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五章 李建成再耍手段 一

?李渊在马邑城外的突厥王帐逍遥了几天之后,又安然无恙的回到了长安,还没有回到仁寿宫的时候,李渊心里觉得——朕好不容易除仁寿宫一趟,不如跑到这长安街市上瞧瞧。看看这长安城有什么热闹的。李渊走在这长安城的路上,一路看到长安城繁华热闹,丝毫没有大兵压境的慌乱和恐慌。李渊心里欣慰——建成主掌京畿治安和关中防务,不错,不错。李渊走着走着,感觉肚子饿了,看到前面有个酒楼,就要向里头走去,李渊身边的侍从拦住李渊:

“陛下,这家酒楼实在是太下贱了,您如果肚子饿了,不如赶快回仁寿宫,让御厨给你做几道御膳尝尝。”李渊摆摆手说:

“不用了,我看这家就不错!”李渊自从吃到了草原上的美味烤全羊之后,就慢慢的开始怀念自己做官的时候,那个时候,没有那么多的约束,走到哪里,虽然也是有人跟着,但是,自己向吃什么,想喝什么,都不会有人管,如果在平时,李渊也许会顾忌,但是,今天,李渊又回到了当初的野性,自然不会顾忌那么多的规矩。直接进去了。李渊找了一个自己觉得舒服的雅间位置坐了下来:

“几位客官,吃diǎn什么?”一个店小二殷勤的来到了李渊的面前:

“嗯!你们这酒楼之中可有什么拿手的菜呀!”

“客官,哪有什么拿手的菜呀!都还不是一些家常小菜。不过客官你放心,现蒸现炒,一定包你满意,另外你不要看这菜色不好,可是这味道……”李渊身边的侍从已经不耐烦了。

“你怎么这么啰嗦,快diǎn吧酒菜拿过来,再不拿过来劳资扇你的嘴巴子。”店小二马上跑了下去,不多一会,店小二弄上了几个小菜和两壶酒。

“客官,您的酒菜来了,如果有什么要求,尽管叫我。”李渊diǎndiǎn头,示意侍从,侍从diǎn了diǎn头,扔了一块银子过去,店小二千恩万谢的走了。侍从正要给李渊试菜,看看有没有毒。李渊用筷子打了侍从一下:

“你干什么?”

“陛……”李渊瞪了侍从一眼,侍从会意,赶快改口说道:

“毕大人,您请用!”李渊吃了几口之后,觉得味道还不错,心情变得更好了。这时,就听到旁边雅间里头有人叹息和哭泣:

“哎!刘兄,你何必生气呢?”

“哎!有人诋毁先祖,但是身为子孙,却无从反驳。真是苦恼!来呀!喝,喝!”

“哎!刘兄!……”李渊烦不过,向侍从示意,侍从会意,走了出去,旁边马上有了很大的吵闹声和劝说声:

“怎么回事?吵什么吵!?”

“劳资在这里喝酒关你屁事!”

“这里是酒楼!”

“酒楼又怎么样,劳资今天心情不好,你别管劳资。”

“你还没完了吧你!”

“你想怎么样?”旁边有人劝着:

“哎!几位客官,我们这里可是小本经营啊!千万不要在这里动手啊!哎哟!”

“你个狗东西,要你管!”

“是啊!刘兄,千万克制啊!不好意思,打扰了。”过了一会,那里没有动静了。这时,店小二脸色青肿的走了进来:

“哟!几位客官,不好意思了,打扰你们的清净了。”李渊向店小二问道:

“小二哥,你受委屈了。”店小二捂着自己的伤口说着:

“哎!咱们这些做小二哥的,有什么可委屈的。”李渊继续问道:

“就是不知道那边的客人是为什么发这么大的脾气呀!”店小二迟疑着,不敢答话。李渊又示意侍从拿出一块银子,递给了店小二,店小二看到了银子。有些为难。李渊笑着说:

“小二哥啊!别紧张,这块银子是给你的,拿着,别客气。”李渊一边说着,一边将白银往店小二的手里塞。店小二收下了银子之后,以万分之一秒的速度收到了银子。向李渊解释那个人发怒的原因。

“不瞒客官,最近太子殿下不知道怎么回事?出了一本《贤士录》,按说这出书到没有什么,可是,就是这本《贤士录》,里头记载了很多开国皇帝和当今世族官员的先祖事迹,有些人吧!写的不错,有的人吧!写的就不好了。这不好的吧!那就自然不舒服了,这些日子,长安城里头因为这个事情在酒楼、青楼闹事情的不少。”

“哦!小二哥,你说这个《贤士录》好还是不好啊!”

