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西沽之战二

英军在河边遭遇到准确、密集的火力拦截的同时,在英军大队的背后,就是中间包括俄、法、美、日、意、奥等国联军的“中军”,突然遭遇到来自两侧的猛烈进攻。

联军的行军大队大致对着东南前进,行进在一条可以通行牛车的土路上,路的两边,密布着已经半人多高的高粱,突然之间,许多地段上爆响起枪声,密集的弹雨朝联军的“中军”队伍射来。

最先遭受打击的,是处于“中军”左翼的美军。

这股美军是一个不完整的陆战连,出发时人数整100人,现在则为95人,其中7人还躺在担架上,担负战斗警戒的兵员只有88人。指挥官叫加克森.道森,一名现役上尉。道森上尉是这支美军的二把手,还有一个少校参谋菲利普斯跟随着西摩尔中将的司令部一道行动,算是美军的最高指挥官兼联络官,实际指挥这个陆战连的是道森上尉。

根据西摩尔将军的命令,美军担负左翼警戒任务,西摩尔觉得,除掉自己的英国同胞外,就数美国人比较听话了。这也是联军难以避免的缺陷,特别是在这支基本上没有磨合的多国部队,顺利时一切好说,遭遇挫折后就众说纷纭。

英军打头做了开路先锋,德军断后,兵力第三强的俄国佬被西摩尔安排在右翼,左翼本来准备安排法国人的,但法国人借口他们伤亡大,宁愿缩在中央与日本人、意大利人以及奥国人当起了担架兵。不愿充当战斗部队,而道森上尉自告奋勇。率领他的官兵担负了左翼的警戒任务。

美军并非没有搜索道路两边的庄稼地,但走了三四个小时后,警惕性随着疲劳便减弱了,更大的因素在于走在前面的英军其实已经趟了一条路了。大兵们毫不吝惜地践踏着刚抽穗的禾苗,留下一片狼藉。走在后面的美军开始还在浓密的高粱地里前进,承担了战斗警戒的职责,走到后来,他们也累了。毕竟不如在路上行走舒服——尽管是压满了车辙印的泥路。

河对岸枪声响起时,美军陆战连正在土路上席地休息,啃干粮。现在,他们走到了“中军”的前面,衔接着前锋英军,已经不在“中军”的侧翼了。

美军官兵们并未对前方的枪响在意,因为这一路。特别是刚离开西沽那个该死的地方,总是不断受到清军或者义和团的骚扰。但枪声连续不断,引起了道森上尉的不安,他站起来朝东南方向眺望,什么也看不清楚。当然看不清楚,顺着土路倒是可以望出很远。但他连英军的屁股也看不见了。排长詹森上士凑到了上尉跟前,“上尉,是不是英国人遇到麻烦了?”

“该死的地方,我什么也看不见﹍﹍”这句话刚说完,就听道森上尉惨叫一声歪倒在詹森上士的怀里。詹森上士吓了一跳,扶住上尉。见上尉头部鲜血淋漓,右边的太阳穴开了洞,人已经死了!

詹森上士在紧张和慌乱中,竟然没有听到那一声夺去道森上尉生命的枪声。

“敌袭!”詹森丢下道森上尉,大喊,“敌袭!”,其实不需要他示警了,左侧的高粱地里响起了密集的枪声,正在休息的美军士兵们惨叫连连,好多人已经中弹。

高粱地里哗哗响处,同时奔出了十几个灰色的人影,他们挺着被泥土抹去光亮的刺刀,已经出现在刚站起来的美军大队面前。

白刃战几乎在美军尚未完全清醒过来的情况下打响了!

