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满清巩固北京的统治

在满清内部分成了两派,真正能做出决定的人只有多尔衮!

多尔衮已是满清实际上的统治者了,济尔哈朗根本就限制不了多尔衮,一切权力反而被多尔衮给夺取了!

多尔衮不满足于辅政王,他进位为摄政王这样就区别于辅政王济尔哈朗,凌驾于他。

多尔衮在经过深思熟虑,最后决定让李自成先破了北京,他准备战事需要时间,他还得征集全国的人力物力来打这一场仗。

多尔衮是孤注一掷的,因为此战胜利的话,他的威望将会极大,反之失败的话,满清可能国基动摇,就连他多尔衮不说摄政连辅政王的位置也会失去,恐怕就连身家性命都会不保。

虽然是场疯狂的赌博,多尔衮还是赌了!毕竟为了这一场赌博,他已经精心安排了!胜率极高,况且这是他父兄,还有他自己为之奋斗一生的目标,值得一赌!

多尔衮所做的准备:首先是张必武在路上见到的散布李自成是破军星转世,李自成是只知破坏的祸害,他不能坐江山。这一谣言盛行的情况下,就会令得李自成失去了人心的基础。

而且北京城的所有情况,多尔衮是一清二楚的,他最重要的是弄清李自成有多少人马,知道他只有七万人。这样满清就稳操胜券了,满清倾全国之兵达到了二十万之众,都是骁勇善战的,李自成难以抵挡呢!

况且李自成在北京军纪涣散,烧杀淫掠无恶不作。尤其是把明朝的官吏都交由刘宗敏严刑逼饷。更是失却民心。尤其是各个豪族知道之后,他们将会感到害怕,从而逼他们走上反抗李自成的道路。

当满清一来的时候,他们会选择能保住他们身家性命和财富的满清合作,以共同挫败李自成的大顺。

李自成在北京的所作所为早已经是传遍了每个地方,在其中又不乏添油加醋之举,为此让人大感失望。北京是全国政治中心,万众瞩目。一有风吹草动,便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地传遍全天下的。

况且如同杜勋之类的明朝叛臣被暗杀的事传出,更加让人觉得大顺不得人心啊!背叛明朝的下场是多么地可悲啊!人心向背,满清的策略——以为明朝报仇剿灭李自成为借口从而入主中原。

上天都在帮助满清,吴三桂带领人马撤退到了山海关,他向满清借兵了。为此,多尔衮改变了行军的路线,他转向了山海关而来。

李自成也率军讨伐吴三桂,当然李自成认为就算是李岩他们的杞人忧天真忧对了。可是清军也会绕过密云等处进入长城,那时他就能消灭吴三桂。再回师与满清一决雌雄。所以他认为满清未必兴师,兴师也不会这么快,大顺就得和满清作战。

吴三桂一是因为李自成大军压境,生死攸关,二是怒发冲冠为红颜,他因为陈圆圆被刘宗敏所霸占,他便引清兵入关。名为借兵复国,可是与虎谋皮又岂会成功呢?

本来吴三桂听闻李自成率领二十大军东进,他就害怕北京城里的大顺军有二十万,一探清楚,只有七万,他就不怕与李自成开战了!当然满清也是一样,要是李自成真的带领了二十万以上的人屯于北京的话,满清未必敢倾巢而出。

李自成率六万大军征讨吴三桂,吴三桂与李自成在一片石激战。大顺军摆出的是一字长蛇阵,这样就方便到来的清军予以击破了。

多尔衮并没有急着帮助吴三桂,只是等到吴三桂快撑不住了,他才令清兵随后攻击,因为这样一来的话,吴三桂和李自成都实力大损,吴三桂就只能是投降他了,而清军胜李自成的把握则更大了。

果不其然,李自成大败。李自成的大将或是重伤,或是阵亡,就连他的义子李双喜为了掩护他撤退而阵亡。李自成征战天下多年,他的重要将领都没有损失过像今天这么多,这么严重的。

