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难题

无数的记忆片段如同潮水般涌来。一个个杂乱无章的画面在脑海中纷杂的呈现。有昔日他刻骨铭心的身影、故事、感情。又夹杂着一些古代学堂、家庭、考试的场景。

张昭头疼欲裂,“呀”的一声,用力的睁开双眼。

入眼的是一处中式古典风格的房屋:一卧榻,一方桌,小橱临窗栏。屋中干净简朴。

他正平卧在硬木床上,盖着件洗的发白的床单。午后的阳光带着些许的燥热和静谧。知了声遥遥传来,愈显得房中安静。初秋的微风透窗而来。

随着张昭醒来,头脑中混乱的记忆徐徐退去。此刻,张昭已经明白自己的处境:他穿越了。

他本是21世纪的宅男理科生,大学毕业后即投身网文,十年弹指一挥间。现在醒来时身在此地:大明北直隶顺天府宛平县青龙乡南口村。

他现在依旧叫张昭。时年十七岁,在青龙乡中的一家私塾书院中就读。此刻已是童生。货真价实的童生。他考过了县试、府试。只等院试通过,就可以成为生员(秀才)。

家庭情况是:父母双亡,已有两年。余下一个妹妹(童养媳)、弟弟。家中有良田二十亩,雇有三个长工、两个妇人。农忙时节则会雇些短工来帮忙耕种。

这是典型的明代中小地主家庭现状。看似颇有家资,但日子过的并不宽裕,温饱水平。张父在世时还经常会下地干活。地主们整日吃香喝辣,不存在的。

而且,张家此时正在走下坡路。“他”还在读书,没有功名,不能免除税粮。而家中三个小主人脱产,坐吃山空。若无意外,家道很快就会衰落。

其实,张家已经在衰落的轨迹中。

他这会儿之所以躺在床中,是因为不久前他自书院退学在家中读书突染了恶疾,十日的时间花费巨大。妹妹李婉为此借了二十两银子的高利贷。

以明代的土地产出水平和此时的粮价,这只怕要卖地才还得起!

而卖地,通常是败家的开始。

张昭正审视当前的情况,一个容颜明丽的少女走进来。她约十三四岁,梳少女发髻,杏眼清澈,身段窈窕,粗布裙衫难掩她的丽色。见张昭眼睛睁开,微愣后惊喜的捂住嘴,然后尖叫着跑出去。

张昭在床榻上听得她在堂屋里大喊道:“小弟,快来。二哥醒了。二哥醒了。”张昭在家中行二。上头还有一个夭折的哥哥。

片刻后,脚步声传来。一大一小两个小人儿挤在张昭的床前,泪流满面。

“谢天谢地!阿弥陀佛!二哥,你总算醒了。城里的刘大夫说你再不醒就…”少女抹着眼泪,喜极而泣,情真意切。

男孩年龄略小些,约七八岁,身上沾着泥,虎头虎脑的,无声流泪,依恋的拉着张昭的手,“二哥…”

张昭脑海中的记忆自然而然的浮起。少女便是妹妹李婉,男孩是弟弟张茂,小名虎子。作为长兄,他是这个家的顶梁柱。他卧病在床,甚至到高烧昏迷不醒,妹妹和弟弟的担心、害怕可想而知。

作为一个成年人,张昭无法立即代入到这具身体原主人的情感中,但此时他亦感受到难以言喻的亲情在流淌。张昭轻轻的拍拍小男孩的手,“虎子,没事。”再虚弱的伸手拭去妹妹脸上的眼泪,“婉儿,不哭。”

“嗯。”婉儿抿着嘴,哽咽的点头,懂事的道:“二哥,我去煮粥给你吃。”