发起进攻的是三营七连。连长费宁第一个冲上了土路,在他身后,一百多已憋了半个上午的汉子们跟着他冲上了道路,瞬间,七连便将美军“淹没”了。

詹森上尉只来得及拨开前面那把刺刀,肋部剧痛传来,惨叫声中,意识便模糊了。

美军只抵抗了十几分钟便被打垮了,一部分被杀死,大部分投降了,隐约间,美军听到有人操着怪异的英语喊“投降免死”,被突然袭击打懵了的美国人立即丢弃了手里的武器,就地跪倒,举起了双手。

这场完美的伏击战只进行了七八分钟,除掉约二十名美军朝后跑回了“中军”,十几个被杀,其余都做了俘虏。

七连一死一伤。

“干的好!费宁,”冯仑挥舞着一支左轮手枪大喊,“你守住这里,堵住前面的回援,我带八九连朝北打。”侧耳倾听,知道右翼的一营也打响了。

“是,营长。”费宁擦把脸上的汗,将敌手的血抹在了脸上,看上去很恐怖。

任务比预想的更顺利,八连和九连还没使用,仅靠七连就完成了第一步任务。接下来的任务也很清楚,那就是完成中间突破,先吃掉中间这股敌人。

三营抢来这最重要的中间突破任务,很是费了一番工夫。三营的情况比较特殊,九连的组建时间短,七连和八连这两个主力连队的主官调走或阵亡了,现任的三个连长,都没有多长担任连长的经验,丁小富还好,在毕子龙牺牲后便接了八连,刘春宁和费宁都是从别的营调来的。刘春宁和胡宗玉一样,曾担任过军法裁判员,后来又走上了指挥岗位,从排长一路升上来。费宁是出发前从别的营调来的,接手了七连。三个月前,歼灭卢永祥部的山道伏击战,三营担当了最关键的中间突破任务,班排长们的伤亡很大,龙谦仔细盘算,没有找出更合适的连长人选,于是从二营调来了费宁。

蒙山军选定了将西摩尔联军作为“开刀”的对象,实际上还是秉承了蒙山军已经形成的作战原则,那就是先打弱敌或孤立之敌。天津方向敌情不明。但龙谦知道,联军绝不是一两千之数了。何况还有清军这支不靠谱的“友军”。裕禄、聂士成,哪个都不好对付,刚进战场,便落个抗命不遵的名声,无论如何不是好事。现在没有与朝廷取得联系,不是坏事而是好事,如果先打上一个足以震动朝廷的胜仗,再被弹劾抗命不遵。应对的本钱就有了。

这些盘算,只在龙谦脑子里转悠,并未给自己的心腹讲,当然更不会给唐绍仪这个监军讲了。

上天垂怜,西摩尔的部队竟然没有与其主力汇合!龙谦听得江云的情报,一瞬间便决定了先打西摩尔。这个决定,曾让唐绍仪感到担心。因为江云说这股洋兵的兵力可不少,至少与勤王支队相当了。西摩尔是疲惫之师,我们不是吗?连续七八天的强行军,早就疲倦不堪了。

消灭对方?开玩笑吧?但看龙谦手下的军官,并没有在意兵力对比问题,只是探讨如何打。这点让唐绍仪心里感慨。这帮人确实是强悍啊。

如果是京畿战场的清军将领听了龙谦的决定,简直要惊讶的掉了下巴,无论是之前老大瞧不起洋兵的董福祥,还是与日军交过手的聂士成,都再次领教了洋人的厉害。别说一对一,三对一也未必能胜!

但蒙山军的将领们没有畏敌心理。自蒙山整军后。一系列仗都是以弱击强,无论是将领还是普通士兵,都不是很在意敌人的兵力优势了,他们更在意怎么打。

这种高于国内诸军的战术素养,正是龙谦费大力培养出来的。

强攻西沽据点是不考虑的,就算有几门小炮助阵也不行。伏击是蒙山军最擅长的,所以,战斗方式还是选择了伏击战的方式。如何调出西沽的联军,江云再次立功,他的人截获了一名从天津派出寻找西摩尔部队下落的汉奸,于是派了李三才去冒充。本来江云是准备亲自去的,但龙谦认为李三才跟自己学了些英语,而且,他相信李三才能干好这件事。

