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五章 中国数学

耍着夫妻间的花枪吃过早饭,张昭亲自在房间里教授着陈夕凤“识文断句”。

陈夕凤因为庶出,又是女子,根本没有怎么读书。

程朱理学有一个很扯淡的原则: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又是要大加批评的观点。臭名远扬!

张昭直接拿着今天的《真理报》的头条社论文章教陈夕凤。那是他写的,“论普及数学的必要性”。

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石。

其实中国古代的数学一点都不落后,相反还是非常先进的。儒家的君子六艺中就包含数。说句实话,秀才相公们在乡间要是不会算数,很多问题、纠纷,他们是没法调解的。

中国的数学早期是建立在算筹这种工具的基础之上。在汉朝时出现集大成之作《九章算术》。

著名的鸡兔同笼问题,九章算术中就有涉及。然后,因为我们的计算工具是算筹,这就决定我们的数学研究走的是和古希腊文明另外的道路。

以九章算术为代表的中国数学著作,解决勾股定律,圆周率,开平方,开三次方,方程组等问题。

发现没有,差了一点东西:几何!

我们在初中学习数学,分为代数和几何。而中国古代数学的发展,重应用、轻图形,而且是竖写,用算筹去算,往代数这个方向的研究。但在几何上面,那就落后了。

煌煌著作《几何原本》要到明后期的利玛窦和徐光启才翻译、介绍过来。

再后面的数学知识:集合与函数,三角函数,立体几何,数列等等,中国就开始全面的落后。到微积分这个层次更不用说,我们是全面向西方学习。

所以,整体的数学历程,在前期我们是属于领先状态。这和我们汉唐的辉煌是吻合的。

国家兴盛,科技才能兴盛,天天打仗科技树肯定挂。同时,反过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到明代时,中国的数学就已经开始停滞不前。究其原因有两点。第一,科举不考数学。自科举略作发展,数学就不在考试范围内。明算、明法、明字等科在唐朝一开始举行科举时就不受重视,后面干脆废除。

大明朝搞的是八股文科举。

这不要怪朱元璋。去看一下唐宋时的科举有多么坑爹,就知道明代八股的好处。至少在公平上面,那还是有保障的。

文章好不好,至少是有据可依。八股嘛!唐宋时那完全是考官的口味。

比如,张昭现在下场去考试,以他那八股文水平,就算他位高权重,估计没人肯昧着良心帮他吹。因为,这玩意写的好与不好,太容易分辨。

当然,时过境迁,八股文到后面除开训练人的思维逻辑能力,基本就是给废品,而且严重的阻碍了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

国家不提倡,想想,这怎么发展?

没有四六级,能有如今英语在中国的普及?

第二,珠算的普及。

算筹和算盘,这是两种不同的辅助计算的工具。

在明朝时,随着经济的发展,珠算开始普及。因为算起来更方便、快捷啊!

但是,这就导致一个问题,中国的古代数学全部是建立在算筹的基础上,没人会算筹,那些数学经典著作怎么看得懂?

这相当于是把数学换了一个体系,而偏偏研究没有跟上来,数学的发展不停滞才怪。

张昭现在所处的就是这么一个阶段。

所以,他在《真理报》的头版大声疾呼,要重视数学的发展,要在珠算的基础上,把数学的体系重新建立起来。

其实,新军营初级学堂里的数学,全部都是用的横写的算式。这不算张昭原创。元代时就有。

而他推出的数学体系就是他自己在学校里学的。用的是阿拉伯数字和符号。这也是后世通行的数学体系。

在后世,一道数学题,不管是什么语言去表述题干,可以写的千奇百怪,但最后写出来的数学公式,肯定都是一模一样的。

阿拉伯数字,再加各种数学符号。

张昭的目光为何会突然转到数学上去。这并非他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决定。

而是因为,这是程朱理学的极大漏洞。

理学家,特别是其开创性的人物亚圣朱熹,他们认为数学是神秘的,是不可认知的。

朱熹研究数学,研究是易经八卦,从哲学的角度去研究,这能有屁用啊。网上竟然还有人吹他有贡献。

把好好的一门科学,搞得完全神秘化。这叫什么贡献?他是证明过什么定理,还是提出过什么猜想?或者,推广过什么数学理论?完全没有。

朱熹于数学是没有丝毫贡献的。而他把数学研究成这个鬼样子,估计搞个鸡兔同笼的小学题他都算不来。更别提圆周率,开平方,方程组这些复杂的数学知识。

朱学渣说:不是我水平菜,而是这东西本来就不重要。理、气(象)、数。象也者,尽物之形也。数也者,尽物之体也。有是理,便有是气。有是气,便有是数,物物皆然。

所以,结论是“理”是第一位的。

牛逼不牛逼?

