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惠安侯

五原,定名于夏商时期,历史悠久,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历来都是中原王朝的边防重地。

秦汉时期,五原更是与朔方、云中、定襄、雁门齐名,成为抗击匈奴的重要边郡之一,隋唐时期,五原亦是抗击突厥重要之所,定襄道行军总管李靖就曾率军与突厥大战于此。

但是,到了明朝,这里却被荒废了,这又是为什么呢?

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因为这里距离大明京城太过遥远了,后勤补给困难,所以,永乐宣德年间,这里便被放弃了。

如果大明不放弃这里,又怎么会有河套之患呢?

杨聪坐在五原县城的临时行辕里,看着最新描绘的地图,感叹不已。

他正在考虑,要不要继续追击,将鞑子赶出所谓的西套,让他们彻底去漠南吃土呢。

原本,他以为,收复河套之后,鞑子就只能吃土了,却不曾想,这一回,他派出侦骑扮成逃难的牧民,沿着鞑子的足迹一查探,才发现,原来,在河套西部还有零星的草原分布,而鞑子称那里为西套。

西套的面积甚至比东套还大,从五原以西到甘州镇延绵千余里,皆是西套范围,鞑子如果在那里繁衍生息,恐怕,这北虏之祸就很难消停了。

那么,怎么将鞑子赶出西套呢?

他的想法,还是修铁路伴随着堡垒推进,一路将堡垒修到甘州镇,“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贺兰山正是东套与西套的交界线,他的策略正应了“满江红”中的那一句。

反正,这会儿朝廷仿佛停滞了一般,对西北之战根本就不闻不问,他闲着也是闲着,还不如乘势一把将西套也给收复了,让鞑子彻底失去繁衍生息之地呢。

当然,他要进军西套还是得获得朝廷或者说嘉靖的首肯,因为他这次只是奉命来收复东套而已,东套收复了,任务就等于完成了。

而且,西套之大,恐怕不是一年两年便能收复的,如果不跟嘉靖说一声便贸然发动如此旷日持久的大战,恐怕有点说不过去。

他将自己的想法详详细细的写了份奏折,命人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城,随即便开始调派人马和物资,进行先期准备了。

他认为,嘉靖肯定会同意他的计划,因为此时鞑子新败,士气低迷,而明军刚收复河套,气势如虹,此时,正是收复西套之良机,如果错过了这个机会,以后想要收复西套怕就难了。

那么,嘉靖会不会如同他所想的那般,同意他收复西套的计划呢?

这会儿,朝廷大事可不是嘉靖说了算,而是严嵩说了算!

只不过,严嵩这个“说了算”是通过嘉靖之口说出来的而已。

也就是说,这会儿嘉靖已经被严嵩联合陶仲文和陈洪等人忽悠成犬了,严嵩想让他做什么,他便做什么!

杨聪的奏折传回京城,当然先要经过严嵩的手。

严嵩一看这奏折,顿时不高兴了。

你家伙还嫌立的功劳不够大啊?

还打,打尼玛啊!

要知道,这会儿南京户部可是在全力调配西北军需粮饷,其他地方,都是朝廷户部在撑着呢,而朝廷户部这边要给大明数万官员发放俸禄,本就没多少油水,就算使劲抠也只能抠出点钱来,勉强保证蓟州镇和辽东镇边军的口粮,至于饷银,还一直欠着等西北战事结束呢。

也就是说,这会儿他捞钱捞得很不爽,边军的粮饷几乎都用来支持西北战事了,南京户部也被阳明一脉把持了,除去这两块大肥肉,朝廷还有屁的油水。

他都当上内阁首辅了,而且嘉靖这会儿都不管事了,朝廷几乎是他说了算,他竟然捞得比以前还少,这怎么行!

这仗,肯定是不能再打下去了。

杨聪这家伙,也不能放任其掌控边军,继续捞取功绩了。

他毫不犹豫的提起笔,洋洋洒洒写了一大篇票拟附在奏折上面,随即便命人将奏折送进宫中,请嘉靖“定夺”去了。

这个时候,他虽然差不多已经独揽朝纲,这种事他却也不敢“擅自做主”,他也知道,杨聪的能量,如果他敢瞒着嘉靖胡搞瞎搞,杨聪肯定会跑嘉靖跟前去告状。

嘉靖虽然糊涂,却不是什么傻子,有些事情如果做的太过头了,嘉靖还是能看出其中的猫腻来的。

他对这个分寸把握的还是相当好的,要不然嘉靖也不会被他忽悠成犬了。

嘉靖看到奏折,这才记起来,杨聪都收复河套了,这么大的功绩,还没给人家赏赐呢。

这段时间,他着实被丧子之痛折磨的有点神志不清了,竟然连这么大的事情都给忘了。

至于杨聪所提的收复西套之策,严嵩在票拟上已经写得很明白了,不是不行,而是条件不允许。

这会儿朝廷可是勒紧裤腰带在支持西北的战事,不管是南京户部还是京城户部都在苦苦支撑,再这样搞下去,不说蓟州镇和辽东镇边军的粮饷,恐怕就是朝廷官员的俸禄都要出问题了。

