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中西初期的交涉

北方的游牧民族,凭恃武力,侵入我国的疆域之内是有的,但因其文化较低,并不能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而且他还不得不弃其生活方式而从我,所以经过若干年之后,即为我们所同化。当其未同化之时,因其人数甚少,其暴横和掠夺,也是有一个限度的,而且为时不能甚久。所以我们未曾认为是极大的问题,而根本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以应之。

至于外国的文明,输入中国的,亦非无有。其中最亲切的,自然是印度的宗教。次之则是希腊文明,播布于东方的,从中国陆路和西域交通,海路和西南洋交通以后,即有输入。其后大食的文明,输入中国的亦不少。但宗教究竟是上层建筑,生活的基础不变,说一种宗教,对于全社会真会有什么大影响,是不确的。所以佛教输入中国之后,并未能使中国人的生活印度化,反而佛教的本身,倒起了变化,以适应我们的生活了。读第十八章所述可见。

其余的文明,无论其为物质的、精神的,对社会上所生的影响,更其“其细已甚”。所以中国虽然不断和外界接触,而其所受的外来的影响甚微。至近代欧西的文明,乃能改变生活的基础,而使我们的生活方式,不得不彻底起一个变化,我们应付的困难,就从此开始了。但前途放大光明、得大幸福的希望,亦即寄托在这个大变化上。

西人的东来,有海陆两路,而海路又分两路:(一)自大西洋向东行,于公元1516年绕过好望角,自此而至南洋、印度及中国。(二)自大西洋向西行,于1492年发见美洲,1519年环绕地球,其事都在明武宗之世。初期在海上占势力的是西、葡,后来英、荷继起,势力反驾乎其上。但其在中国,因葡萄牙人独占了澳门之故,势力仍能凌驾各国,这是明末的情形。

清初,因与荷兰人有夹攻台湾郑氏之约,许其商船八年一到广东,然其势力,亦远非葡萄牙之敌。我们试将较旧的书翻阅,说及当时所谓洋务时,总是把“通商传教”四字并举的。的确,我们初期和西洋人的接触,不外乎这两件事。通商本两利之道,但这时候的输出入品,还带有奢侈性质,并非全国人所必需,而世世西人的东来,我们却自始对他存着畏忌的心理。

这是为什么呢?其(一)中国在军事上,是畏恶海盗的。因为从前的航海之术不精,对海盗不易倾覆其根据地,甚而至于不能发见其根据地。(二)中国虽发明火药,却未能制成近世的枪炮。近世的枪炮,实在是西人制成的,而其船舶亦较我们的船舶为高大,军事上有不敌之势。(三)西人东来的,自然都是些冒险家,不免有暴横的行为。而因传教,更增加了中国畏忌的心理。

近代基督教的传布于东方,是由耶稣会(Jesuit)开始的。其教徒利玛窦(MatteoRicci)以1581年始至澳门,时为明神宗万历五年。后入北京朝献,神宗许其建立天主堂。

当时基督教士的传教,是以科学为先驱;而且顺从中国的风俗,不禁华人祭天、祭祖、崇拜孔子的。于是在中国的反应,发生两派:其(一)如徐光启、李之藻等,服膺其科学,因而亦信仰其宗教。其(二)则如清初的杨光先等,正因其人学艺之精,传教的热烈,而格外引起其猜忌之心。

在当时,科学的价值,不易为一般人所认识,后一派的见解,自然容易得势。但是输入外国的文明,在中国亦由来已久了。在当时,即以历法疏舛,旧有的回回历法,不如西洋历法之精,已足使中国人引用教士,何况和满洲人战争甚烈,需要教士制造枪炮呢?所以1616年,基督教一度被禁止传播后,到1621年,即因命教士制造枪炮而复解禁。后更引用其人于历局。

清初,汤若望(JoannesAdamsSchallvonBell)亦因历法而被任用。圣祖初年,为杨光先所攻击,一时失势。其后卒因旧法的疏舛,而南怀仁(FerdinandusVerbiest)。复见任用。圣祖是颇有科学上的兴趣的。在位时引用教士颇多。然他对于西洋人,根本上仍存着一种畏恶的心理。所以在他御制的文集里,曾说“西洋各国,千百年后,中国必受其累”。这在当时的情势下,亦是无怪其然的。