张昭穿越而来,他的前任自是死在高烧中。此时,他的病已经痊愈,只是身体虚弱还需要休养休养。

喝过婉儿煮的粥,安抚弟弟、妹妹几句,问过家中的情况,张昭继续休息。一觉醒来,外面已是漆黑。

夏末秋初时古代山村寂静的夜声从窗外的村落中飘过。张昭平躺在硬硬的床榻上。

随着时间的流逝,此时他心中因穿越带来的慌乱、冲击已经减弱。作为一个资深的网文从业者,“穿越”这个梗他并不陌生。只是真落到他身上,陡逢这样的变故,谁都有个适应的过程。

张昭思考着他当前的处境。

穿越成为明代京郊的一个小地主,虽然家境即将衰落,但还是不错的。这比穿越成为“娼优皂隶”要好太多。因为,这几类人在明朝不能科举。

明朝社会的种种特权,大都和功名相关(武勋除外)。不能科举,就意味着没有出头的机会。

对于明朝的情况,张昭很熟悉(其实就是《明朝那些事儿》+精品明穿网文)。现在的时间线是弘治十三年七月初二。历经七帝,弘治朝已是明朝中期。

按照明穿网文的惯例:明初混勋贵,中期站文官,明末种田。明中期文官力量很强大。张昭虽然是穿越者,也并不打算逆势而动,他打算走科举的路。

所以,真要是“娼优皂隶”的身份,会麻烦的很。

穿越而来,张昭根本就没打算窝在乡中当一个小地主,悠闲度日。首先,这不现实!明朝本质上是一个特权社会。处在社会的底层,就算在太平盛世,迟早会被“吃掉”。

再者,他有一颗不安分的心!

毕业十年,他早就被现实生活磨平了棱角。在都市中按照固有的节奏生活、挣扎。几乎可以预见他将来的人生轨迹:娶妻生子,老去、死亡。

但谁没有一个波澜壮阔的内心世界呢?理想远去,青春不再。他只能在网文中幻想、驰骋!

车马住宅,华服美食,三妻四妾,这是大多数男人内心深处的渴望!张昭也不例外。但同样的,张昭亦畅想着与历史中的帝王对话,影响他们,改变固有的历史。畅想着和名臣探讨,如何执政,使得国富民强。畅想着,带大军纵横奔驰,谁敢立马横刀?

这是何等的畅快!

男儿在世上走一遭,终究是要做一番事业的!受困于现实,他只能想想。

而现在,他有这样的机会,去见一见历史长河中明代弘治朝的帝王将相,激扬文字,指点江山!

弘治中兴在历史中非常有名。

弘治皇帝朱祐樘继位后,励精图治,硬生生的将成化朝衰落的国力、社会风气、吏治扭转。在不断发生的天灾的时期,开创出中兴的局面,堪称明主!

这曾经是一个因满清文人修史所遗忘的年代,但是,但凡可以用在盛世中的公共定语,都可以用在这个时代:君贤臣明,人才辈出,文化璀璨。

三代以下,称贤主者,汉文帝、宋仁宗与我明之孝宗皇帝。中国文学史上的里程碑:明前七子所倡导的复古运动,发生在此时。王阳明、唐伯虎在这个时代。

弘治十三年七月,一代神人王阳明去年登第,时年二十九岁。他刚从西北埋葬名将王越归来,授刑部主事。

流芳百世,名传千古的唐伯虎,此时早已卷入弘治十二年的科场舞弊案,被贬为小吏,他已经离开京城。等待他的将是生活的磨难和艺术的辉煌。

这便是张昭所处的年代。

只是,这短暂而绚丽的盛世在弘治十八年就将结束。接下来的正德皇帝在史书上的形象是荒唐、好色、昏庸,但被文官们所遗漏的战功呢?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的璀璨与辉煌,历史的迷雾与疑点,现在都在张昭的面前。

他带着五百年的历史、科技知识而来,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他又可以走到哪一步呢?

整个世界就像是一副风景无限美好、其中又不乏惊涛骇浪的画卷,即将在他面前徐徐展开。而他,正处在这世界小小的一角中。安静,无人知道。

如此情形,他又怎么会甘于平凡?