收复西套可是旷日持久的大战,朝廷,负担不起啊!

说实话,嘉靖对这会儿的形势已经很满意了,河套收复以后,鞑子想要入寇中原就没那么方便了,而且,西套离京城足有四五千里,鞑子也不大可能打到京城来了,他还能有什么不满意的呢?

现在,最主要的就是杨聪的奖赏问题了。

其他人倒好说,随便升几级便成,杨聪这会儿可是从一品的太子太保了,再升,那可就是正一品了,大明这一百多年来,好像还没有活着便升到正一品的文官呢,能给杨聪升吗?

嘉靖又有点犹豫了,毕竟,大明没这先例啊,他是任性,但也不是不讲规矩,特别是对于别人的事情,他还是比较趋向于按规矩来的,对于自己的事情他才会任性胡来。

他犹豫不决之下,只能命人招严嵩前来商议了。

君臣一番见礼之后,嘉靖便有些迫不及待的问道:“惟中,清风这收复河套之功如何奖赏呢,升为太师、太傅又或太保吗?这样做合适吗?”

当然不合适,杨聪这一升上去,我这脸往哪里搁啊!

我可是内阁首辅,才正二品,杨聪如果升为正一品,我哪还有脸面。

严嵩当然不想杨聪升为正一品,那样一来,他的脸就要被杨聪给打肿了,至于怎么奖赏杨聪,其实,他早就考虑好了,只是嘉靖一直没提,他也懒得说。

这种事,能拖一天是一天,毕竟,拖的越久,杨聪心里就越不爽,杨聪心里越不爽,他心里越爽!

这会儿嘉靖既然问起了,他自然不好意思再拖下去了。

他假假意思思索了一阵,随即便郑重的道:“升太师、太傅又或太保的确不怎么合适,因为大明没这先例,不过,如此大功,如不封赏,也说不过去。要不这样吧,遁王守仁先例,给杨大人封个伯爵,皇上,您看如何?”

封爵?

这倒是个不错的主意,不过,杨聪之功可比王守仁之功大多了,嘉靖又思索了一番,这才缓缓的道:“伯爵,好像有点太低了吧,封个侯爵吧,毕竟这次清风立的功勋不是王守仁可以比拟的。只是这侯爵之名,叫什么好呢?”

卧槽尼玛,侯爵!