李自成回到北京,他是草草地举行了登基典礼,便迅速地向长安撤退。来得快去得也快,在北京城,李自成只是呆了四十天,这是他们进北京时怎么也想不到的一件事。

李自成就是在撤出北京的时候放火烧了故宫的一些宫殿,这是大失人心的。尤其是在他还没有讨伐吴三桂时,他居然把明朝历代皇帝的神主牌位全部拿出来烧了。

这是其极大的失策,怎么说南方还是明朝的势力范围,你烧了明朝历代皇帝的神主牌位,长江以南的地方还处于明朝控制下,自然不服李自成!加上明朝在百姓心中的人心基础还没有丧尽。

而且李自成烧了明朝历代皇帝的神主牌位就显得他没有容人雅量。虽然他是让人把宫中藏着的柳木棺材拿出来以收敛帝后,却没有为帝后发丧,这是最为急迫,最为有效的收取人心方法,可他都没有用。

反而是李自成退出了北京之后,北京的平民们筹钱,为崇祯下葬。

而当满清入据北京之后,多尔衮却是首先为帝后发丧,而且是非常隆重的,多尔衮严令他的军队严守纪律,更不让军队住进城里,对于因为漕运已断,北京城中饥饿,粮食不足,他是首先保障北京的粮食,以稳定人心,只要人的肚子填饱了,那么一切都好办。

论政治手段,李自成和多尔衮的比较就是一个小孩和一个成人的相比了。

多尔衮最为精明的就是大量地任用汉人,让汉人来帮助他统治汉人,来巩固满清在整个中国的统治。如明朝的过去官吏都大量地得到了重用,更是厚待明朝的宗室,尤其是坤兴公主更是十分优待。只是不喜欢坤兴公主的“坤兴”二字封号。毕竟当初崇祯取乾坤复兴的意思。满清硬是把坤兴公主的封号改成了长平公主,意思是他们满清能在中国长久平安地统治下去,至于崇祯初封的乾坤中兴就抹去了,明朝不能再兴!

厚待明朝的宗室到了满清的统治开始巩固之后,全被清朝给斩草除根了。

不止如此,当北京的局势已稳定,多尔衮下了剃发令,遭受到了北京城百姓的强烈抵触。多尔衮立即就取消了剃发令,当然他这是暂时的,以后还会让百姓剃发。只是这种有缓急,给百姓一个慢慢接受的过程,是重要的。

从多尔衮入据北京后的种种举措来看,他的政治手段比李自成要强得多了。毕竟李自成长年征战,他从政的经验都没有,而且又是骄傲了,看似他败退出北京是历史的偶然,实质上却也是必然!最为可叹的是他失败后多疑起来。没有了以前的百折不挠的精神了。

以前鼓动周延儒以想让明军自相残杀的化名为任成的巴托被解救了出来。

巴托被带到了多尔衮的跟前,多尔衮轻轻地拍了一下巴托的肩膀。说:“辛苦你了!你对我们大清是忠心耿耿的!现在好了!我们大清开始龙腾,入主中原了!你可要继续为我大清效力啊!”

巴托立即是拱手,说:“是!摄政王!属下一定肝脑涂地以报大清!”他没有说报效摄政王,毕竟他是忠于皇太极的,可是皇太极已死,他就只能是忠于新立的皇帝顺治,在他的心中还怕多尔衮篡位呢。

多尔衮笑了,对巴托说:“巴托,你因为张必武而被下狱,你想不想找张必武报仇啊?”

巴托如实而言:“我恨不得与张必武再次交手!在哪里跌倒,罪臣就想从哪里爬起来!”

“好!说得好!这才是我们满人该有的风格啊!”多尔衮拍着巴托的肩膀不断地微笑着说。巴托见到多尔衮如此一说,他就料到多尔衮有破张必武的妙计了!不过现在满清刚刚入占北京得先稳定北京的形势是为主。

只要想到多尔衮就能料定如何战胜张必武,巴托甭提有多兴奋了,他就等待着复仇之战。

多尔衮还得继续他的收买人心的策略,他按照着明朝的名单,他启用了很多曾经当过明朝官的人来任官,比如说后来有名的超级大汉奸,天字一号的大汉奸孙之獬就是因此而获官位,并且上疏以造成了以后的剃发易服令,这是后话了。

可以说多尔衮的这一策略是十分有利的,能在极短的时间内,笼络了不少的人,还欺骗了很多的人。

还不止如此,多尔衮还了解到了坤兴公主与张必武的事。

多尔衮在想着:“坤兴公主是个女人,对于我们大清的统治是没有多大的威胁的!而且崇祯在世时,想把坤兴公主许配给周世显,周世显是一个文官,就算是他想不利于我大清,也掀不起多大的浪来!我真把坤兴公主给许配给周世显的话,也算是了却崇祯的心愿!当然我这么做最为紧要的是收买人心!让人们知道我们大清是明朝的继承者!尽量地减少我大清的敌对者!”

