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一章 落定

李东阳理解刘大夏的坚持,但他作为首辅,且是才上任几个月的首辅根本不可能去为这种事硬顶弘治皇帝。

接下来几天,随着朝堂里的中高级官员逐渐表态,局势在明眼人看来变得非常的清晰。

这个局势,并非说赞成设立“枢密院”的朝堂重臣们占多数,恰恰相反,反对者占多数。

比如吏部尚书马文升就明言:若将武选司、职方司之权归枢密院,将来若是武臣叛乱,将如何自处?此非长久之策。

再比如储相王鏊在奏章写道:此策将重蹈五代之乱。

但是,在明眼人看来越是如此,越显得反对者其实很“气虚”。原因就两点。

第一,张昭近两年来连续大胜,底气十足。文臣在军事上的话语权确实在降低。特别是张昭的大胜,兵部都没有参与。武器、物资、兵员、粮饷全是自备的,而战略、战术文臣们更是外行。

第二,以史为鉴不能只看唐末、五代,还要看到北宋、南宋以文制武的弊端。有宋一朝,经济是世界级的强国,军事打得像一坨狗屎一样。北宋靖康之变后更是滑稽的笑料百出。

所以,这帮文臣们说来说去,理由无非就是设枢密院之后如何限确保武臣们的忠心,不叛变。本质上是士大夫们一直在试图接管大明的国家权力。

这种心思是根本上不得台面的。真以为明朝历代皇帝重用宦官为祸都是傻逼吗?这是皇权面对士大夫集团压制的一种“反弹”。平庸如天启皇帝都知道“九千岁”要重用。

而弘治皇帝有着整个军方支持,特别是手握雄兵的张昭的支持,他明确的表示意愿,想要将职方司和武选司划到枢密院中,文臣们是拦不住的。

这是从大的方面去说。而更细微之处是:内阁首辅李东阳,三辅焦芳并没有反对。

焦阁老还把儿子焦黄中派来给张昭乔迁新居送了一点礼物,明确表示他的态度。张昭是于正月三十日迁居到京西的新秦伯府中。

文官集团有时候是一个整体,但有时候也可以认为是有不同的利益群体。像大礼议时,张璁、桂萼就不卖杨廷和等人的帐,而是和嘉靖皇帝站在一起。

报纸上关于正反双方的观点来回争论、相互攻击。于正事没什么帮助,反倒是把各自的报纸销量都提上去。

弘治十七年的开年大戏并非浪得虚名啊!

二月初一的傍晚,翰林学士王华散衙之后到张昭的新府邸中拜访。明面上的理由自然是恭贺张昭乔迁新居。而实际上他的来访也是代表着一批人的疑虑。

张昭在庭院里一处景色秀丽的小轩中招待他。月影落在碧瓦上、芙蓉花圃。仆人们上酒菜之后退了下去。

张昭微笑着伸手邀请道:“这是新笋,滑嫩可口。我是真没想到会是伯父来访。”

王华穿着灰色的直裰,头戴四方平定巾,典型的明代读书人装束。脸型略消瘦,颌下一缕长须,苦笑着道:“伯安都在辽东带兵,不是我来还会是谁来?”

说着,和殷勤劝酒的张昭畅饮一杯,诚恳的道:“子尚,我亦不问你和其他人的恩怨,就问你设枢密院,整顿军队意欲何为?

现在翰林院中有两种猜测,其一,你在揽权,欲在数年之后北伐。其二,借天子以自重,准备掀起文武党争。”

大明朝的翰林院卧虎藏龙。日后的大佬杨廷和就在其中。还有梁储、费宏。他们这帮人在一起闲聊,真能把张昭的意图猜的七七八八。

没有人会认为张昭要谋反。

张昭沉默的抿一口酒,道:“伯父,我只想自保而已。至于北伐,我没有那么乐观,数年之内大明朝的财政是无法支撑大军灭掉鞑靼人的。”

王华是个厚道人,语重心长的道:“子尚,我相信你的话。但是朝中、京中有些人未必会。你在真理报上实名骂刘东山令很多人觉得你咄咄逼人啊。”

张昭就笑一下,没有置辩。他骂刘大夏几句,在某些人看来就是咄咄逼人。那他去年底被一帮人围攻,舆论大哗,甚至张皇后都在吹风,这又算什么呢?

