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7章 急功近利,骤变到来

尽管已经册立了皇后,但对于万历皇帝朱翊钧来说,去坤宁宫过夜谈不上什么享受,反而纯粹只是敷衍。之前大规模选后的时候,他这个皇帝只是摆设,仁圣陈太后也因为生病,参加过一次选阅就再也没露过面,事事都是慈圣李太后亲自把关,就连冯保的意见,也比他这个真正的皇帝更加重要。所以不但是王皇后,大选挑进来册立的刘昭妃,杨宜妃,他也全都一点兴趣都没有,从来都只是虚应故事呆一夜回来而已。

大婚对他唯一的作用就是,代表他业已成人,可以亲政。

只不过,如今这亲政却还要打上无数折扣。若非在辽东之事上,品尝到了小小的甜头,朱翊钧简直觉得自己比笼中的鸟更加憋屈。此时此刻,当田义站在面前,低声提到前天夜里汪孚林在同一阁设宴,满座都是品级不算高,年纪最大的也不超过三十六岁,实权却相当可观的青壮派官员,他终于眼神一亮。田义趁机低声说道:“而且,冯公公新提拔的司礼监随堂张宁,也应邀去了。”

“汪孚林竟然还会结交太监?”

田义连忙把得到消息之后,自己令人去查探打听到,汪孚林和张宁在杭州北新关中那段往事详详细细说了一遍,见朱翊钧若有所思地摸着下巴,满脸的盘算,他这才低声说道:“经由辽东一事,汪孚林顺了皇上的心意对文武都有处置,外间大多觉得,皇上确实亲政了。从前汪孚林只是一个人,如今他在外又结交了这些志同道合的青壮官员,迟早会汇成一股能为皇上所用的力量。”

“朕果然慧眼如炬,没看错人。”

朱翊钧很理所当然地自吹自擂了一句,随即方才低声问道:“听说辽东总兵李成梁要派长子李如松入京代为述职?你说朕要是留他在京城宿卫如何?”

田义顿时为之错愕。他当然明白朱翊钧是什么意思,只怕想要借此对李成梁暗示,谁才是朝中真正做主的人。可李如松身为李成梁长子,听说也是文才武略全都颇为了得的名将种子,这样一个人哪怕不放在辽东,而是调到九边之中的其他地方磨砺打仗,那也好过放在京城这种富贵窝里,这不是纯粹浪费人才吗?然而,尽管心里非常不赞同,可想到张居正也好,冯保也好,都断然不会任由小皇帝如此胡来,他本想暂时忍一忍,不说话。

要知道,无论是在朝中还是在宫里,朱翊钧时时刻刻被人驳回的次数已经足够多了!

可是,当朱翊钧甚至盘算起了李成梁的其他几个儿子时,田义终于还是没能克制住:“皇上,辽东李家崛起到现在,不过也就是这十几年的事,而把李成梁放在辽东总兵的位子上,而且在其身后鼎力支持,这其实是前首辅高新郑的主张,元辅张先生只不过是继续沿用了此人。嘉靖年间,辽东战局糜烂,十室九空,抛荒的民田不计其数,也就是到了隆庆,文有张学颜,武有李成梁,这才好转了许多。辽人守辽土,这正是先帝那时候就定下来的。”

尽管看到朱翊钧那张脸一下子就黑了,田义还是不得不苦口婆心地劝道:“皇上若是留一个李如松也就罢了,可李家其他儿子如今都在辽东军中……”

朱翊钧拳头砰的一下砸在扶手上,怒声说道:“可按照从前的规矩,出外为总兵官的,不都是正妻嫡子留在京城?”

“皇上,那是开国那会儿,武将功高,名声大,所以防备森严,现在这规矩早就不是从前那光景了……”

“可朕怎么听说,戚继光在蓟镇却没有带着发妻?”

那是戚继光和发妻早就闹翻了,所以如今就带着宠妾和儿子在身边……

田义在心里这么说,可在皇宫里说戚继光宠妾灭妻,日后万一朱翊钧也这么干,露出一点口风,他就不要活了,因此,他只能换了一个方式说道:“皇上,蓟镇和辽东情形不一样,更何况,戚大帅不是蓟镇本地人。而辽东若不是启用李成梁和一大批本地将领,这些人为了自己的家园不被虏寇占领,这才奋勇拼杀,那么地处察罕儿部、朵颜三卫外加女真人三面夹击的辽东,哪里撑得到现在?所以,朝廷对辽东文武这才一贯优容,自然不会拆散人家妻儿……”

好说歹说,总算是让朱翊钧打消了那念头,田义在告退离开乾清宫时,虽说大冷天却前胸后背都是汗。他自问并不是想要往上爬,这才帮着小皇帝出面去笼络汪孚林,希望将冯保和张居正一分为二把持的大权给夺回来,而是因为从小在内书堂就养成的忠君意识。正因为如此,他才忍不住在心中埋怨张居正和冯保看似对朱翊钧的培养教导不遗余力,可光会读经史子集有什么用?