然后,他的门徒们都信了。

其实我们学过数学都知道,小学数学和初中代数,只能解决一些日常的小问题,算个账什么的。或者解决工艺上的一些问题。但很难让人感到震撼。

但是,数学到大学之后呢?就可以看到其应用。比如:统计学、概率学。

张昭就是要把数学竖起来,然后往总结经济规律、治国方略上去推论,至少画个图表,比“之乎者也”有说服力吧?

这是他找人和河东派论述的底气所在。你别跟他讨论哲学。程朱理学发展到现在,其哲学体系基本是完整的。就是传说中的逻辑自洽。就讨论实务。

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鬼才和你玩思辨?将来阳明先生会和你们说道这些东西。

张昭这几天在家里也不是光陷在娇妻美妾俏丫鬟们的温柔乡中,事情也是做了一点的。

小雪飘洒在庭院里,房间中温暖如春。陈夕凤很认真的跟着张昭学识字。在书桌前,一笔笔的写“简体字”。

以陈夕凤现在的地位,她并不需要学习完整的繁体字。繁体字的笔画数太多,学起来也困难。她只需要认识繁体字,学会写简体字就足够。

其实,现在大明就有“简体字”。只是不叫这个名字,而是叫做“俗体字”。

这起源于南北朝,隋唐时就简体字的个数就变得多。方便日常的记载啊。

四个丫鬟陪着旁边,俱是崇拜的看着张昭。任谁拿自己的文章做教材、讲解知识,学生都会崇拜啊。

时间缓缓的流逝。

第五百五十五章 回沈阳第七百二十六章 凤凰台见圣人第一百八十九章 作恶多端第三十四章 调动第三百零四章 汤玄策的人生(下)第八十九章 误入第三百九十五章 危机忽至第三百七十五章 落实第七百零三章 雄文(下)第三百五十四章 印刷第一百四十章 得与失第三百一十三章 国子监改革(中)第三百五十九章 悠闲半日第七十四章 生员(完)-口谕第三百四十八章 请继续你的表演第两百五十五章 王恕的态度第一百六十七章 百态(三)第七百二十四章 物价和货币第一百八十章 十日后第四百四十八章 请你们喝顿酒第五百零八章 海西女真四部的打算第两百七十七章 休闲数日第一百四十二章 看他起高楼(上)第四百二十一章 还是大明的百姓第六百八十五章 彻底完成整合第四百二十一章 还是大明的百姓第两百一十八章 林同的情报第三百八十四章 营救成功,只是开始第四十七章 京西少年(一)第六百零五章 出乎意料(上)第九十八章 高估了武勋集团第四百五十一章 回开平中屯卫第两百三十一章 新军卫恐怖如斯。第三十七章 两成第四百四十七章 找你们有点事第五十六章 成长(下)第两百六十章 王小娘子第五百四十七章 何至于此?第三百八十一章 嚣张第四百一十一章 战争的氛围第一百零九章 暗潮涌动第六十九章 生员(九)-红契第六百七十章 事情还得人去做第五百七十六章 终章(下一)第四十九章 京西少年(三)-长宁伯第两百二十二章 与子同袍(四)-创造出的战机第五百九十七章 协商(上)第三十一章 余波第两百四十三章 张昭的建议(下)第一百一十九章 水泥成功第六百四十八章 意外第五百二十二章 野人女真第两百七十三章 面圣(中)第二十五章 影响、名声第三百四十八章 请继续你的表演第一百四十三章 看他起高楼(中)第一百二十九章 再次陛见第两百零七章 胡骑南下第三百七十一章 说服刘大夏第三百六十七章 暴雨忽至第两百一十三章 交战(一)第四百三十三章 告全军将士书第五百八十章 回京(下)第两百八十章 保卫者第五百九十一章 奴家愿意第三百八十二章 查明情况第四百八十八章 军队调动第六百七十八章 安民告示第三百九十六章 好!好!好!第三百四十二章 结束。第二十九章 考前准备(中一)第六百六十七章 夏季的夜第三百五十章 列强的套路第七百一十九章 如何掠夺第四百一十八章 庆祝、道别第四百六十八章 歪风邪气第五百五十八章 沈阳城中(中)第一百五十一章 再打一棍子第两百三十四章 集体婚礼第一百五十四章 伯府夜宴(上)第五百四十五章 火冒三丈第六百六十二章 好消息第两百三十一章 新军卫恐怖如斯。