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夺情

当然,此刻的秦良玉更多的是感动,仿佛所有的委屈都在这一瞬间化解,消失不见,丈夫被太监邱乘云诬告,最后病死于云阳的监狱,两个兄长和一个弟弟也为朝廷尽忠,先后身死,而朝廷也仅仅是追封了一个名号而已,再无其他。

即便心如坚铁,忠君爱国的信念根深蒂固,经历过这些的秦良玉要说毫无怨言,那绝对是骗人的。

一把辛酸泪,满心的苦楚,都随着贾亦韬的这个封赏而有所缓解,更加坚定了她对大明王朝的忠心,兄弟与丈夫的死也值了。

帝王的亲口肯定,予以加官进爵,即便是虚衔,也是武将的无上荣耀!

泪眼朦胧之中,老泪纵横,秦良玉当即跪拜了下去,领旨谢恩,表达感激之情。

当然,作为一名沙场的老将,让敌人闻风丧胆的当时“花木兰”,秦良玉表现的并没有那么不堪,言行举止之间,很好地掩饰了自己的失态。

这个时候,贾亦韬的脸上现出一丝淡淡的欲言又止之态,似乎想说些什么,但又有着某种顾忌,最终还是没有开口,异样的神色转瞬即逝,唯有心里暗暗告诫自己。

“算了,过段时间再说那件事情。”

谢恩过后,秦良玉却是满脸的踌躇之色,犹豫再三,最终还是说道:“皇上,末将此次入京,主要还是有一事相求,需要当面奏禀。”

“哦,秦爱卿,所为何事?”

贾亦韬的眉毛挑了挑,心中泛起了嘀咕,等待秦良玉的回答。

“启禀皇上,去年之时,大军虽然平定了西南之乱,但确切的来讲,不如说是将安奢之乱暂时压了下去来得更加贴切,巡抚朱燮元大人将只是奢崇明赶出了四川,稳定了四川局面,并未将其斩草除根,解决问题的根源。”

“然而,如今之时,奢崇明与安邦国同流合污,盘踞在贵州的水西,就像养伤的老虎,一旦恢复过来,他们必然会再次为祸西南,鼓动其他的吐司,从而动摇朝廷在西南的根基。”

“巡检傅宗龙之策虽好,但却需要一定的时间,现在朱大人丁忧在家,傅大人在去年相继离去,回乡守孝,使得西南缺少一个主持大局之人,统帅诸多军队,督促西南军务。”

......

贾亦韬听得频频点头,作为一个明史专家,当然知道秦良玉属实,当然知道安奢之乱,奢崇明和安邦彦两个吐司相继在四川与贵州起兵造反,从天启元年一直持续到崇祯二年。

战事虽平,但历经将近九年的战乱,耗费了大明王朝的大量的钱粮,使得大明王朝的财政拮据如斯,无力应付后面的各种天灾与**。

同时,看着声情并茂讲述着的秦良玉,不禁想起了这位巾帼英雄的所作所为,白杆兵的建立,几乎没有花费朝廷的一文钱和一粒粮食,朝廷仅仅是给了一个编制而已。

相比于那些犹如铁公鸡的藩王与勋贵,秦良玉的爱国行为超过了当时绝大多数的达官显贵,赢得了天启与崇祯的赞许与认可。

“秦将军,朕记得朱燮元的丁忧之期就要结束,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一旦守孝期满,朕肯定要重新启用,让他前往四川任职。”

贾亦韬打断了秦良玉的讲话,眉头微蹙,脸上现出疑惑之色,进而问道:“秦将军,说了这么多,你应该不仅仅是为了朱燮元复归的事情吧?”

“皇上圣明!”

秦良玉恭维了一句,这才缓缓答道:“启禀皇上,巡按傅宗龙大人的围堵之策,在水西周围的地界沿水屯田,养兵练甲,开垦荒地,将奢崇明与安邦国围困于水西,一点一点削弱他们的势力,这些都需要傅大人的主持,其他人都无法胜任,领会其中的精髓。”

“而且,朝廷废除了永宁宣抚司,在那里推行州府郡县制,势必会引起当地的吐司反弹,唯有朱大人主持局面,凭着平叛奢崇明之乱的威望,将其赶出了四川,一定可以镇得住那些居心叵测的吐司。”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江西与贵州仅仅是一线之隔,中间夹了一个湖南,在这个时候,朱燮元的许多战法,譬如战术“敌止我动、敌动我止”、“诱敌深入”、“四面迭攻、渐次荡涤”......

数百年后,这些战法又在毛爷爷的身上重现,唯一的不同的是,后者将其优化和拓展,更加适用于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

国民党对井冈山的五次围剿,毛爷爷的从中指挥,不就是对这些战术的再现、最好诠释吗?

回顾历史,不难发现,毛爷爷的许多战术都是有迹可循的,这也是贾亦韬研究历史的心得,愈发的明白,毛爷爷为何那么的喜欢读史?

