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9章 落后的代价

代善在锦州三天时间就离开了,回到广宁的时候,代善的精神很不好,议和是不是成功,他不好评判,到了锦州之后,出面和他议和的是大明朝廷的内阁次辅周延儒,这规格也不低了,熟悉大明朝廷官场的代善是没有什么话可说的,不过整个的议和过程都很是简单,没有太多的争议,没有什么寸土必夺的激情,更是没有什么咄咄逼人的态势,周延儒代表大明朝廷,对于很多的事情没有表示反对,看上去好像心不在焉。

说到底,此番议和明确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八旗军从广宁和西平堡等地撤离,让出辽河以西所有的地方,以此来换取大明朝廷与大清国之间的和平,至于说这和平的时间能够持续多长,估计是天知道了。

代善前往锦州和谈,代表的是大清国和皇太极,本来他提出来这样的称呼,是有些惴惴不安的,毕竟大明朝廷从未承认过大清国,若是大明朝廷在这方面纠缠,代善也无法退让,毕竟这个是皇太极最为坚持的东西,也算是议和的底线。

殊不知周延儒根本不在乎这一点,尽管周延儒没有说出来大清国的称呼,但也没有明确的表示反对,似乎这件事情无足轻重。

说不清楚是高兴还是愤怒,在锦州与周延儒议和的时候,代善总是感觉到不对劲,要知道他也是经历很多事情的老人了,这是一件关乎到大明朝廷与大清国未来的议和,作为大明朝廷内阁次辅周延儒,对如此重大的事情都不是很上心,难不成说大明朝廷根本不会承认此次的议和吗。

强势与弱势之间的区别,大概就是如此。弱势之人在强势之人面前说话,不会让对方特别的关注,甚至是不在乎。就算是你准备鱼死网破,可人家捏住了你的命脉。实力明显强于你,不管采取什么其他的措施,你都不是别人的对手。

这是一种藐视的心态,至少代善做出来如此的判断。

回到广宁之后,代善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也是唯一的一件事情,就是率领驻扎在广宁和西平堡等地的八旗军撤离,回到辽河以东去。至于说皇太极准备如何在辽河以东做好一切的防御,这就不是代善需要关心的事情了。

谭泰和索尼等人在辽东之战失败后,都暂时驻扎在广宁,两人对八旗军撤离广宁等地是坚决不赞同的,不过他们也提不出好的应对办法,再说他们遭遇了惨败,已经没有多少的发言权,只能够眼睁睁看着一切事情的发生。

代善也不想率领八旗军撤离,接受这样的任务,绝不是什么光荣的事情。

不过已经与大明朝廷议和。代善也专门给皇太极写去了奏折,现在就等着皇太极的圣旨了,一旦皇太极的圣旨到了。代善就必须按照与大明朝廷议和的决定,完全撤离辽河以西。

满人历来以征战厮杀为荣,从没有谁愿意率领八旗军主动撤离已经占据的地方,八旗军占领广宁等地已经有十多年的时间,在这些地方也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可以说广宁已经成为大清国在辽东的主要堡垒,一旦失去广宁等地,意味着大清国在辽东将无立锥之地。

这个责任是重大的,一旦八旗军撤离广宁等地。恐怕在满人权贵之中引发巨大的波澜。

代善必须要承担这个责任,而且是义不容辞。他不能够将矛盾引导皇太极的身上去。

这恐怕是代善最为沮丧的地方了。

代善内心的愤怒,不会告知皇太极。毕竟那是他自身的判断,你说人家大明朝廷藐视大清国,那是需要证据的,拿不出来证据、仅仅凭着猜测做出来的判断,一旦禀报给皇太极,那就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了。

代善前往辽东的时候,一再吩咐家人,若是沈阳出现了什么事情,一定要及时禀报,就算是在锦州议和的时候,他也一直都想着这件事情,不过这些天过去了,没有丝毫的动静,代善在广宁等待皇太极圣旨的时候,突然明白了,此时此刻沈阳不会有任何的动静,皇太极心思极其深沉,在议和大事尚无定论的时候,绝不会大肆追究满人权贵的责任,不过等到他代善回到沈阳的时候,恐怕皇太极就要出手了。

圣旨很快抵达,皇太极在圣旨中间对代善提出了表扬,认为代善此番的议和,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同时圣旨明确代善全权负责,将驻扎在广宁和西平堡的八旗军带到辽河以东,而负责在辽河以东做好防御事宜的,是郑亲王济尔哈朗。