第六百八十六章 纷争再起第七百三十六章 决意出兵第五百一十六章 会说话的库门第一百一十八章 淬炼(一)第三十八章 待日后第一百三十六章 战场转移第六百七十二章 魏国公府第一百四十五章 看他其高楼(下)第两百九十章 激辩(二)第四百八十九章 辽东总兵的讨论第三百五十二章 风潮渐起第两百七十四章 面圣(下)第五百二十三章 将军百战死第四百五十七章 妻妾忽至第两百三十三章 侍女们第十九章 解决、新的问题第五百一十六章 会说话的库门
第五百五十五章 回沈阳第七百二十六章 凤凰台见圣人第一百八十九章 作恶多端第三十四章 调动第三百零四章 汤玄策的人生(下)第八十九章 误入第三百九十五章 危机忽至第三百七十五章 落实第七百零三章 雄文(下)第三百五十四章 印刷第一百四十章 得与失第三百一十三章 国子监改革(中)第三百五十九章 悠闲半日第七十四章 生员(完)-口谕第三百四十八章 请继续你的表演第两百五十五章 王恕的态度第一百六十七章 百态(三)第七百二十四章 物价和货币第一百八十章 十日后第四百四十八章 请你们喝顿酒第五百零八章 海西女真四部的打算第两百七十七章 休闲数日第一百四十二章 看他起高楼(上)第四百二十一章 还是大明的百姓第六百八十五章 彻底完成整合第四百二十一章 还是大明的百姓第两百一十八章 林同的情报第三百八十四章 营救成功,只是开始第四十七章 京西少年(一)第六百零五章 出乎意料(上)第九十八章 高估了武勋集团第四百五十一章 回开平中屯卫第两百三十一章 新军卫恐怖如斯。第三十七章 两成第四百四十七章 找你们有点事第五十六章 成长(下)第两百六十章 王小娘子第五百四十七章 何至于此?第三百八十一章 嚣张第四百一十一章 战争的氛围第一百零九章 暗潮涌动第六十九章 生员(九)-红契第六百七十章 事情还得人去做第五百七十六章 终章(下一)第四十九章 京西少年(三)-长宁伯第两百二十二章 与子同袍(四)-创造出的战机第五百九十七章 协商(上)第三十一章 余波第两百四十三章 张昭的建议(下)第一百一十九章 水泥成功第六百四十八章 意外第五百二十二章 野人女真第两百七十三章 面圣(中)第二十五章 影响、名声第三百四十八章 请继续你的表演第一百四十三章 看他起高楼(中)第一百二十九章 再次陛见第两百零七章 胡骑南下第三百七十一章 说服刘大夏第三百六十七章 暴雨忽至第两百一十三章 交战(一)第四百三十三章 告全军将士书第五百八十章 回京(下)第两百八十章 保卫者第五百九十一章 奴家愿意第三百八十二章 查明情况第四百八十八章 军队调动第六百七十八章 安民告示第三百九十六章 好!好!好!第三百四十二章 结束。第二十九章 考前准备(中一)第六百六十七章 夏季的夜第三百五十章 列强的套路第七百一十九章 如何掠夺第四百一十八章 庆祝、道别第四百六十八章 歪风邪气第五百五十八章 沈阳城中(中)第一百五十一章 再打一棍子第两百三十四章 集体婚礼第一百五十四章 伯府夜宴(上)第五百四十五章 火冒三丈第六百六十二章 好消息第两百三十一章 新军卫恐怖如斯。第六百八十六章 纷争再起第七百三十六章 决意出兵第五百一十六章 会说话的库门第一百一十八章 淬炼(一)第三十八章 待日后第一百三十六章 战场转移第六百七十二章 魏国公府第一百四十五章 看他其高楼(下)第两百九十章 激辩(二)第四百八十九章 辽东总兵的讨论第三百五十二章 风潮渐起第两百七十四章 面圣(下)第五百二十三章 将军百战死第四百五十七章 妻妾忽至第两百三十三章 侍女们第十九章 解决、新的问题第五百一十六章 会说话的库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