人的野心会因为地位不同而不同,朱翊钧身为天子,只要左右有近侍一挑拨,就会自然而然地想要拿回权力,可与此同时,手段跟不上想法怎么办?

当回到司礼监之后,田义便拐去了内书堂。

洪武年间朱元璋严禁内臣认字干政,但整个大明朝有且只有朱元璋一个勤政的皇帝,到了永乐年间,朱棣就设了文渊阁,挑选翰林入阁票拟办事,自己只管根据票拟酌情朱批。等到了仁宗宣宗,这两位进一步把阁臣的权力扩大不说,就连朱批也懒得干了,宣德皇帝直接把批红大权下放了一大半到司礼监不算,还设了内书堂,一次性挑选了两三百个小太监入内读书。

至此之后,大明朝在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之外,又多了一条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非内书堂不入文书房,非文书房不入司礼监。

只不过,相比如张璁桂萼这样从未进过翰林院的人,还能够因为嘉靖皇帝的特旨出任翰林院掌院学士,然后再升入内阁,那些没进过内书堂的太监自然不可能再回内书堂,和一帮小宦官一块读书回炉再造,所以像刘瑾魏忠贤这样的固然一时不可一世,可真正说起来,真正从内书堂出来,有文化有志向的太监个个都瞧不起他们,就和张璁桂萼在翰林院镀过金,别人也瞧不起他们一样。

眼下在内书堂这里读书的,全都是些刚刚净身入宫,年龄不超过十岁的孩子。每年一选,无一例外都是精心挑选聪明俊秀,适合读书的,可以说是百里挑一也不为过。相比外头那些进士从小启蒙读书,一步一步科举上来,这些小宦官的师资力量更加强大,因为在此教习的全都是翰林院中的资深翰林!

这会儿田义和内书堂掌司陈矩在窗外看着里头这些小太监们读书,田义就忍不住叹道:“历来这些教习,有的为了异日登阁拜相,从教习的时候就开始铺垫,进出司礼监时更是处处与人交好,比如严嵩;有的为了让宦官们太监们懂得忠孝节义,将来能够匡扶朝纲,操碎了心,比如当年的陆深陆子渊;也有的那是根本就不屑于教导宦官,觉得只不过刑余之人,比如说正丁忧的沈仲化学士。”

“要不是少时入宫,要不是进了内书堂,咱们这辈子也就是目不识丁之人而已,哪里知道忠孝节义?只不过,几百号人进来,要立足又岂是那么容易的?稍有不慎就要被前辈欺负,被同学****,而上头发的书本根本就只是虚应故事,要不是我拜在老祖宗高公公门下,他私底下赠书,哪有今天?”

陈矩亦是如此感慨了一番,等到了他这个内书堂掌司办事的地方,屏退了下人,他这才低声问了田义之前进乾清宫的始末。原来,昨日正在私宅的他,听到弟弟陈居恭禀告了汪孚林在同一阁设宴的事情之后,就立刻告知了田义,这才有田义往朱翊钧面前递话。此时此刻,听田义挑明了朱翊钧的想法,他一样眉头皱成了大疙瘩。

“幸好你劝谏了皇上,否则万一皇上真的向外头流露了这样的口风,元辅张先生一定会为之大怒,到时候冯公公再到慈宁宫一告状……”

想到李太后届时又会勒令朱翊钧长跪谢罪,陈矩看到田义面如土色,他也忍不住后背发凉。也正因为如此,尽管田义曾经问过,是否要对朱翊钧挑明他也是援手,他却坚持只肯缩在后头提供消息。不是他不够忠君,实在是觉得里外三座大山压着,朱翊钧稍有不慎,自己就可能与乾清宫被清洗的那一批批太监一样。

而田义见陈矩正在沉吟,当即不无谨慎地问道:“麟冈,汪孚林如今在外这样广结羽翼,元辅张先生会不会生出反感?毕竟,他是靠着元辅鼎力支持方有今日,皇上也是为此才着意笼络他,要是他因为这太过张扬的举动触怒了元辅张先生,我白费力不说,皇上只怕会大失所望。”

“渭川兄,你当局者迷了。汪孚林此次设宴请的这几个都是什么人?”陈矩请田义在对面坐下,这才凑近几分,低声说道,“程乃轩人人都是知道的,他的同乡、好友、同年,又是姻亲,历来帮他做过很多事,这个给事中是因为王崇古看中安阳那一亩三分地,把儿子安插过去做县令,这才酬答他的。而李尧卿因为前头殷阁老之力,入为吏部文选司员外郎,而他更是元辅张先生的门生!除却这两人之外,其他三个人人都是因为汪孚林方才有此等境遇!”