多尔衮想到这里,坐不定了,他起来踱着步子,随之他又想到的是要是让坤兴公主与周世显成亲,张必武不是很没面子吗?哈!这样对张必武也算是一种示威和打击啊!

毕竟坊间都在传张必武想把公主给娶到手,现在自己把张必武最爱的人给许配周世显了。与张必武的一战就在所难免了!

对于敌人的凌辱,莫好过于将坤兴公主嫁给周世显!而且还要大操大办!就算是满清嫁公主那样!不!甚至于还要比嫁公主还热闹!

多尔衮想到这,他便得意极了,做出了决定。他朱笔一挥,谕旨立就,立即让人去照办,选定良辰吉日,让周世显和坤兴公主克日成亲。

坤兴公主和周世显的婚礼轰动了整个京城,办得非常热闹。满清的一些大臣也来相贺,亲自参加此次婚礼的有贝勒、郡王、亲王呢!就连多尔衮以及两宫太后,以及皇上都派专使来贺喜。

洞房花烛夜。周世显极其兴奋地掀开了坤兴公主的盖头,傻傻地呆呆地凝视着坤兴公主。说:“你。你真美……我。我娶到了天仙一般的妻子了……”此刻的周世显觉得自己是世上最幸福的人了。

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坤兴公主的一臂不见了,被崇祯给砍了下来。

坤兴公主看着周世显,她心里甜蜜极了,幸福感占据了全身。现在这么盛大的婚礼是她想像不到的!就算是崇祯在世,明朝未亡,以明朝奇缺钱来看,崇祯也不能为坤兴公主办这么热闹和盛大的婚礼啊!

崇祯屡次想过为坤兴公主办婚礼,让她和周世显早日成亲。可是却因没钱啊!便一推再推了。现在却让满清帮完成了这一心愿,可真是讽刺啊!

只是坤兴公主尚有疑问呢,救她的人真是周世显吗?

虽然她一觉醒来就是躺在周府,而且周世显在照顾着她,而且周世显也告诉了坤兴公主,是他救了她。可为什么她感觉好像是张必武背着她来到了安全的地方呢?

梦里是那么地清晰,是张必武在安抚着她,给予了她极大的温暖。难道一切都是梦?是啊!还真是梦啊!张必武这么阴险毒辣的小人,就算他的心里是想自己好的,可是他应该不会这么做吧!不会的!张必武不懂得为人着想。他很自私,他想的全是自己!

我是个美丽绝伦的女子。是谁都想拥有我!尤其是像张必武这样的人!他更加会千方百计地想要拥有自己!

可是为什么啊?梦中的这一句话,却是清晰得可怕!“记住我这句话——你的幸福是我的心愿!请记住,女人的眼泪是用来对付男人的,不能在你的敌人眼前流!不要太逞强,男人不喜欢样样强过自己的女人!好了!永别了!小傻瓜!你我再无瓜葛!永远不会再有交织!”

一定是恶梦!张必武是大坏蛋!他绝对不会是那样的好人!虽然他对自己还是很好的!而且自己这么美丽,不可能有人能放得下自己!唉!不过不适合!张必武配不上我坤兴公主啊!

坤兴公主也把这一念头给收起来了,现在她要奔向她的幸福生活。她和周世显一起白头偕老。

由于满清宽待坤兴公主,而且还把坤兴公主和周世显的婚礼是大操大办的,一致赢得了赞誉。他们似乎都在说,满清此次入居北京是为明朝报仇的,是仁义之师,无不显示出了以德服人,从而夺天下的气象。

多尔衮听到了这一消息,他在点头了,他很高兴。不过他也有担忧的事,那就是他曾经到过崇祯上吊死的槐树那里,刻有的九个字已经被刀给划花了,看不清树身上曾经刻过什么字了。

崇祯的血诏的内容是什么呢?就连坤兴公主,还有明朝的各个宗室,包括每个太监,他们都不知道崇祯的血诏是什么!

