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钦定

“钦定宪法”

喝口茶,身为司法大臣、司法部部长的张峰开口说道。

“钦定宪法”

刚点起一支雪茄h起来的陈默然有些诧异说道。

“陛下,既然现在现在立宪之声不绝于耳,那么与其坐等其人酝酿以此攻击,不若颁布钦定宪法”

此时陛下的办公室内充塞着香气浓烈的烟味,事实上在陛下请来他之前,张峰就已经考虑了在过去一年中慢慢占据舆论主流的“立宪”之声,在他看来这一切似乎都是正常的。

“陛下,过去千百年间,地方士绅一直都是传统中国社会的n英。一方面,他们有传统的科举功名,或曾担任过政f官员,在地方社会有着显赫的地位,对民众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以满清时期为例,他们们维护满清的统治,是满清统治的基石。另一方面,满清也给予士绅种种特权,如减免赋税、可以出入官厅、参与地方审判等。因此,士绅和清政f可以说是一种互相支持、互相利用的关系。一般来说,士绅是保守的,他们比较倾向维护传统的体制和意识形态,因为这与维护他们的地位和在地方的威望是一致的”

张峰将自己对国内社会结构的了解说了出来,此时说者听者都兴趣盎然之sè。

“在清末新政时期,士绅阶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过义和团和八国联军事件的打击,很多士绅也像清政f的大多数官员一样,大都已经认识到闭关锁国那一套不行了。因此,在新政的大背景下,不少士绅放弃了过去的保守观念,致力于兴办新式学校、新式企业等新政措施。而在光复战役期间,为争取士绅支持,陛下恩旨各地建咨议局、院,行士绅参议政务之始,而在国家光复之后,陛下当选为皇帝,并宣布预备立宪,这些参与帝国新政的士绅们又大多加入争取立宪的行列。”

想着现在“立宪”的呼声越来越大,张峰忍不住在心里暗叹一声,是陛下开了那个口子,有很多时候,一个口子好开,难合。

“而在这一过程中,他们有不少人出国考察、游览甚至进新学堂学习或留学,获得了新的知识;也有一些人参与兴办企业,成为实业家,因而在思想观念上也逐渐发生了变化。这一切说明,士绅阶层正处在一种由传统n英向现代社会n英转变的过程中,正在成为新士绅,当然,尽管我们给予士绅参政议政之权,但是的事实相上满清时期的减免税,我们不仅未这么做,甚至还征以重税,而在士绅影响力非常大的乡间,在政f的主导下,我们正在用教师取代士绅的位置,”

听着张峰的讲述,陈默然只是在心里暗叹着,对于传统士绅,自己的态度非常明确,就是把他们引导进入“资本界”,同时扶持教师为新士绅,通过教师与宗社共同维系乡村,皇权不下乡间,乡村自治是节省政f支出最简单的办法。

“如果说帝国新政使部分旧士绅转变为新士绅,那么陛下提出的预备立宪则给了新士绅登上全国政治舞台的机会。在帝国建元以前,士绅在地方有着巨大的影响。但是,他们是分散的,各自为政的,他们互相之间在政治上很少联络,直到陛下宣布预备立宪后,士绅集团才很快发生一个重大的变化。由于预备立宪,帝国完全放开对集会结社的限制,使各地的士绅有机会成立形形sèsè的立宪团体,帝国公开设立的咨议局、资议院也给他们提供了新的合法的活动场所,再加上报纸、杂志、电报等的迅速增加,轮船、火车提供的较以前大为便利的ā通也容易促成新士绅形成全国n的集结。”

话时张峰看一眼陛下,现在陛下之所以会对“保皇”的立宪派感觉到头痛,恐怕还是因为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力量,在过去的两年之中,帝国咨议院和省咨议院、府县咨议局联通一气,正在形成一股力量。

尤其是中日战争结束之后,这股力量变得越来越庞大,相形之下真正的“保皇派”甚至落后于其,这绝不是陛下愿意看到的力量。

“一旦有了一致的政治要求,此处一声号召,全国立即呼应。所以,作为全国政治上举足轻重的一种势力,立宪派是帝国新政和预备立宪的产物,所以,如果想彻底摧毁立宪派,必须从根子上给他们造成一种致命的冲击”

“致命的冲击”