田义被陈矩这么一说,想想自己火速让人打听到的,黄龙和朱擢的政绩和履历,他不得不承认,陈矩没有言过其实。但对于剩下的那个鹤立鸡群的人,他的脸色就有些古怪了:“都说张宁此次是抢了麟冈你的位子,怎么,你觉得他也是因为和汪孚林的关系,这才能擢升司礼监随堂的?可他并不曾宣扬此节。若不是这次我特意让人打听,发现他和黄龙朱擢都来自杭州,说不定就错过了。”

“你以为冯公公为何会不动声色,运作了他去跟着汪孚林一同去迎接张家那位太夫人?冯公公掌着东厂,如果要打探消息还不容易?”

田义痴长五岁,但对陈矩的判断却素来信服,此时不得不承认对方的判断很可能是对的。与他们这些一直都呆在宫里没出去过的人相比,张宁的资历算不上非常好看,在内书堂据说还挨过罚,成绩靠后,这样一个人由冯保举荐上去任随堂,确实和汪孚林脱不开干系。

见田义显然已经赞同了自己的话,陈矩这才笑道:“而汪孚林能说服元辅,在辽东之事上改主意,你还不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这一次,田义方才真真正正恍然大悟。张居正如今在内阁中引进了申时行这个素来关系不错的翰林院晚辈,在尚书这一层则有王国光李幼滋潘晟等人,在侍郎这一级有曾省吾王篆,而在科道,虽说有左都御史陈炌,虽说有当初那么多人联名上书请留张居正,但却比不上一个汪孚林在张居正心中的地位,就连吏科都给事中陈三谟也得靠边站,这意思还不明显吗?只要汪孚林小心谨慎,不犯大错,在张居正下头形成自己的小圈子,张居正不会反感。

“看来我真的是被皇上吓破了胆子。”田义擦了擦额头,有些自嘲地苦笑道,“老了,只知道杯弓蛇影,一惊一乍,若非麟冈你点醒,我只怕几天都睡不好。”

“伴君如伴虎。”陈矩显然很体谅田义的心情,可紧跟着,当外间守着的自己一个小徒弟敲门进来,压低嗓音说出一句话时,他的脸色就一下子变了。

“元辅张先生在内阁直房晕过去了。”

别说陈矩,田义也险些从椅子上跳了起来。两人全都是四十出头,司礼监中的绝对青壮派,在掌司这种职位上停留两年,就能升随堂乃至于司礼监秉笔。尽管上层有变动,那就意味着他们可能会有机会,但他们全都不是急功近利野心勃勃的性子,此时最大的反应便是糟糕要出事!

陈矩在打发了那小宦官出去之后,第一时间对田义说道:“元辅这一病,内阁那边便是次辅张阁老居首。渭川兄,如果我是你,这时候就是没病也要先病一场!”

这话听上去拗口,但田义一下子就恍然大悟。张四维被张居正压制得几乎谈不上什么权力,被冯保时时刻刻盯死,这个次辅当得比吕调阳还难受,偏偏还不能请辞。在这种时候张居正突然一病,却意味着张四维抓住了一个最好的机会,但可能也是最后的机会。

而在这种时候卷入如此漩涡,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说,机会很大,风险却更大!更何况,他替皇帝在外奔走,未必就真的一点行迹都没露出去

于是,田义几乎想都不想地说道:“麟冈,你放心,我知道分寸。兹事体大,我不多留了,告辞!”(。)

