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6 皇室家宴

756 皇室家宴

“皇上,这些火药是微臣从吐蕃归来后才开始大量制造,全部拉来这里了,没有库存、而火药只在吐蕃炸驻仙石时用过一次,此次炸石山是第二次、那配方只有微臣及研究所的人知道,不过他们都是奴隶,微臣不准他们自由出入,不准他们接触外人,每天都在研究所里工作,寸步不离,所以说,火药还是很安全的。刘远一一回答李二的问题。

李二背着手,在御书房内心事重重的来回踱步,好像在思量着什么,只见他脚步时疾时缓,脸色也变了几次,过了好半响,好像拿定了主意,这才坐下来,一脸正色地对刘远说:“刘远,依你说,用火药装备军队,那我大唐之雄师,岂不是如虎添翼?”

御书房内只有自己和刘远二个人,李二说话也不客套,说话直接了当,连“爱卿”两个字也懒得说了,军旅出身的他,虽说当上了高高在上的皇帝,为了皇上的威仪,在礼节和举止方面少了几分洒脱,多了几分豪迈,但他身上的豪气并末退减,不过他多是隐藏在心底没有表露而己。

“是的,皇上”刘远很坚定地说:“如果运用得好,这火药就是无强杀器,在火药面前,人的血肉之躯犹如纸张一般脆弱。”

李二眼前一亮,马上说道:“那你说说,怎么应用得好?此次大张旗鼓炸毁石山,还特地封锁了现场,朕知道。你不仅仅只是开山修路那么简单,你是用这种方法。把火药推荐给朕,对吧?”

“的确有这个意思。”刘远也不否认。

如果只是炸石山,那就直接炸就行了,就是把火药推荐给李二,献上一小包,说明用途即可,可是刘远却是大张旗鼓,就是让李二他们直接见识的火药的威力。让他们一下子就留下最深刻的印象,这样他们就越发重视,把它当成战略武器、秘密武器来使用。

二进吐蕃,虽说都大获全胜,但吐蕃人的凶悍还是给刘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个个手下的悲壮战死,也给刘远刘一次次震撼和伤感。大唐虽说在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等到综合国力全面压倒吐蕃,但在冷武器时间,战场上往往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有机会,有能力,为什么不把这些变得更简单一些。让胜利来得更容易一些呢?

“那好,爱卿你说,怎么才能用得好?”李二饶有兴趣地问道,此刻,他的心已经完全被这种跨时代的“神器”给迷住了。

“作用很多”刘远举例道:“可以炸毁城墙。让军队长躯直入、可以在在敌军的必经之地或某个地方设伏,先把火药埋在地下。等他们经过再偷偷点燃,到时他们就是想跑也跑不了。”

李二忍不住插话道:“对,对,以往设伏,多是在高地设伏,用石头擂木砸之,有了火药,不再需要倚仗高地,战术也更为灵活多变,不错,不错,好,继续说。”

“那个,可以制成火统”

“火统?这是什么来的?”李二忍不住问了出来。

刘远只好耐着性子,把自己知道一五一十的说了起来,当然,刘远不是这方面的专家,只能说个大概的印象和设想,可是就是这些,也打李二唬得帖帖服服,那神情就像一个小学生一样。

这话匣子一打开,两人足足说了近一个时辰方结束谈话,临了李二霸道地说:“刘远,那研究室,朕要派人全面监视,所制出来的火药,全部都要登记造册,绝不允许私自流落在外,而在必要的时候,朕会全面接管,即使是你,没有朕的允许,不能私制火药,也不能向外人泄密,嗯,包括府上的女眷,你可明白?”

