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愿意接纳

(长假结束,感谢诸位读者大大的支持。)

吴伟业这次被带到了东林书屋。

看见门檐上面东林书屋四个大字,吴伟业愣住了,这是他做梦都想不到的事情,按说东林党人处处算计和对付郑勋睿,身为漕运总督的郑勋睿,难道还能够每天看着东林书屋四个大字,这需要多大的忍耐力和毅力,这需要多大的胸怀。

这一刻,吴伟业忽然有了一种全新的感受,他毕竟是学识渊博的读书人,殿试二甲的第一名,而且这些年的心思,大都在钻研学识方面,通过大量阅读史书,对于权力方面的博弈和争斗,有了一些不一样的认识。

郑勋睿绝不是钱士升和侯询所认识的那类人,其志向不可预估,人说宰相肚里好撑船,郑勋睿的心胸也许是大海、是整个的大明天下。

带着这样的心境,进入到东林书屋的时候,吴伟业对着郑勋睿稽首行礼。

“下官拜见大人。”

郑勋睿的脸上本来是带着微笑的,看见吴伟业如此大礼伺候,连忙走上前去,扶住了吴伟业。

“吴大人,我早说过了,你我是同年,不必要如此的拘泥于礼节,尽管随便一些。”

“这是下官必须要做的,这些天的时间,下官看了淮北不少的地方,有着太多的感慨,几句话是难以说清楚的,下官只能够说,淮北与大明其他地方都是不一样的,若是我大明的府州县,都能够像淮北这样,不应该存在有流寇,后金也绝不敢觊觎。”

郑勋睿看着吴伟业,暂时没有开口。一直以来,对于吴伟业,他的感受还是有些不一样,当初在秦淮河,为了柳如是的事情,吴伟业的表现与张溥等人完全不一样。还包括他与吴伟业之间的诸多接触,应该说吴伟业的品性是很不错的,不盲从,愿意思考问题,而且对权势不是特别的迷恋。

吴伟业坐下之后,接着开口了。

“下官此番巡按淮北,按照圣旨的要求,是为了山阴县县令李岩和红娘子的事宜,大人不一定知道其中的细节。下官临行之前,朝中有大人专门吩咐了,不仅仅要调查李岩的事宜,还需要了解淮北其他更多的事宜,包括淮北没有按照圣旨之要求征收赋税,洪门收取商贾的保护费等等事宜,其实下官也明白这样做的意思,若是将这些调查的事宜奏报上面。后面肯定会跟着发生一系列的事情。”

“这些天下官认真思索了,决定实事求是。大人将淮北治理的井井有条,可谓是大明之世外桃源,若是这样的地方也要遭遇到某些大人的插手,那大明还有什么希望,大人曾经在京城听说过对大人之议论,有一种说法。说大人是大明之中流砥柱,那个时候下官还不是很服气,想在看来,下官真的是井底之蛙了。”

“下官在京城,屡次陷入到争斗和博弈之中。见到了太多,也正是这些事情,让下官感觉到厌倦,身为朝廷官员,不能够真正的做事情,不能够为百姓谋福祉,总是在争来斗去,为了一己之私利,哪管百姓之死活,其实这流寇泛滥,依照下官的看法,就是朝廷之责任,若不是将百姓逼得没有活路,谁愿意造反,若是大明各地都如同淮北这样,以百姓的利益为重,尽管不可能照顾到每一户的百姓,但只要让百姓感受官府是为他们做事情的,怎么可能有人造反。”

“这些天,下官想到了很多,为之前的很多作为可笑,可算是幼稚,进入朝廷八年时间,什么事情都没有做好,反而有了助纣为虐的感觉,下官甚至想到了东林书院、复社和应社的诸多事宜,难道东林党人标榜的一心为了天下,真的做到了吗,下官看不一定,反而是一心为了自身的利益,一心为了谋求权势,看到了淮北的诸多情形,下官相信,大人才是一心为了百姓,可笑的是,有些人还想着在这方面做文章,来弹劾大人,恐怕他们到淮北来看了,真的是无地自容。”

。。。

吴伟业说的非常透彻,可谓是敞开了心扉,没有任何的保留,只是没有点名朝廷之中是哪些人,不过这方面不需要点名,郑勋睿自然是知道的。

吴伟业说话的过程之中,郑勋睿一直特别关注其表情,真情流露的时候,表情是真挚的,投入的,这方面任何人都无法作假,他的判断,吴伟业是真的反思和反悔了。

俗话说得好,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想要一个人的本性发生完全的改变,可能性不是很大的,吴伟业的本性是洒脱的,这方面与李岩有些相似,也正是这种本性洒脱的人,有可能对自身的追求产生怀疑,并且愿意接受新生的事物,接受更加先进的理论。

