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 宝刀未老心先老

蓟镇三屯营本来只是迁州的一座小城,然而,自从天顺二年将蓟镇总兵府设在这里,这座小小的城池就成为了大明赫赫有名的九边之一,除却诸多将兵以外,也吸引了南来北往的不少商人。←,这里靠近滦河,走水路可以抵达迁安、卢龙和滦州,而后者正处在前往山海关的官道上,可以说水陆都方便。

但进入十月之后,南方还一阵暖一阵冷,尚未完全入冬,三屯营却已经下过一场鹅毛大雪,滦河自然而然已经封冻了。如今已是十月末,蓟镇总兵府里,间间屋子里都已经烧上了火炕,摆上了火盆。对于从小就生活在山东的蓟镇总兵戚继光来说,北边的天气并不陌生,但他麾下先后调来五千浙军,这些都是典型的南方兵,尽管北上已经五六年,很多人还是不习惯这种冬天的气候,故而每岁入冬,他都要亲自巡营。

此时此刻,一行约摸三四十人在总兵府门前停住。身穿黑色大氅的戚继光下马时,动作矫健一如当年。他这一年四十有五,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颌下胡须不见一根杂色,唯有鬓发微霜。

他麾下训练出了整个大明朝最精锐的一批兵马,此外还有好些文士幕僚效力供职,每逢总兵府文会的时候,常常还有游学举子来凑热闹,酒酣之际,多年戎马倥偬的他依旧会如年少时那般击节吟诗,也不知道是谁传扬出去燕赵之风四字,这便成了评价他诗才最常用的字眼。

他摸了摸坐骑的颈子,见其不太安分地扬了扬头,示意马夫将其牵下去好好慰劳,他就径直进了大门。因为之前天上还飘着小雪,黑色的狐皮大氅上满是细碎的雪珠。他随手解下递给一个随从后,扬手让亲兵全都回去休息,自己便带着两个亲随入内,却是直接进了自己的书房。刚一坐定,他喝了一口热茶,门外便传来了一个小心翼翼的声音:“大帅。夫人说二公子病了,为了以防人进进出出,过了病气,所以吩咐把内院的门关了。”

“……”

戚继光没有回答,门外的人显然也没有期待他有什么回答,悄无声息就退下了。这时候,仍然在屋子里的两个亲随都知道主帅心情不好,而他们也不是什么可以说心里话的对象,对视一眼便也一样蹑手蹑脚出屋。于是。偌大的屋子里就只剩下了这位蓟镇总兵一个人。

尽管书桌上的茶壶里早就备好了热茶,桌子上也有点心随时取用,房间里烧得暖暖的,之前在外奔波的寒气仿佛早已驱散得干干净净,但戚继光只觉得心里冷冰冰的,没什么热乎气。

他出自军中世家,祖上曾经屡立战功,故而世袭指挥佥事的军职。但除却那位拿到世袭恩典的老祖宗,世袭军职一直传到他父亲戚景通。这才又有家门振兴的迹象。父亲破过青州贼,一路迁转,最终当到过神机营副将,然则却在告老还乡之后疾病缠身,用光了宦囊所得。也就是因为父亲的功勋,他在袭封世袭指挥佥事的武职之后。弟弟戚继美也得以恩荫千户。

可如果仅仅如此,他也不过是大批世袭军官中默默无闻的一员罢了。可他先于山东备倭,然后调到江浙,在义乌人中编练出三千兵马,民间竟是送了戚家军三字。此后从江浙转战到福建,尽管也曾经有过失败,但更多的时候都是战功赫赫,甚至力挽狂澜。而以这三千兵马为骨干的浙军声震东南,于是靠着谭纶的举荐,内阁中高拱和张居正的支持,带着这样一支嫡系兵马调到蓟镇之后,他以得力的练兵治军手段,灵活的交际能力,完全站稳了脚跟。

然而,如今想想贫贱时只得一个世袭军职的虚名,日子过得艰难窘迫,和妻子王氏相濡以沫,他有时候也忍不住怅惘,到底是当年贫贱的日子更轻松,还是眼下这富贵的生活更舒心。自从他为了子嗣悄悄纳妾,王氏几乎和他闹翻,最后勉强接受了他的提议,把当时还年幼的庶次子戚安国记在名下作为己子,夫妻俩从表面上看,仿佛重归于好,但他很清楚,王氏在戚安国身上投注的精力远胜过他。又或者更确切地说,昔日患难深情,几乎已经不存多少了。