陈默然一愣,自己之所以会对立宪派产生警惕,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所表现出的影响力,甚至就连杨度那个被调查局控制的东西,同样在不断的鼓吹立宪,似乎立宪真的就是一试就灵的灵丹妙à,但最让人心烦的却是他们所倡导的是英式的君主立宪,那等于把自己变成了一个摆设,这是绝不可以接受的。

“宪法钦定宪法”

在一番解释之后,张峰的话还是转移到了一开始他提到的那件事上。

“钦定宪法”

“陛下,所谓钦定宪法,是指基于君主主权的思想,由君主自上而下地制定并颁布实施的宪法。如1889年日本明治天皇颁布的大日本帝国宪法。钦定宪法最主要的原则主要是以宪法的形式规定了至高无山的君权。”

以宪法的形式规定了至高无山的君权

张峰的这句话只让陈默然一阵心动,这个似乎h不小啊至高无上的君权

“可”

尽管内心有那个渴望,但是面对张峰的建议,陈默然仍然显得有些犹豫不决,毕竟,现在那些人口口声声的支持着英式立宪,支持着国会决议宪法,若是自己真的颁布一部宪法,会不会

“陛下,您是担心那些人会反对吗”

陈默然并没有回答,只是沉默的望着张峰,他提出这个建议,自然有他的打算或者应对之策。

“陛下,我国之立宪派,除少数几人外,其它人理智偏向民主政治,情感和真正的行动则趋向开明和权威主义。换一个角度说,立宪派之所以坚决主张立宪,是因为只有立宪,才能让他们在政权中拥有一席之地。当然另一方面他们也坚信,只有立宪才能够挽救民族的危亡。这样,所谓立宪就只是一个手段,一个强国御侮的手段,而不是他们真正的信仰。因此,立宪派的政治主张和信仰可以用下面几条概括:第一,反对列强侵略;第二,强烈要求参与政权;第三,信仰开明或权威主义。”

在过去的两年中,张峰曾接触过数以百计的“立宪派”人士,对于那些立宪派人士自然颇为了解,那些人一方面鼓吹立宪,另一方面又肯定现在陛下的开明,支持强力政f。

“支持开明和强力政f,实际上这才是我国之立宪派政治理念的核心。这毫不奇怪,立宪派的出身,他们所受的教育,决定了他们不可能是民主和法治的真正信奉者,陛下,试问是我国之立宪派更为保守,还是1889年之日本立宪派更为保守”

一声反问之后,陈默然依然保持着沉默,在这一点上张峰或许说的很正确,中国的立宪派无不受传统教育所影响,他们根本不懂得什么是“立宪”,他们之所以鼓吹英式立宪,只是因为他们认为英国强大,所以鼓吹之,而在另一方面,他们骨子里信开明,就像现在这样,对自己歌功颂德的又岂是少数

见陛下沉默着,又继续说道

“陛下,立宪派或新士绅是主张实行立宪的,但他们绝不会愿意看到,君权被严重削弱,同样也不希望自身不能获得“立宪”的权力,现在,我们必须要注意到一点,已经具有一定能量的他们,急切希望在全国政治上有发言权,在政f中有他们的一席之地。尽管立宪是以削弱君权为代价,但是他们同样明白,如果君权被严重削弱,很有可能导致国家发生hnlàn,至少在我们的历史上,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接着的张峰又把话峰一转。

“立宪,固然是立宪派所愿,但必须以皇权的削弱为代价,填补皇权削弱这个空白,便是立宪派自身。换句话说,立宪派支持政f不是无条件的,是要以政f的让步也就是让他们参与政权为条件的。立宪派人是否支持政f,要看政f是否应允这个条件。不仅如此,立宪派之所以一再要求开国会,是因为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实际上有一个不能说出来的愿望:就是要以国会来掌握一部分权力,当然也有控制政f的相法,作为个人来说,他们可能有各种各样的想法,但作为一个社会阶层或政治势力来说,他们的意图就在于此。现在的问题在于”

一抬头,张峰吐出一句话来。

“如果颁布钦定宪法,陛下准备让出多少权力”

“让出多少权力”

“只要能满足七hén人愿望,就已经足矣,陛下”

