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再次启航

镁光灯的闪烁的耀眼的白中,作为美国政府全权代表的驻华公使柔克义与中国政府全权代表财政部长管明棠,两人伏于案前,分别在《整理中美新关税条约》上签字。

当两人签字时,房间里的中国方面的代表们屏息凝神的注视着他们,他们甚至害怕自己的呼吸听破坏了这一刻的神圣

或许只有这个词语能够形容这份《整理中美新关税条约》,这是自《中英江宁条约》之后,中国和列强国家签署的第一份平等的条约,在这份条约中美国承认的废除不平等的协定关税,中国政府离有关税完全自主的权力。尽管的出于谨慎,在美国的要求下条约中写到“在彼领土内享受之待遇,应与其它国家受之待遇毫无区别。”,但对于中国而言,这是几十年来,中国签署的第一个相对平等的条约,亦是修订新约的一个开始。

直到双方交换条约授印之后,以两人握手时,掌手如同雷鸣一般的响了起来,经过十天的谈判,中国得到自己的需要的关税自主权,尽管这只是一个国家。

“……中国人民高兴地看到这样的事实,美国是对执政府条约修订政策第一个作出真诚的善意的反应的国家。美国政府和人民与中国政府和人民之间的这种坦率的合作,不仅将把两国之间的传统友谊建立在一个更加巩固和更加崇高的基础上,还将有利于世界的和平……”

在庆祝酒会上,作为东道主的管明棠用流利的美式英语作着热情洋溢的演讲。

“……愿中美两国的友谊天长地久愿中美两国携共同开创太平洋新纪元”

此时同时他右手间握着香槟酒杯高高的举了起来。

“干杯”

“干杯”

“叮”

玻璃瓶轻击的脆响中,掌声在北平饭店的会议室内响了起来,参加这场庆祝酒会的不仅有中美两国的代表团成员还有两国在平津一带的知名商人,同样还有从东交民巷各国公使馆来此的各国公使、参赞以及他们的夫人们。

而在这掌声之中,有几个人的脸色极为难看,几个亚洲人的脸色,内田康哉的面上这会全不见任何笑容,即便是外交官的那种职业的、虚假的笑容也消失了。尤其是在他看到那位管部长和英国公使萨克义在那里笑逐颜开的谈话时更是如此。

手握着酒杯的日置益看到那些的面带欢颜的中国人时,他能够想象他们的得意。

“公使阁下,你看那个中国人现在非常得意”

“他们得意不了多长时间,只要一个国家坚持,他们就不可能恢复关税自主”

内田康哉冷冷的答道,在看到德国公使穆然的时候,连忙挤出职业式的笑容,朝着他走了过去。

“高兴的太早了”

摇了摇手中从北平拍来的电报,陈默然摇摇头。

“这只是一个开始罢了,和咱们签订有关税协定的国家一共有十五个国家,现在不过是美国的同意了,英国、法国、德国、奥匈、俄罗斯‘荷兰、瑞典、挪威、意大利、丹麦、比利时、葡萄牙、西班牙还有日本,这十四个国家中只有几个国家表示和愿意和我们开展新约谈判这只是开始罢了”

“执政,美国率先承认中国关税自主权,目的是为了争取对华的外交优势,其它列强势必不甘心美国后来居上,英国已经表示愿意和我们进行谈判,而在这些十三个国家中,日本最为顽固,但我相信的最终日本也只得从众。”

看着执政,梁敦彦倒是比过去多出了许多信心,奋力相争带来的修约成功鼓舞了他对修订新约的信心。

“所以在未来三年内,也就是只执行附加税,而不增税期间,我们一定能同其它十三个国家达成协议,而日本此时在关税问题上已成孤立之势,缺少后援,我们所需要只是借重各国的一致,迫使日本作出让步而已,再则日清通商条约明年到期,根据条约第二十五条规定:日后如有一国再欲重修,由换约之日起,以十年为限,期满后须于6个月内知照,酌量更改。若两国彼此均未声明更改,则条款税则仍照前办理,复俟十年,再行更改,以后均照此限此式办理。明年日本人无论是否愿都必须要改约”

吸着雪茄烟的陈默然点点头,三年之内不予附加税之外增税是即定的方针,同样也是写入与美国签定的新约之中,只要夺回关税自主权,以后想怎么加还不是自己的事。

“英国人已经松动了,和他们去谈,互惠协定不能超过三年,三年以后咱们可是要加税的”

吐出一口烟,这会陈默然总算是松了口气,毕竟关税问题已经开了个好头,至于日本,他从始至终就没考虑过日本,甚至于的内心里他还希望日本强硬下去,日本通过对中国关税自主的排拒和延宕所获取的经济利益只是短暂的,但未来长久留下的,则是种在中国民众记忆中的敌对和不信任,而这才是自己所需要的,日本才是中国真正的敌人,只可惜从执政府再到民间都没有形成这种共识,他们甚至还痴迷于所谓的“中日携手共荣”的幻想之中。