好吧,反正就是个虚衔,没什么要紧的,大明公侯伯爵多了去了,多杨聪这一个也不多。

至于爵位之名,他其实也早就想好了。

严嵩假装思索了一阵,随即“灵机一动”道:“爵位很多都是按地名来的,杨大人祖籍惠安,不如就叫惠安侯吧,皇上,您看如何?“

惠安侯,好啊,这名字不错。

第七十七章 勾结第四十三章 工业基础几乎等于零第一五〇章 从中作梗第七十三章 捞点好处第一八二章 好人第六十四章 恐怖的贪腐第一三六章 被逼无奈第三十七章 公堂之上第九十九章 严嵩下的套第一六〇章 误会第一九四章 走向强盛第四十三章 谁说我要作弊了第六十五章 恶人先告状第一九一章 新的道路第二〇六章 教导第十五章 事了拂袖去第三十五章 八股文有规律吗第一八八章 退堂鼓第一五七章 歹毒第二〇三章 考校第六章 恐怖的海商豪门第七十五章 孰是孰非第十九章 炫富第十七章 莫名其妙的诚意伯第九章 砸钱也要讲究技巧第一八五章 酷热第十八章 不能做墙头草第三十八章 应天巡抚第九十七章 通风报信第一七六章 两边不是人第一三一章 虚惊一场第二三二章 简单实用第三十章 点状元第八十一章 好事将近第八十五章 不教胡马度阴山第二十一章 人手第一五三章 棋盘和棋子第二十七章 家贼第一四四章 民心可用第一〇九章 屯卫与私兵第六十六章 戳穿第一章 著书立说第五十六章 拿钱砸死你信不信第一九四章 走向强盛第七十六章 证据不翼而飞第七十章 谁是忠,谁是奸第二十七章 被人无视了第一五六章 这波不亏第四章 愿景第八十六章 严嵩的智慧第一章 行路难第四十二章 棋子第一九四章 走向强盛第一三七章 一百年第一〇八章 调虎离山第二十一章 人手第四十八章 艰难的创新第四章 愿景第一五一章 声望日隆第七十三章 《坤舆万国全图》第八十七章 收服第一四九章 报仇雪恨第九十四章 肆无忌惮第一一一章 不眠之夜第四十九章 贪第一八三章 取之于民第一六六章 挣扎第一二七章 懵了第一三八章 条件第二十八章 谁能抱得美人归第七十四章 危机四伏第一三二章 苦难的开始第一四一章 聚首第八十章 准备开干第七十三章 提督学政大人怒了第十三章 连环计第一一六章 动手第二十三章 复出第七十六章 证据不翼而飞第六十六章 有赏有罚第一〇五章 士绅与军户第二〇五章 首辅之姿第一三二章 殖民者的思维第三十章 请开马市第三十一章 贺礼第四十四章 老太爷的惊人奖励第十章 搬迁第一〇九章 南台船厂第四十三章 贿赂第五十二章 丧心病狂第七十一章 一网打尽第三十三章 出人意料第一三二章 殖民者的思维第一〇〇章 初露峥嵘第四十九章 县城这天酸死人第五十二章 状元郎做生意第十五章 事了拂袖去第三章 好汉不吃眼前亏第一四〇章 脸面第七十四章 颠倒黑白
第七十七章 勾结第四十三章 工业基础几乎等于零第一五〇章 从中作梗第七十三章 捞点好处第一八二章 好人第六十四章 恐怖的贪腐第一三六章 被逼无奈第三十七章 公堂之上第九十九章 严嵩下的套第一六〇章 误会第一九四章 走向强盛第四十三章 谁说我要作弊了第六十五章 恶人先告状第一九一章 新的道路第二〇六章 教导第十五章 事了拂袖去第三十五章 八股文有规律吗第一八八章 退堂鼓第一五七章 歹毒第二〇三章 考校第六章 恐怖的海商豪门第七十五章 孰是孰非第十九章 炫富第十七章 莫名其妙的诚意伯第九章 砸钱也要讲究技巧第一八五章 酷热第十八章 不能做墙头草第三十八章 应天巡抚第九十七章 通风报信第一七六章 两边不是人第一三一章 虚惊一场第二三二章 简单实用第三十章 点状元第八十一章 好事将近第八十五章 不教胡马度阴山第二十一章 人手第一五三章 棋盘和棋子第二十七章 家贼第一四四章 民心可用第一〇九章 屯卫与私兵第六十六章 戳穿第一章 著书立说第五十六章 拿钱砸死你信不信第一九四章 走向强盛第七十六章 证据不翼而飞第七十章 谁是忠,谁是奸第二十七章 被人无视了第一五六章 这波不亏第四章 愿景第八十六章 严嵩的智慧第一章 行路难第四十二章 棋子第一九四章 走向强盛第一三七章 一百年第一〇八章 调虎离山第二十一章 人手第四十八章 艰难的创新第四章 愿景第一五一章 声望日隆第七十三章 《坤舆万国全图》第八十七章 收服第一四九章 报仇雪恨第九十四章 肆无忌惮第一一一章 不眠之夜第四十九章 贪第一八三章 取之于民第一六六章 挣扎第一二七章 懵了第一三八章 条件第二十八章 谁能抱得美人归第七十四章 危机四伏第一三二章 苦难的开始第一四一章 聚首第八十章 准备开干第七十三章 提督学政大人怒了第十三章 连环计第一一六章 动手第二十三章 复出第七十六章 证据不翼而飞第六十六章 有赏有罚第一〇五章 士绅与军户第二〇五章 首辅之姿第一三二章 殖民者的思维第三十章 请开马市第三十一章 贺礼第四十四章 老太爷的惊人奖励第十章 搬迁第一〇九章 南台船厂第四十三章 贿赂第五十二章 丧心病狂第七十一章 一网打尽第三十三章 出人意料第一三二章 殖民者的思维第一〇〇章 初露峥嵘第四十九章 县城这天酸死人第五十二章 状元郎做生意第十五章 事了拂袖去第三章 好汉不吃眼前亏第一四〇章 脸面第七十四章 颠倒黑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