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二章 吐蕃又来(一)

李建成听到杜如晦在殿外,马上命令明宇公公传召。当杜如晦进来之后,李建成向杜如晦热情的介绍:

“如晦呀!这位就是与薛仁贵、苏定方、还有孙玉策等人一起助朕将一颗钉子直接插入渤海国的灵官道长,道长,这位是尚书右仆射杜如晦,朕的左膀右臂!”

“啊!贫道参见杜大人!”杜如晦还了个礼,不过,看的出来,杜如晦很急。

“啊!陛下,贫道还有事情,就不在这里讨扰了!”

“啊!道长请!”当灵官道长走了之后。杜如晦向李建成行礼道:

“陛下!臣刚刚从兵部过来!西边那边的局势又有些微妙!……”

“哦!”杜如晦从怀中拿出了两本奏折。

“陛下请看!”李建成将奏折打开。看着上面的内容,第一本是益州刺史的奏折——‘臣益州刺史陈宇航恭请圣安,近来,吐蕃一带与我益州边境羌人商贸往来平凡。臣恐吐蕃对我朝有所异动。’

而另外一本奏折上面写着——‘臣漠北留守府留守李绩参见陛下,近来,西域各国中突然多出了很多吐蕃商人,行踪诡秘,出入西域各国王庭。臣恐吐蕃意欲在西域有所活动,请陛下万万防范。’看完这两份奏折,李建成的眉头紧锁。就在几个月前,吐谷浑国主慕容顺已经向李建成奏报,说吐蕃以吐谷浑在李建成耳边挑唆两国关系为名,近来屡次对吐谷浑进行挑衅。希望李建成能够出面解决。李建成的眉头一直邹着。吐蕃。后世李唐衰弱的原因之一。武则天时期,由于害怕李唐宗亲和文武大臣抵制自己,尤其对于朝中握有兵权的边将,随时处死,而处死边将,导致李唐武将衰落,文风大盛,吐蕃乘势撕毁条约,屡次侵唐。唐玄宗时期,就多次对吐蕃用兵,安史之乱起,吐蕃乘势夺得李唐陇右之地。还有安史之乱平定之后,自唐代宗起,吐蕃就一直袭扰着李唐边境。曾经数次侵入到了长安附近。关中的百姓深受其害。羌,古族名,又称西羌。据传羌人的始祖为黄帝,也有说是炎帝。其最初分布于中国西部地区,称之为“羌”、“西羌”、“氐羌”。最早载于甲骨文卜辞,意指西方牧羊人。另外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邑于涿鹿之阿,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韂。”这是游牧民族居无常处,迁徙为生的真实写照。商末曾随周武王伐纣。秦汉时部落众多,有先零、烧当、卑湳、卑禾、婼、参狼、钟等,在今四川境有白马羌、牦牛羌(越嶲羌)。东汉,“西羌”专 指羌人中内迁定居于陇西诸郡的一支。魏晋南北朝至唐宋间,有宕昌、邓至、白兰、党项诸羌。居住分散,多以迁徙农牧业为主。但与汉人杂处者,则早在战国、秦汉时已逐渐定居农耕。羌人部落首领多受历朝册封。但也经常反复叛乱。曾经在南北十六国时期建立过后秦政权。宋时党项羌建立西夏政权。在血缘上,吐蕃与羌人很近。这两个民族一直是中原固有的边患。只有到了元朝和清朝时期,这两个民族才正式进入了臣服名单。如今,陈宇航和李绩两个人一起向李建成预警,李建成不得不重视。

“如晦,说说你的想法!”

“陛下,臣以为!吐谷浑与吐蕃的事情,我们只能调解,不宜插手!”

“哦!为何?”看到李建成疑惑的样子,杜如晦继续解释道:

“陛下,古语有云,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吐谷浑出身辽东鲜卑别种,后在三国时方迁徙西北。当年,在前隋之时,就曾经是边患之一!如果不是陛下仁德,那吐谷浑早就灰飞烟灭了。如今,正好,吐蕃对吐谷浑攻打,乘势削弱吐谷浑的实力,吐谷浑如果实力不济,就会向我们李唐请求内附,待其内附之后,陛下只要拉拢其上层,赐予高官显爵,以显示我李唐怀柔四海,陛下仁德之名。而至于其属民吗?不正好是现成的壮劳力嘛!?”看着杜如晦自鸣得意,捏着胡子的样子。李建成又接着问了一句。

“那吐蕃呢?还有,如果吐谷浑被吐蕃打败,那么我们的巴蜀和陇右可就暴露在吐蕃的面前了!如晦,你有何妙计!?”