这一份血诏会不会给大清带来威胁呢?可是多尔衮想尽了办法也找不到血诏,当然不能明目张胆地找啊!

他知道就连李自成也是花了很大的力气去找血诏,也找不到!包括李自成问过太子和二王,作为崇祯的儿女,没有一个知道他们父皇的血诏是什么。这一份血诏就像是石沉大海一般从此消失了!

多尔衮虽然对这个是担心的,可是他知道现在不能把过多的注意力放在这上面,还是先关注李自成吧!只有先击败李自成,才是重中之重!什么崇祯的血诏都可以先放在一边,不加理会了。

因此,多尔衮在思考:战败后的李自成又在做什么呢?李自成当然是往陕西撤退。

李自成没有杀太子和二王,在撤退的路上,他把太子和二王都给放了。卢象升和张必武就是等着李自成放走太子和二王。

在路上,卢象升和姚东照、张必武就出现在太子的身边,此时,二王由于与太子不同在一起,二王已经失散了。太子就算是想找二位弟弟,他也不知道怎么去找呢!

卢象升见到了太子在,他高兴极了。太子惊讶地看着卢象升,说:“卢,卢象升,你,你不是死了吗?”

卢象升便急忙回答:“殿下,臣没有死!臣奉皇上的遗诏特来保护太子殿下和二王的!现在我的人正在急速地找着永王和定王!请太子随我到安全的地方!”

太子朱慈烺并不相信卢象升,而且他看着张必武,也不相信,他的性格也是如同崇祯一样的多疑。

卢象升便从怀中掏出了崇祯的遗书给太子朱慈烺,太子一看,确实是父亲的笔迹,这样,朱慈烺就不得不信了。

崇祯让他不再想着复国了,也不要想着为他和周后报仇,只要好好地过一生,平安地生存下去就行了。天已弃明朝,就算是他再怎么努力也复不了,不可能还会有夏朝的少康中兴了,只要能活下去,终老一生就是好的啦。