但是,他还有一个难题要先解决。

这个难题,无关张家的衰落。

张家这种明代中小地主家庭,看着比没有田地的贫民强太多。但在明朝依旧属于被统治阶级。耕读传家,没有读书人是不行的。天灾人祸、生病、繁重的徭役、赋税等等众多因素都足以让张家返贫。

换言之,张家的这种温饱状态很脆弱,抵御风险能力很弱。

现在,因张昭生病借贷二十两银子(京城的名医看病费钱),这笔外债就是张家最大的困难,需要卖地才能解决。

但是,对穿越者而言,二十两银子的高利贷算什么?这根本不叫事。

十年的网文生涯,各种资料都有接触。明穿网文里的各种科技知识,比如水泥、玻璃、炼钢、制药、美食等。这些东西此刻就印在他的脑海中。

张昭现在就像是脑袋中有着无数的金矿,就看他如何去兑现、运用。

他的问题是:他得罪了一个五品文官。

明朝的权利架构,社会风俗和前朝完全不同。五品文官在西汉,那算什么?西汉是军功至上。在唐朝地位如何?那得看其是否和门阀相关。

五品文官在宋朝,那得看你有没有实权。宋朝大把的闲散官员。但是,这里是明朝!

明朝自土木堡事变后,文官集团的势力急剧膨胀。一个五品文官,在京为官,那是六部郎中,把持着六部各司的实权。在地方为官,可以担任管教育的提学官,可以为一府同知。这在文官体系中属于中坚阶层。其能量不可小觑。

张昭得罪的是一个户部郎中。

北直隶文风鼎盛。京城郊外有诸多书院。小张昭这些年便是就读于青龙镇中的明理书院。

明理书院由致仕的六品文官余籍创办。他在官面上有些人脉。六月中旬时请得正五品的户部郎中,科场前辈,弘治六年的进士徐贵前来“讲课”。

徐郎中当日讲得高兴,说起策论。即兴考核书院的一众童生。

弘治十三年四月、五月,蒙古火筛部连续入寇山-西,明军败绩。平江伯陈锐避战。天下对此议论纷纷。徐郎中便是以此为题:如何解决蒙古诸部寇边的问题。

小张昭大约是想出风头,毕竟被一位进士夸奖是很加分的事,抑或者是年轻气盛,在课堂上慷慨直言,要效法汉唐,以一上将率军出塞,直捣黄龙,踏平胡虏。

这个观点很稚嫩,错没什么大错,无非是明朝有文武之争。读书人要站稳立场,要制约武将。哪有让武将单独领军的?但是,问题往往出在不经意间。

弘治年间,蒙古的小王子、火筛年年寇边,打破州县,杀我汉民。比成化朝还嚣张。小张昭在陈述时少不得要骂当朝诸公尸位素餐,水平不行。

这很正常,明朝言论风气很开放的。被小张昭点名的“当朝诸公”中就有此时的阁臣:李东阳!

稍微知道点明史的人都知道这位大佬。

李东阳的生平、事迹、成就且先不论。明朝的高官谁要是没被弹劾(骂)过,那出门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但恰恰徐郎中却是李阁老的门生。

明朝言论风气再开放,也没有当着门生的面骂老师,门生会一声不吭或者表扬的。

“张小友见解很深嘛!”徐郎中淡漠的点评了一句,结束考校。

小张昭当然知道得罪了徐郎中,但是他还能去找徐郎中道歉不成?身份差距太大,他想见都见不到。

第二天,张昭被书院劝退。数日后,小张昭在家读书身染恶疾。

张昭心里颇为无奈。

其实,徐郎中来明理书院前,童生们都被交待过,不要抨击朝廷的政策、高官。这和后世领导来视察会被交代一样。谁曾想小张昭这样出格?