而两个妾室这些年随着他在蓟镇,可因为这些天王氏带着戚安国过来和他团聚,两人全都如同老鼠见了猫似的搬到了外头。一旦他去看上两眼,王氏何止给他脸色看,甚至动辄勃然色变冷嘲热讽。至于除却戚安国之外另两个庶子,王氏连看都懒得看一眼,他就干脆把内院全都让给了王氏,只让他们在外院起居。而王氏则将戚安国看得死紧,以至于儿子看到他这个父亲只知道唯唯诺诺,他也懒得管了,只要她喜欢就好。

此时此刻,一口气灌下去半壶茶,戚继光郁结的心情没得到多少排解,反而多了几分尿意。出恭疏解过后,他就索性让厨下预备酒菜,尤其指名了要烈酒,可几口酒下肚,又勾起了他几分愁绪。北地天寒,将卒多半喜欢度数越高越好的烈酒,但昔日他和王氏恩爱的时候,王氏往往会以各种理由阻止他饮烈酒,等到了东南之后,更是如同哄小孩子似的,拿着那些梨花白,东阳酒之类的黄酒让他解馋。

可现在,哪怕他把自己灌得死醉,也不会有人过问。

下属们是鉴于他这个大帅的积威,所以不敢劝告,至于王氏……说不定自己在她眼里和死了差不多!可如果那样,还特意从登州跑过来团聚什么!

“大帅,大帅!”

“嗯?”有几分醉意的戚继光不耐烦地抬起眼睛,“难道是董狐狸贼心不死,又要兴军来犯?”

“不是,是大帅从前的亲兵卫长戚良戚百户从南边来,说是要拜见大帅。”门外通禀的亲随顿了一顿,又补充道。“此外来的还有兵部汪侍郎的两个晚辈……”

他正担心主帅之前喝了酒,只怕这时候无法清醒。可不一会儿,就只见大门一下子被人拉开,紧跟着出现的就是面色酡红,脸上却还滴着点点水珠的主帅。意识到戚继光竟是在脸上泼了残茶醒酒,他连忙详细解释道:“人是刚刚抢在城门关闭前进城的。卑职已经把人安置在了总兵府前头花厅……”

“带进来。”戚继光压下翻腾的心情,又沉声重复了一遍,“把人带进来。”

尽管知道戚良当年是戚继光身边最得力的心腹之一,但人既然已经和那些伤残老卒一起退出军中回去养老,已经多年没有回过蓟镇,那个通禀的亲随怎么都没想到,戚继光竟然要直接在书房中见人。他迟疑片刻之后,想到同行的还有兵部侍郎汪道昆的晚辈,兴许是因为戚继光冲着和汪道昆的交情。这才对其子侄格外高看,他自以为理顺了其中关联,立刻答应一声匆匆离去。

而戚继光虚掩了门重新回到座位上,却是又泼了残茶在手,直接往脸上洒了少许,只觉得昏昏沉沉的脑袋复又清醒了不少,他才随手拿绢帕擦了脸,继而负手站在了那幅雕刻着蓟辽地图的木质屏风前。

在那个血雨腥风的战场上。他就算输了也会很快卷土重来,创下更大的功绩。但在某个战场上,他却是一败涂地,早已忘了胜利是什么滋味。

当初让戚良带着那些老卒去歙县安居投奔汪道昆,这也就是汪道昆深知他家中境况,换成别的文官,非得笑话死他不可!所以。当戚良七月时托人辗转捎信过来,道是要亲自来见,他一直心里七上八下,哪怕隆庆六年汪道昆奉旨巡阅到蓟镇的时候私底下告诉过他,那些钱稳稳当当生息。其侄儿常常会亲自指点照管,他却仍是放不下。毕竟,他不指望异日他有个万一,家中分产的时候,妻子会分给另外两个不是养在膝下的庶子多少,只能自己想办法留点私房给他们。

当门口处传来轻响,随即便是先后几个脚步声传来的时候,戚继光便头也不回地说道:“刘允,你去院门外守着,便是天塌下来,也不许任何人进门。”

