫家者而会之。”合独为九惠之政之一。其文云:“取鳏寡而和合之,与田宅而家室之,三年然后事之。”此实男女妃合,不由家族主持,而由部族主持之遗迹。其初盖普遍如此。到家族发达之后,部族于通常之结婚,才置诸不管,而只干涉其违法者,而救济其不能婚嫁者了。

当男女婚配由部族主持之世,结婚的年龄,和每年中结婚的季节,都是有一定的。婚年:儒家的主张,是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礼记·曲礼》《内则》等篇,都是如此。《大戴礼记·本命篇》说,这是中古之礼。太古五十而室,三十而嫁。《墨子》《节用》《韩非子》《外储说右下》则说男二十而娶,女十五而嫁。结婚的年龄,当然不能斟若画一。

王肃说:男十六而精通,女十四而能化,自此以往,便可结婚;所谓三十、二十等,乃系为之极限,使不可过。又所谓男三十,女二十,不过大致如此,并非必以三十之男,配二十之女。其说自通。见《诗·摽有梅疏》。《大戴礼》说:三十而室,二十而嫁,天子庶人同礼。《左氏》说:天子十五而生子;三十而室,乃庶人之礼。《五经异义》。贵族生计,较庶人为宽裕,结婚年龄,可以提早,说亦可通。至《墨子》,《韩非子》之说,则系求蕃育人民之意,古代此等政令甚多,亦不足怪。所可怪者,人类生理今古相同,婚配的要求,少壮之时,最为急切,太古时何以能迟至五十三十?

按罗维(RobertH.Lowie)所著的《初民社会》(吕叔湘译,商务印书馆本),说巴西的波洛洛人(Bororo),男女和结婚,并非一事。当其少年时,男女之间,早已发生性的关系,然常是过着浪漫的生活,并不专于一人。倒是年事较长,较淡,彼此皆欲安居时,才择定配偶,相与同居。

按人类的性质,本是多婚的。男女同居,乃为两性间的分工互助,实与无甚关系。巴洛洛人的制度,实在是较为合理的。社会制度,往往早期的较后期的为合理(这是因已往的文化,多有病态,时期愈晚,病态愈深之故)。中国太古之世,婚年较晚的理由,也可以借鉴而明了。

人类的开始,实在二七、二八之年。自此以往,更阅数年,遂臻极盛(此系中国古说,见《素问·上古天真论》。《大戴礼记》、《韩诗外传》、《孔子家语》等说皆同),根于生理的欲念,宜宣泄不宜抑压。抑压之,往往为精神病的根源。然后世将经济上的自立,责之于既结婚的夫妇,则非十余龄的男女所及;又教养子女之责,专由父母任之,亦非十余龄的男女所能;遂不得不将结婚的年龄展缓。

在近代,并有因生计艰难,而抱独身主义的。受抑压而横溢,个人及社会两方面,均易招致不幸的结果。这亦是社会制度与人性不能调和的一端。傥使将经济及儿童教养的问题,和两性问题分开,就不至有此患了。所以目前的办法在以节育及儿童公育,以救济迟婚及独身问题。