归根结底,还是年轻人莽啊!不知道官场的深浅,权势的可怕。

徐郎中肯定不会去找张昭的麻烦。他没那功夫。但“大人物”的不爽,自然会有无数人替他操心、抹平。小张昭被劝退就是明证。

张昭伸手揉揉眉心。

一个童生,和正五品的户部郎中,地位差距实在太大。这件事的后遗症有两点。

第一,现在,他被明理书院“开除”。但谁知道还有没有后续呢?徐郎中的人脉、背景强大。譬如:宛平县令便是徐郎中的族弟。想讨好他的人多着。捏死他这样的一个童生,成本很低!这是一个未知因素,一个雷。

第二,明理书院率先作出“表率”,和他切割。宛平县的士林只怕会照葫芦画瓢。李阁老就是京师本地人,树大根深。比如,府学的教谕就是李家人。这会导致一个问题,他将无法参加今年的院试。

明朝的科举,并非是通过书院统一报名。但各人在县衙等地报名时需要担保。保其身家清白、不是冒籍、顶替、丧期、假名,不是娼优皂隶之后。

方式有两种:可以是五名考生互结保单。作弊则五人连坐。或者,由本县县学禀生作保。

如此情形,本地士林谁会给他担保?他的科举之路,在不经意间暂时断绝。

穿越而来,这开局难度不低啊。地狱难度称不上,至少是高级难度。

他得尽快解决这件事。

窗外,皎洁的月亮隐在云层中,时间徐徐流逝。

第五百八十一章 再见妻妾第三百零三章 汤玄策的人生(上)第五百三十九章 齐聚阿城(下)第七百零二章 雄文(上)第七百三十八章 结束第六百三十二章 说法第一百四十八章 脸被打的啪啪响第五百一十五章 胆气极壮第九十二章 新游戏(上)第五十章 京西少年(四)-获胜第三十六章 董朗的决定第十七章 不再有兴趣第两百四十六章 阻力第三百七十章 大明明君第一百五十一章 再打一棍子第四百三十七章 两个翻盘点第一百四十章 得与失第十五章 青龙镇之行(上)第三百七十章 大明明君第两百二十二章 与子同袍(四)-创造出的战机第一百二十九章 再次陛见第三百六十章 银票印刷成功第四百五十五章 犒赏、结束第六百四十三章 总督制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义之师?第一百四十五章 看他其高楼(下)第六百三十七章 改革武勋集团第五百六十九章 这美丽的冬季(中)第七百三十七章 最后的余晖第两百三十六章 武英殿中议封爵第三百零三章 汤玄策的人生(上)第七百二十八章 抵达汉城第四百七十九章 交锋(二)第一百四十八章 脸被打的啪啪响第三百七十章 大明明君第五十九章 谣言起第一百九十四章 初战(下)第三百五十五章 竞争不过第六百八十五章 彻底完成整合第六百五十二章 惊闻暗子第十章 蒋家庄第两百三十三章 侍女们第两百九十五章 京师半日(上)第三百六十四章 鞑靼之地第一百九十五章 宣判第七百一十九章 如何掠夺第两百六十章 王小娘子第三百九十六章 好!好!好!第五百三十章 灭窝集部第六百二十八章 燕滨大哭第一百七十五章 婚后日常第四百七十六章 丫鬟们第三百四十章 鼓动寿龄侯第三百二十七章 反击开始第十章 蒋家庄第两百五十二章 将军白马入三原第一百六十三章 再次惊艳第五百九十三章 武安侯府第三百四十二章 结束。第两百五十五章 王恕的态度第三百五十八章 落幕第四百八十五章 交锋(完)-落幕。