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微妙的信号.

光阴荏苒,时间渐渐推移到了大治八年的三月,就在这个月的月初,大唐即将举行一次规模空前的大朝,这次新年大朝和从前只有四品以上官员才拿得到朝议内容不同,早在一个月前便已经定下了基调,几乎所有的官员都知道这次新年大朝的重要性,大唐皇帝陛下将在这次三月大朝上正式册封太子,但太子册立谁却没有明说,可宫中已经传出信息,太子必然是李琪无疑。

立储对历朝历代都是一件关乎国本的大事,这对今天的大唐也同样至关重要,从七年前张焕初登位时起,立太子的呼声就接连不断,但张焕却以皇子年幼为由,迟迟不立太子,众臣也知道他不想轻易做出这个重大的决定,但此时的张焕已经近四十岁了,他的两个最大的儿子雍王琪十六岁,赵王十二岁,皆到了明事理的年龄,如果再不定下来,一旦引发王储之争,那是谁也不想看到的悲剧,因此,张焕在经过近七年的思考观察,终于下定了决心。

晚上,夜幕刚刚降临,崔家的家主崔贤便来到了目前崔家资格最老的崔寓的府中,崔贤已经从儿子离家的事件中恢复过来,从他最终与房宗偃达成由次子崔昭迎娶房敏的决定,便可看出崔贤对儿子让步了,事实上他一直后悔将儿子赶出家门,但又有什么用呢?崔曜在远隔万里之外的巴格达,音信渺茫。只是从去年五月来出使来大唐的大食特使阿古什地口中得到了一点消息,儿子在巴格达很忙,他已经近一万名学生,学习汉语,学习东方的历史。

崔贤无语了,这意味着长子可能再也不会继承崔家的基业。他陷入了极度的沮丧中,悔恨和痛苦,一直到半年后,他才渐渐从自责的痛苦中慢慢走出。

今天崔贤是接到崔寓的紧急口信,下朝后便直接来到崔寓府中,自从崔圆去世后。崔寓就担起了崔家精神领袖地重任,他是大唐七相之一,资历深厚,在朝廷中拥有广泛的人脉。但他从来都很低调,在崔圆时代他就仿佛是崔圆的影子,在担任家主短短的几年内,他始终使崔家保持着一种和他一样的低调作风。直至他将家主的位子让给崔贤,崔寓依旧是保持他地影子风格,只不过这个影子在崔圆去世后突然放大了几倍。

崔寓的府邸位于平康坊,也就是当年李林甫闹过鬼的旧宅,他在这所宅子里住了六年,却从来没有遇到过什么怪异之事,此刻崔寓正在书房里奋笔写着什么。门外忽然有管家禀报道:“老爷。家主来了。”

“让他进来。”崔寓急忙写完最后两个字,便将所写的东西翻转过来。他暂时不想让崔贤看到他写地是什么。

片刻,崔贤快步走进了书房。上前施了一礼道:“参见二叔。”

“自家人就不用客气了,快快请坐。”

一名侍妾给崔贤铺了软垫,又给他端上一杯茶,待侍妾退下,崔寓这才瞥了崔贤一眼,微微笑道:“你知道今天我紧急叫你来是什么事吗?”

崔贤端起茶杯沉吟一下便道:“可是为后日册立太子一事?”

“这也算是一件事吧!”崔寓笑了笑,却没有继续讲第二件事,而是停在了册立太子一事上,“你认为这个太子会是谁?李琪还是李?”

提到册立太子之事,崔贤脸上的沮丧之意流露无遗,“这还用问吗?我们的元妃争不过裴家的皇后,这太子之位自然是裴家赢了。”

作为家主,崔贤也十分重视家族地兴盛,现在朝中的形势已经不像多年前崔、裴两家独大,事实上,当年的七大世家都已经没落了,裴家的没落在于裴俊几个儿子的分裂,导致裴家人心散了,而有能力的裴明远又一直在常州做官,对于家族事务鞭长莫及,裴佑又没有魄力,无法重新凝聚裴家的人心,至于崔家,崔贤从不认为这是自己地责任,他一直认为崔庆功地背叛导致崔家的彻底没落,当然,最重要地原因是当年皇上对世家的压制,从科举上便可看出,这几年被录取地世家子弟越来越少了,崔家甚至连续两年都没有人能中榜,裴家也是一样。

尽管世家已经走向没落,崔家和裴家一样,心怀不甘,他们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任皇帝的身上,所以两家对于太子之争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崔家将希望一直寄托在崔宁的儿子李的身上,直到昨天宫中传出消息,张焕已经在请人教习李琪礼仪了,崔贤这才彻底死心了,崔家最终败给了裴家,他长叹一声道:“三十年后,裴家必有复兴之机,而我们崔家算是从此沉沦了。”

“家主又何必这么悲观呢?”崔寓淡淡一笑道:“据我看来,崔家不会就此沉沦,而裴家也不可能再重新崛起。”

崔贤听出叔父话中有话,他连忙追问道:“这是为何?”