吴伟业说完之后,郑勋睿没有完全予以肯定。

“吴大人,你可否想过,若是违背了朝中某些大人的意思,会是什么后果。”

吴伟业愣了一下,脸上露出了笑容。

“大人提醒的是,下官差点忘记这一点了,想想东林书院的那么多前辈,为了理想和追求,可以抛却身家性命,下官还有什么值得担忧的。”

吴伟业说出这句话,显然是下定决心了。

郑勋睿的说法也就不一样了,他需要揭露东林党的弊端,致命的弊端。

“吴大人,你既然这样说了,那我也要开诚布公了,当年我读书的时候,东林书院顾宪成老先生之警句: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关心,也曾经让我思索,不过我后来耳闻目睹,发现东林书院之理念并未得到真正的贯彻,而且其理念之中的致命问题,就是没有关注百姓之利益。”

“这么多年,东林党人与阉党做斗争,争取自身之利益,嘴里说的,实际上做的,都是冲着权力去的,都是想着通过自身之理念,影响甚至是控制皇上,他们可曾真正的为百姓谋福祉,在他们看来,掌握权力之后,再来为百姓做事情,也是不错的。”

“崇祯元年,皇上清除阉党,大量重用东林党人,可他们做了什么,清收历年拖欠的农业赋税,不管不顾各地遭受灾荒之事实,不管不顾百姓卖儿卖女、根本活不下去的现实,将征收农业赋税作为考校各地官吏之标准,可另外一方面,富得流油的士大夫和商贾,却什么都不承受不负担,东林党人反而要求减免甚至是废除商贸赋税,说什么藏富于民,结果导致了什么,流寇蜂拥而起,造反的老百姓越来越多。”

“去年,东林党人再次提出征收拖欠的农业赋税,至于说造成了什么后果,这是众所皆知的事情,我不用多说了。”

“我出任漕运总督之后,看到了太多的事实,东林党人与士大夫和商贾勾结起来,一心为了保全自身的利益,北方遭遇那么多的灾荒,老百姓活不下去,甚至是人吃人,南方的士大夫和商贾,大量的囤积粮食,趁着灾荒高价卖出,牟取暴利,当朝廷要求南方士大夫和商贾救援北方的时候,还是这些东林党人,再次提出了藏富于民的说法,不允许朝廷调集南方的粮食救援北方。”

“再看看朝廷之中的那些东林党人,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凡是他们不能够吸纳的仁人志士,要么采取打压的方式,要么就是百般的算计,他们哪里想到了大明天下。”

“嘴里标榜仁义道德,做出来的却是人神共愤的事情,这就是我看见的东林党人。”

“我不否认东林党人之中有清廉之士,可惜绝大部分的东林党人,已经丧失了做人的基本品性,眼里看到的就是权势和钱财。”

。。。

郑勋睿的话语,让吴伟业的脸色发白,有些事情他想到了,只不过没有想的那么深刻,此番郑勋睿说出来,可谓是入木三分,揭开了很多东林党人的面皮,让其本性赤裸裸的暴露出来了,吴伟业无法反驳,因为郑勋睿说的就是事实。

“吴大人,你本就是东林党人之中的一员,想必朝廷里面的东林党人,对你是寄予厚望的,我不会勉强你做任何的事情,这不是我的习惯,但有一点我可以告诉你,我一心为了大明天下,为了全天下的百姓,凡是那些阻碍百姓利益的势力,那些整日里想着算计他人、为了自身利益不择手段之势力,我都是要彻底铲除的,不管他身居什么样的位置,也不管他曾经是多么的显赫。”

“有句话说得好,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天罪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最后的一句话,郑勋睿说的很慢,但说的斩钉截铁。

这个时候的吴伟业,如坐针毡,尽管他知道郑勋睿这些话,并不是针对他所说的,不过想想以往所做的那些事情,羞愧的感觉是特别明显的,他也更加的明白,不要以为郑勋睿没有和张溥等人计较,是人家软弱的表现,恐怕等到郑勋睿真正动手的时候,张溥等人根本无法抵挡,到时候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大人的话语,下官铭记在心,不管何时何地,下官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会铭记大人的教诲。”

