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投诚

“说曹操,曹操到呀!”

“此人可信吗?”

“回报梁大人,此人是闻都监的贴身亲兵,闻都监府上的人都知道。”牙将可不敢自己承担这个责任,如果身份真的不明的话,自己的前程不说,连脑袋都要成问题了。

“先把他带上来,要细细盘问才是?”王太守是对着牙将说这话,可是屋里的人都知道是在征求梁中书的意见。

“王大人说得是,还不赶紧带上来。”牙将听到梁中书发话才下去,转眼间,一名普通百姓打扮的人走了进来,先后想众位大人一一拜见。但是左臂衣袖渗透着鲜血,显示着他左臂伤口并没有愈合。

“你到底是什么人,从哪里来的?”梁中书斜躺在椅子上,慢声慢语却充满威严第地问道。

“小人王云,是温达闻都监的贴身家将,在飞虎峪和闻都监一起被俘,四日前刚刚从梁山逃脱……”

“啪”的一声,只见梁中书一巴掌下去,桌上刚刚斟满的女儿红撒了一桌都是,一种根本不是文官应有的威严之声从梁中书嘴中传出:“说得好轻巧呀,梁山水泊方圆八百里水面,又有数万精兵强将把守,朝廷两次三番出动大军,都未能擒拿一兵一卒,就凭你一名小小的家将,就能从万军之中轻易杀出,看来是本官和闻都监太不会识人了吧?”

“好小子,既然是闻都监的贴身家将,也就是深受皇恩俸禄了,竟然投靠梁山草寇,说,晁春派你来到底有什么目的?”话音刚落,索超刚一拍桌子站了起来,就见他已经从旁边一名牙将腰中抽出利刀,架到王云的脖子上了。

“是……是杨志杨大人悄悄将小人放出来的,这里还有杨志和闻都监的亲笔信函。”

“杨志把你放出来的,放你的时候是怎么说得。”虽同为武将,但是李成显然要比急先锋索超稳重许多。

“那是四天前梁山军刚刚大败朝廷关胜军的晚上,整个梁山都在为大胜官兵而庆贺,杨志却悄悄第打开了小人的牢房,称他已经和闻都监商谈过了,决定归顺朝廷,再回到梁大人的麾下效力。”

“杨志,你怎么认识他呢?”沉默半天的王太守终于开口了。

“五年前他在大名府时,与闻都监关系较好,我怎能不认得他。”随着问话的深入,王云远没有刚才的恐慌和拘束了。

“照这么说,只是杨志的片面之词呀?”

“小人开始并不相信杨志的话,最后他将小人带到了关押闻都监的牢房里……”

“嘿嘿,这个慌撒的也太没有水平了吧?关押闻都监的应该是牢房重地,岂能容你轻易接近。”

又是这个只会讨好梁中书和上级的文官太守,老子今天开来要和你这个龟儿子斗到底了。王云在心中暗暗第骂了一句。

由于宋朝重文轻武、以文制武的政治传统,王太守向来瞧不起同为四品地方官的李、闻两位都监,就连比太高一品的梁中书,也是因为其岳父是蔡京的缘故,他才不停的巴结,所以王太守与李成、闻达等武将的关系一直很僵,就跟不用说还要低一级的索超了,今天如果不是梁中书非要他前来缓和文武之间日益加深的矛盾,他才不肖与梁山手下败将同桌呢?

王云心中骂过之后,嘴上却不敢有半点流露,只是声音稍稍提高一点道:“梁山军在飞虎峪虽以优势兵力取得胜利,但我们官兵也给予了重创,战败关胜的朝廷大军,更是侥幸,而且还是贼寇的水军起着重要作用。”

“当天不论是从大名府返回的贼寇还是一直留守的贼寇,都参加了当天惨烈的战斗,连续两场大胜这些草寇的尾巴早就翘到天上去了,何况梁山周围是八百里水泊,压根就没有想到我们能够逃出来,所以看管我们的官兵并不多,加上当天晚上又是大摆筵席,好多贼寇都喝的不省人事了,如果我们不是仅剩百余名残兵,闻都监又深重重伤的话,我们早就在杨将军的帮助下大闹梁山了,再说现在梁山外围又没有能够接应的大军,嗨……多好的机会。”