“这就是我今天叫你来的第二件事,朝廷的权力架构即将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了。”说到这,崔贤将桌上所写的书信又翻转过来,神情有些萧索地说道:“这次大朝不仅是册立太子那么简单,皇上恐怕是要重新换相了。”

“换相?”崔贤大为惊讶,一月时张破天正式退仕,紧接着二月楚行水告老还乡,这才隔多久,又要换相了,着实让崔贤大吃一惊,他连忙问道:“那这次是谁下台?”

“皇上没有明说,他只是有感而发,希望相国最好由五十岁左右的官员来担任。”崔寓微微一叹道:“这其实就是说给我与裴佑听,他是想让我们自己辞去相国之位。”

崔贤沉吟一下便道:“或许这只是皇上无心之言。其实并没有换相的意思呢?”

崔寓摇了摇头,有些感慨道:“君无戏言,我与他共事这么多年,难道还不了解他吗?这是他蓄谋已久之事,一步一步还相,先是张破天。再是楚行水,这两个都是与他私人关系极深之人,先换掉他们,再来换崔、裴两家相国也就顺理成章了,不过我们做了快八年地相国,确实已是少有了。”

崔贤沉默了。他想到了自己,张破天退仕,皇上任命胡庸为兵部尚书,这是提拔嫡系从龙派。而楚行水退相,推荐房宗偃为礼部尚书,这又是楚行水派势力的延续,从这两人的接任来看都是为了平衡朝中势力。那么二叔辞相位,应该是自己接任才对,从资历上来说,他崔贤曾担任过蜀郡刺史、汉中刺史、太常卿,现在又是光禄寺卿,出任相国是绰绰有余了。

想到这,崔贤的目光变得热切起来。崔寓如何不懂侄儿的心思。他暗暗叹了一口气,谁说龙生龙、凤生凤的。自己大哥是何等老谋深算,可他地儿子却是如此愚蠢。难道他看不出立太子和换相其实是一件事情吗?为什么拖了八年才换相,直到现在才立太子,再深想一下,张、楚、崔、裴四相先后换掉,这不就是四大世家的彻底覆灭吗?自己的侄儿居然还梦想接替自己入相,蠢啊!

当然,张焕并没有明着说要他崔寓、裴佑辞职,也没有限定时间,那只是不想撕破脸皮,如果他们不知趣、不识相,那张焕必然又要发动一次考试作弊事件来清理官场了。

五十岁的相国,这只不过是一个微妙的信号。

大明宫紫宸阁的御书房内,张焕正在看一份关于回纥局势地最新报告,去年一月,回纥内部发生了严重的内讧,使回纥的粮食危机显露无遗,三月,颉干迦斯派三万大军进攻东回纥,药罗葛灵以四万人迎战,两支军队在克鲁伦河南岸的草原上发生了惨烈地战斗,最后以东回纥的惨胜而告终,那一战双方阵亡五万人以上,使得东西回纥都元气大伤。

事隔一年,翰耳朵八里再次出现了调兵的迹象,根据在翰耳朵八里的密探报告,这一次,颉干迦斯调兵人数不低于五万军,五万大军,这几乎是颉干迦斯最后地本钱了。

张焕又从桌上找到另一本奏折,这是药罗葛灵两个月前写来,是恳求大唐援助军械物资的一本奏折,在这本奏折中提到了一个细节,今冬依附可敦城的牧民增加了三十万人,看来,这就是颉干迦斯要倾兵而出的根本原因了,此消彼长,他再不灭掉东回纥,草原上就没有他颉干迦斯的立足之地了。

张焕背着手慢慢走到窗前,望着窗外春意盎然的景色,一晃他今年已经快四十岁了,执掌大唐进入第八个年头,这八年来大唐的国力得到极大地发展,土地改革已经步入正常轨道,官仓官库中钱粮充足,米价跌到二十五文每斗,如果除去物价因素,这其实已经达到了天宝初年地水平,国富民强,尽管人口还所有不足,但人口的繁殖没有两代人地积累,是恢复不了全盛时的五千万水平,两代人,那至少也要三五十年后了,等不了这么久了,张焕忽然生出一种时不我待地感觉,他已近中年,难道还要再让他等十年不成?