第605章 有准备和无准备第896章 俸禄之争第480章 斗而不破第899章 收复台南第280章 再立奇功第965章 征服之战第305章 撤兵第906章 进退两难第25章 柳隐第350章 关门打狗第337章 新的考验第982章 战辽河(4)第266章 需要小心第541章 狂妄的代价(5)第429章 真正的变化第680章 调整俸禄第571章 京城故事(5)第552章 危险的建议第716章 朱仙镇之战(6)第816章 自负的代价(2)第734章 可怕的一幕第503章 监军第643章 总有找事的第113章 险铸大错第580章 讲武堂第598章 绝密情报第914章 不惜一切代价第922章 故伎重演第377章 汤若望和薄玉第277章 秦良玉第824章 准备亲赴南京第610章 必须调整第397章 大胆的决定(2)第371章 所谓的同盟第356章 稳妥第950章 做好狗急跳墙的准备第301章 狭路相逢勇者胜(2)第904章 关宁锦防线第791章 该快则要快第421章 稳定的根源第615章 借力用力第448章 排挤和算计第645章 悄悄去第840章 局势的反转第979章 战辽河(1)第981章 战辽河(3)第829章 重要的决断第103章 传胪大典第348章 用兵当用强(2)第419章 后悔无门第496章 协议算什么第221章 平衡第837章 潼关之战(3)第905章 折断扁担战术第222章 天意如此第503章 监军第954章 意志的较量第1000章 沈阳之战(4)第299章 精确的部署第473章 导火索第243章 暗流第139章 大胜第715章 朱仙镇之战(5)第788章 不着急第851章 人心已经散了第425章 一见如故第546章 再次的告诫第433章 以假乱真第654章 鼓动第450章 出征第46章 有容乃大第377章 汤若望和薄玉第970章 时机终于成熟第114章 家中的安排第754章 应对的办法第954章 意志的较量第555章 核查第663章 余音绕梁第546章 再次的告诫第331章 黄道周其人第552章 危险的建议第559章 青县第25章 柳隐第481章 不会上当第235章 直言不讳第216章 内讧第912章 大祸临头的感觉第781章 闪电战(11)第261章 内部分歧第95章 民有三苦第559章 青县第14章 种植技术第673章 剿饷第951章 最为精确的部署第320章 阿炳爷第68章 小小的扇动第600章 洪门钱庄第476章 张溥的收获第535章 大战部署第173章 情报网络
第605章 有准备和无准备第896章 俸禄之争第480章 斗而不破第899章 收复台南第280章 再立奇功第965章 征服之战第305章 撤兵第906章 进退两难第25章 柳隐第350章 关门打狗第337章 新的考验第982章 战辽河(4)第266章 需要小心第541章 狂妄的代价(5)第429章 真正的变化第680章 调整俸禄第571章 京城故事(5)第552章 危险的建议第716章 朱仙镇之战(6)第816章 自负的代价(2)第734章 可怕的一幕第503章 监军第643章 总有找事的第113章 险铸大错第580章 讲武堂第598章 绝密情报第914章 不惜一切代价第922章 故伎重演第377章 汤若望和薄玉第277章 秦良玉第824章 准备亲赴南京第610章 必须调整第397章 大胆的决定(2)第371章 所谓的同盟第356章 稳妥第950章 做好狗急跳墙的准备第301章 狭路相逢勇者胜(2)第904章 关宁锦防线第791章 该快则要快第421章 稳定的根源第615章 借力用力第448章 排挤和算计第645章 悄悄去第840章 局势的反转第979章 战辽河(1)第981章 战辽河(3)第829章 重要的决断第103章 传胪大典第348章 用兵当用强(2)第419章 后悔无门第496章 协议算什么第221章 平衡第837章 潼关之战(3)第905章 折断扁担战术第222章 天意如此第503章 监军第954章 意志的较量第1000章 沈阳之战(4)第299章 精确的部署第473章 导火索第243章 暗流第139章 大胜第715章 朱仙镇之战(5)第788章 不着急第851章 人心已经散了第425章 一见如故第546章 再次的告诫第433章 以假乱真第654章 鼓动第450章 出征第46章 有容乃大第377章 汤若望和薄玉第970章 时机终于成熟第114章 家中的安排第754章 应对的办法第954章 意志的较量第555章 核查第663章 余音绕梁第546章 再次的告诫第331章 黄道周其人第552章 危险的建议第559章 青县第25章 柳隐第481章 不会上当第235章 直言不讳第216章 内讧第912章 大祸临头的感觉第781章 闪电战(11)第261章 内部分歧第95章 民有三苦第559章 青县第14章 种植技术第673章 剿饷第951章 最为精确的部署第320章 阿炳爷第68章 小小的扇动第600章 洪门钱庄第476章 张溥的收获第535章 大战部署第173章 情报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