“杨将军将我换上他亲兵的衣服带进关押闻都监的营房,其他的亲兵陪同看守贼寇喝酒吃肉时,闻都监告诉我,那两日,杨将军利用贼寇注意力集中于山下关胜官兵的空隙,多次前来向他表示自己是被贼人陷害的,还抱怨在梁山上不受重视,处处被人提防,刚刚因围剿失败被俘的呼延灼也和他一样。闻都监听出杨将军并不远终身陷落与草寇之中的意思,就提梁大人做主,说梁大人日后也知道了是被管家所蒙骗,但是一直没有杨将军的消息,不然早把杨将军请回去了。”

“在闻都监的反复劝说,并写下字书后,保证杨将军不仅不是朝廷重犯,而且算是大功一件,官复原职,杨将军表示要帮助官兵剿灭梁山贼寇,只是请求朝廷能够赦免在他走投无路之时收留他的鲁智深等二龙山旧部,如果梁大人能够保证的话,他和呼延灼肯定能够说服刚刚被俘而被迫加入梁山的关胜等官兵头领一起里应外合,并派了他和呼延灼将军都三名信得过的亲兵送卑职下山。”

王云早就对王太守看不起武官和闻都监心怀怨恨,话中的闻达虽然战败,但毕竟也以少胜多,给予梁山草寇重创,并且成功策反了杨志、呼延灼,更是大功一件,就连现在身为草寇的杨志,他都称之为将军,更是为了好好气一下眼睛几乎长在脑门上的王太守。而结果也相当令他满意。

只见王太守在烛光的映照下,脸色更显得暗淡几分,开头有点结巴道:“你……你竟敢称贼寇是将军,是不是也想反呀?”

“书信呢?”梁中书没有就这个话题继续下去。

王云赶紧从贴身内衣里掏出书信,梁中书仅仅翻看了一下道:“确实是闻都监的亲笔信,你先回去看看你家住母,这些天只怕他早就以泪洗面了,告诉她放宽心,闻都监不会有什么事情的。”

“是。”王云答应后,悄悄退了出去。

王太守看到王云出了房门,忙问道:“大人难道你就仅凭他的一番巧言令色、一封书信就这么轻易地相信这个来历不明的人吗?”

但是梁中书却没有理睬这个自明聪明绝顶的父母官,而是挥手将牙将招到身边说:“你派几个信得过的人跟着王云回都监府,看看他和闻达妻子见面的场景,将另外三人带至后方,严加看守。”

王太守看着牙将点头出门,就不再问了,因为刚才梁中书的表现就是对他的问题最好的回答,他还不相信眼前的这个王云,但他确实不愿放弃这个建功立业的好机会,并且这个机会把握不好的话,还会激怒杨志等人,甚至闻达,他们这两个人可对大名府十分的熟悉,况且李成、索超二人也根本不可能战胜梁山军,到那时自己丢城问罪是小,毕竟有老丈人在那里,可是万一自己逃不出去,落到梁山贼寇的手中,那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梁大人;

杨志遭奸人陷害,我等也被奸人蒙蔽,才被迫落草为寇,杨志和呼延灼在梁山不受重要,心怀不满,今有投诚之心,切不可冷落人心呀,这是我等建功立业的绝好机会,杨志只求朝廷赦免他和二龙山鲁智深等人罪名,请大人深思,可有王云与杨志亲兵往来双方营中。机会切不可失。”