第734章 奇功归何人?第787章 仗义的汪掌道第466章 路过的幕后黑手第336章 正义感爆棚的千金们第158章 早就转移的战场!第544章 辽东李大帅第272章 一人做事一人当第358章 本官要破陈规陋矩!第247章 防身是立命的本钱第761章 烂账背后的算计第669章 春风一度,通关之行第659章 新官上任第630章 道不同不相为谋第96章 人死好结案第369章 气势汹汹第934章 双管齐下第287章 他乡遇故知?第778章 又是熟悉的文华殿第62章 英雄宴之说英雄第133章 你们一家都是狗腿子!第792章 意外的请托第627章 拔出萝卜带出泥第863章 冒险的战术第187章 席卷全城的狂潮第696章 漏网之鱼?第227章 谁坑谁?第409章 去丹阳“做客”第353章 又忽悠了三个第526章 礼贤下士第545章 说英雄论英雄第842章 芒刺在背,不得不保第857章 御赐甜食第112章 紫阳书院换门联第748章 两头寻宝第238章 炮轰群小第433章 昭雪第269章 谁是好汉第99章 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第459章 考完了!第844章 盟友第191章 男不如女,老爷不如夫人第941章 猛烈的火势第601章 一语惊醒梦中人第939章 就是偏心第256章 夜游遇到找茬的第737章 一咬一大串第570章 夺妻之恨第368章 煽风点火第819章 不可逆转的大潮第205章 疯妇第492章 首辅大人召见第483章 进京第826章 大度量和不看好第512章 首辅的大棒第299章 牙尖嘴利汪二娘第260章 越闹越大了第237章 是非自有公道第491章 我才不去当花魁!第385章 醉酒认女婿第372章 诱杀(下)第590章 坑蒙拐骗碰铁板第437章 添堵添乱第831章 自投罗网?第328章 新昌儒侠第35章 你甘心吗?第847章 女人能做什么?第14章 各式各样的队友第44章 演技派第758章 首辅截胡第915章 光天化日之下的勾搭第281章 分分分,考生的命根第137章 真正的权威和权势!第474章 夺回主动第589章 艺高人胆大第327章 名门是一顿鞭子炼成的第695章 凌总督甩的包袱第386章 你喜欢他吗?第271章 为国为民?巧言令色!第117章 歙县领军人物之争第186章 松明山强化特训第794章 破绽和心胸第834章 另类的反击第223章 他是我爹第165章 我很欣赏她第557章 夫人们的推荐第600章 喜忧参半第354章 送走父母好干活第623章 以点破面第553章 囚笼中的枭雄第301章 四面开花皆得胜第645章 又是假的!第751章 功德圆满的离任第597章 死生两重天第296章 粗暴的破局第870章 内举不避亲,宅中内鬼现第794章 破绽和心胸第208章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第363章 县令的升迁之路第108章 看热闹不嫌事大第439章 终于出了一口恶气!
第734章 奇功归何人?第787章 仗义的汪掌道第466章 路过的幕后黑手第336章 正义感爆棚的千金们第158章 早就转移的战场!第544章 辽东李大帅第272章 一人做事一人当第358章 本官要破陈规陋矩!第247章 防身是立命的本钱第761章 烂账背后的算计第669章 春风一度,通关之行第659章 新官上任第630章 道不同不相为谋第96章 人死好结案第369章 气势汹汹第934章 双管齐下第287章 他乡遇故知?第778章 又是熟悉的文华殿第62章 英雄宴之说英雄第133章 你们一家都是狗腿子!第792章 意外的请托第627章 拔出萝卜带出泥第863章 冒险的战术第187章 席卷全城的狂潮第696章 漏网之鱼?第227章 谁坑谁?第409章 去丹阳“做客”第353章 又忽悠了三个第526章 礼贤下士第545章 说英雄论英雄第842章 芒刺在背,不得不保第857章 御赐甜食第112章 紫阳书院换门联第748章 两头寻宝第238章 炮轰群小第433章 昭雪第269章 谁是好汉第99章 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第459章 考完了!第844章 盟友第191章 男不如女,老爷不如夫人第941章 猛烈的火势第601章 一语惊醒梦中人第939章 就是偏心第256章 夜游遇到找茬的第737章 一咬一大串第570章 夺妻之恨第368章 煽风点火第819章 不可逆转的大潮第205章 疯妇第492章 首辅大人召见第483章 进京第826章 大度量和不看好第512章 首辅的大棒第299章 牙尖嘴利汪二娘第260章 越闹越大了第237章 是非自有公道第491章 我才不去当花魁!第385章 醉酒认女婿第372章 诱杀(下)第590章 坑蒙拐骗碰铁板第437章 添堵添乱第831章 自投罗网?第328章 新昌儒侠第35章 你甘心吗?第847章 女人能做什么?第14章 各式各样的队友第44章 演技派第758章 首辅截胡第915章 光天化日之下的勾搭第281章 分分分,考生的命根第137章 真正的权威和权势!第474章 夺回主动第589章 艺高人胆大第327章 名门是一顿鞭子炼成的第695章 凌总督甩的包袱第386章 你喜欢他吗?第271章 为国为民?巧言令色!第117章 歙县领军人物之争第186章 松明山强化特训第794章 破绽和心胸第834章 另类的反击第223章 他是我爹第165章 我很欣赏她第557章 夫人们的推荐第600章 喜忧参半第354章 送走父母好干活第623章 以点破面第553章 囚笼中的枭雄第301章 四面开花皆得胜第645章 又是假的!第751章 功德圆满的离任第597章 死生两重天第296章 粗暴的破局第870章 内举不避亲,宅中内鬼现第794章 破绽和心胸第208章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第363章 县令的升迁之路第108章 看热闹不嫌事大第439章 终于出了一口恶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