第四百一十三章 剩下的我来处理第五百三十六章 一战而灭第五百五十九章 沈阳城中(下)第五百三十章 新情况第六百三十一章 密谋第三百五十九章 悠闲半日第三百四十四章 谈判开始第四百六十八章 歪风邪气第三百八十章 回京的任务第两百零四章 拜访王恕(上)第一百一十九章 水泥成功第六百三十八章 达成一致第三百八十二章 查明情况第四百五十四章 各有收获第一百八十二章 陈康的想法第六十九章 生员(九)-红契第七百二十三章 开平见闻第一百九十七章 决意南下第两百六十一章 没法折腾第三百三十六章 臣请独奏第一百六十三章 再次惊艳第三百四十章 鼓动寿龄侯第六百八十五章 彻底完成整合第五百九十章 割以永治第一百零五章 张相公第两百五十五章 王恕的态度第四百七十二章 捐献第七百一十三章 枢密会议第一章 难题第三百四十七章 进宫第一百四十八章 脸被打的啪啪响第两百八十五章 新生意(下)第一百四十章 得与失第一百七十六章 惊闻入寇第四百五十八章 家中收入和支出第两百三十九章 将要离去(上)第五百六十六章 胜却(下)第六十一章 生员(一)-波澜再起
第五百八十一章 再见妻妾第三百零三章 汤玄策的人生(上)第五百三十九章 齐聚阿城(下)第七百零二章 雄文(上)第七百三十八章 结束第六百三十二章 说法第一百四十八章 脸被打的啪啪响第五百一十五章 胆气极壮第九十二章 新游戏(上)第五十章 京西少年(四)-获胜第三十六章 董朗的决定第十七章 不再有兴趣第两百四十六章 阻力第三百七十章 大明明君第一百五十一章 再打一棍子第四百三十七章 两个翻盘点第一百四十章 得与失第十五章 青龙镇之行(上)第三百七十章 大明明君第两百二十二章 与子同袍(四)-创造出的战机第一百二十九章 再次陛见第三百六十章 银票印刷成功第四百五十五章 犒赏、结束第六百四十三章 总督制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义之师?第一百四十五章 看他其高楼(下)第六百三十七章 改革武勋集团第五百六十九章 这美丽的冬季(中)第七百三十七章 最后的余晖第两百三十六章 武英殿中议封爵第三百零三章 汤玄策的人生(上)第七百二十八章 抵达汉城第四百七十九章 交锋(二)第一百四十八章 脸被打的啪啪响第三百七十章 大明明君第五十九章 谣言起第一百九十四章 初战(下)第三百五十五章 竞争不过第六百八十五章 彻底完成整合第六百五十二章 惊闻暗子第十章 蒋家庄第两百三十三章 侍女们第两百九十五章 京师半日(上)第三百六十四章 鞑靼之地第一百九十五章 宣判第七百一十九章 如何掠夺第两百六十章 王小娘子第三百九十六章 好!好!好!第五百三十章 灭窝集部第六百二十八章 燕滨大哭第一百七十五章 婚后日常第四百七十六章 丫鬟们第三百四十章 鼓动寿龄侯第三百二十七章 反击开始第十章 蒋家庄第两百五十二章 将军白马入三原第一百六十三章 再次惊艳第五百九十三章 武安侯府第三百四十二章 结束。第两百五十五章 王恕的态度第三百五十八章 落幕第四百八十五章 交锋(完)-落幕。第四百一十三章 剩下的我来处理第五百三十六章 一战而灭第五百五十九章 沈阳城中(下)第五百三十章 新情况第六百三十一章 密谋第三百五十九章 悠闲半日第三百四十四章 谈判开始第四百六十八章 歪风邪气第三百八十章 回京的任务第两百零四章 拜访王恕(上)第一百一十九章 水泥成功第六百三十八章 达成一致第三百八十二章 查明情况第四百五十四章 各有收获第一百八十二章 陈康的想法第六十九章 生员(九)-红契第七百二十三章 开平见闻第一百九十七章 决意南下第两百六十一章 没法折腾第三百三十六章 臣请独奏第一百六十三章 再次惊艳第三百四十章 鼓动寿龄侯第六百八十五章 彻底完成整合第五百九十章 割以永治第一百零五章 张相公第两百五十五章 王恕的态度第四百七十二章 捐献第七百一十三章 枢密会议第一章 难题第三百四十七章 进宫第一百四十八章 脸被打的啪啪响第两百八十五章 新生意(下)第一百四十章 得与失第一百七十六章 惊闻入寇第四百五十八章 家中收入和支出第两百三十九章 将要离去(上)第五百六十六章 胜却(下)第六十一章 生员(一)-波澜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