“嘿!客官说笑了,这《贤士录》收录的都是那些达官贵人的先祖,小人三代要饭,如果不是掌柜的心好,收留小人在这里做一个小二哥,小人我还不知道在哪里要饭呢?客官,你在这里先吃着,小的去忙去了。”店小二走后,李渊向侍从说道:

“来人啊!回宫之后,将李建成的那本《贤士录》给朕找来,朕看看。那本《贤士录》到底写了些什么?”

“是!”晚上,仁寿宫中,李渊对着那本《贤士录》,一直深思着,《贤士录》的开头写着——世上多有伪君子,假贤人,为防止世人被蒙蔽利用,本宫特收录给家贤人于此录中,为了与人分辨,本宫也特地举例一一列举。首先写入《贤士录》的是曹操,李建成列举了曹操年轻时期的时候,机智警敏有随机权衡应变的能力,而且任性好侠、不羁,不修品行,不研究学业,所以当时的人不认为他有什么特别的才能,只有梁国的乔玄等人认为他不平凡,乔玄对曹操说:“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南阳何颙对他说:“汉室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南阳的许劭以知人著称,许劭也曾对曹操说过:“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并且,在年轻的时候,不阿臾奉承权贵,为洛阳北部尉。洛阳为东汉都城,是皇亲贵戚聚居之地,很难治理。曹操一到职,就申明禁令、严肃法纪,造五色大棒十余根,悬于衙门左右,“有犯禁者,皆棒杀之”。皇帝宠幸的宦官蹇硕的叔父蹇图违禁夜行,曹操毫不留情,将蹇图用五色棒处死。于是,“京师敛迹,无敢犯者”。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谋划诛杀宦官,不料其事未济反为宦官所害。曹操上书陈述窦武等人为官正直而遭陷害,致使奸邪之徒满朝,而忠良之人却得不到重用的情形,言辞恳切,但没有被汉灵帝采纳。尔后,曹操又多次上书进谏,虽偶有成效,但东汉朝政日益**,曹操知道无法匡正。后黄巾乱起,曹操不忍黎民受苦,招募私兵而平黄巾,大破黄巾之后,曹操迁为济南相。济南相任内,曹操治事如初。济南国有县十余个,各县长吏多依附贵势,贪赃枉法,无所顾忌。曹操之前历任国相皆置之不问。曹操到职,大力整饬,一下奏免十分之八的长吏,济南震动,贪官污吏纷纷逃窜。“政教大行,一郡清平”。当时天下纷乱,先是发生了冀州刺史王芬联合南阳许攸、沛国周旌等地方豪强,谋划废黜灵帝立合肥侯的事件。王芬等人曾希望曹操加入他们,但被曹操拒绝,后来王芬事败自杀。接着,又有西北金城郡(今兰州)的边章、韩遂杀死刺史和太守,率兵十余万反叛朝廷。汉灵帝为巩固统治,设置西园八校尉,曹操因其家世被任命为八校尉中的典军校尉。董卓乱政,曹操首倡义兵号召天下英雄讨伐董卓。诸侯在董卓焚烧洛阳之后,皆不愿出战追击,独曹操认为董卓“焚烧宫室,劫迁天子,海内震动”,应趁机与之决战,遂独自引军西进。这些记载证明了曹操维护国家权威的统一的决心,汉献帝时期,经过何进、十常侍和董卓、李鹤、郭杞之乱,汉献帝流落四方,曹操迎汉献帝于许昌,自认丞相,虽有专擅朝政之嫌,但是终身并未篡夺汉室,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其虽有攻徐州屠城之举,但也为曹操之父被贼匪所害。另外,为了衬托曹操的正面,李建成举了刘备的例子,说刘备沽名钓誉,长孙诬吕布为三姓家奴,而刘备先投公孙瓒,后投青州刺史田楷,助公孙瓒和田楷抗袁绍后又投袁绍,投陶谦,陶谦之子死,投刘表,而刘表之子刘琦亡,连孙权而借荆州不还,刘璋请而刘璋失益州,吕布多次借刘备于危难之中而吕布死,为塑自己的贤明而不顾百姓罹难,遭曹军截杀,为请示汉献帝而自立于汉中王,诬陷曹丕弑君,杀汉献帝以自立为帝。又说孙权之父孙坚得玉玺而不交,早有割据称雄之心,孙策以玉玺换兵马而无尊宠朝廷权威之举动,孙权自立吴王,造成国家分裂,是为贼子行径。李渊看着那本《贤士录》,又听到当时侍从对自己说的话:

“陛下,微臣在这长安城打听了众多的消息,此《贤士录》一出,很多人都因为这本《贤士录》恨之入骨,但是无从反驳,士林之中对于曹操和刘备的争论颇大,今天陛下在酒楼里头碰到的那个人就是巴蜀刘氏刘备的后裔。但是,这些事情,他也不敢否认。”李渊的眼睛又盯住了那本《贤士录》。摇了摇头。

第一百六十四章 长安危机 一第六百零五章 针对薛延陀(五)第六百四十一章 向东还是向西(四)第四百八十八章 稳定长安(八)第七百二十五章 辽东传道(三)第二百一十二章 长安朝见第七百三十三章 吐蕃又来(二)第二百五十三章 约会四家 一第五百零五章 铸造新币(五)第一百九十三章 李世民凯旋第一百一十章 尉迟恭受辱第四百九十一章 对峙突厥(三)第二百三十二章 多方联络 脚踩数船 四第六百零七章 针对薛延陀(七)第二百零九章 剿抚岭南第一百四十六章 屈李归唐 二第二百七十一章 突利小可汗之死 四第六百六十五章 新罗政变第九十章 五禽技与建成猪肉第五百三十一章 再使草原第五百八十三章 执信必可之死(四)第四百五十九章 杨文干兵变(十)第五百四十九章 李建成的谋划(五)第六百八十六章 斗争开始(五)第三百一十八章 独孤怀恩之乱 五第五百零五章 铸造新币(五)第五百六十四章 进军草原(十)第六百五十二章向东进军(四)第五百一十二章 从开科举(一)第一百五十七章 萧后行踪 二第七百三十九章 谋划禄东赞(三)第七百三十四章 吐蕃又来(三)第伍佰二十四章 欲图草原第六十四章 秀宁逃婚 二第六百四十三章 向东还是向西(六)第五百二十一章 突厥公主(五)第三百三十三章 夏县屠城 六第四百零九章算计 七第一百四十四章 智救李靖 二第二百一十章 收复杜伏威第七十一章 无题第四百五十四章杨文干兵变(五)第五百九十四章 西域诸国长安觐见(二)第二百零七章 萧梁灭亡 二第九章 突厥来袭 二第三百六十章 战前之战 二第四百五十六章 杨文干兵变(七)第二百零三章 拉拢李瑗第七百一十六章 承陆归来(五)第四百八十四章 稳定长安(四)第四百五十八章 杨文干兵变(九)第二百九十三章 李道玄出山 一第一百五十一章 纷乱局势 二第一百零四章 马三宝归来 二第一百二十五章 李建成的危机感第三百二十五章 马邑陷落第四百三十八章 李建成游河北齐鲁 一第六十九章 杨广招婿第二百八十五章 李建成的应对与刘武周的措施第四百零三章 算计 一第三十七章 荣阳省亲 一第七章 阔海来救第四百八十八章 稳定长安(八)第一百八十章 风云再起 三第四百二十一章 刘黑闼登场 四第六百零二章 针对薛延陀(二)第六百六十九章 李渊薨逝(二)第四百六十四章 刘文静之死(三)第八十三章 杨玄感兵变 四第五百四十三章 薛延陀汗国建立(八)第二百一十二章 王伯当冤死第四百二十二章 刘黑闼登场 五第六百八十三章 斗争开始(二)第一百七十三章 李渊登基 一第七百四十五章 胡僧事件(四)第五百五十四章 李建成的谋划(十)第四百六十五章 刘文静之死(四)第二百一十一章 荆州总管之争第三百零六章 连锁反应 六第三百七十章 战前之战 十一第二百零七章 萧梁灭亡 二第伍佰一十章 招贤纳士(二)第四章 初遇阔海第六百二十三章 阴谋与阴谋(二)第七百四十一章 平定吐蕃(二)第二百零一章 萧梁内乱 四第三百二十六章 纵横阴谋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渊晋阳起兵 三第五百三十章 无题第二百二十七章 杜伏威之死 二第三百八十九章 再遇谋局 七第九十八章 荣阳危机 二第五百八十二章 执信必可之死(三)第六百六十四章 收复辽东和平定三国(二)第二百九十二章 左游仙之死第一百六十三章 杨侗退位第二十五章 联姻郑氏 四第五百六十二章 进军草原(八)第五百四十章 薛延陀汗国的建立(五)第七十七章 一征高句丽 二