这样的死命令,刘允作为戚继光这几年来的亲随并不是第一次得到,可从前总是因为军国要务,今天却显然不是这种情况。可他不敢多问,连忙领命退下。等到他一走,一直尽力克制的戚良便快步上前,直接跪在地上重重磕了三个头:“大帅,我回来了。”

对于戚良来说,随了戚继光的姓氏,也就意味着,他新的人生之后的一切,都是戚继光给的,这也让他从根本意义上就把自己定位成了主帅的家臣。此时此刻,他的动作根本没有经过任何思考,而他的话也是自然而然就吐露了出来。

“我在徽州无时不刻都想着回来,可想到大帅身边有精兵强将,我这个瞎了一只眼睛的能够远远地给大帅看住一份家当,就心满意足了,所以一直都忍着没挪窝。可是,上次得到南明先生……就是汪侍郎捎的口信,知道大帅一切都好,我就再也忍不住了。毕竟蓟镇不是东南,老兵油子多,弟兄们也都很挂念大帅,这次要不是被我一个个死死摁着,怕是都忍不住要跟到蓟镇来……”

戚良并不是话痨,甚至汪孚林从前一直觉得,这个老卒常常只笑不语,说出来的话有一句是一句,从不说废话,可今天他却听到年纪很不小的戚良一口气说了很多,其中不少都纯粹是重复了一遍又一遍的唠叨。而最初背对着他们的戚继光早已转身,面上带着难以言喻的专注。因为此时此刻对方的注意力全然不在自己身上,他有足够的时间来观察这位名声在外的蓟镇总兵。

戚继光身材英伟,五官俊逸,当年肯定是个难得的美男子,如今也是个很有气质的帅大叔,和张居正站在一起,恰是能显出大明朝文武顶尖的外貌水平。只不过,这是个文官居于顶峰,武臣奔走于下的年代。也不知道戚继光在给张居正的拜帖上自书门下走狗的时候,心里是个什么滋味。

足足许久,戚继光终于听完了戚良的话,扶了人起身之后,他的注意力就落在了随同戚良来的另外两人身上。目光只在汪孚林身上停留片刻,他就注意到了小北,面色不由得一凝。他当初练兵多得胡宗宪支持,因此比寻常人看到胡宗宪及其幼女的次数更多,尽管女大十八变,小北这会儿又是男装打扮,可他在洞悉了那层女扮男装的伪装之后,忍不住直截了当地问道:“戚良,这位姑娘也是南明兄家中晚辈?”