“陛下,当初,吐蕃请婚,陛下未曾允诺,现在吐蕃对吐谷浑用兵,明面上是对付吐谷浑,实际上是在向我朝示威。依微臣看,不如就以宗室女子册封为公主赐之,这样我们李唐与吐蕃成秦晋之好,以免两国再起刀兵。”李建成没有言语,思路又回到了当初,在永硕七年的时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派遣使臣前来朝聘,并且乘机向李建成请求,迎娶李唐公主。看到吐蕃请婚使,李建成心中无比的厌恶——和亲,从西汉时期就留下的传统,当初,汉高祖刘邦在匈奴进军中原的时候,亲率数十万大军迎战,如果不是因为刘邦轻敌,被捆住了白登山,刘邦也不会想到和亲。但是,匈奴却并不以和亲为牵制,相反,时不时的以亲戚的名义,侵入内地勒索。而且,李建成清楚,松赞干布绝对不是一个平庸之辈。原本,青藏高原是一片荒芜,处于刀耕火种的时期。松赞干布在迎娶文成公主的时候,向李唐要去了大量书籍,工匠,正是由于文成公主的出嫁,使得青藏高原引发了质的飞跃——松赞干布利用从中原带过去的书籍彻底改良了吐蕃的律法、加强了吐蕃王室的中央集权。借助从中原来到的工匠,改良了吐蕃的武器。文成公主说是促进了李唐与吐蕃的交流,在李建成看来,实际上为后世留下了很大的隐患。当时整个朝廷的文官系统都倾向于与吐蕃和亲,理由有以下几点——一:突厥、回纥、吐谷浑都被赐婚了公主,文官觉得,吐蕃赐上一名公主没有什么;第二,当时李建成的心思望向了辽东,如果要两线作战,恐怕朝廷气力不支;第三,李建成和文官的心里都清楚,每次大战打下来,武将的功勋都比文官大,封赏比文官多,文官心里妒忌。后人总说两宋时期,重文轻武,其实,华夏哪朝哪代都是文武不相容,文人空谈可以,真正上了战场,就两腿发软,一旦见到武夫建功,马上心存妒忌。只要皇帝稍微表露出对武将的防范和不满,那么,武将阶级就会马上被打压,当时的武将只有两条出路可以走,一条就是以清君侧的名义,杀向京城造反,改朝换代。要么就是束手就擒,等待着文人的无耻谩骂,以及死后史官的口诛笔伐。最终结果就是整个汉民族的武力衰落,异族突起,整个中原大地成为异族的天堂。李建成看着杜如晦。没有说话。杜如晦看到李建成,知道李建成不太赞同和亲。马上改口道:

“陛下,臣以为,李绩将军和陈刺史的话也很有道理,吐蕃商人出入西域三十六国王庭,虽然也有推销货物的心思,但是也难保有些什么不好的心思!请陛下下旨,调动军队,加强巴蜀和通往西域的陇右之地的防务。只是,这兵马调动,钱粮支出可是大问题呀!一切由陛下圣裁!”李建成听的出,杜如晦说出防备吐蕃的计策时候,语气明显有些气力不足。听的出来,杜如晦还是倾向于和亲——其实这也不怪杜如晦,一方面杜如晦已经步入中年,不像年轻的时候年轻气盛。另外一方面,杜如晦担任尚书仆射之后,考虑的方面也更加全面。自古就有兵马一响,黄金万两。李建成看了看杜如晦,心中突然想到了一个念头。马上满面笑容的向杜如晦说道:

“如晦呀!你的意思朕明白了,你马上回兵部,让兵部发文益州和漠北,让他们严加防范,朕会让狄卿也严加关注吐蕃的动静的。”

“是!”杜如晦感到李建成还是倾向于打,不过,杜如晦没有多说话,马上磕头出去。杜如晦走后,李建成对明宇公公喊道:

“明宇,速速传旨,让赵王李承道、魏王李承陆(李建成以李承陆修括地志有功,晋封李承陆为魏王)马上入宫,朕有要事与二王相商。”

“儿臣李承道(李承陆)参见父皇!”李建成看着自己的两个儿子:

“承道,承陆!朕今天遇到一个难题,怎么想都想不出解决的办法!”李建成一边说着,一边抚摸着自己的额头。好像非常痛苦。赵王李承道和魏王李承陆马上上前:

“儿臣愿意为父皇分忧!”李建成将桌子上面的几本奏折和一本书递给身边的明宇公公:

“承道、承陆,这是从漠北和益州来的奏折,还有玄奘法师刚刚回长安的时候,写的大唐西域记,里头就有你们将要对付人的简历。”

第一百八十四章 卖梨子的许敬宗第四百九十七章 再遇玄奘(二)第六百五十三章 向东进军(五)第五百七十五章 东部突厥的灭亡(一)第二百一十章 杜伏威来朝第七百一十章 李陈终成眷属(十九)第三百八十八章 窦建德出兵 一第二百八十章 马邑内讧 四第一百零二章 马三宝归来 一第五百一十九章 突厥公主(三)第二百二十七章 杜伏威之死 二第六百四十一章 向东还是向西(四)第四百四十章 李建成游齐鲁河北 三第二百一十六章 杜伏威之死 一第五百五十九章 进军草原(四)第三拜三十二章 夏县屠城 五第七百一十一章 李陈终成眷属(二十)第伍佰零七章 铸造新币(七)第六十三章 秀宁逃婚 一第四百八十二章 稳定长安(二)第七十二章 杀戮之始第七百三十四章 吐蕃又来(三)第五百九十六章 西域诸国长安觐见(四)第七百一十八章 承陆归来(七)第五百三十七章 薛延陀汗国的建立(三)第伍佰二十四章 欲图草原第一百零八章 纳贤第二百一十四章 兄弟争戏第四百三十九章 李建成游河北齐鲁 二第五百四十章 薛延陀汗国的建立(五)第四百七十二章 决战玄武门(四)第二百零八章 萧梁灭亡 三第二百一十七章 李密投唐 四第三百六十四章 战前之战 六第一百零三章 瓦岗内讧第五百八十九章 班师回朝(一)第三百一十二章 恒广元的表现 三第五百五十九章 进军草原(四)第一百七十五章 李渊登基 三第三百二十七章 夏县屠城 一第三百九十六章 阴谋与妥协 二第四百三十五章 王伏宝与凌敬 三第一百八十六章 许敬宗使计 二第五百三十章 无题第二百四十一章 制造白糖第五百四十八章 李建成的谋划(四)第八十五章 杨玄感兵变 五第一百一十三章 诛杀高、王 一第九章 突厥来袭 二第二百零二章 萧梁内乱 四第四百三十五章 王伏宝与凌敬 三第五佰六十九章 进军草原(十五)第一百八十七章 许敬宗使计 三第七百三十九章 谋划禄东赞(三)第五百八十四章 东部突厥彻底灭亡(一)第五百一十六章 科举丑闻(二)第三百七十章 战前之战 十一第十二章 突厥分裂第三百零七章 连锁反应 七第一百九十八章 三贤出山第二百五十八章 阴谋再起 五第三百五十一章刘武周和宋金刚之死 十二第七百零四章 李陈终成眷属(十一)第一百五十四章 徐世绩投唐 一第一百七十七章 接连生子第二百八十五章 李建成的应对与刘武周的措施第五百七十九章 东部突厥的灭亡(五)第一百一十七章 李渊晋阳起兵 一第六百二十二章 阴谋与阴谋(一)第三十七章 荣阳省亲 一第六百六十六章 平定辽东和收复三国(三)第三百八十九章 窦建德出兵 二第三百零五章 连锁反应 五第五百二十六章 又得一子第五百五十七章 进军草原(二)第四百四十六章江淮岭南长安洛阳 二第三百八十七章 洛水谈判第六百二十八章 阴谋与阴谋(七)第一百九十八章 三贤出山第六十二章 杨广登基第三百六十七章 战前之战 九第一百四十一章 房杜归心第六百四十六章 东西挑事(二)第三百五十八章 宣抚北都 四第三十六章 新的密谋第五百九十六章 西域诸国长安觐见(四)第三百九十四章刘武周和宋金刚之死 十九第二百三十四章 多方联络 脚踩数船 六第七百四十七章 胡僧事件(六)第二百六十五章 突厥内乱 二第五百八十章 执信必可之死(一)第四百零二章 平定王窦 四第六百二十八章 阴谋与阴谋(七)第一百零九章 收复裴寂第七百三十五章 布局吐蕃(一)第四十六章 逆转 三第六百九十二章 惊天大案(六)第一百三十七章 江都之变 三第二百六十三章 李建成接见四家 三第六百六十六章 平定辽东和收复三国(三)