第一百六十四章 长安危机 一第六百零五章 针对薛延陀(五)第六百四十一章 向东还是向西(四)第四百八十八章 稳定长安(八)第七百二十五章 辽东传道(三)第二百一十二章 长安朝见第七百三十三章 吐蕃又来(二)第二百五十三章 约会四家 一第五百零五章 铸造新币(五)第一百九十三章 李世民凯旋第一百一十章 尉迟恭受辱第四百九十一章 对峙突厥(三)第二百三十二章 多方联络 脚踩数船 四第六百零七章 针对薛延陀(七)第二百零九章 剿抚岭南第一百四十六章 屈李归唐 二第二百七十一章 突利小可汗之死 四第六百六十五章 新罗政变第九十章 五禽技与建成猪肉第五百三十一章 再使草原第五百八十三章 执信必可之死(四)第四百五十九章 杨文干兵变(十)第五百四十九章 李建成的谋划(五)第六百八十六章 斗争开始(五)第三百一十八章 独孤怀恩之乱 五第五百零五章 铸造新币(五)第五百六十四章 进军草原(十)第六百五十二章向东进军(四)第五百一十二章 从开科举(一)第一百五十七章 萧后行踪 二第七百三十九章 谋划禄东赞(三)第七百三十四章 吐蕃又来(三)第伍佰二十四章 欲图草原第六十四章 秀宁逃婚 二第六百四十三章 向东还是向西(六)第五百二十一章 突厥公主(五)第三百三十三章 夏县屠城 六第四百零九章算计 七第一百四十四章 智救李靖 二第二百一十章 收复杜伏威第七十一章 无题第四百五十四章杨文干兵变(五)第五百九十四章 西域诸国长安觐见(二)第二百零七章 萧梁灭亡 二第九章 突厥来袭 二第三百六十章 战前之战 二第四百五十六章 杨文干兵变(七)第二百零三章 拉拢李瑗第七百一十六章 承陆归来(五)第四百八十四章 稳定长安(四)第四百五十八章 杨文干兵变(九)第二百九十三章 李道玄出山 一第一百五十一章 纷乱局势 二第一百零四章 马三宝归来 二第一百二十五章 李建成的危机感第三百二十五章 马邑陷落第四百三十八章 李建成游河北齐鲁 一第六十九章 杨广招婿第二百八十五章 李建成的应对与刘武周的措施第四百零三章 算计 一第三十七章 荣阳省亲 一第七章 阔海来救第四百八十八章 稳定长安(八)第一百八十章 风云再起 三第四百二十一章 刘黑闼登场 四第六百零二章 针对薛延陀(二)第六百六十九章 李渊薨逝(二)第四百六十四章 刘文静之死(三)第八十三章 杨玄感兵变 四第五百四十三章 薛延陀汗国建立(八)第二百一十二章 王伯当冤死第四百二十二章 刘黑闼登场 五第六百八十三章 斗争开始(二)第一百七十三章 李渊登基 一第七百四十五章 胡僧事件(四)第五百五十四章 李建成的谋划(十)第四百六十五章 刘文静之死(四)第二百一十一章 荆州总管之争第三百零六章 连锁反应 六第三百七十章 战前之战 十一第二百零七章 萧梁灭亡 二第伍佰一十章 招贤纳士(二)第四章 初遇阔海第六百二十三章 阴谋与阴谋(二)第七百四十一章 平定吐蕃(二)第二百零一章 萧梁内乱 四第三百二十六章 纵横阴谋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渊晋阳起兵 三第五百三十章 无题第二百二十七章 杜伏威之死 二第三百八十九章 再遇谋局 七第九十八章 荣阳危机 二第五百八十二章 执信必可之死(三)第六百六十四章 收复辽东和平定三国(二)第二百九十二章 左游仙之死第一百六十三章 杨侗退位第二十五章 联姻郑氏 四第五百六十二章 进军草原(八)第五百四十章 薛延陀汗国的建立(五)第七十七章 一征高句丽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