要打破这种幻想只能靠日本人自己来帮忙了但愿短视的小日本能坚持下去。心想着,陈默然看了一下时间,已经是晚上十一点了,站起身,伸了个懒腰。

“崧生,这几天,你们辛苦一下,我要去上海接舰了给自己放几天假”

这会陈默然的脸上倒是堆满了笑容,她们终于回来了,有惊无险的安然回国。

“请执政代敦彦转达对夫人的敬意”

梁敦彦鞠了一躬后,方才退出执政的书房,而此时陈默然的脸上却带着丝傻笑,明天明天自己的妻子和女儿就回到自己的身边了

海风在吴淞口吹拂着,十三天前,在局势骤然紧张时,几乎每天都会有军舰从大海驶入吴淞口,只不过驶入这里的并不是中国的军舰,而是从青岛、威海卫、香港、西贡、菲律宾、新加坡驶来的德、英、法、美四国的军舰,大到数千吨的装甲巡洋舰,小到一两千吨的巡洋舰,他们来到这里是为了让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屈服于压力下,可面对战争的威胁,这片土地并没有屈服,而是前所未有的第一次,实现了举国一致。

“唯举国一致,共赴国难,为图存唯一之道”

面对威慑的绝不妥协,而是针锋相对的调动军队,作应战准备,民间更以游行、捐款支持政府的维护国权,最终紧张似一触即发的局势,随着美德两国军舰先后撤离上海,而有所缓和,上海市政府又提出民众希望参观英法意三国军舰,接着中国海军官员又上舰参观,互举宴会令一场看似迫在眉睫的战争烟消云散。

中国人顾及了英法等国的面子,在数场舞会之后,列强们结束了他们的访问,该回的香港、新加坡的回到了香港、新加坡,该回西贡的回到西贡,一切都结束了。

不是胜利的胜利虽然值得民众庆祝,但对于政府来说,过去的十三天那战争迫在眉睫的日夜,却留在每一个人心间,同样的即便是欢呼“国权得悍”的民众,亦为那外国军舰的“造访”而倍觉耻辱。

今天的吴淞口两岸,挤满了从上海甚至江苏各地赶来的民众,他们中的很多有带着锣鼓来到江畔,很多爬到了树上。他们在等待着,而在吴淞炮台,海军炮台兵们拉着拉火绳等着的最后一刻的命令。

今天这里之所以这么热闹,只是因两艘军舰的……回家让海军和国民望眼欲穿的“镇海”号、“定海”号两艘战舰回家了。

海军和国民之所以如此期待,一方面是这两艘战舰将会是中国重新迈入海军强国的启点,是维护海防所在。另一方面,人们却是用这种方式表达对船上,面对截舰威胁时,曾立誓将与战舰共存,而绝不离舰的夫人。

在过去的十三天间,通过报纸和人们的口耳相传,中国人见识了这位金发碧眼的“洋婆子”的勇气与刚烈。

“绝不离舰,不托避于外人,若遭拦截,必以死报国”

即便是最反对她的人,现在也说不出任何话来,与此同时,报纸上又翻出了当年夫人嫁予执政时,遭外人反对时的言言句句中的刚烈与情意,倒是让那些一直纠缠于夫人身份的夫子、民夫们汗颜了。

“夫人当世之奇女子为万民之楷模”

中国人总是如此,当舆论的倒向发生变化时,他们的看法同样发生变化,站在吴淞码头,看着周围民众拉着的横幅上写着“欢迎夫人回家”之类的字幅,陈默然知道姬丽赌赢了,当她倾家购舰时,赢得的不过是民众的接受,而现在她用自己的生命赢得了民众的认同。

而对一个愿意为自己付出一切,甚至愿意付出自己的生命的女人,你还有什么别的想法吗?想到南京城外的刘静璇,陈默然的心中生起了对两个人的愧疚,摇头轻叹着,人总要做选择。

抱着女儿站在甲板上,姬丽的脸上溢满了笑容,这种笑容不仅仅是幸福,更多是源自于心中那阵轻松。

“琴儿,我们要到家了,想爸爸了吗?”

看着怀中的女儿,姬丽不时的抚着女儿的脸蛋,就在这时汽笛声响了起来,这是一艘出长江口的商船在致敬。

“看……来了来了”

吴漆口的一棵大树树梢上,一个少年指着长江口大声的喊着,下面的人们纷纷翘起了脚尖,手搭在眼上朝江口望着,他们只看到几股淡淡的煤烟,在这焦急的等待中,终于,“镇海”号、“定海号”的身影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

军舰越来越近,人们越发的能够体会到战舰的庞大。

“这就是镇海吗?”