第17章 官制(1)第50章 宗教(2)第37章 衣食(2)第67章 五胡之乱(下)第48章 学术(4)第7章 族制(1)第79章 明朝的盛衰第14章 财产(1)第29章 刑法(2)第77章 蒙古大帝国的盛衰第30章 刑法(3)第67章 五胡之乱(下)第63章 后汉的盛衰第69章 南北朝隋唐间塞外的形势第76章 南宋恢复的无成第11章 阶级(1)第59章 秦汉间封建政体的反动第38章 衣食(3)第85章 清朝的覆亡第12章 阶级(2)第16章 财产(3)第66章 五胡之乱(上)第45章 学术(1)第46章 学术(2)第24章 赋税(3)第8章 族制(2)第45章 学术(1)第58章 秦朝治天下的政策第6章 婚 姻(3)第82章 中西初期的交涉第74章 唐宋时代中国文化的转变第74章 唐宋时代中国文化的转变第47章 学术(3)第17章 官制(1)第63章 后汉的盛衰第40章 住行(2)第24章 赋税(3)第18章 官制(2)第44章 语文(2)第4章 婚 姻(1)第13章 阶级(3)第22章 赋税(1)第43章 语文(1)第72章 唐朝的衰亡和沙陀的侵入第14章 财产(1)第60章 汉武帝的内政外交第72章 唐朝的衰亡和沙陀的侵入第78章 汉族的光复事业第80章 明清的兴亡第70章 隋朝和唐朝的盛世第67章 五胡之乱(下)第19章 选举(1)第30章 刑法(3)第32章 实业(2)第60章 汉武帝的内政外交第80章 明清的兴亡第82章 中西初期的交涉第1章 自序第32章 实业(2)第82章 中西初期的交涉第53章 古代的开化第31章 实业(1)第65章 晋初的形势第58章 秦朝治天下的政策第60章 汉武帝的内政外交第39章 住行(1)第53章 古代的开化第17章 官制(1)第69章 南北朝隋唐间塞外的形势第82章 中西初期的交涉第85章 清朝的覆亡第73章 五代十国的兴亡和契丹的侵入第20章 选举(2)第48章 学术(4)第73章 五代十国的兴亡和契丹的侵入第1章 自序第74章 唐宋时代中国文化的转变第12章 阶级(2)第8章 族制(2)第39章 住行(1)第16章 财产(3)第63章 后汉的盛衰第54章 夏殷西周的事迹第85章 清朝的覆亡第9章 政体(1)第6章 婚 姻(3)第44章 语文(2)第29章 刑法(2)第47章 学术(3)第42章 教育(2)第9章 政体(1)第18章 官制(2)第60章 汉武帝的内政外交第84章 清朝的衰乱第65章 晋初的形势第1章 自序第58章 秦朝治天下的政策第52章 中国史的年代第66章 五胡之乱(上)第38章 衣食(3)
第17章 官制(1)第50章 宗教(2)第37章 衣食(2)第67章 五胡之乱(下)第48章 学术(4)第7章 族制(1)第79章 明朝的盛衰第14章 财产(1)第29章 刑法(2)第77章 蒙古大帝国的盛衰第30章 刑法(3)第67章 五胡之乱(下)第63章 后汉的盛衰第69章 南北朝隋唐间塞外的形势第76章 南宋恢复的无成第11章 阶级(1)第59章 秦汉间封建政体的反动第38章 衣食(3)第85章 清朝的覆亡第12章 阶级(2)第16章 财产(3)第66章 五胡之乱(上)第45章 学术(1)第46章 学术(2)第24章 赋税(3)第8章 族制(2)第45章 学术(1)第58章 秦朝治天下的政策第6章 婚 姻(3)第82章 中西初期的交涉第74章 唐宋时代中国文化的转变第74章 唐宋时代中国文化的转变第47章 学术(3)第17章 官制(1)第63章 后汉的盛衰第40章 住行(2)第24章 赋税(3)第18章 官制(2)第44章 语文(2)第4章 婚 姻(1)第13章 阶级(3)第22章 赋税(1)第43章 语文(1)第72章 唐朝的衰亡和沙陀的侵入第14章 财产(1)第60章 汉武帝的内政外交第72章 唐朝的衰亡和沙陀的侵入第78章 汉族的光复事业第80章 明清的兴亡第70章 隋朝和唐朝的盛世第67章 五胡之乱(下)第19章 选举(1)第30章 刑法(3)第32章 实业(2)第60章 汉武帝的内政外交第80章 明清的兴亡第82章 中西初期的交涉第1章 自序第32章 实业(2)第82章 中西初期的交涉第53章 古代的开化第31章 实业(1)第65章 晋初的形势第58章 秦朝治天下的政策第60章 汉武帝的内政外交第39章 住行(1)第53章 古代的开化第17章 官制(1)第69章 南北朝隋唐间塞外的形势第82章 中西初期的交涉第85章 清朝的覆亡第73章 五代十国的兴亡和契丹的侵入第20章 选举(2)第48章 学术(4)第73章 五代十国的兴亡和契丹的侵入第1章 自序第74章 唐宋时代中国文化的转变第12章 阶级(2)第8章 族制(2)第39章 住行(1)第16章 财产(3)第63章 后汉的盛衰第54章 夏殷西周的事迹第85章 清朝的覆亡第9章 政体(1)第6章 婚 姻(3)第44章 语文(2)第29章 刑法(2)第47章 学术(3)第42章 教育(2)第9章 政体(1)第18章 官制(2)第60章 汉武帝的内政外交第84章 清朝的衰乱第65章 晋初的形势第1章 自序第58章 秦朝治天下的政策第52章 中国史的年代第66章 五胡之乱(上)第38章 衣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