ps:改全勤,每天四千就行了,于是我追的好多书都改成了2k党,囧……可为啥我就两更经常破七千近八千呢?嗯,为了自己的良好表现求个月票……

第212章 装疯第918章 阁老和太监的师生情缘第268章 赏钱和戚家军第677章 从天而降的受害者第471章 君子先动口再动手!第610章 庆功宴第229章 夜深人静密谋时第321章 杀去普陀山第838章 夤夜来客第760章 世态炎凉第452章 什么叫厚脸皮第720章 意外之财和秀才智囊团第747章 吴平遗宝第235章 各种极品第478章 风雅和铜臭第673章 信息不对称的优势第695章 凌总督甩的包袱第675章 在行动第359章 妥协和激化第932章 都是大忽悠第3章 日记和梦话第30章 投石问路第905章 我们的态度和声音第592章 兴师问罪第104章 连环套第317章 有如神助第877章 一脉相承的汪氏风格第243章 穿心一刀第22章 躺着也中枪第41章 灯下黑第86章 全都来蹭饭第337章 回家了,升官了第158章 早就转移的战场!第338章 欠敲打的叶大炮第554章 辽东双雄第625章 当李皇亲看上汪财神第823章 即将升格的汪孚林第694章 海盗的行踪第753章 贪婪的背后第231章 吵架你们不如我第646章 息事宁人,修身养性第215章 程公子好样的!第813章 皇帝的权威第508章 三甲传胪第307章 推人顶缸,夜市见九娘第458章 乡试前夕第95章 什么叫慷慨大方第758章 首辅截胡第660章 蹭饭第239章 闹事的来了!第265章 吓你没商量第901章 雪中送炭第721章 计划赶不上变化第511章 当头棒喝第649章 横生枝节第438章 逼宫第66章 神展开第695章 凌总督甩的包袱第560章 小虎崽子和小破孩子第57章 闺秀粉丝团第741章 继续演戏第397章 却原来是抢人美缺第206章 考题和匿名信第882章 接包袱第735章 沉重的信任第895章 拍马屁的高下第223章 他是我爹第116章 不成人形的老仇人第531章 雷霆手段第86章 全都来蹭饭第550章 两个哈赤第574章 真正的恶毒第348章 汪道昆的支持第47章 我就是赖上你了!第893章 做戏之后的新任务第134章 珠联璧合的嘴炮第864章 监生的奥妙第479章 纨绔子弟的悲哀第844章 盟友第760章 世态炎凉第540章 谭公赠剑邀陪练第451章 得瑟的岳父大人第828章 巧取豪夺第835章 科道谁为尊第570章 夺妻之恨第223章 他是我爹第945章 引火烧身第464章 拙劣的密谋第383章 迎面吐口水第707章 礼贤下士第503章 会试第238章 炮轰群小第114章 浮生半日闲第485章 刚到就不消停!第946章 和风细雨入君心第850章 段位高低,眼界不同第616章 群英荟萃(上)第23章 光杆县令和义气秀才第873章 降伏第244章 我早就暗度陈仓了
第212章 装疯第918章 阁老和太监的师生情缘第268章 赏钱和戚家军第677章 从天而降的受害者第471章 君子先动口再动手!第610章 庆功宴第229章 夜深人静密谋时第321章 杀去普陀山第838章 夤夜来客第760章 世态炎凉第452章 什么叫厚脸皮第720章 意外之财和秀才智囊团第747章 吴平遗宝第235章 各种极品第478章 风雅和铜臭第673章 信息不对称的优势第695章 凌总督甩的包袱第675章 在行动第359章 妥协和激化第932章 都是大忽悠第3章 日记和梦话第30章 投石问路第905章 我们的态度和声音第592章 兴师问罪第104章 连环套第317章 有如神助第877章 一脉相承的汪氏风格第243章 穿心一刀第22章 躺着也中枪第41章 灯下黑第86章 全都来蹭饭第337章 回家了,升官了第158章 早就转移的战场!第338章 欠敲打的叶大炮第554章 辽东双雄第625章 当李皇亲看上汪财神第823章 即将升格的汪孚林第694章 海盗的行踪第753章 贪婪的背后第231章 吵架你们不如我第646章 息事宁人,修身养性第215章 程公子好样的!第813章 皇帝的权威第508章 三甲传胪第307章 推人顶缸,夜市见九娘第458章 乡试前夕第95章 什么叫慷慨大方第758章 首辅截胡第660章 蹭饭第239章 闹事的来了!第265章 吓你没商量第901章 雪中送炭第721章 计划赶不上变化第511章 当头棒喝第649章 横生枝节第438章 逼宫第66章 神展开第695章 凌总督甩的包袱第560章 小虎崽子和小破孩子第57章 闺秀粉丝团第741章 继续演戏第397章 却原来是抢人美缺第206章 考题和匿名信第882章 接包袱第735章 沉重的信任第895章 拍马屁的高下第223章 他是我爹第116章 不成人形的老仇人第531章 雷霆手段第86章 全都来蹭饭第550章 两个哈赤第574章 真正的恶毒第348章 汪道昆的支持第47章 我就是赖上你了!第893章 做戏之后的新任务第134章 珠联璧合的嘴炮第864章 监生的奥妙第479章 纨绔子弟的悲哀第844章 盟友第760章 世态炎凉第540章 谭公赠剑邀陪练第451章 得瑟的岳父大人第828章 巧取豪夺第835章 科道谁为尊第570章 夺妻之恨第223章 他是我爹第945章 引火烧身第464章 拙劣的密谋第383章 迎面吐口水第707章 礼贤下士第503章 会试第238章 炮轰群小第114章 浮生半日闲第485章 刚到就不消停!第946章 和风细雨入君心第850章 段位高低,眼界不同第616章 群英荟萃(上)第23章 光杆县令和义气秀才第873章 降伏第244章 我早就暗度陈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