昨日下午,也就是蒙山军到达杨柳青后的第二天,龙谦亲自带着主要的军官在江云的带路下勘察了地形,选定了战场。这是一件危险的活计,西沽外围游荡着多种身份的中国军队,假如义和团也算的话,他们无疑是“围困”西沽据点的主力。空气中弥漫着尸臭,提醒着不久前曾经有过的恶战,其实不需要更多的费脑筋,很快,龙谦就选定了战场。

“就是这里了。”骑在马上,龙谦用马鞭指着那条小河,“以小部兵力在这里拦住他们的头,用一个营占领西沽断其尾,主力拦腰截断,各个歼灭。”

对于这个战法,蒙山军的战将们已经烂熟于心,最近的歼灭战,对卢永祥的一仗就是这么打的。

司徒均参加了计划的细化,就在选定的战场,因为时间紧迫,龙谦预定的战斗时间就是明日。司徒均有两个疑问,都在现场提了出来:

第一,诱敌失败,将前功尽弃。必须做好转进的准备。

第二,中间突破风险很大,如果敌人主力畏缩成一团,这个方案就不可行。必须做多手准备。

龙谦表扬了司徒均的疑问,回答道,根据常识,西摩尔所部离开天津已经二十多天了,就算西沽据点给他提供了必要的给养,他们也疲惫不堪急需回基地休整了。西洋军队吃苦耐劳的劲头总体上比东方军队差,德国军队也好不了多少,何况他们是联军,互不服气的毛病一定存在,一但给他们一个确定的消息,撤退是一定的。而联军之所以以一个英国海军中将为统帅,不止是因为他军衔高,更主要的是英军是其主力。所以,突围之时,定然以英军打头,我军可放过英军,突击其他乌七八糟的军队,地形你也看了,如果敌人中计走这条路,他们就无法缩成一团。这一仗的关键,就是突击中路的部队要隐蔽接敌,勇猛冲杀,用近战和白刃战将敌人彻底打垮!

司徒均还要争执,龙谦不再讨论了,“大致的方案就这样定。天黑后将部队带入战场,我亲自安排诱敌,鲁山和时俊研究布置各营的隐蔽位置和任务。”

鲁山、宁时俊及参谋科很快拿出了方案,以一个配备神枪手的加强连设伏于小河对岸,执行阻击任务,以骑兵连遮蔽战场,传递消息。待敌人出动后,以四营占领西沽,断敌归路,一、三营分别置于两侧,执行中间突破,消灭中间的敌人后,先击灭后半部分联军,掉头再打击前半部分。王明远带二营余部及警卫连为预备队。

本来安排三营负责“拦头”的任务,但冯仑使上了性子,“司令你放心,尽管盛光留下了,毕子龙阵亡了,三营要给老毕争气!中间突破,就是俺的三营了。”

