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朝堂上的争论

从这一节开始,大明帝国建国后最重要的历史事件——土木堡事件——将会拉开序幕,明王朝277年虽然发生了许多故事,但究其重要的历史事件也就三件,他们是土木堡之变、大礼仪事件、万历朝的国本之争,这三件事情背后的实质都是反映了皇帝与文官之间的矛盾,可以说这三件事基本上耗尽了帝国的精力,最终使皇帝与文臣对立起来,我们的明王朝也就在这种耗费中走向了灭亡。

从正统十四年元月开始一直到七月,史书上再也没有也先使团来朝贡的纪录,停留在内地的使团也陆续被打发回去,我们的太师也先的心已经凉到了底,他望着那道高耸的城墙,大约那堵墙再也不会为他打开,昔日骑着高头大马,带着自己的族人浩浩荡荡开进大明吃喝玩乐的日子似乎一去不复返了,这些都怨那个该死的太监王振,我要打他,打到他疼为止。

从七月份开始,也先四路大军开始叩关。一路由也先率领进逼大同,蒙古汗王脱脱不花率军进逼辽东,知院阿剌率兵进逼宣府,还有一路大军进逼甘肃张掖,四路大军形成威逼之势,也先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迫使王振就范,但此时的王振兴奋异常,因为所有的一切都开始朝他设计的轨道上运转,王振感到属于他的巅峰时代终于来临。

王振作为一个底层人物放弃儒生身份净身入宫就是为了实现他的以武治国的梦想,他希望年轻的英宗皇帝也能像他的祖辈们亲自带兵巡视关外,甚至是亲自带兵出征,至此正统之治终于拉开了全貌,那就是王振企图带着英宗像洪武皇帝那样跟整个历史惯性作对抗。王振企图将帝国拉回洪武、永乐时代,但他不知道历史滑行到今天已经不是洪武与永乐时代的土壤,一个细小的偏差都会毁了全盘计划。

面对也先在关外叫骂,七月十一日,大同右参将吴浩率兵出关与也先激战猫儿庄,出塞明军全部战死。消息传来,英宗命大同总督宋瑛、驸马都尉井源、大同总兵朱冕、左参将石亨各领万人在长城边沿的阳和口抵御瓦剌骑兵,阳和口是瓦剌人进入关内的必经之路,皇帝与王振试图以此四万人的兵力暂时挡住瓦剌人的进入。

实际上也先的军队主要是在关外形成威逼之势,其目的还是逼迫明廷同意朝贡而已,只要明军严守边塞,也先的军队是进不来的,何况京城还有十几万的京营。只要严令各要塞城堡严守不许出击,事情就解决了,但王振显然不希望这样,他想做的就是带着皇帝出塞巡视,重新恢复以武治国的传统。

其实我们可以感觉到,这么十几年来王振一直在皇帝面前进言让皇帝找个恰当的时机亲征,其主要目的还是对文官而来。正统年间文官已经渐渐掌握了权力,这种现象在高层还不是太明显,在民间我们已经可以清楚看到朱元璋所建立的那种自耕农社会已经渐渐滑入士绅手中,对于我们的帝国在未来会由文官与士绅掌控这一趋势王振已经表现出了担忧,而1449年的也先犯边给王振提供了一个机会,他想让皇帝带着大军出塞巡视,吓退也先,这一行动会增加皇帝跟军队接触的机会,会重塑君主的权威,会进一步增强武将和贵族在帝国的地位,其政治意义明显大于军事意义。

但皇帝亲自带兵出征跟儒家礼法不符,因为皇帝亲自带兵是那么的明显将文官撇开,这会让帝国的文官们情何以堪,对于他们来说帝国的一切事情都要经过其手,因为他们才是帝国的中枢,无论是皇帝统兵,还是重用宦官此类跟文官无关的事情他们都是激烈反对,甚至皇室内部的家务事他们也要干涉其中。

我们的英宗皇帝在朝堂上抛出了他要带兵亲征的想法理所当然的遭到了群臣的反对,永乐皇帝、宣德皇帝经常带兵出塞是他们所不赞同的,他们认为皇帝就应该呆在宫里,按照儒家礼法行事,不要到处跑,既不能亲近百姓,更不能亲近武将。永乐皇帝和宣德皇帝是他们所控制不了的,但到了英宗这一代是无论如何再也不能走老路。对于王振的跋扈文官们忍住了,但在这个大是大非问题上再也不能后退了。

吏部尚书王直领衔群臣上奏曰:“自古边境有事皆是靠忠兵猛将守卫,陛下应当选派良将,增派劲兵,赏赐将士,并严令将士以防守为主,待到敌军人困马乏之际出兵可获全胜。如今正是七月天,天气炎热,水草还不丰盛,水源也不足,一旦天子在外,四方有紧急情况而不得知,况且天子乃宗庙、社稷之主,万邦之主不可孤身犯险,只须坐镇指挥即可。”