再说,经过八年的国力恢复,财力物力都有了一定的基础,他军权在握,现在是到最后清算世家的时侯了,还有回纥,两年的围困和内讧,翰积弱已深,也可以动手了。

想到这,张焕毅然回到桌上,提笔写了一纸手谕,命道:“让杜梅派人将此手谕火速发往黠戛斯部。”

处理完回纥之事,张焕草草用了午膳,小睡片刻,又开始了下午的朝务,这时,一名宦官前来禀报:“李翰林和雍王殿下求见陛下。”

“命他们进来。”张焕放下笔,面带微笑地等候李泌和儿子李琪的到来。正如朝中所传,张焕最后地决定就是立嫡长子为储君,这是众望所归,李琪仁孝温恭、动必由礼,而次子李长得孔武有力,性格坚韧独立。和他颇为相似,从个人感情上他更加喜欢李一点,但是国之根本岂能以他个人的喜好而改变,他要的绝非是一个锐意改革的继承者,在经历自己数十年的大治后,张焕需要的是一个能够继承他国策地守成者。能将他农商相济的国策延续下去,直至大唐最终走向盛世,同时,他要的又是一个宽容仁厚。能遵循儒家以仁礼治国的原则,能善待天下百姓、能善待文武群臣、能善待自己兄弟姐妹的仁君,嫡长子琪正符合这个条件,这也是他和相国们反复讨论后的结果。

片刻。李泌和李琪快步走了进来,这几天李泌地心情极好,皇上终于决定立雍王为太子了,他对这个决定极为赞成,他的想法和张焕一致,他也强烈主张张焕之后的继承者实行萧规曹随的治国方略,不要轻易改变各项国策。最多只是微调以完善。这样经过两代君主地延续,大唐君相制衡、三省制衡的原则才能真正确立下来。形成一种深入人心的道德伦理的信念,才能在几百年后仍然保持旺盛地生命力。这其实也就是三省六部的精髓所在。

“臣李泌参见皇帝陛下。”

“儿臣参见父皇。”

张焕见儿子精神饱满、仪态从容,心中感到十分安慰,他命宦官赐了坐,又笑问道:“后日皇儿就要开始面对天下之人,心里可曾紧张?”

李琪微微欠身对父亲答道:“儿臣以平常心面对,不以荣耀而喜,不以升迁为傲,严格约束好自己及属下,自然就没有什么紧张。”

张焕点了点头,儿子的回答还算让他满意,做太子关键是要修德,以德服人,看来他是意识到了这一点,张焕沉吟一下又道:“虽然时间还早,但为父还是想提前告诉你,十月父皇要去碎叶巡视,同时在拓折城与大食哈里发会晤,正式签署两国间的和平条约,可能会有半年时间不在长安,届时为父会将社稷暂时交给你监国,再命相国们辅佐于你,所以这几个月父皇会拿一些国事给你处理。”

张焕这几句话说得极为平淡,但旁边的李泌心中却如惊雷滚过,脸色霎时大变,他忽然意识到了皇上深谋之远,从前年便决定两年后去西域会晤大食国君,这岂不是说他早就决定今年换相、册封太子吗?

如果说换相是重新布局大唐权力构架的开始,那册封太子就是吹响了向世家发动进攻的号角,那么,皇上在这个时候离京去西域巡视,又隐藏着什么更深地用意呢?

李泌地脸色大变被张焕察觉了,他迅速瞥了李泌一眼,依然不露声色对儿子笑道:“父皇既然决定后日正式册封你为太子,那你也应该搬到东宫去住了,这些日子你一直在学习礼仪,父皇觉得也没有什么必要了,所以明天你就放松一下,上午先去东宫好好游览一番,下午再带上你的弟妹和平姨去西内苑骑马射箭,知道吗?”

李琪连忙起身对父亲深施一礼,“儿臣谨遵父皇之命。”

“去吧!”张焕笑着摆了摆手,“你母后这几天思念你甚切,去探望一下她,让她为你感到高兴。”

说着,他又对李泌施了一个眼色,示意他留下来,待李琪告退后,张焕便对李泌道:“这次琪儿入主东宫,先生是否愿意出任太子詹事一职呢?”

