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前汉的衰亡

汉武帝死后,汉朝是经过一次政变的,这件事情的真相,未曾有传于后。武帝因迷信之故,方士神巫,多聚集京师,至其末年,遂有巫蛊之祸,皇后自杀。太子据发兵,把诬陷他和皇后的江充杀掉。武帝认为造反,亦发兵剿办。太子兵败出亡,后被发觉,自经而死。当太子死时,武帝儿子存在的,还有燕王旦、广陵王胥、昌邑王髆,武帝迄未再立太子。

前87年,武帝死,立赵婕妤所生幼子弗陵,是为昭帝。霍光、上官桀、桑弘羊、金日同受遗诏辅政。赵婕好先以谴死。褚先生《补外戚世家》说:是武帝怕身死之后,嗣君年少,母后专权,先行把他除去的。

《汉书·霍光传》又说:武帝看中了霍光,使画工画了一幅周公负成王朝诸侯的图赏给他。武帝临死时,霍光问当立谁?武帝说:“立少子,君行周公之事。”这话全出捏造。武帝生平溺于女色;他大约是个多血质的人,一生行事,全凭一时感情冲动;安能有深谋远虑,豫割嬖爱?霍光乃左右近习之流,仅可以供驱使。上官桀是养马的。金日系匈奴体屠王之子,休屠王与浑邪王同守西边,因不肯降汉,为浑邪王所杀,乃系一个外国人,与中国又有杀父之仇。朝臣中即使无人,安得托孤于这几个人?

当他们三个人以武帝遗诏封侯时,有一个侍卫,名唤王莽,他的儿子唤做王忽,扬言道,皇帝病时,我常在左右,那里有这道诏书?霍光闻之,切责王莽,王莽只得把王忽杀掉。然则昭帝之立,究竟是怎样一回事,就可想而知了。

昭帝既立,燕王谋反,不成而死。桑弘羊、上官桀都以同谋被杀。霍光的女儿,是上官桀的儿媳妇,其女即昭帝的皇后。上官桀大约因是霍光的亲戚而被引用,又因争权而翻脸的,殊不足论,桑弘羊却可惜了(金日于昭帝元年即死,故不与此次政变)。

前74年,昭帝死,无子。霍光迎立昌邑王的儿子贺,旋又为光所废,而迎太子据之孙病已于民间,是为宣帝。昌邑王之废,表面上是无道,然当昌邑群臣200余人被杀时,在市中号呼道“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则昌邑王因何被废,又可想而知了。

太子据败时,妻妾子女悉被害,只有一个宣帝系狱,此事在前91年。到前87年,即武帝死的一年,据说,有望气者说:“长安狱中有天子气。”武帝就派使者,“分条中都官狱系者,轻重皆杀之。”幸而有个丙吉,“拒闭使者”,宣帝才得保全。因而遇赦。

按太子死后,武帝不久即自悔。凡和杀太子有关的人,都遭诛戮。太子系闭门自缢,脚蹋开门和解去他自缢的绳索的人都封侯。上书讼太子冤的田千秋,无德无能,竟用为丞相。武帝的举动如此,宣帝安得系狱5年不释?把各监狱中的罪人,不问罪名轻重,尽行杀掉,在中国历史上,是从来没有这回事的,这是和中国,至少是有史以来的中国的文化不相容的,武帝再老病昏乱些,也发不出这道命令。如其发出了,拒绝不肯执行的,又岂止一个丙吉?然则宣帝是否武帝的曾孙,又很有可疑了。

今即舍此勿论,而昌邑王以有在国时的群臣,为其谋主,当断不断而败,宣帝起自民间,这一层自然无足为虑,这怕总是霍光所以迎立他的真原因了罢。宣帝既立,自然委政于光,立6年而光死,事权仍在霍氏手里。宣帝不动声色地,逐渐把他们的权柄夺去,任用自己的亲信。至前66年,而霍氏被诛灭。