按说文官们说的在情在理,尤其是“天气炎热,水草不丰,水源不足”这几条说到了点子上,但英宗和王振显然不会理会这些。英宗说道:“朕明白众卿之言皆是忠君爱国的意思,但虏寇逆天悖恩,犯边杀掠军民,朕不得以才要亲率大军剿之。”

朱祁镇这番话说得其实并不令人信服,如果强调“朕冲年即位毫无建树,趁此机会重塑先祖的雄风”等诸如此类说辞似乎更堂而皇之一些。皇帝与群臣之间空对空,没有任何意义。

此次皇帝的出征实际上并没有遇到太大的阻力,因为所有的人都认为皇帝只不过是出塞巡游一下而已,没有人意识到会出问题,这跟正德年间皇帝要出塞文官的那种疯狂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王振调动了神机营、五军营、三千营共十七万军队,加上河北守军三万人一共是二十万人。这二十万人每人赐银一两,胖袄裤一件,鞋两双,一个月的炒米,三人配一头驴,二十万人共分了八十万件兵器。这些皆是仓促配备,一个月的干粮更像是出去巡游而不是打仗,兵士对于新配发的兵器更是无法熟练使用。

出征的队伍是豪华的,从英国公张辅开始共十二位有爵位的贵族,加上其他军事和文职官员共计三十二名有名有姓高级官员,帝国精英全体出动,当然这其中更是少不了王振。大军出征之前将回来庆功的赏赐都准备好了,这不像出征,更像是一次例行的出塞巡视,在所有人眼里它的确是巡视。因为太宗皇帝最后三次的巡视,蒙古人都是避其锋芒,宣德皇帝的出塞巡视蒙古人也是避其锋芒,这次正统皇帝的出塞巡视,蒙古人实际上还是避其锋芒,但一些偶然因素的发生使得这次的巡视行动发生了质的改变。

七月十六日这支队伍就出发了,从十一日开始只准备了五天时间,这支队伍更像是一支仪仗队,而不是战斗的队伍,所有人都洋溢着幸福的表情,文臣们难得出来散散心,勋贵们也难得陪着皇帝一起进行这么一项大规模之活动,京师三大营这些养尊处优的骄子们更是难得寻找这样的机会。

就在大军出发的这一天,也就是十六日,派往阳和口的四路大军遭受惨败,宋瑛、井源、朱冕战死,只剩石亨和大同镇守太监曹吉祥逃了出来。此时的明军已经不是瓦剌骑兵的对手,明军的战力已经不能跟洪武、永乐时代同日而语。军屯的田地被高级军官侵吞,军饷、军装、兵器皆被克扣,很多士兵都成了军官们的佃农,军士逃亡从宣德年间起就已经很严重,到了正统年帝队的数量已经从二百万人锐减至一百万人。