这火药的威力李二可是亲眼目睹,一座坚硬的石山,只是一天之间,硬生生炸开小半,李二估计过,如果火药充足、进展顺利,几天就可以削平那座山,刘远说一旬可完成,看得出,这并不天方夜谈,李二强烈地感觉到,这种逆天的神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至于连女眷也不能透露,那是刘远的新纳进来的小妾原为吐蕃公主,李二觉得,还是小心为上。

至于现在没有接收,那是因为李二知道,这些东西不能离开刘远,没有他在一旁协助,什么都会变得很困难,这火药是刘远弄出来的,自然是他最为熟悉,由他来指导就是最合适不过,再说李二现在对刘远很信任,他知道,如果刘远要隐自己,自己根本不可能知道有这一神器,拿出来后又做手脚,那不是自个找不自在吗。

刘远对这个结果早有预料了,闻言也不觉意外,点头同意说:“是,微臣遵命。”

李二看了刘远一眼,神色有点复杂,心里有些高兴、也有些遗憾:这样的人才,偏偏是世家的人,如果自己能慧眼识珠,早早就打上皇权的印记,那该多好,三军易得,一将难求,这个刘远的价值,又何止一将?

半响,李二看着刘远,淡淡地笑着说:“刘远,这一次你为大唐研究新的神器,又立了一大功,你说说,你想朕赏你什么?”

又是这句,刘远不记得,这是李二第三次还是第四次对自己说这样的话了,这话说得可以予取予求一般,可是千万不要当真,当权者这样问的意思,只是表示了一种关心和尊重,并不代表他会尽他所能满足你所有的愿望,做人要适可而止,即是皇帝,他心时也有杆称。

刘远犹豫了一下,最后摇了摇头说:“回皇上,微臣还没想好。”

“不错,你很聪明”李二轻轻拍了拍刘远的肩膀说:“那就慢慢想,什么时候想好了。再来告诉朕。”

火药一事,自然要保密。也就是封官一事不太可能,再说刘远刚刚封赏完不久,再封的机率也不大,以刘远的年龄和资历来说,这四品高官,可以说己经做到了极致,再升有些勉强、升官不实际,就是升也不在这个时候升、赏银也不现实。现在国库空虚,刘远不仅刚刚捐了十多万两,还联合几个合伙人借调了三十万两给国库周转,就是李二有心打赏,只怕也赏不了多少,还不如不要、美女刘远也不缺,细想起来。现在暂时还没有让刘远心动的奖赏。

就让李二承一个情好了,反正他是皇帝,大唐是李氏的天下,总有要求他的一天。

很明显,李二也明白到这个情况,所以赞刘远精明。

两人都是聪明人。也不用解释那么多。

“是,谢皇上恩典。”

说完,两人相付一笑,颇有一点惺惺相惜的感觉。

“咕...咕”突然二声奇怪的声音打破了这份默契,李二突然面色一冷。厉声喝道:“谁?”

“皇上”刘远有些不好意思地指着自己的肚子说:“是微臣的肚子饿了,若是没有别的吩咐。微臣先行告退。”

炸石山是一个大工程,有时用旗号指挥,有又还要上前指挥,忙得团团转,别人可以坐在临时搭建的凉棚里一边吃喝一边观看,可是刘远却不能离开岗位,这一炸,一直炸到日落西山才收工,别的官员可以走,刘远却勒令跟李二回去,然后就御书房内,没酒水没糕点,一口气聊了近一个时辰,年轻人消化得快,不饿就怪了。

李二大方地说:“都是朕粗心,情急之下忘了,别回去了,朕亦未用膳,就陪朕一起用过饭,再行回府,朕还想听你说大唐以外的故事呢。”

“谢皇上。”邀请的话一出现在皇帝之口,那已经是命令了。

进入御书房时,夕阳西下,残阳如血,当推门而出时,只见月朗星稀,灯笼高挂,早已是入夜时分。

“儿臣参见父皇”一看到二人出来,在外面守候的李乾承加忙李二行礼。

“起来吧,乾承,你怎么在这里的?”李二好奇地问道。

“回父皇的话,母后知道父皇与刘将军在御书房密议,特地吩咐御厨准备了酒菜,怕父皇只顾公务而忘了用膳,让儿臣在此等候,顺便也请刘将军一起用膳。”

李二点点头说:“好,一起去吧,观音婢怎么不先用,她身子不好,把她饿着就不好了。”