“好,那就让冯仑上!”龙谦拍了板。

现在,率先发起攻击的三营利落无比地击溃了联军左翼的美军陆战连,掉头杀入了联军的“中军”。

第3节 走向战争第12节 彰德球操八第29节 重组预备役及整顿巡防营六第4节 家事国事天下事二第12节 中枢第5节 普洛耶什蒂二第8节 终战协定第29节 变化五第16节 陈豪的使命第34节 整编一第12节 阻击五第2节 初定军律第19节 初遇义和团二第22节 袁世凯的心事一第26节 重组预备役及整顿巡防营三第9节 王士珍第12节 回国三第2节 抉择第7节 新军第30节 战长沙三第24节 春节前二第13节 俄国战略第3章 唐绍仪第13节 大幕拉开第4节 方声远第14节 陈豪第35节 整编二第28节 广州会议一第7节 外交沙龙第11节 这一仗五第31节 变化七第22节 授勋第10节 生意第26节 陈淑的心事第14节 再战李纯三第10节 回国第5节 探路者第8节 兖州行二第9节 王士珍第3章 根据地第一节破庄一第16节 肃奸第7节 鲁山的思考第24节 纷乱的局势一第6节 袁世凯第5节 南京二第3节 司徒均二第6节 武昌第9节 千里进军二第4节 李纯的进剿三第4节 莱州第23节 沂州遇伏三第2节 分歧第24节 纷乱的局势一第4节 杨士骧示好第12节 政治版第24节 宁时俊一第30节 情报处一第2节 陛辞第42节 转机第10节 北洋六镇成立始末第2章 精兵之路第一节誓言第6节 李纯的进剿五第4节 钟火星和英阡陌第2节 怀来第2节 初战一第10节 寺内第9节 天津三第9节 整编第14节 文尼察第16节 杂音第32节 出征二第24节 重组预备役及整顿巡防营一第16节 杂音第15节 再战李纯四第13节 整编前后三第24节 德州之战六第24节 俘虏们一第14节 晋源票号第5节 狄文父子第19节 王士珍三第5节 胶州湾第40节 考察第6节 最血腥的一夜第27节 变化三第1章 大人物第一节王月蝉第6节 比武放对第3节 喀山二第3章 唐绍仪第12节 整编前后二第7节 肘腋之变三第4节 监狱第9节 彼得堡五第2节 陛辞第23节 伙食问题第21节 司徒均第22节 军旗与军歌第29节 参谋第21节 司徒均第9节 这一仗三第17节 王士珍一
第3节 走向战争第12节 彰德球操八第29节 重组预备役及整顿巡防营六第4节 家事国事天下事二第12节 中枢第5节 普洛耶什蒂二第8节 终战协定第29节 变化五第16节 陈豪的使命第34节 整编一第12节 阻击五第2节 初定军律第19节 初遇义和团二第22节 袁世凯的心事一第26节 重组预备役及整顿巡防营三第9节 王士珍第12节 回国三第2节 抉择第7节 新军第30节 战长沙三第24节 春节前二第13节 俄国战略第3章 唐绍仪第13节 大幕拉开第4节 方声远第14节 陈豪第35节 整编二第28节 广州会议一第7节 外交沙龙第11节 这一仗五第31节 变化七第22节 授勋第10节 生意第26节 陈淑的心事第14节 再战李纯三第10节 回国第5节 探路者第8节 兖州行二第9节 王士珍第3章 根据地第一节破庄一第16节 肃奸第7节 鲁山的思考第24节 纷乱的局势一第6节 袁世凯第5节 南京二第3节 司徒均二第6节 武昌第9节 千里进军二第4节 李纯的进剿三第4节 莱州第23节 沂州遇伏三第2节 分歧第24节 纷乱的局势一第4节 杨士骧示好第12节 政治版第24节 宁时俊一第30节 情报处一第2节 陛辞第42节 转机第10节 北洋六镇成立始末第2章 精兵之路第一节誓言第6节 李纯的进剿五第4节 钟火星和英阡陌第2节 怀来第2节 初战一第10节 寺内第9节 天津三第9节 整编第14节 文尼察第16节 杂音第32节 出征二第24节 重组预备役及整顿巡防营一第16节 杂音第15节 再战李纯四第13节 整编前后三第24节 德州之战六第24节 俘虏们一第14节 晋源票号第5节 狄文父子第19节 王士珍三第5节 胶州湾第40节 考察第6节 最血腥的一夜第27节 变化三第1章 大人物第一节王月蝉第6节 比武放对第3节 喀山二第3章 唐绍仪第12节 整编前后二第7节 肘腋之变三第4节 监狱第9节 彼得堡五第2节 陛辞第23节 伙食问题第21节 司徒均第22节 军旗与军歌第29节 参谋第21节 司徒均第9节 这一仗三第17节 王士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