明军的失败再所难免,要知道帝国的北方已经有二十四年没有战事,退化的战斗力、轻敌的心态、乱糟糟的队伍、缺乏指挥的协调,这一切的一切都在考验着这支二十万人的队伍。

第64章 财政危机第9章 国初的武将们第57章 左顺门事件第31章 阴霾下的景泰王朝第29章 土木堡之灾——历史的转折点第75章 谭伦与戚继光第30章 苦难的历程第58章 李福达案及政治清洗第19章 国初的理学第1章 至正十一年的难题第22章 反腐、改组与调整第56章 大礼仪之争第62章 皇帝和他的首辅们(2)第49章 大规模的政治请愿活动第72章 嘉靖时代第71章 泰州学派的继承者们第17章 财政的守望者——夏原吉第42章 弘治王朝的老生常谈(2)第43章 历史进入正德年第62章 皇帝和他的首辅们(2)第44章 正德年间的政治风波第12章 建文皇帝的“文”第31章 阴霾下的景泰王朝第18章 解缙的悲剧人生第54章 王艮和他的泰州学派第36章 汪直和他的西厂第69章 嘉靖与海瑞第55章 明武宗正德——荒诞贵族中的绝望代表第20章 历史滑进洪熙年第20章 历史滑进洪熙年第59章 大礼仪的新阶段(1)第39章 成化新风第71章 泰州学派的继承者们第18章 解缙的悲剧人生第9章 国初的武将们第33章 英宗时代第44章 正德年间的政治风波第4章 继任者朱元璋第52章 茶陵诗派与后吴中诗派第69章 嘉靖与海瑞第63章 长生不老,君门万里第46章 后刘瑾时代第20章 历史滑进洪熙年第10章 元末明初的士大夫第30章 苦难的历程第15章 永乐之治第66章 帝国备倭(2)第25章 帝国驶入转折年第66章 帝国备倭(2)第9章 国初的武将们第45章 刘瑾时代第9章 国初的武将们第67章 隐秘的政治团体——江右门派第75章 谭伦与戚继光第41章 弘治王朝的老生常谈(1)第23章 宦官崛起第39章 成化新风第46章 后刘瑾时代第74章 徐阶与高拱第58章 李福达案及政治清洗第55章 明武宗正德——荒诞贵族中的绝望代表第31章 阴霾下的景泰王朝第69章 嘉靖与海瑞第21章 宣德皇帝第58章 李福达案及政治清洗第21章 宣德皇帝第53章 王阳明和他的心学第58章 李福达案及政治清洗第47章 皇帝的武功(1)第71章 泰州学派的继承者们第73章 隆庆王朝——帝国走向开放与自信第21章 宣德皇帝第60章 大礼仪的新阶段(2)第50章 宁王叛乱第47章 皇帝的武功(1)第5章 帝国治理第51章 正德南巡第47章 皇帝的武功(1)第39章 成化新风第5章 帝国治理第34章 成化年——王朝进入荒诞期(1)第57章 左顺门事件第15章 永乐之治第73章 隆庆王朝——帝国走向开放与自信第72章 嘉靖时代第4章 继任者朱元璋第67章 隐秘的政治团体——江右门派第40章 朱见深和他生活的年代第58章 李福达案及政治清洗第75章 谭伦与戚继光第51章 正德南巡第42章 弘治王朝的老生常谈(2)第13章 内战爆发第45章 刘瑾时代第59章 大礼仪的新阶段(1)第7章 汪广洋与杨宪第45章 刘瑾时代第29章 土木堡之灾——历史的转折点第8章 胡惟庸之死第33章 英宗时代
第64章 财政危机第9章 国初的武将们第57章 左顺门事件第31章 阴霾下的景泰王朝第29章 土木堡之灾——历史的转折点第75章 谭伦与戚继光第30章 苦难的历程第58章 李福达案及政治清洗第19章 国初的理学第1章 至正十一年的难题第22章 反腐、改组与调整第56章 大礼仪之争第62章 皇帝和他的首辅们(2)第49章 大规模的政治请愿活动第72章 嘉靖时代第71章 泰州学派的继承者们第17章 财政的守望者——夏原吉第42章 弘治王朝的老生常谈(2)第43章 历史进入正德年第62章 皇帝和他的首辅们(2)第44章 正德年间的政治风波第12章 建文皇帝的“文”第31章 阴霾下的景泰王朝第18章 解缙的悲剧人生第54章 王艮和他的泰州学派第36章 汪直和他的西厂第69章 嘉靖与海瑞第55章 明武宗正德——荒诞贵族中的绝望代表第20章 历史滑进洪熙年第20章 历史滑进洪熙年第59章 大礼仪的新阶段(1)第39章 成化新风第71章 泰州学派的继承者们第18章 解缙的悲剧人生第9章 国初的武将们第33章 英宗时代第44章 正德年间的政治风波第4章 继任者朱元璋第52章 茶陵诗派与后吴中诗派第69章 嘉靖与海瑞第63章 长生不老,君门万里第46章 后刘瑾时代第20章 历史滑进洪熙年第10章 元末明初的士大夫第30章 苦难的历程第15章 永乐之治第66章 帝国备倭(2)第25章 帝国驶入转折年第66章 帝国备倭(2)第9章 国初的武将们第45章 刘瑾时代第9章 国初的武将们第67章 隐秘的政治团体——江右门派第75章 谭伦与戚继光第41章 弘治王朝的老生常谈(1)第23章 宦官崛起第39章 成化新风第46章 后刘瑾时代第74章 徐阶与高拱第58章 李福达案及政治清洗第55章 明武宗正德——荒诞贵族中的绝望代表第31章 阴霾下的景泰王朝第69章 嘉靖与海瑞第21章 宣德皇帝第58章 李福达案及政治清洗第21章 宣德皇帝第53章 王阳明和他的心学第58章 李福达案及政治清洗第47章 皇帝的武功(1)第71章 泰州学派的继承者们第73章 隆庆王朝——帝国走向开放与自信第21章 宣德皇帝第60章 大礼仪的新阶段(2)第50章 宁王叛乱第47章 皇帝的武功(1)第5章 帝国治理第51章 正德南巡第47章 皇帝的武功(1)第39章 成化新风第5章 帝国治理第34章 成化年——王朝进入荒诞期(1)第57章 左顺门事件第15章 永乐之治第73章 隆庆王朝——帝国走向开放与自信第72章 嘉靖时代第4章 继任者朱元璋第67章 隐秘的政治团体——江右门派第40章 朱见深和他生活的年代第58章 李福达案及政治清洗第75章 谭伦与戚继光第51章 正德南巡第42章 弘治王朝的老生常谈(2)第13章 内战爆发第45章 刘瑾时代第59章 大礼仪的新阶段(1)第7章 汪广洋与杨宪第45章 刘瑾时代第29章 土木堡之灾——历史的转折点第8章 胡惟庸之死第33章 英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