“比洋人的兵舰大多了”

“这可是夫人倾家汤产买回来的啊”

“洋鬼子再也不敢欺负咱们了……”

就在欢迎的民众在那里为“镇海”、“定海”两舰而感慨万端时,炮声突然响了起来,吴淞炮台鸣响了欢迎他们回家的礼炮。

炮台笼罩于硝烟之中,隆隆的炮声在空气中回荡着。

在炮声传来时,姬丽看到怀中抱着女儿睁大那双遗传自母亲的漂亮蓝眼睛,兴奋的伸出双手朝向炮台的方向抓弄着,炮声并未吓到她,反而让她变得有些兴奋。

吴淞炮台的二十一响礼炮鸣放完毕后,姬丽这才反应过来,这礼炮不仅是欢迎“镇海”、“定海”两舰,现样也是在欢迎自己。

在距离码头越来越近,几乎看清那个站在众人面前的身影时,那双如宝石般的蓝眸中闪烁着激动的泪水,泪水朦胧了她的双眼。

站在码头上的陈默然同样出看到站在舰艏的姬丽,还有姬丽怀中的女儿,她们是自己的妻女啊

在海军“镇海号”的姬丽眼中只有自己的丈夫,而程壁光等人被眼前的盛大的欢迎仪式给惊呆了,他们包括那英德两国随舰船员们,都被眼前的场面惊呆了。

在吴淞码头上不少于十万人,全都挥舞着各种横幅。震耳欲聋的海军进行曲在码头上空回荡。粗略地看了看下面的各种标语,程壁光看到其中半数都是欢迎夫人的标语,而民众的欢呼声亦多是欢迎夫人的归来。

毫无疑问,在这一刻程壁光相信,夫人已经用自己的刚烈与勇气为皇后之位铺平了道路,在这万民欢呼声中,随舰回国的杨度却是把肩头一搭,他清楚的知道自己的那个建议已经成了一个笑话,原本的如果执政真娶双妻的话,不单夫人感激自己,就是将来另一位皇后同样也感激自己,可现在呢?

杨度不禁感叹着命运的抓弄,此时战舰已靠港,而舷梯已经放下,在舷梯放下后,随着仪仗兵的口令声,抱着女儿的姬丽缓缓的走下了舷梯。

朝着妻女快步迎上去的陈默然,看着姬丽正欲给她一个拥抱时,却看到妻子怀中的女儿,正吧吧的伸着手。

“爹爹……得得……”

女儿吐字不清的奶声只让陈默然眼圈一热。

而这时姬丽却已经抱着女儿扑到他的怀中,泪水从姬丽的眼眶中流了下来。

此时已经没有太多的言语,有的只是一丝愧疚和妻女平安归来的安慰,拥住妻女时轻轻的拍着妻子的后背,在她的耳边低声安慰着。

“好了,回家了……我们回家”

码头上的人们被这一幕惊呆了,这一幕颠覆了他们的意识,而记者们则则在周围,用相机拍着这在码头上拥抱着的一家人,渐渐的这些格守着礼仪的国人们似乎理解了这一家人。

而旁边站着的张之洞却轻咳一声提醒着执政和夫人,毕竟他们的举动于礼不和,他可不想看到夫人刚赢民心又因“过激”的举动遭民非议。

听着张之洞的咳声,陈默然才放开妻女,但却又轻抚一下女儿的脸蛋。而程壁光则向前走上几步,立正行军礼。

““镇海”、“定海”两舰安全回国,请执政训示”

“一路辛苦”

只是点点头,陈默然看着那两艘战舰,此时在四座舷梯上,身着英德两国海军军装的水兵正在下船,而在码头上站立着两个方队,这两个千人方队是海军精心挑选官兵,而身为海军部长的叶祖圭则在于队首。

看着他们,陈默然朝他们走去。

在执政走来时,叶祖圭和立正的海军官兵同时行了一个军礼。

“诸海军将士,现在“镇海”、“定海”两舰已安然回国,往各位不负舰名,镇我海防,定我海疆”

“请执政放心,我等定不负执政、国民所望,镇我海防、定我海疆”

声音一落雄状的海军进行曲再次响起,这海军进行曲是陈默然照抄的苏联的《近卫海军进行曲》,实际上在过去的一段时间,每到夜深人静时,陈默然总在那里寻思着军队的军乐与证徽,甚至于未来军队的名称。

最终还是从杂志中吸取了灵感,直接套用了电脑中的《光荣近卫军》《近卫骑兵进行曲》《近卫士兵进行曲》《近卫海军进行曲》,甚至连军徽都是引用的确苏联近卫军军徽,不同之处恐怕就是的红旗变成的三色旗,至于红星则变成了黑色的汉式藩龙,旗上同样写着“近卫”,而且最近还正在考虑授予那些部队近卫称号。