霍光的事情,真相如此。因为汉时史料缺乏,后人遂认为他的废立是出于公心的,把他和向来崇拜的偶像伊尹连系在一起,称为伊、霍,史家的易欺,真堪惊叹了。

当时朝廷之上,虽有这种争斗,影响却未及于民间。武帝在时,内行奢侈,外事四夷,实已民不堪命。霍光秉政,颇能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宣帝起自民间,又能留意于吏治和刑狱。所以昭、宣两帝之世,即自前86至前49年凡38年之间,政治反较武帝时为清明,其时汉朝对于西域的声威,益形振起。

前60年,设立西域都护,兼管南北两道。匈奴内乱,五单于并立,后并于呼韩邪。又有一个郅支单于,把呼韩邪打败。前51年,呼韩邪入朝于汉。郅支因汉拥护呼韩邪,遁走西域。

前49年,宣帝崩,子元帝立。前36年,西域副都护陈汤矫诏发诸国兵袭杀郅支。汉朝国威之盛,至此亦达于极点。然有一事,系汉朝政治败坏的根源,其端实开自霍光秉政之时的,那便是宰相之权,移于尚书。

汉朝的宰相是颇有实权的。全国的政治,都以相府为总汇,皇帝的秘书御史,不过是他的助手,尚书乃皇帝手下的管卷,更其说不著了。自霍光秉政,自领尚书,宰相都用年老无气和自己的私人,政事悉由宫中而出,遂不能有正色立朝之臣。宣帝虽诛灭霍氏,于此却未能矫正。

宦者弘恭、石显,当宣、元之世,相继在内用事。元帝时,士大夫如萧望之、刘向等,竭力和他们争斗,终不能胜。朝无重臣,遂至嬖倖得干相位,外戚得移朝祚,西汉的灭亡,相权的丧失实在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而且其事不但关涉汉朝,历代的政治,实都受其影响,参看第六章自明。

元帝以前33年死,子成帝立。成帝是个荒淫无度的人,喜欢了一个歌者赵飞燕,立为皇后,又立其女弟合德为倢伃。性又优柔寡断,事权遂入于外家王氏之手。前7年,成帝崩,哀帝立,颇想效法武、宣,振起威权。然宠爱嬖人董贤,用为宰相,朝政愈乱。此时王氏虽一时退避,然其势力仍在。哀帝任用其外家丁氏,祖母族傅氏,其中却并无人才,实力远非王氏之敌。前一年,哀帝崩,无子,王莽乘机复出,迎立平帝。诛灭丁、傅、董贤,旋弑平帝而立孺子婴(哀、平二帝皆元帝孙,孺子为宣帝曾孙)。王莽从居摄改称假皇帝,又从假皇帝变做真皇帝,改国号为新,而前汉遂亡。此事在公元9年。