以史为鉴,不仅可以明得失,还可以从中找出许多方法,解决现实问题。

贾亦韬摇了摇头,压下了心里的这些想法,只听到秦良玉再次说道:“皇上,末将请求,朝廷能够颁发一个夺情的圣旨,让傅大人戴孝任职,履历贵州。”

“嗯...朕虽然继位不久,但对西南的战事也有所了解,尤其是傅宗龙向朝廷呈报的方略,前些日子,朕让兵部拿了过来,仔细看了一番,委实不错,只要推行下去,不仅可以为朝廷节省一笔不菲的军饷,还能缴纳一些税赋......”

贾亦韬的话音戛然而止,随着脑海里浮现出傅宗龙呈报的治理西南的方略,再一看秦良玉,不禁心中一动,又有了一个新想法。

“对了,秦将军,傅宗龙呈报的方略,其中就有一条,大概的意思就是,向贵州移民,从而增加朝廷在那里的控制力,削弱当地吐司的实力,是否有此一条?”

“嗯,是的,皇上,确实有...”

秦良玉愣了一下,不解皇上为何突然这样问,神色隐隐还透着兴奋,尽管如此,还是老老实实的回答了一句,等待对方的下文。

“呵呵...如此一来,那就太好了!”

贾亦韬惊呼了一句,兴奋地难以自抑,转瞬就恢复了正常,意识到自己的失态,为了掩饰有损皇家威仪的尴尬,轻咳了两声,就继续了刚刚的话题。

“秦将军,西北连年大旱,许多百姓颠沛流离,几乎是难以生存。既然如此,何不将这些灾民迁移到云贵等地?”

“一来,可以缓解西北的赈灾压力,让那些灾民有一个出路,可以过上安生的日子。二来,可以增加汉人在云贵川等地的比重,那些吐司再想造反,将会更难,为朝廷推行州府县制做好前期的铺垫。”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当然太好了。”

秦良玉情不自已地脱口而出,赞叹了一句,进而颇为感慨的继续说道:“自古以来,云贵等地之所以难治理,不仅是因为那里地处蛮荒,族群复杂,主要还是因为汉人实在太少,无法制衡那里的少数民族,所以才会酿成叛乱不断。”

“不错,确实是这个理。”

贾亦韬附和了一句,不禁想起了后世的云贵等地,尤其是清朝中后期,苗族、彝族等少数民族之所以叛乱很少,不就是因为汉人的大量涌入吗?

尤其是到了民国,更是几乎没有。

“好,秦将军,朕答应你的奏禀,一旦京城的这些奸佞之臣处理完之后,朕就发一道夺情的圣旨,让傅宗龙返回贵州,彻底剿灭安奢二人的同时,也配合着将陕西的灾民迁徙到云贵等地。”