在中国一方面,本有这种心理潜伏着,而在西方,适又有别一派教士,攻击利玛窦一派于教皇,说他们卖教求荣,容许中国的教徒祟拜偶像。于是教皇派多罗(Tourmon)到中国来禁止。这在当时的中国,如何能说得明白?于是圣祖大怒,将多罗押还澳门,令葡萄牙人看管,而令教士不守利玛窦遗法的都退出(教皇仍不变其主张,且处不从令的教士以破门之罚。教士传教中国者,遂不复能顺从中国人的习惯,此亦为中西隔阂之一因)。

至1717年,碣石镇总兵陈昂说“天主教在各省开堂聚众,广州城内外尤多,恐滋事端,请严旧例严禁”,许之。1723年,闽浙总督满保请除送京效力人员外,概行安置澳门;各省天主堂,一律改为公廨;亦许之。基督教自此遂被禁止传布。然其徒之秘密传布如故。中国社会上,本有一种所谓邪教,其内容仅得之于传说,是十分离奇的(以此观之,知历来所谓邪教者的传说,亦必多诬蔑之辞),至此,遂将其都附会到基督教身上去;再加以后来战败的耻辱,因战败而准许传教,有以兵力强迫传布的嫌疑;遂伏下了几十年教案之根。

至于通商,在当时从政治上看起来,并没有维持的必要。既有畏恶外人的心理,就禁绝了,也未为不可的。但这是从推理上立说,事实上,一件事情的措置,总是受有实力的人的意见支配的。当时的通商,虽于国计民生无大关系,而在官和商,则都是大利之所在,如何肯禁止?既以其为私利所在而保存之,自然对于外人,不肯不剥削,就伏下了后来五口通商的祸根。海路的交通,在初期,不过是通商传教的关系,至陆路则自始即有政治关系。

北方的侵略者,乃蒙古高原的民族,而非西伯利亚的民族,这是几千年以来,历史上持续不变的形势。但到近代欧洲的势力向外发展时,其情形也就变了。15世纪末叶,俄人脱离蒙古的羁绊而自立。其时可萨克族又附俄(Kazak,即哥萨克),为之东略。于是西伯利亚的广土,次第被占。至明末,遂达鄂霍次克海。骚扰且及于黑龙江。

清初因国内未平,无暇顾及外攘。至三藩既平,圣祖乃对外用兵。其结果,乃有1688年的《尼布楚条约》。订定西以额尔古讷河,东自格尔必齐河以东,以外兴安岭为界。俄商得三年一至京师。此约俄人认为系用兵力迫胁而成,心怀不服,而中国对边陲,又不能实力经营,遂伏下咸丰时戊午、庚申两约的祸根。

当《尼布楚条约》签订时,中、俄的边界问题,还只限于东北方面。其后外蒙古归降中国(前此外蒙古对清,虽曾通商,实仅羁縻而已),于是俄、蒙的界务,亦成为中、俄的界务。乃有1727年的《恰克图条约》。规定额尔古讷河以西的边界,至沙宾达巴哈为止。自此以西,仍属未定之界。至1755、1759两年,中国次第平定准部、回部,西北和俄国接界处尤多,其界线问题,亦延至咸丰时方才解决。

近代欧人到广东来求通商,事在1516年,下距五口通商时,业经300余年了。但在五口通商以前,中国讫未觉得其处于另一个不同的世界中,还是一守其闭关独立之旧。清开海禁,事在1685年。于澳门、漳州、宁波、云台山设关四处。其后宁波的通商,移于定海,而贸易最盛于广东。

当时在中国方面,贸易之权,操于公行之手,剥削外人颇深。外人心抱不平,乃舍粤西趋浙。1758年,清高宗又命把浙海关封闭,驱归广东。于是外人之不平更甚。英国曾于1792、1810年两次派遣使臣到中国,要求改良通商办法,均未获结果。其时中国官吏并不能管理外人,把其事都交给公行。官吏和外人的交涉,一切都系间接。