第64章 后汉的分裂和三国第34章 货币(1)第52章 中国史的年代第71章 唐朝的中衰第9章 政体(1)第28章 刑法(1)第71章 唐朝的中衰第6章 婚 姻(3)第23章 赋税(2)第42章 教育(2)第6章 婚 姻(3)第66章 五胡之乱(上)第80章 明清的兴亡第11章 阶级(1)第34章 货币(1)第15章 财产(2)第76章 南宋恢复的无成第9章 政体(1)第2章 出版序第39章 住行(1)第32章 实业(2)第21章 选举(3)第14章 财产(1)第51章 中国民族的由来第38章 衣食(3)第75章 北宋的积弱第83章 汉族的光复运动第58章 秦朝治天下的政策第45章 学术(1)第24章 赋税(3)第24章 赋税(3)第72章 唐朝的衰亡和沙陀的侵入第62章 新室的兴亡第28章 刑法(1)第78章 汉族的光复事业第6章 婚 姻(3)第12章 阶级(2)第33章 实业(3)第27章 兵制(3)第74章 唐宋时代中国文化的转变第63章 后汉的盛衰第68章 南北朝的始末第48章 学术(4)第36章 衣食(1)第8章 族制(2)第5章 婚 姻(2)第44章 语文(2)第81章 清代的盛衰第74章 唐宋时代中国文化的转变第73章 五代十国的兴亡和契丹的侵入第50章 宗教(2)第73章 五代十国的兴亡和契丹的侵入第6章 婚 姻(3)第39章 住行(1)第29章 刑法(2)第64章 后汉的分裂和三国第56章 古代对于异族的同化第47章 学术(3)第41章 教育(1)第80章 明清的兴亡第70章 隋朝和唐朝的盛世第65章 晋初的形势第63章 后汉的盛衰第47章 学术(3)第13章 阶级(3)第10章 政体(2)第61章 前汉的衰亡第15章 财产(2)第62章 新室的兴亡第75章 北宋的积弱第62章 新室的兴亡第52章 中国史的年代第3章 绪论第81章 清代的盛衰第58章 秦朝治天下的政策第8章 族制(2)第61章 前汉的衰亡第54章 夏殷西周的事迹第45章 学术(1)第39章 住行(1)第62章 新室的兴亡第39章 住行(1)第47章 学术(3)第8章 族制(2)第18章 官制(2)第41章 教育(1)第46章 学术(2)第78章 汉族的光复事业第36章 衣食(1)第25章 兵制(1)第36章 衣食(1)第60章 汉武帝的内政外交第9章 政体(1)第54章 夏殷西周的事迹第11章 阶级(1)第55章 春秋战国的竞争和秦国的统一第28章 刑法(1)第5章 婚 姻(2)第65章 晋初的形势
第64章 后汉的分裂和三国第34章 货币(1)第52章 中国史的年代第71章 唐朝的中衰第9章 政体(1)第28章 刑法(1)第71章 唐朝的中衰第6章 婚 姻(3)第23章 赋税(2)第42章 教育(2)第6章 婚 姻(3)第66章 五胡之乱(上)第80章 明清的兴亡第11章 阶级(1)第34章 货币(1)第15章 财产(2)第76章 南宋恢复的无成第9章 政体(1)第2章 出版序第39章 住行(1)第32章 实业(2)第21章 选举(3)第14章 财产(1)第51章 中国民族的由来第38章 衣食(3)第75章 北宋的积弱第83章 汉族的光复运动第58章 秦朝治天下的政策第45章 学术(1)第24章 赋税(3)第24章 赋税(3)第72章 唐朝的衰亡和沙陀的侵入第62章 新室的兴亡第28章 刑法(1)第78章 汉族的光复事业第6章 婚 姻(3)第12章 阶级(2)第33章 实业(3)第27章 兵制(3)第74章 唐宋时代中国文化的转变第63章 后汉的盛衰第68章 南北朝的始末第48章 学术(4)第36章 衣食(1)第8章 族制(2)第5章 婚 姻(2)第44章 语文(2)第81章 清代的盛衰第74章 唐宋时代中国文化的转变第73章 五代十国的兴亡和契丹的侵入第50章 宗教(2)第73章 五代十国的兴亡和契丹的侵入第6章 婚 姻(3)第39章 住行(1)第29章 刑法(2)第64章 后汉的分裂和三国第56章 古代对于异族的同化第47章 学术(3)第41章 教育(1)第80章 明清的兴亡第70章 隋朝和唐朝的盛世第65章 晋初的形势第63章 后汉的盛衰第47章 学术(3)第13章 阶级(3)第10章 政体(2)第61章 前汉的衰亡第15章 财产(2)第62章 新室的兴亡第75章 北宋的积弱第62章 新室的兴亡第52章 中国史的年代第3章 绪论第81章 清代的盛衰第58章 秦朝治天下的政策第8章 族制(2)第61章 前汉的衰亡第54章 夏殷西周的事迹第45章 学术(1)第39章 住行(1)第62章 新室的兴亡第39章 住行(1)第47章 学术(3)第8章 族制(2)第18章 官制(2)第41章 教育(1)第46章 学术(2)第78章 汉族的光复事业第36章 衣食(1)第25章 兵制(1)第36章 衣食(1)第60章 汉武帝的内政外交第9章 政体(1)第54章 夏殷西周的事迹第11章 阶级(1)第55章 春秋战国的竞争和秦国的统一第28章 刑法(1)第5章 婚 姻(2)第65章 晋初的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