“是,父皇。”

刘远也跟着说:“谢皇上。”

于是,太监引路,侍卫尾随,李二走在前面,而刘远和李乾承跟在后面,刚才李二父子在说话,刘远不好掺和,现在有机会了,刘远给李乾承行个礼说:“刘远见过太子殿下。”

李乾承连忙扶起刘远说:“刘将这军不必客气,你是大唐的英才,今日真是太精彩了,本王对刘将军不得不刮目相看。”

下午那一幕,可以说李承乾终生难忘,不夸张地说,他把刘远当成偶像了。

“不敢,只是雕虫小技了。”

“刘将军真是谦虑,本王想问一下,为什么只是一些小小的粉末,竟然产生如此大的威力?”

“哦,这些关于能量与空间的原理......”

刘远一边走,小边小声向李乾承解释,李乾承很仔细地听着,不时还就不明白的询问刘远,两人有说有笑的,而走在前面的李二闻言也不阻止,嘴角反而带着笑容,好像很乐意看到这一幕一样,那脚步还下意识放慢了一些,以便让二人多说一会。

不知不觉,立政殿到了。

按功能来分,甘露殿是李二起居办公、宠幸妃嫔地方,立政殿则是长孙皇后起居饭食之处,不过李二与长孙皇后感情深厚,一年到头,大多都是在立政殿渡过,一来可以处理公务,二来顺便还可以看看自己的儿女,有什么烦心的事也会向长孙皇后倾诉,对李二来说,长孙皇后是一个最好的倾听者。

估计后宫的那些妃嫔没少独守空房,心生幽怨。

看到长孙皇后,众人一番礼仪过后,刘远被获缴陪坐在末席。

“刘卿家,这天辛苦你了,这只是家常便饭,请慢用。”长孙皇后笑着地刘远说。

刘远一看,楞了一下,有些震惊地说:“皇上,皇后,这也太节俭了。”

长孙皇后不是客套,可能是刘远来的缘故,那些小王子、小公主都不在,应是安排在别处用饭,李二夫妇、李乾承还有刘远,一共四个人,可是桌面上只有八菜一汤,而那八个菜中,素菜就占了三个,差不多占了一半,而那八个菜,都是简单的菜,银耳素烩、板栗闷宫廷鸡、蜜汁葫芦、脆皮香菇、抓炒里脊、香爆羊肉等,并没什么特别珍贵的菜色,不过那汤不错,人参炖鸡汤,参味浓郁、汤水清澈,也就这个像话一点。

对普通人来说很不错了,不过对皇帝和皇来说,太简陋了。

这是家宴,并不是什么盛宴,不客气地说,吃得比刘远还要差,口袋有银子,刘远身来不亏待自己,好吃的、好喝的应有尽有,李丽质说长孙皇后大幅削减宫中的开销,看来所言非虚。

皇上和皇上吃得这么简单,就更别说那些妃嫔、公主、王子他们了。

李乾承也在一旁说道:“是啊,乾承也劝母后不要太节俭,可她就是不听。”

长孙皇后微微一笑,柔声地说:“这样的饭菜,已足够,无须铺张浪费,即是这样简单的菜色,天下间,还有很多百姓吃不起呢。”

那语气是那样柔和,那神色是那样自然,没有丝毫做作之感,在这一瞬间,她好像不是母仪天下、高高在上的皇后,而是一个精打细算过日子的好妻子一样。

当然,她打理的这个“家”可不小。

刘远终于明白,为什么长孙皇后被后人奉为“千古一后”,所谓千古一后,并是态度好,有时替忠臣说几句好话就行了,要做到受人尊敬的皇后,除了母仪天下,当国家有难之时,还要身先士卒,作天下人的楷模。

“刘爱卿,吃吧,刚才你不是说饿了吗?在这里不必拘礼。”李二用银汤匙勺起汤,小心吹了吹,然后放到嘴里品尝,然后点点头说:“嗯,这汤不错,多喝点。”