太子詹事也就东宫百官之长,虽然是太子时期没有什么实权,但往往在太子登位后,就会被提拔为一国之相,职位十分重要,不过前年张焕大刀阔斧改革官制,已经裁去所有地王府属官,东宫的闲官也裁去大半,仅保留三太三少等荣誉职务,以及一些重要地辅佐官,太子詹事也是保留的官职之一,正三品衔。

李泌立刻摇了摇头,“多谢陛下的厚爱,只是臣今年已经年近七十,就算做了太子詹事,又岂不让人诟病?所以臣想来想去,决定辅佐太子到十八岁,臣就正式归隐,请陛下成全。”

张焕又笑了笑,“那先生就担任两年的太子詹事如何?待皇儿满十八岁,朕答应先生归隐。”

李泌沉思片刻,忽然问道:“臣想问一下,如果臣为太子詹事,那谁又为太子少詹事?”

太子少詹事也就是接任太子詹事的首选官员,事实上也就是将来的相国候选人,张焕既然只让自己当两年太子詹事,那么担任太子少詹事的官员也就极为重要了。

张焕暗暗点头,李泌果然厉害,竟然看透了自己让他做两年太子詹事的真实用意,他也不隐瞒,便坦率地告诉了他,“太子少詹事朕已经决定让中书舍人韩愈担任,朕也不隐瞒先生,韩愈资历稍稍嫌浅,从中书舍人一步提拔为太子詹事不太合适,所以朕就想先让他先做两年太子少詹事作为晋升阶梯,这件事朕昨天已和本月执政事笔的韩相国商量过,得到了他的同意。”

说到这里,张焕话题一转,回到了今天召他来的主要议题上,“今天朕请先生来,主要是想先通告先生一下,朕已酝酿了五年的土地实名制将正式从四月一日起推出,由御史台和土地田亩监联合执行,用三年时间完成土地的实名登记。”

张焕说出这个决定,李泌的心也随之沉入了深渊,说明刚才他的猜想是正确的,皇上真的要对世家动手了,所谓土地实名制貌似向全国执行,但事实上普通百姓授田时本来就是实名制,而寻常中小地主虽然占有比授田要多的土地,可是他们可以通过军功、协助办学、协助孤寡等办法得到勋官,只要不是太过分,也大多能过得去,其实说白了,这个所谓的土地实名制就是针对各大世家的最严厉手段,变相没收他们的田产,打个比方,崔家占有土地一万顷,以崔圆曾官至一品太师为例,他的永业田是六十顷,加上职分田十二顷,也不过七十二顷,那他崔家这一万顷土地又该怎么个实名制法,全部给家主崔贤吗?他当然想要,可是他又担得起这个万顷土地的资格吗?就算平分给崔家族人,崔家子弟大多是没有官职的平民,也就每人三十亩的标准,也远远占不了一万顷土地,顶天了也就千亩土地左右,剩下的要统统收回,或者课以重税逼他们交回,所以土地实名制的律令一发,其实就是一场全国范围内的侵占土地大清理,张焕初登基时皇位不稳,没有动,他一直忍了近八年时间,才终于等到现在时机的成熟。

剥夺世家的土地,也就是夺去了世家赖以生存的基础,世家离最终分崩离析不远了,但让李泌感到心惊胆颤的不是土地实名制本身,而是张焕三个月后就要离京去西域会晤大食哈里发,这真是一种时间上的巧合吗?李泌知道,土地实名制必然会激起各大世家的强烈反弹,他望着张焕坚毅的脸庞,心中忽然生起了一丝莫名的惊惧。

大治八年三月五日,在三月大朝上张焕正式册封嫡长子琪为东宫太子,大唐储君确立,也就在同一大朝上,韩却出人意料地宣布,将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土地实名制,天下臣民,皆应登记田亩范围,以明无主之地。

此法令一出,震惊了朝野内外。

(名门离全本已经不到十章了,离结局越来越近,可是名门离四十万推荐票还差四千五百票,焦急啊!其实老高每天基本上是零点更新,这时大家手中都应有推荐票才是,恳求大家看完后,回到书页,点一点推荐,看在跟书一年的情面上,满足老高完本前的最后一个心愿吧!合掌致谢。)