自1781年以后,英国在中国的贸易,为东印度公司所专。其代理人,中国谓之大班,一切交涉,都是和他办的。1834年,公司的专利权被废止。中国说散商不便制驭,传令其再派大班。英人先后派商务监督和领事前来中国都仍认为是大班,官厅不肯和他平等交涉。适会鸦片输入太甚,因输出入不相抵,银之输出甚多。

银在清朝是用为货币的,银荒既甚,财政首受其影响。遂有1839年林则徐的烧烟。中、英因此酿成战衅。其结果,于1842年在南京订立条约。中国割香港,开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口通商。废除行商。中、英两国官员,规定了交际礼节。于是前此以天朝自居,英国人在陆上无根据地,及贸易上的制限都除去了。英约定后,法、美、瑞典,遂亦相继和中国立约。惟俄人仍不许在海口通商。

中西积久的隔阂,自非用兵力迫胁,可以解除于一时。于是又有1857年的冲突。广州失陷,延及京、津。清文宗为之出奔热河。其结果,乃有1858年和1860年《天津》、《北京》两条约。此即所谓咸丰戊午、庚申之役。

此两次的英、法条约,系将五口通商以后外人所得的权利,作一个总结束的。领事裁判,关税协定,内地通商及游历、传教,外国派遣使臣,都在此两约中规定。美国的《天津条约》,虽在平和中交换,然因各约都有最惠国条款,所以英、法所享的权利,美国亦不烦一兵而得享之。

至于俄国,则自19世纪以还,渐以实力经营东方。至1850年顷,黑龙江北之地,实际殆已尽为所据。至1858年,遂迫胁黑龙江将军奕山,订立《瑷珲条约》,尽割黑龙江以北,而将乌苏里江以东之地,作为两国共管。

1860年,又藉口调停英、法战事,再立《北京条约》,并割乌苏里江以东。而西北边界,应当如何分划,亦在此约中规定了一个大概。先是伊犁和塔尔巴哈台方面,已许俄国通商,至是再开喀什噶尔,而海口通商及传教之权,亦与各国一律。而且规定俄人得由恰克图经库伦、张家口进京。京城和恰克图间的公文,得由台站行走。于是蒙古、新疆的门户,亦洞开了。

总而言之:自1838年林则徐被派到广东查办海口事件起,至1860年各国订立《北京条约》为止,中国初期与外国交涉的问题,告一结束。其所涉及的,为:(一)西人得在海口通商,(二)赴内地通商、游历、传教,(三)税则,(四)审判,(五)沿海航行,(六)中、俄陆路通商,及(七)边界等问题。