总不能一句“树大招风”或者说“改革深化触犯到某些人的利益”就算完事吧?

你做初一就不要怪我做十五。

其实按照张昭的计划,设立枢密院不必和兵部争权。他本来是按照计划中的第一步,先整顿武勋集团。他这一手是要削成国公、武安侯、定国公三方。别以为论道报搞事他不知道。而搞武安侯则是为金凤的事出气。

这是意外所至。

他前些日子邀请弘治皇帝来家中吃饭,游玩。他意识到弘治皇帝对他的信任度还是非常高的。连他建议皇帝独居养身体都没有惩罚。而且,他还承担着给弘治皇帝修建皇家园林的“重任”。

所以,他才会顺势的提出要把兵部职方司和武选司划到枢密院中。大势在此,自然要尽可能的换取好处。当然,这对他,对弘治皇帝而言都是有利的。

所以,本该“轻松”了结的事情发生变化。

他公开“嘲讽”刘大夏其实是在带舆论的节奏。试问“刘十策”有什么脸面和他争武将的人事权呢?否则的话,他没必要干这种事。

王华无奈的叹口气,道:“刘东山目前不会退让的。这关系到他的声誉。局面现在僵住,再闹下去就会发展为党争。我是建议子尚你略退一步。

枢密院保有你在战时的权力。即你管辖的宣府、北直隶、大宁、东北五都司、其余九边的军官选拔,你事后向兵部报备即可。而京营、十二团营、南边各部还是要由兵部武选司来决定。”