第154章 京娘的酒楼第231章 厉兵秣马(四)第39章 回纥惊变(下)第3章 挥琵琶(中)第186章 新式武器第407章 碎叶银矿第296章 回首西望第80章 稳军心第330章 矛盾丛生(上)第188章 关陇旧臣第26章 仗刀行第241章 奇袭成都(下)第95章 崔小芙第196章 事关重大(上)第55章 战朝堂(四)第31章 长安行第8章 闻母讯第109章 真正的较量(下)第257章 凤翔之变(中)第355章 余震未消第47章 崔皇后第225章 绝地反击(上)第256章 凤翔之变(上)第86章 置新宅第220章 千里奔袭第381章 江淮风云(八)第104章 争夺家主(六)第150章 谈判(上)第11章 查旧帐(下)第167章 抉择(上)第388章 大治开元第108章 真正的较量(中)第32章 慈恩寺第207章 格局之变(四)第244章 长孙寿宴第50章 重返巴格达.第53章 战朝堂(二)第6章 林芝堂(上)第22章 碎叶风云(三)第276章 朱泚之死第217章 欲加之罪第407章 碎叶银矿第338章 无孔不入第242章 万里孤军第238章 虚晃一枪第400章 朝廷内外(上)第268章 风雨将至(上)第47章 封锁与反封锁第22章 碎叶风云(三)第242章 万里孤军第115章 颜杯裴酒第239章 三方角力第85章 遇故人第120章 尔虞我诈(一)第189章 朱泚造反第38章 回纥惊变(上)第10 章 大年初一第345章 各施手段第46章 大唐帝第334章 国事烦忧(下)第96章 崔小芙(下)第215章 酒楼偶遇第391章 临朝首日第189章 朱泚造反第218章 河湟明月第30章 唐兵营第239章 三方角力第363章 绝代佳人第361章 放下武器第334章 国事烦忧(下)第12章 杀人风波.第95章 崔小芙第265章 崔王交恶第413章 笔筒案(一)第264章 张党雏形第45章 碎叶消息第277章 偶遇贵人第38章 绑佳人(中)第4章 挥琵琶(下)第67章 惊天变第7章 林芝堂(下)第250章 我的条件第29章 碎叶风云(十)第116章 裴俊的策略第60章 残月如血第341章 朝政懈怠第328章 安西战略(十八)第152章 凤翔诉情第23章 碎叶风云(四)第402章 明远荐贤第264章 张党雏形第116章 裴俊的策略第199章 备战陇右第134章 谋取河西(中)第180章 磨刀(下)第366章 大唐变天(中)第51章 联姻难第299章 葛逻禄人第33章 碎叶风云(十四)第382章 困兽犹斗(上)
第154章 京娘的酒楼第231章 厉兵秣马(四)第39章 回纥惊变(下)第3章 挥琵琶(中)第186章 新式武器第407章 碎叶银矿第296章 回首西望第80章 稳军心第330章 矛盾丛生(上)第188章 关陇旧臣第26章 仗刀行第241章 奇袭成都(下)第95章 崔小芙第196章 事关重大(上)第55章 战朝堂(四)第31章 长安行第8章 闻母讯第109章 真正的较量(下)第257章 凤翔之变(中)第355章 余震未消第47章 崔皇后第225章 绝地反击(上)第256章 凤翔之变(上)第86章 置新宅第220章 千里奔袭第381章 江淮风云(八)第104章 争夺家主(六)第150章 谈判(上)第11章 查旧帐(下)第167章 抉择(上)第388章 大治开元第108章 真正的较量(中)第32章 慈恩寺第207章 格局之变(四)第244章 长孙寿宴第50章 重返巴格达.第53章 战朝堂(二)第6章 林芝堂(上)第22章 碎叶风云(三)第276章 朱泚之死第217章 欲加之罪第407章 碎叶银矿第338章 无孔不入第242章 万里孤军第238章 虚晃一枪第400章 朝廷内外(上)第268章 风雨将至(上)第47章 封锁与反封锁第22章 碎叶风云(三)第242章 万里孤军第115章 颜杯裴酒第239章 三方角力第85章 遇故人第120章 尔虞我诈(一)第189章 朱泚造反第38章 回纥惊变(上)第10 章 大年初一第345章 各施手段第46章 大唐帝第334章 国事烦忧(下)第96章 崔小芙(下)第215章 酒楼偶遇第391章 临朝首日第189章 朱泚造反第218章 河湟明月第30章 唐兵营第239章 三方角力第363章 绝代佳人第361章 放下武器第334章 国事烦忧(下)第12章 杀人风波.第95章 崔小芙第265章 崔王交恶第413章 笔筒案(一)第264章 张党雏形第45章 碎叶消息第277章 偶遇贵人第38章 绑佳人(中)第4章 挥琵琶(下)第67章 惊天变第7章 林芝堂(下)第250章 我的条件第29章 碎叶风云(十)第116章 裴俊的策略第60章 残月如血第341章 朝政懈怠第328章 安西战略(十八)第152章 凤翔诉情第23章 碎叶风云(四)第402章 明远荐贤第264章 张党雏形第116章 裴俊的策略第199章 备战陇右第134章 谋取河西(中)第180章 磨刀(下)第366章 大唐变天(中)第51章 联姻难第299章 葛逻禄人第33章 碎叶风云(十四)第382章 困兽犹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