接到了皇太极的圣旨,代善马上下达了撤离辽河以西的命令。

锦州,总兵府,厢房。

郑勋睿已经做好了准备,要返回京城去了,此番辽东之战,以及后来的议和,耗费一个多月的时间,接近两个月,接下来辽东就是辽东和辽南封锁商贸事宜,这件事情郑勋睿不需要守在锦州,随着郑勋睿返回京城,郑家军大部队也将陆续返回,计划留在西平堡、广宁、锦州、宁远等地的郑家军将士,总人数为三万人。

至于说下一步进攻沈阳的时间,需要根据情报来做出决定。

议和的事宜,周延儒详细给皇上禀报了,皇上对此事不是特别的关心,周延儒自身也不是特别关心,可谓是漫不经心,他很清楚,大明朝廷根本不在乎此番的议和,不管议和达成了什么协议,大明朝廷都是不会遵守的,此番议和的唯一好处,就是郑家军没有经过厮杀,就直接收复了广宁和西平堡等地,完全占据了辽河以西的地方。

周延儒看了看身边的郑锦宏和杨廷枢等人,还是咬牙开口了。

“皇上,臣以为兵不血刃收复广宁和西平堡等城池,彻底掌控辽河以西的所有地方,表面看是好事情,其实这是皇太极和代善的缓兵之计,此次议和能够让八旗军从容撤离这些地方,若是郑家军进攻广宁等地,一样是能够收复所有地方的。。。”

周延儒说完之后,郑勋睿微微点头。

“周爱卿说的不错,皇太极议和之目的,就是想着争取时间,就算是没有此番的议和,郑家军也能够完全收复辽河以西所有地方,八旗军在这些地方已经没有抵御的能力,皇太极更不会将主要的精力放在这些地方。”

“郑家军进攻这些地方,可能会给八旗军造成一定的杀伤,但可能性不是很大,辽东之战,八旗军已经成为惊弓之鸟,一旦郑家军决定进攻,那么八旗军肯定会以最快的速度撤离,就算是郑家军占据辽河以西所有地方,也不大可能再次对八旗军造成重大的伤亡。”

“辽东之战,留给皇太极的教训是惨痛的,皇太极此人,不可能在一个地方摔倒两次,今后郑家军渡过辽河作战,将要面对的全部都是硬战。”

“朕早就说过,不要计较眼前的得失,你们都是内阁大臣,日后处理政务的时候,牢记这一点,不要因为眼前的小事情,而耽误大事情,先皇在位的时候,这方面处理就不是很好,不管是在处理流寇事宜,还是在面对满八旗的时候,裹足不前,导致灾祸愈演愈烈。”

说到这里的时候,郑勋睿突然提高了声音。

“内阁必须牢记一点,国富民强才是根本,你若是没有实力,说什么话别人都是不会理睬的,你若是有了强劲的实力,别人不敢对你说任何不敬的话语,我大明朝廷下一步需要做的事情很多,平定后金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但不是唯一重要的事情,海外贸易以及商贸等事宜,也需要内阁格外的重视。”

“我大明朝廷之前对于商贾的轻视,以及那些所谓的朝廷与民争利的弹劾,今后朕不想看见了,东林党人之出发点,朕不评判其对错,可他们后来的做法,让朕不齿,在南方勾结商贾,一旦朝廷准备征收商贸赋税,他们就开口说什么与民争利,为商贾争取利益,可他们却睁着眼睛给已经不堪重负的农民增加赋税,导致流寇横行。”

“治大国如烹小鲜,内阁做出任何的决定,都是要经过深思熟虑的,任何的决策,最好是符合朝廷之利益,又能够兼顾百姓之利益,除非是特殊情况,否则朝廷不要轻易去侵害百姓之利益。”

。。。

郑勋睿这一次说了很多,其实内阁在他的影响之下,已经做出了很大的改变,内阁的权力相对集中了,皇权更加的稳固,政令推行不会收到申毛毛阻碍,撤销言官、强化都察院的职权,更是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郑勋睿很明白,再好的制度都是需要人去执行的,故而在官吏的培养方面,是需要耗费极大气力的,他在世的时候,能够保证制度的落实,可一旦他闭上眼睛,将会发生什么事情,谁知道,历史上那些鼎盛的王朝,譬如说大汉和大唐,不也在很短时间之内就衰落了。

建立一套完整的制度,培养一大批严格执行制度的官吏,这将是永远存在的任务。(。)