在进行曲中,海军官兵开始沿着舷梯上舰接舰,此时阳光照耀下,舰艏处圆形的铜芯包金的怒龙盘艏纹在阳光下闪烁着金光,这是程壁光等人从国内带去的舰艏纹章,张牙舞爪的怒龙虽不大,但却是在提醒着人们,这支龙的舰队,即将再次启航。

第96章 运气与震撼第53章 梦想第76章 道德问题第163章 冷与热第13章 准备第183章 上海第133章 革命风潮第208章 中日亲善第156章 第二第141章 抉择(下)第263章 最后一次第215章 决定第85章 许会没事的第150章 开局第23章 企图第140章 战争的目的第216章 逃宫第262章第133章 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第13章 准备第95章 劝说第165章 大罢工(下)第132章 革命!革命!第26章 友谊第2章 骂摔第81章 威胁第191章 大帅府第175章 自信第129章 就在这第256章 势逼他人第165章 大罢工(下)第252章 解决第192章 南北两地第169章 致敬第168章 决定命运的一天第59章 我需要第151章 生丝第165章 东京第239章 骑一师第242章 战地观察第87章 好牙口!第11章 希望第195章 争执第95章 可能会是是真相吗?第107章 传统的……第133章 经得起考验第20章 小算盘第45章 最后一个小时第58章 现实问题第197章 新与旧第103章 他会放弃吗?第37章 帝国第72章 一个问题两个人第34章 老闸巡长第96章 逮捕的忧虑第48章 变化第131章 白色黄金第78章 转变第92章 祈祷第96章 第四亿五千万零一两第92章 祈祷第254章 破裂113章 交易上求定阅第244章 第一步第14章 袁世凯的发现第243章 袁府第76章 道德问题第229章 青春期第19章 无法拒绝的第61章 好与坏第67章 潜伏者第16章 北难南安第109章 建设性的决定第56章 大字辈的门房!第182章 我们赢得了这场战争第138章 彼得格勒纪事第175章 湖南夜第137章 悲愤之事第259章 适当的回应第114章 逼上梁山第85章 袁氏属朝留余悸 武汉城郊硝云现第181章 赴考第241章 从善而流第7章 做不到第117章 石油第188章 军法事第261章 美国第23章 外交第164章 初见第120章 王国与国王第181章 赴考第56章 大字辈的门房!第98章 不择手段第118章 得愿第224章 签字吧!第70章 犹太人的本质第65章 在盛府第126章 氛围第180章 将要赶考第209章 变化
第96章 运气与震撼第53章 梦想第76章 道德问题第163章 冷与热第13章 准备第183章 上海第133章 革命风潮第208章 中日亲善第156章 第二第141章 抉择(下)第263章 最后一次第215章 决定第85章 许会没事的第150章 开局第23章 企图第140章 战争的目的第216章 逃宫第262章第133章 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第13章 准备第95章 劝说第165章 大罢工(下)第132章 革命!革命!第26章 友谊第2章 骂摔第81章 威胁第191章 大帅府第175章 自信第129章 就在这第256章 势逼他人第165章 大罢工(下)第252章 解决第192章 南北两地第169章 致敬第168章 决定命运的一天第59章 我需要第151章 生丝第165章 东京第239章 骑一师第242章 战地观察第87章 好牙口!第11章 希望第195章 争执第95章 可能会是是真相吗?第107章 传统的……第133章 经得起考验第20章 小算盘第45章 最后一个小时第58章 现实问题第197章 新与旧第103章 他会放弃吗?第37章 帝国第72章 一个问题两个人第34章 老闸巡长第96章 逮捕的忧虑第48章 变化第131章 白色黄金第78章 转变第92章 祈祷第96章 第四亿五千万零一两第92章 祈祷第254章 破裂113章 交易上求定阅第244章 第一步第14章 袁世凯的发现第243章 袁府第76章 道德问题第229章 青春期第19章 无法拒绝的第61章 好与坏第67章 潜伏者第16章 北难南安第109章 建设性的决定第56章 大字辈的门房!第182章 我们赢得了这场战争第138章 彼得格勒纪事第175章 湖南夜第137章 悲愤之事第259章 适当的回应第114章 逼上梁山第85章 袁氏属朝留余悸 武汉城郊硝云现第181章 赴考第241章 从善而流第7章 做不到第117章 石油第188章 军法事第261章 美国第23章 外交第164章 初见第120章 王国与国王第181章 赴考第56章 大字辈的门房!第98章 不择手段第118章 得愿第224章 签字吧!第70章 犹太人的本质第65章 在盛府第126章 氛围第180章 将要赶考第209章 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