“谢皇上。”刘远有点心情复杂地应道。

857 疯狂炒作587 稳坐钓台802 哀鸿遍野617 得力助手463 扬威分家363 四面楚歌333 锻造工场630 眼睛耳朵939 天马牧场484 初逛青楼925 循序渐进837 筹备工作186 扮猪吃虎116 不进前十460 收买人心281 傲气老襟918 谋定后动625 飞扬跋扈711 改名易姓469 身先士卒932 苏毗波丽595 忍无可忍289 栽赃嫁祸093 两全其美321 踪迹暴露百万字757 拜访魏征上197 绝不抛弃746 惊雁上门528 大受欢迎836 出师不利568 过门不入446 万事俱备771 口服心服1026 公主大婚三888 推倒公主376 雪儿落网390 无法无天加更一453 好事连连796 霸道买卖878 喜得贵子177 再见梦瑶806 月下煮酒214 西市商铺025 扬州奴市一104 最终目的443 一拍即合650 可爱老头769 临时赌约1028 公主大婚五980 吐蕃亡国874 火器突破801 舍身求人077 痴情女子943 冷血绝情297 吐蕃犯境482 部下相邀565 裴氏美女830 急召入宫241 吃大户去720 一唱一和990 负荆请罪480 偷看皇后718 朝前小议637 胜负已分487 多情主簿566 缘分未到842 打击报复下002 午夜血案694 不如不见605 狼狈为奸1001 吃亏是福187 千古一人太给力了409 刘远上朝230 爱卿有才158 诸事不顺475 打情骂俏788 绵山小寺489 忍无可忍084 刘远授徒477 贼心不死月票告急571 刘远大婚一948 贼喊捉贼915 东窗事发285 羸得太易185 炸金花吧187 千古一人太给力了663 城中见闻919 关心过度455 八砖博士778 水路陆路487 多情主簿056 前尘己了636 偷袭得手449 长安纸贵二593 自断生路272 隔空写字487 多情主簿914 李渊驾崩567 抵达清河194 偏心老太
857 疯狂炒作587 稳坐钓台802 哀鸿遍野617 得力助手463 扬威分家363 四面楚歌333 锻造工场630 眼睛耳朵939 天马牧场484 初逛青楼925 循序渐进837 筹备工作186 扮猪吃虎116 不进前十460 收买人心281 傲气老襟918 谋定后动625 飞扬跋扈711 改名易姓469 身先士卒932 苏毗波丽595 忍无可忍289 栽赃嫁祸093 两全其美321 踪迹暴露百万字757 拜访魏征上197 绝不抛弃746 惊雁上门528 大受欢迎836 出师不利568 过门不入446 万事俱备771 口服心服1026 公主大婚三888 推倒公主376 雪儿落网390 无法无天加更一453 好事连连796 霸道买卖878 喜得贵子177 再见梦瑶806 月下煮酒214 西市商铺025 扬州奴市一104 最终目的443 一拍即合650 可爱老头769 临时赌约1028 公主大婚五980 吐蕃亡国874 火器突破801 舍身求人077 痴情女子943 冷血绝情297 吐蕃犯境482 部下相邀565 裴氏美女830 急召入宫241 吃大户去720 一唱一和990 负荆请罪480 偷看皇后718 朝前小议637 胜负已分487 多情主簿566 缘分未到842 打击报复下002 午夜血案694 不如不见605 狼狈为奸1001 吃亏是福187 千古一人太给力了409 刘远上朝230 爱卿有才158 诸事不顺475 打情骂俏788 绵山小寺489 忍无可忍084 刘远授徒477 贼心不死月票告急571 刘远大婚一948 贼喊捉贼915 东窗事发285 羸得太易185 炸金花吧187 千古一人太给力了663 城中见闻919 关心过度455 八砖博士778 水路陆路487 多情主簿056 前尘己了636 偷袭得手449 长安纸贵二593 自断生路272 隔空写字487 多情主簿914 李渊驾崩567 抵达清河194 偏心老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