第4章 婚 姻(1)第35章 货币(2)第51章 中国民族的由来第50章 宗教(2)第56章 古代对于异族的同化第84章 清朝的衰乱第51章 中国民族的由来第56章 古代对于异族的同化第19章 选举(1)第6章 婚 姻(3)第47章 学术(3)第37章 衣食(2)第57章 古代社会的综述第37章 衣食(2)第36章 衣食(1)第73章 五代十国的兴亡和契丹的侵入第61章 前汉的衰亡第36章 衣食(1)第24章 赋税(3)第74章 唐宋时代中国文化的转变第55章 春秋战国的竞争和秦国的统一第70章 隋朝和唐朝的盛世第1章 自序第3章 绪论第13章 阶级(3)第75章 北宋的积弱第42章 教育(2)第40章 住行(2)第49章 宗教(1)第36章 衣食(1)第7章 族制(1)第45章 学术(1)第84章 清朝的衰乱第61章 前汉的衰亡第46章 学术(2)第21章 选举(3)第70章 隋朝和唐朝的盛世第81章 清代的盛衰第55章 春秋战国的竞争和秦国的统一第45章 学术(1)第33章 实业(3)第44章 语文(2)第7章 族制(1)第74章 唐宋时代中国文化的转变第58章 秦朝治天下的政策第48章 学术(4)第71章 唐朝的中衰第55章 春秋战国的竞争和秦国的统一第16章 财产(3)第19章 选举(1)第12章 阶级(2)第78章 汉族的光复事业第6章 婚 姻(3)第50章 宗教(2)第34章 货币(1)第33章 实业(3)第68章 南北朝的始末第47章 学术(3)第85章 清朝的覆亡第31章 实业(1)第3章 绪论第84章 清朝的衰乱第46章 学术(2)第12章 阶级(2)第25章 兵制(1)第73章 五代十国的兴亡和契丹的侵入第34章 货币(1)第3章 绪论第60章 汉武帝的内政外交第34章 货币(1)第81章 清代的盛衰第44章 语文(2)第18章 官制(2)第16章 财产(3)第4章 婚 姻(1)第84章 清朝的衰乱第53章 古代的开化第75章 北宋的积弱第9章 政体(1)第7章 族制(1)第60章 汉武帝的内政外交第13章 阶级(3)第10章 政体(2)第32章 实业(2)第68章 南北朝的始末第9章 政体(1)第15章 财产(2)第84章 清朝的衰乱第19章 选举(1)第67章 五胡之乱(下)第48章 学术(4)第56章 古代对于异族的同化第56章 古代对于异族的同化第3章 绪论第85章 清朝的覆亡第25章 兵制(1)第62章 新室的兴亡第54章 夏殷西周的事迹
第4章 婚 姻(1)第35章 货币(2)第51章 中国民族的由来第50章 宗教(2)第56章 古代对于异族的同化第84章 清朝的衰乱第51章 中国民族的由来第56章 古代对于异族的同化第19章 选举(1)第6章 婚 姻(3)第47章 学术(3)第37章 衣食(2)第57章 古代社会的综述第37章 衣食(2)第36章 衣食(1)第73章 五代十国的兴亡和契丹的侵入第61章 前汉的衰亡第36章 衣食(1)第24章 赋税(3)第74章 唐宋时代中国文化的转变第55章 春秋战国的竞争和秦国的统一第70章 隋朝和唐朝的盛世第1章 自序第3章 绪论第13章 阶级(3)第75章 北宋的积弱第42章 教育(2)第40章 住行(2)第49章 宗教(1)第36章 衣食(1)第7章 族制(1)第45章 学术(1)第84章 清朝的衰乱第61章 前汉的衰亡第46章 学术(2)第21章 选举(3)第70章 隋朝和唐朝的盛世第81章 清代的盛衰第55章 春秋战国的竞争和秦国的统一第45章 学术(1)第33章 实业(3)第44章 语文(2)第7章 族制(1)第74章 唐宋时代中国文化的转变第58章 秦朝治天下的政策第48章 学术(4)第71章 唐朝的中衰第55章 春秋战国的竞争和秦国的统一第16章 财产(3)第19章 选举(1)第12章 阶级(2)第78章 汉族的光复事业第6章 婚 姻(3)第50章 宗教(2)第34章 货币(1)第33章 实业(3)第68章 南北朝的始末第47章 学术(3)第85章 清朝的覆亡第31章 实业(1)第3章 绪论第84章 清朝的衰乱第46章 学术(2)第12章 阶级(2)第25章 兵制(1)第73章 五代十国的兴亡和契丹的侵入第34章 货币(1)第3章 绪论第60章 汉武帝的内政外交第34章 货币(1)第81章 清代的盛衰第44章 语文(2)第18章 官制(2)第16章 财产(3)第4章 婚 姻(1)第84章 清朝的衰乱第53章 古代的开化第75章 北宋的积弱第9章 政体(1)第7章 族制(1)第60章 汉武帝的内政外交第13章 阶级(3)第10章 政体(2)第32章 实业(2)第68章 南北朝的始末第9章 政体(1)第15章 财产(2)第84章 清朝的衰乱第19章 选举(1)第67章 五胡之乱(下)第48章 学术(4)第56章 古代对于异族的同化第56章 古代对于异族的同化第3章 绪论第85章 清朝的覆亡第25章 兵制(1)第62章 新室的兴亡第54章 夏殷西周的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