太子一见,不由叹气了,他知道他的父皇也是为他好。就在这时,永王朱慈照找回来了,至于定王朱慈炯却不知所踪了。

第118章 郑成功回击葡萄牙和荷兰第87章 得以释放第78章 绍武政权覆灭第35章 侯方域的歹心第119章 御驾亲征第10章 狼兵参战第81章 形势又一次剧变第40章 不再犹豫,振作起来!第64章 当不了王侯也要当王侯祖先第64章 中英充满火药味的交往结束第55章 请求见面第29章 用天下作嫁妆第64章 当不了王侯也要当王侯祖先第46章 对李岩进良言第110章 成功挟持皇太极第28章 得猛将第122章 秦淮名妓柳如是第13章 哪怕在逆境中不能失去信心!第18章 见证奇迹,跳过去!第74章 为女儿着想的崇祯第29章 想碰我女人者——死!第154章 多铎穷途末路第129章 败吴军擒韩晋卿第5章 卢象升驰援第38章 饮酒之后的疯狂第57章 精锐先出击第64章 勇闯危机四伏之城第150章 找内奸第96章 一切为了东进第73章 纠结啊!受不了公主脾气第13章 援军不至,只能背水一战!第37章 战!第99章 破掉顺治的计策第59章 姜让的格杀令第20章 至死也要掣旗向前第27章 李定国大败孔有德第9章 停止追击第40章 为了功业而拜师学艺第71章 奚落费扬果第82章 继续出击第25章 刽子手李成栋伏法第93章 特里大败第39章 炮台沦陷第23章 兵分两路第53章 瞒天过海第1章 朝议第52章 任性妄为第64章 顺治的烦恼第60章 剃发易服令第72章 强大的荷兰援军到达第92章 慌乱的清廷第138章 积极备战第61章 摊牌第29章 揪内奸第54章 通过雄辩摆脱死亡第56章 攻寨(上)第47章 吃人的圈地运动,罪恶啊!第59章 败山贼,威势立!第143章 吴三桂最后的奋起第71章 奚落费扬果第75章 到达东莞第19章 打赌第82章 继续出击第87章 周培公战死第11章 孙承宗殉国第60章 明军必胜!!!第94章 李自成建都立国第64章 勇闯危机四伏之城第73章 回到榆林镇第4章 请求出兵第127章 发现温体仁行踪第38章 遭打劫第52章 强者存弱者亡第87章 得以释放第130章 吴三桂的准备第94章 建立荆楚第一功第140章 联系天字一号第138章 积极备战第51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121章 秦怀玉失踪第54章 凤阳祭帝陵第12章 被仇恨遮住了眼睛第30章 被小股清军突破进入松山第151章 多尔衮的奇兵奏效第10章 初战告捷第90章 行军诡异第73章 皇太极感到委屈的谕旨第128章 捉住温体仁第21章 确认洪承畴投降的消息第89章 绑在一起的蚂蚱第122章 与袁宗第套交情第6章 牛金星的背叛第81章 太监传密旨第45章 架梯登城第114章 击退岳托第11章 马元利的奋战第140章 化敌为友第20章 快意恩仇第94章 迎多铎第73章 皇太极感到委屈的谕旨
第118章 郑成功回击葡萄牙和荷兰第87章 得以释放第78章 绍武政权覆灭第35章 侯方域的歹心第119章 御驾亲征第10章 狼兵参战第81章 形势又一次剧变第40章 不再犹豫,振作起来!第64章 当不了王侯也要当王侯祖先第64章 中英充满火药味的交往结束第55章 请求见面第29章 用天下作嫁妆第64章 当不了王侯也要当王侯祖先第46章 对李岩进良言第110章 成功挟持皇太极第28章 得猛将第122章 秦淮名妓柳如是第13章 哪怕在逆境中不能失去信心!第18章 见证奇迹,跳过去!第74章 为女儿着想的崇祯第29章 想碰我女人者——死!第154章 多铎穷途末路第129章 败吴军擒韩晋卿第5章 卢象升驰援第38章 饮酒之后的疯狂第57章 精锐先出击第64章 勇闯危机四伏之城第150章 找内奸第96章 一切为了东进第73章 纠结啊!受不了公主脾气第13章 援军不至,只能背水一战!第37章 战!第99章 破掉顺治的计策第59章 姜让的格杀令第20章 至死也要掣旗向前第27章 李定国大败孔有德第9章 停止追击第40章 为了功业而拜师学艺第71章 奚落费扬果第82章 继续出击第25章 刽子手李成栋伏法第93章 特里大败第39章 炮台沦陷第23章 兵分两路第53章 瞒天过海第1章 朝议第52章 任性妄为第64章 顺治的烦恼第60章 剃发易服令第72章 强大的荷兰援军到达第92章 慌乱的清廷第138章 积极备战第61章 摊牌第29章 揪内奸第54章 通过雄辩摆脱死亡第56章 攻寨(上)第47章 吃人的圈地运动,罪恶啊!第59章 败山贼,威势立!第143章 吴三桂最后的奋起第71章 奚落费扬果第75章 到达东莞第19章 打赌第82章 继续出击第87章 周培公战死第11章 孙承宗殉国第60章 明军必胜!!!第94章 李自成建都立国第64章 勇闯危机四伏之城第73章 回到榆林镇第4章 请求出兵第127章 发现温体仁行踪第38章 遭打劫第52章 强者存弱者亡第87章 得以释放第130章 吴三桂的准备第94章 建立荆楚第一功第140章 联系天字一号第138章 积极备战第51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121章 秦怀玉失踪第54章 凤阳祭帝陵第12章 被仇恨遮住了眼睛第30章 被小股清军突破进入松山第151章 多尔衮的奇兵奏效第10章 初战告捷第90章 行军诡异第73章 皇太极感到委屈的谕旨第128章 捉住温体仁第21章 确认洪承畴投降的消息第89章 绑在一起的蚂蚱第122章 与袁宗第套交情第6章 牛金星的背叛第81章 太监传密旨第45章 架梯登城第114章 击退岳托第11章 马元利的奋战第140章 化敌为友第20章 快意恩仇第94章 迎多铎第73章 皇太极感到委屈的谕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