梁中书这才将闻达的亲笔信交与李成三人。

第六十八章 曾头市之战(下)第四章 林彪第六十五章 宋江坠落第五章 巩固威信第十六章 二龙山之战第五十七章 阴毒第七十一章 再论招安第十二章 祝家庄(三)第二十一章 议救宋江第二十二章 柴进上山第一章 宋江提亲第二十六章 呼延报捷第五十五章 梁山大败第十一章 阳谷下狱第八章 梁山书院第四十三章 策反第二章 智激林冲第五十六章 威胁第三章 梁山为尊第四十章 中箭第二十四章 一救宋江(下)第五章 李逵闹酒第六十章 骄兵必败(二)第二十八章 晁春吟诗第三十一章 血战江州(三)第四章 林妻上山第六十九章 挑拨第二十五章 青州归山第五十四章 巧遇好汉第一章 梦回水泊梁山第三十章 血战江州(二)第四章 林妻上山第二十八章 宋江归案第四章 林彪第五十八章 辩论第五章 巩固威信第六十二章 平定二府(二)第十章 初识金莲第七章 李云第十三章 祝家庄(四)第五十章 对话第七十四章 新婚第六十三章 平定二府(三)第二十三章 一救宋江(中)第七十四章 新婚第四章 林妻上山第七章 改革会议(上)第七章 李云第十三章 收留金莲第十八章 留下祸害第二十一章 引蛇出洞第二十九章 只身逃难第二十四章 一救宋江(下)第四十五章 激辩第二十七章 时迁盗甲第十九章 改造四山第四十六章  密谋第二章 智激林冲第四十一章 呼延灼叛变第十四章 再收二娘第八章 梁山书院第二十三章 一救宋江(中)第八章 改革会议(下)第三章 梁山为尊第六十二章 平定二府(二)第九章 兵发祝家庄第十三章 收留金莲第二十九章 血战江州(一)第二十二章 柴进上山第十章 祝家庄(一)第六章 小试牛刀第十章 初识金莲第二十七章 时迁盗甲第四十三章 策反第十章 祝家庄(一)第三十二章 血战江州(四)第六十五章 宋江坠落第三十六章 谋害俊义第六十二章 平定二府(二)第十章 祝家庄(一)第九章 兵发祝家庄第二十二章 一救宋江(上)第六十九章 挑拨第五十五章 梁山大败第五十八章 辩论第二十九章 血战江州(一)第六十一章 平定二府(一)第三章 人才会议第七十三章 伴娘第三十五章 兵发大名府第三十章 虎落平阳第二十八章 晁春吟诗第四十四章 投诚第四十五章 激辩第二十三章 秦香莲第七章 改革会议(上)第三章 梁山为尊第七十一章 再论招安第二十八章 晁春吟诗第六十章 骄兵必败(二)
第六十八章 曾头市之战(下)第四章 林彪第六十五章 宋江坠落第五章 巩固威信第十六章 二龙山之战第五十七章 阴毒第七十一章 再论招安第十二章 祝家庄(三)第二十一章 议救宋江第二十二章 柴进上山第一章 宋江提亲第二十六章 呼延报捷第五十五章 梁山大败第十一章 阳谷下狱第八章 梁山书院第四十三章 策反第二章 智激林冲第五十六章 威胁第三章 梁山为尊第四十章 中箭第二十四章 一救宋江(下)第五章 李逵闹酒第六十章 骄兵必败(二)第二十八章 晁春吟诗第三十一章 血战江州(三)第四章 林妻上山第六十九章 挑拨第二十五章 青州归山第五十四章 巧遇好汉第一章 梦回水泊梁山第三十章 血战江州(二)第四章 林妻上山第二十八章 宋江归案第四章 林彪第五十八章 辩论第五章 巩固威信第六十二章 平定二府(二)第十章 初识金莲第七章 李云第十三章 祝家庄(四)第五十章 对话第七十四章 新婚第六十三章 平定二府(三)第二十三章 一救宋江(中)第七十四章 新婚第四章 林妻上山第七章 改革会议(上)第七章 李云第十三章 收留金莲第十八章 留下祸害第二十一章 引蛇出洞第二十九章 只身逃难第二十四章 一救宋江(下)第四十五章 激辩第二十七章 时迁盗甲第十九章 改造四山第四十六章  密谋第二章 智激林冲第四十一章 呼延灼叛变第十四章 再收二娘第八章 梁山书院第二十三章 一救宋江(中)第八章 改革会议(下)第三章 梁山为尊第六十二章 平定二府(二)第九章 兵发祝家庄第十三章 收留金莲第二十九章 血战江州(一)第二十二章 柴进上山第十章 祝家庄(一)第六章 小试牛刀第十章 初识金莲第二十七章 时迁盗甲第四十三章 策反第十章 祝家庄(一)第三十二章 血战江州(四)第六十五章 宋江坠落第三十六章 谋害俊义第六十二章 平定二府(二)第十章 祝家庄(一)第九章 兵发祝家庄第二十二章 一救宋江(上)第六十九章 挑拨第五十五章 梁山大败第五十八章 辩论第二十九章 血战江州(一)第六十一章 平定二府(一)第三章 人才会议第七十三章 伴娘第三十五章 兵发大名府第三十章 虎落平阳第二十八章 晁春吟诗第四十四章 投诚第四十五章 激辩第二十三章 秦香莲第七章 改革会议(上)第三章 梁山为尊第七十一章 再论招安第二十八章 晁春吟诗第六十章 骄兵必败(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