第一百八十四章 卖梨子的许敬宗第四百九十七章 再遇玄奘(二)第六百五十三章 向东进军(五)第五百七十五章 东部突厥的灭亡(一)第二百一十章 杜伏威来朝第七百一十章 李陈终成眷属(十九)第三百八十八章 窦建德出兵 一第二百八十章 马邑内讧 四第一百零二章 马三宝归来 一第五百一十九章 突厥公主(三)第二百二十七章 杜伏威之死 二第六百四十一章 向东还是向西(四)第四百四十章 李建成游齐鲁河北 三第二百一十六章 杜伏威之死 一第五百五十九章 进军草原(四)第三拜三十二章 夏县屠城 五第七百一十一章 李陈终成眷属(二十)第伍佰零七章 铸造新币(七)第六十三章 秀宁逃婚 一第四百八十二章 稳定长安(二)第七十二章 杀戮之始第七百三十四章 吐蕃又来(三)第五百九十六章 西域诸国长安觐见(四)第七百一十八章 承陆归来(七)第五百三十七章 薛延陀汗国的建立(三)第伍佰二十四章 欲图草原第一百零八章 纳贤第二百一十四章 兄弟争戏第四百三十九章 李建成游河北齐鲁 二第五百四十章 薛延陀汗国的建立(五)第四百七十二章 决战玄武门(四)第二百零八章 萧梁灭亡 三第二百一十七章 李密投唐 四第三百六十四章 战前之战 六第一百零三章 瓦岗内讧第五百八十九章 班师回朝(一)第三百一十二章 恒广元的表现 三第五百五十九章 进军草原(四)第一百七十五章 李渊登基 三第三百二十七章 夏县屠城 一第三百九十六章 阴谋与妥协 二第四百三十五章 王伏宝与凌敬 三第一百八十六章 许敬宗使计 二第五百三十章 无题第二百四十一章 制造白糖第五百四十八章 李建成的谋划(四)第八十五章 杨玄感兵变 五第一百一十三章 诛杀高、王 一第九章 突厥来袭 二第二百零二章 萧梁内乱 四第四百三十五章 王伏宝与凌敬 三第五佰六十九章 进军草原(十五)第一百八十七章 许敬宗使计 三第七百三十九章 谋划禄东赞(三)第五百八十四章 东部突厥彻底灭亡(一)第五百一十六章 科举丑闻(二)第三百七十章 战前之战 十一第十二章 突厥分裂第三百零七章 连锁反应 七第一百九十八章 三贤出山第二百五十八章 阴谋再起 五第三百五十一章刘武周和宋金刚之死 十二第七百零四章 李陈终成眷属(十一)第一百五十四章 徐世绩投唐 一第一百七十七章 接连生子第二百八十五章 李建成的应对与刘武周的措施第五百七十九章 东部突厥的灭亡(五)第一百一十七章 李渊晋阳起兵 一第六百二十二章 阴谋与阴谋(一)第三十七章 荣阳省亲 一第六百六十六章 平定辽东和收复三国(三)第三百八十九章 窦建德出兵 二第三百零五章 连锁反应 五第五百二十六章 又得一子第五百五十七章 进军草原(二)第四百四十六章江淮岭南长安洛阳 二第三百八十七章 洛水谈判第六百二十八章 阴谋与阴谋(七)第一百九十八章 三贤出山第六十二章 杨广登基第三百六十七章 战前之战 九第一百四十一章 房杜归心第六百四十六章 东西挑事(二)第三百五十八章 宣抚北都 四第三十六章 新的密谋第五百九十六章 西域诸国长安觐见(四)第三百九十四章刘武周和宋金刚之死 十九第二百三十四章 多方联络 脚踩数船 六第七百四十七章 胡僧事件(六)第二百六十五章 突厥内乱 二第五百八十章 执信必可之死(一)第四百零二章 平定王窦 四第六百二十八章 阴谋与阴谋(七)第一百零九章 收复裴寂第七百三十五章 布局吐蕃(一)第四十六章 逆转 三第六百九十二章 惊天大案(六)第一百三十七章 江都之变 三第二百六十三章 李建成接见四家 三第六百六十六章 平定辽东和收复三国(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