第198章 喜得贵子第400章 抽丝剥茧第729章 谁的责任第360章 惨胜第661章 雷霆一击第718章 朱仙镇之战(8)第619章 襄阳失陷(2)第1000章 沈阳之战(4)第976章 沙场点兵第840章 局势的反转第559章 青县第997章 沈阳之战(1)第529章 高阳之战(2)第938章 巴达维亚的消息第299章 精确的部署第838章 潼关之战(4)第740章 段宗奎的作用(1)第387章 毕懋康的认识第115章 当值第147章 登莱兵变第366章 拉拢和挑拨第347章 用兵当用强(1)第222章 天意如此第938章 巴达维亚的消息第60章 儒学教授第391章 过分第615章 借力用力第276章 下有对策第424章 强强联合第722章 以假乱真第922章 故伎重演第321章 帮丁第237章 反间计第885章 宵小第53章 搬迁第535章 大战部署第987章 绝对想不到第794章 浙江总兵黄得功第598章 绝密情报第401章 自不量力第215章 意外第2章 这什么人啊第157章 招募军士第365章 伏笔第289章 纷至沓来第528章 高阳之战(1)第67章 乡试解元第754章 应对的办法第284章 有信心第604章 心上心下第288章 身份不一样第224章 西安古城第704章 大战的前夕第34章 严师第205章 行军路上第763章 该来的迟早是来第504章 重大决定第846章 暂时的稳定第983章 战辽河(5)第27章 亦师亦友第997章 沈阳之战(1)第933章 封锁为主第653章 粮食最重要第757章 敲牛皮糖的战斗(3)第959章 多铎的末路第466章 口服心服第578章 被计划的婚姻第471章 第一个建议第527章 群英会(2)第972章 不甘心的枭雄第599章 顺水推舟第306章 理想主义第5章 父子长谈第22章 教训和教诲第392章 报复第164章 精心准备第36章 再赴秦淮河第748章 成事不足第58章 府学第989章 迟到的统一第780章 闪电战(10)第997章 沈阳之战(1)第799章 希望和绝望第104章 其中关节第523章 依靠自身第155章 榆林总兵第249章 真正的计划第647章 好大的气势第557章 劳逸结合第500章 腹背受敌第312章 漕运总督第622章 襄阳失陷(5)第716章 朱仙镇之战(6)第826章 建议引发灵感第138章 设伏第852章 山倾第95章 民有三苦第50章 壮士(1)第446章 求助第367章 杨廷枢的提醒
第198章 喜得贵子第400章 抽丝剥茧第729章 谁的责任第360章 惨胜第661章 雷霆一击第718章 朱仙镇之战(8)第619章 襄阳失陷(2)第1000章 沈阳之战(4)第976章 沙场点兵第840章 局势的反转第559章 青县第997章 沈阳之战(1)第529章 高阳之战(2)第938章 巴达维亚的消息第299章 精确的部署第838章 潼关之战(4)第740章 段宗奎的作用(1)第387章 毕懋康的认识第115章 当值第147章 登莱兵变第366章 拉拢和挑拨第347章 用兵当用强(1)第222章 天意如此第938章 巴达维亚的消息第60章 儒学教授第391章 过分第615章 借力用力第276章 下有对策第424章 强强联合第722章 以假乱真第922章 故伎重演第321章 帮丁第237章 反间计第885章 宵小第53章 搬迁第535章 大战部署第987章 绝对想不到第794章 浙江总兵黄得功第598章 绝密情报第401章 自不量力第215章 意外第2章 这什么人啊第157章 招募军士第365章 伏笔第289章 纷至沓来第528章 高阳之战(1)第67章 乡试解元第754章 应对的办法第284章 有信心第604章 心上心下第288章 身份不一样第224章 西安古城第704章 大战的前夕第34章 严师第205章 行军路上第763章 该来的迟早是来第504章 重大决定第846章 暂时的稳定第983章 战辽河(5)第27章 亦师亦友第997章 沈阳之战(1)第933章 封锁为主第653章 粮食最重要第757章 敲牛皮糖的战斗(3)第959章 多铎的末路第466章 口服心服第578章 被计划的婚姻第471章 第一个建议第527章 群英会(2)第972章 不甘心的枭雄第599章 顺水推舟第306章 理想主义第5章 父子长谈第22章 教训和教诲第392章 报复第164章 精心准备第36章 再赴秦淮河第748章 成事不足第58章 府学第989章 迟到的统一第780章 闪电战(10)第997章 沈阳之战(1)第799章 希望和绝望第104章 其中关节第523章 依靠自身第155章 榆林总兵第249章 真正的计划第647章 好大的气势第557章 劳逸结合第500章 腹背受敌第312章 漕运总督第622章 襄阳失陷(5)第716章 朱仙镇之战(6)第826章 建议引发灵感第138章 设伏第852章 山倾第95章 民有三苦第50章 壮士(1)第446章 求助第367章 杨廷枢的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