第二百九十一章 董事会(下)第六百一十三章 有苦说不出第四百九十七章 求情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明中兴有望了第四百四十七章 自下而上的控制军权第五百五十三章 紫衣事件第三百零五章 最为紧张的霍维华第五百零零章 磨炼心性第二十三章 敲打(上)第四百六十四章 未尝不是一件好事第二百三十二章 热门话题第六百五十六章 试运营第六百五十八章 最为合适的处理方式第一百一十四章 冰火两重天第一百一十六章 反常表现第三百二十七章 收复辽东失地(十一)第四百七十二章 太疯狂了第一百八十五章 热门人选第五百零零章 磨炼心性第六百五十九章 新的规则(大结局)第一百七十三章 拖延救援第三百五十五章 收复辽东失地(三十九)第三百七十章 收复辽东失地(五十四)第五百五十七章 矿监税使第三百五十六章 收复辽东失地(四十)第二百四十四章 货币战争(九)第二百一十六章 猛火油柜第三百三十八章 收复辽东失地(二十二)第四百六十九章 烫手山芋第四百四十九章 两大粮仓第二百一十三章 我也太傻了第四百九十五章 九州探题第四百二十八章 提前透露第三百八十五章 收复辽东失地(六十九)第九十七章 尴尬第四百九十五章 九州探题第六百五十三章 放弃待遇第三百五十九章 收复辽东失地(四十三)第四百七十一章 祈求和谈第四百三十八章 忠贞营第七十九章 荒芜的良田第五百二十三章 多手准备第六十八章 秦良玉的深意第三十七章 平衡...稳定第一百一十三章 培养计划第六百零七章 好处多多第五百零三章 尴尬局面第三百六十五章 收复辽东失地(四十九)第五百四十二章 皇太极的不安第一百九十章 没落的大明海军第二百九十五章 阳谋第四百零四章 培养新一代的黔国公第四百三十七章 第三祸患第四百四十九章 两大粮仓第二百三十四章 十天的任务第二百一十四章 火箭第六百二十九章 掺沙子第二百八十一章 诸多弊病第二百九十八章 狼狈为奸第六百一十六章 天人交战第二百一十五章 明朝发达的火器第四百一十六章 筹谋第二百八十八章 用钱堆起来的战斗力第二百三十三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三百五十八章 收复辽东失地(四十二)第四百七十三章 新的条件第五百三十四章 效果出奇的好第四百零零章冲突第一百三十一章 心有余悸第二百二十二章 摒弃“重农抑商”的思维第四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求收藏求推荐)第三百三十四章 收复辽东失地(十八)第一百一十四章 冰火两重天第五百二十二章 最合适的人选第二百五十三章 鼎力支持第六百五十三章 放弃待遇第一百三十八章 据理反驳第一百三十四章 “开胃菜”第三百八十三章 收复辽东失地(六十七)第六百三十七章 得道高僧代表团第五百四十九章 驻军库页岛的意义第三百三十章 收复辽东失地(十四)第三百二十章 收复辽东失地(四)第五百零三章 尴尬局面第二百九十五章 阳谋第一百八十七章 弃翰林院,转投皇家军事学院第三百五十一章 收复辽东失地(三十五)第四百五十三章 人无信不立第三百七十三章 收复辽东失地(五十七)第一百二十五章 秘密武器第四百六十九章 烫手山芋第一章 寒冷的夜第三百三十九章 收复辽东失地(二十三)第三百八十一章 收复辽东失地(六十五)第二百八十九章 绝望的郑芝龙第四百三十一章 敲打第四百三十一章 敲打第六百三十六章 心结第六百三十七章 得道高僧代表团第一百一十三章 培养计划
第二百九十一章 董事会(下)第六百一十三章 有苦说不出第四百九十七章 求情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明中兴有望了第四百四十七章 自下而上的控制军权第五百五十三章 紫衣事件第三百零五章 最为紧张的霍维华第五百零零章 磨炼心性第二十三章 敲打(上)第四百六十四章 未尝不是一件好事第二百三十二章 热门话题第六百五十六章 试运营第六百五十八章 最为合适的处理方式第一百一十四章 冰火两重天第一百一十六章 反常表现第三百二十七章 收复辽东失地(十一)第四百七十二章 太疯狂了第一百八十五章 热门人选第五百零零章 磨炼心性第六百五十九章 新的规则(大结局)第一百七十三章 拖延救援第三百五十五章 收复辽东失地(三十九)第三百七十章 收复辽东失地(五十四)第五百五十七章 矿监税使第三百五十六章 收复辽东失地(四十)第二百四十四章 货币战争(九)第二百一十六章 猛火油柜第三百三十八章 收复辽东失地(二十二)第四百六十九章 烫手山芋第四百四十九章 两大粮仓第二百一十三章 我也太傻了第四百九十五章 九州探题第四百二十八章 提前透露第三百八十五章 收复辽东失地(六十九)第九十七章 尴尬第四百九十五章 九州探题第六百五十三章 放弃待遇第三百五十九章 收复辽东失地(四十三)第四百七十一章 祈求和谈第四百三十八章 忠贞营第七十九章 荒芜的良田第五百二十三章 多手准备第六十八章 秦良玉的深意第三十七章 平衡...稳定第一百一十三章 培养计划第六百零七章 好处多多第五百零三章 尴尬局面第三百六十五章 收复辽东失地(四十九)第五百四十二章 皇太极的不安第一百九十章 没落的大明海军第二百九十五章 阳谋第四百零四章 培养新一代的黔国公第四百三十七章 第三祸患第四百四十九章 两大粮仓第二百三十四章 十天的任务第二百一十四章 火箭第六百二十九章 掺沙子第二百八十一章 诸多弊病第二百九十八章 狼狈为奸第六百一十六章 天人交战第二百一十五章 明朝发达的火器第四百一十六章 筹谋第二百八十八章 用钱堆起来的战斗力第二百三十三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三百五十八章 收复辽东失地(四十二)第四百七十三章 新的条件第五百三十四章 效果出奇的好第四百零零章冲突第一百三十一章 心有余悸第二百二十二章 摒弃“重农抑商”的思维第四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求收藏求推荐)第三百三十四章 收复辽东失地(十八)第一百一十四章 冰火两重天第五百二十二章 最合适的人选第二百五十三章 鼎力支持第六百五十三章 放弃待遇第一百三十八章 据理反驳第一百三十四章 “开胃菜”第三百八十三章 收复辽东失地(六十七)第六百三十七章 得道高僧代表团第五百四十九章 驻军库页岛的意义第三百三十章 收复辽东失地(十四)第三百二十章 收复辽东失地(四)第五百零三章 尴尬局面第二百九十五章 阳谋第一百八十七章 弃翰林院,转投皇家军事学院第三百五十一章 收复辽东失地(三十五)第四百五十三章 人无信不立第三百七十三章 收复辽东失地(五十七)第一百二十五章 秘密武器第四百六十九章 烫手山芋第一章 寒冷的夜第三百三十九章 收复辽东失地(二十三)第三百八十一章 收复辽东失地(六十五)第二百八十九章 绝望的郑芝龙第四百三十一章 敲打第四百三十一章 敲打第六百三十六章 心结第六百三十七章 得道高僧代表团第一百一十三章 培养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