第98章 不择手段第161章 分歧第10章 不择手段第7章 外交政策第42章 城破第164章 不沉的靖远第271章 立宪第157章 总理大臣议糖果 糖果之后论鞭子第22章 国退民进第101章 想要什么?第228章 贵族院的好处第93章 会师第144章 威胁第236章 我的帝国!第171章 利益第21章 转变第79章 瘸子救美第26章 迷茫第130章 第二侦缉课第42章 什么事该做第8章 德国人的郁闷第182章 从广东至上海第100章 丑陋的一面第277章 开城门第20章 买办的心思第157章 总理大臣议糖果 糖果之后论鞭子第74章 士兵与帝王第44章 各有心思第59章 我需要第165章 大罢工(下)第96章 逮捕的忧虑第145章 使馆区第74章 梦幻之地第235章 最基本的情感第63章 再画蓝图第107章 拾了个芝麻,丢了个西瓜第9章 书房偶遇第67章 潜伏者第280章 疑惑第92章 实力与站队第128章 兵马未动,宣传先行第220章 被同化的人第13章 准备第39章 早餐会第154章 阻断第232章 流放第95章 劝说第43章 拍卖会!第74章 甲一第253章 解决之道第152章 唯一的选择第125章 选择第174章 铁石心肠第151章 造反第254章 破裂第149章 继承者第152章 现在,我们需要等待第70章 非国所能受第184章 南复北慌第9章 书房偶遇第16章 溃败第220章 被同化的人第246章 残酷与仁慈第74章 士兵与帝王第198章 中与德第119章 我嫡造、我创造,我……第154章 梦魇第93章 会师第56章 大字辈的门房!第141章 家与兄弟第8章 德国人的郁闷第27章 要快要狠第130章 第二侦缉课第130章 第二侦缉课第5章 斡旋第94章 原贤二的悲剧第202章 老伙计第232章 流放第22章 国退民进第246章 残酷与仁慈第166章 乱起第28章 推手第127章 皇商的心思第136章 需要第166章 自身之罪第76章 无根之萍第8章 德国人的郁闷第151章 造反第159章 政治之物利至上 卓如却被精卫忽第92章 冲动的代价又是准六千!!第53章 重战第191章 给予朋友的回报第140章 解决之道第183章 上海第183章 上海第278章 上紧发条第174章 道歉与保证第41章 帮助第32章 化学战第40章 买一个名望
第98章 不择手段第161章 分歧第10章 不择手段第7章 外交政策第42章 城破第164章 不沉的靖远第271章 立宪第157章 总理大臣议糖果 糖果之后论鞭子第22章 国退民进第101章 想要什么?第228章 贵族院的好处第93章 会师第144章 威胁第236章 我的帝国!第171章 利益第21章 转变第79章 瘸子救美第26章 迷茫第130章 第二侦缉课第42章 什么事该做第8章 德国人的郁闷第182章 从广东至上海第100章 丑陋的一面第277章 开城门第20章 买办的心思第157章 总理大臣议糖果 糖果之后论鞭子第74章 士兵与帝王第44章 各有心思第59章 我需要第165章 大罢工(下)第96章 逮捕的忧虑第145章 使馆区第74章 梦幻之地第235章 最基本的情感第63章 再画蓝图第107章 拾了个芝麻,丢了个西瓜第9章 书房偶遇第67章 潜伏者第280章 疑惑第92章 实力与站队第128章 兵马未动,宣传先行第220章 被同化的人第13章 准备第39章 早餐会第154章 阻断第232章 流放第95章 劝说第43章 拍卖会!第74章 甲一第253章 解决之道第152章 唯一的选择第125章 选择第174章 铁石心肠第151章 造反第254章 破裂第149章 继承者第152章 现在,我们需要等待第70章 非国所能受第184章 南复北慌第9章 书房偶遇第16章 溃败第220章 被同化的人第246章 残酷与仁慈第74章 士兵与帝王第198章 中与德第119章 我嫡造、我创造,我……第154章 梦魇第93章 会师第56章 大字辈的门房!第141章 家与兄弟第8章 德国人的郁闷第27章 要快要狠第130章 第二侦缉课第130章 第二侦缉课第5章 斡旋第94章 原贤二的悲剧第202章 老伙计第232章 流放第22章 国退民进第246章 残酷与仁慈第166章 乱起第28章 推手第127章 皇商的心思第136章 需要第166章 自身之罪第76章 无根之萍第8章 德国人的郁闷第151章 造反第159章 政治之物利至上 卓如却被精卫忽第92章 冲动的代价又是准六千!!第53章 重战第191章 给予朋友的回报第140章 解决之道第183章 上海第183章 上海第278章 上紧发条第174章 道歉与保证第41章 帮助第32章 化学战第40章 买一个名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