第四百七十二章 捐献第一百四十九章 进宫(上)第五百二十三章 将军百战死第两百三十章 命运改变(诸位书友中秋节快乐)第六百八十一章 敌人是谁第九十七章 武英殿中露峥嵘(一)第两百七十四章 面圣(下)第两百七十三章 面圣(中)第七百一十四章 战、和之论第两百六十五章 你当这是玄幻吗?第一百八十九章 作恶多端第四百五十五章 犒赏、结束第三百五十五章 竞争不过第六百四十二章 应对第两百八十六章 人才第八十一章 李东阳(下)第六百九十九章 萧敬教太子第一百九十一章 一箭杀敌,一人如虎第三百四十一章 张皇后的决定第两百零九章 选择第四百七十一章 京西园林畅想第五百一十四章 安排的明明白白第两百九十四章 收获、梁储第六百七十五章 欺诈第二十八章 纵论战争第八十三章 初见太子(下)第四百五十九章 悠闲生活(上)第五百六十八章 这美丽的冬季(上)第五百五十四章 学谁?第两百八十章 保卫者第四百七十九章 交锋(二)第六百六十一章 论兵第两百四十三章 张昭的建议(下)第三百六十三章 教太子(上)第三百五十六章 庆贺第七百零九章 百感交集第六百二十八章 燕滨大哭第五百章 停止待勘第四百八十四章 交锋(七)-大宁总兵人选第五十八章 考场中第六百九十九章 萧敬教太子第一百九十四章 初战(中)第四百二十六章 合围、追击第一百九十一章 一箭杀敌,一人如虎第两百一十五章 没有猪一样的敌人第六百八十一章 敌人是谁第四百六十三章 调研(上)第两百九十五章 京师半日(上)第一百八十八章 进入战区第一百八十六章 为大军先锋第六百五十四章 余波第五百六十章 相逢(上)第六百四十一章 调动频繁第六百一十二章 后悔迟了第一百三十一章 接下来的三件事第一百三十一章 接下来的三件事第一百三十二章 你的就是我的第四百四十五章 明示天下诸国第三百一十五章 国子监改革(下一)第四百四十二章 各地知晓第四百三十章 我只是让你传个信第两百一十七章 更加危险第四百五十五章 犒赏、结束第两百五十八章 王恕的手段第一百二十三章 隔空对话第三百九十六章 好!好!好!第三百三十五章 人多力量大第六百六十八章 大明的盐业要完第一百九十九章 报捷(下)第两百八十二章 重临小安镇第四百四十八章 请你们喝顿酒第六百九十一章 御批第六百二十七章 府里的晚餐第五百五十二章 驻守安排第三十二章 留取待春深(上)第六百五十七章 处罚第六百五十五章 军方第一人第四百九十六章 祖宗基业不能丢第四十三章 意外第六百五十章 抓捕第四十七章 京西少年(一)第一百一十八章 淬炼(一)第五百三十章 新情况第六百三十六章 悔之莫及第九十四章 被御史弹劾第七百三十六章 决意出兵第一百四十章 得与失第四十八章 京西少年(二)-谁才是傻逼?第六百四十三章 总督制第一百零二章 李幽的分析第一百三十五章 说一千两就得一千两第六百三十章 谁算计谁第六十章 压制第一百六十八章 请假第七百二十六章 凤凰台见圣人第五百五十六章 捋顺第六百九十三章 只能打明牌第一百八十章 十日后第三百九十八章 臣愿效法前贤第一百八十九章 作恶多端
第四百七十二章 捐献第一百四十九章 进宫(上)第五百二十三章 将军百战死第两百三十章 命运改变(诸位书友中秋节快乐)第六百八十一章 敌人是谁第九十七章 武英殿中露峥嵘(一)第两百七十四章 面圣(下)第两百七十三章 面圣(中)第七百一十四章 战、和之论第两百六十五章 你当这是玄幻吗?第一百八十九章 作恶多端第四百五十五章 犒赏、结束第三百五十五章 竞争不过第六百四十二章 应对第两百八十六章 人才第八十一章 李东阳(下)第六百九十九章 萧敬教太子第一百九十一章 一箭杀敌,一人如虎第三百四十一章 张皇后的决定第两百零九章 选择第四百七十一章 京西园林畅想第五百一十四章 安排的明明白白第两百九十四章 收获、梁储第六百七十五章 欺诈第二十八章 纵论战争第八十三章 初见太子(下)第四百五十九章 悠闲生活(上)第五百六十八章 这美丽的冬季(上)第五百五十四章 学谁?第两百八十章 保卫者第四百七十九章 交锋(二)第六百六十一章 论兵第两百四十三章 张昭的建议(下)第三百六十三章 教太子(上)第三百五十六章 庆贺第七百零九章 百感交集第六百二十八章 燕滨大哭第五百章 停止待勘第四百八十四章 交锋(七)-大宁总兵人选第五十八章 考场中第六百九十九章 萧敬教太子第一百九十四章 初战(中)第四百二十六章 合围、追击第一百九十一章 一箭杀敌,一人如虎第两百一十五章 没有猪一样的敌人第六百八十一章 敌人是谁第四百六十三章 调研(上)第两百九十五章 京师半日(上)第一百八十八章 进入战区第一百八十六章 为大军先锋第六百五十四章 余波第五百六十章 相逢(上)第六百四十一章 调动频繁第六百一十二章 后悔迟了第一百三十一章 接下来的三件事第一百三十一章 接下来的三件事第一百三十二章 你的就是我的第四百四十五章 明示天下诸国第三百一十五章 国子监改革(下一)第四百四十二章 各地知晓第四百三十章 我只是让你传个信第两百一十七章 更加危险第四百五十五章 犒赏、结束第两百五十八章 王恕的手段第一百二十三章 隔空对话第三百九十六章 好!好!好!第三百三十五章 人多力量大第六百六十八章 大明的盐业要完第一百九十九章 报捷(下)第两百八十二章 重临小安镇第四百四十八章 请你们喝顿酒第六百九十一章 御批第六百二十七章 府里的晚餐第五百五十二章 驻守安排第三十二章 留取待春深(上)第六百五十七章 处罚第六百五十五章 军方第一人第四百九十六章 祖宗基业不能丢第四十三章 意外第六百五十章 抓捕第四十七章 京西少年(一)第一百一十八章 淬炼(一)第五百三十章 新情况第六百三十六章 悔之莫及第九十四章 被御史弹劾第七百三十六章 决意出兵第一百四十章 得与失第四十八章 京西少年(二)-谁才是傻逼?第六百四十三章 总督制第一百零二章 李幽的分析第一百三十五章 说一千两就得一千两第六百三十章 谁算计谁第六十章 压制第一百六十八章 请假第七百二十六章 凤凰台见圣人第五百五十六章 捋顺第六百九十三章 只能打明牌第一百八十章 十日后第三百九十八章 臣愿效法前贤第一百八十九章 作恶多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