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济尔哈朗的调查

上章说到济尔哈朗见儿子济度劝他动手,他点头了,准备调兵与多尔衮拼个鱼死网破。

这一切,瞒不过多尔衮。多尔衮一直在监视着济尔哈朗的动态,一听闻了济尔哈朗准备动手的消息,他不由是兴奋极了。他就是在等着济尔哈朗,要是济尔哈朗一有举动,他就能名正言顺地把济尔哈朗给干掉了。

多尔衮和济尔哈朗就要火拼的消息早已传到了张必武那里,张必武听闻济尔哈朗在调兵入京,同时多尔衮也在秘密地调兵,就看谁最厉害了。

张必武还远在西北,他不由欣喜异常,他就想立即回师向东,因为只要济尔哈朗和多尔衮闹了个反,两人兵戎相见,那是实力大损的,他乘这个时候对清军进行攻击,那是能取得成绩的。

此时的西北虽然已经攻占了,可是并没有安定呢!要是张必武一离开的话,说不定西北就会有叛乱发生了。只是东边有利益可占,当然是首先要占东边的利益为主要。

正当张必武要出兵的时候,禤建豪却是劝止他,认为要看看,虽说济尔哈朗和多尔衮的分裂是必然的,可是分裂得太多了,就总让人觉得不放心呢!

何况都已经是要巩固西北了,再移师,就兵疲师老,那是怎么也说不过去的一件事,不如就先巩固好西北。

真是打起来,就算是让多尔衮和济尔哈朗分出个胜负来,那么也能让满清的实力受损了。

加上,万一张必武移师的话,说不定本应打起来的两方就会不再打了,而是联合起来了。

这就是禤建豪的建议,张必武一听,是在接连点头的,他认可了,好吧!既然他已决定要和李过演戏。那为什么还半途而废呢?

张必武决定了,他不再移师,还是要经营,巩固好西北。同时,他也让李过开始演戏,以表示,他与李过正闹矛盾着。根本就没有法子顾及满清。

张必武在这么做的时候,他还派人去探听北京的消息,他想知道济尔哈朗和多尔衮是不是真的已经互斗了。

多尔衮和济尔哈朗并没有斗起来,其实多尔衮是想逼济尔哈朗的,只是济尔哈朗心中还是没有数。

济尔哈朗便否定了济度的,他知道多尔衮的兵力强。他硬拼,死的只能是他!他要斗多尔衮,就必须联合像代善等人才行,只有代善等和他一起对抗,他才有胜算呢。

济尔哈朗既然不敢对抗多尔衮,就得想个法子和多尔衮联合,那么他想到了一条计。就说,张必武初定西北,要是他忽然移师东进的话,西北就不稳,就可以收复西北了。而且引张必武前来,设伏以败张必武的话,张必武也会被擒灭的。

哪怕多尔衮再怎么想灭自己,多尔衮也知道。要有可能消灭张必武,多尔衮也会选择先消灭张必武,再灭济尔哈朗的。

济尔哈朗还得把军队给退出北京,同时,他还把一些权力给交出,还将一些军队给交出来,就是想要赢得多尔衮的信任。

还别说。济尔哈朗派人说明这一件事,想要通过两方不和来诓骗张必武的进攻,多尔衮想了想,确实是一桩好计。而且还能适当地削弱济尔哈朗。

就算此计不成,不能消灭张必武,多尔衮也不会放过济尔哈朗的,他还会继续自己的举动。他之所以放过济尔哈朗,也是想让济尔哈朗好更加快地跳出来,不然,他是不好收拾济尔哈朗。

同时,多尔衮也不想通过与济尔哈朗的军队开战,来获得胜利,他的打算是以最少的伤亡,来把济尔哈朗给干掉!

故多尔衮是同意了济尔哈朗,却没有减少要对济尔哈朗的打击行为,他还在紧张有序地布置着怎么消灭济尔哈朗。

这一计并没有成功,反而传来的是李过的大顺军占据了银川,还想继续地扩大地盘呢。

为此,张必武和李过的大顺军都是发生了摩擦,他们在边境上时不时地有交火。两人都想在西北的地方能有话语权。

多尔衮想想也是啊,西北一旦被张必武所占,那么张必武就能对李过形成包围,李过是说什么也不会答应的。加上多尔衮就是想试试看,张必武和李过是不是真的不和,故才借用济尔哈朗与自己闹翻来试。

张必武和李过还在西北的事纠结,那就证明他们的关系是不和了,闹矛盾了,自己的情报工作非常有效了。

在除掉张献忠的情报组织,不就是一个铁证吗?似此,就能专心地除掉济尔哈朗了!先把济尔哈朗的镶蓝旗兵权给拿下才行,控制住镶蓝旗,济尔哈朗就没有什么能耐了。

多尔衮想到这,他自然就得立即去做了,他哪怕是逼得济尔哈朗现在就反,也是他所希望的。

济尔哈朗知道唯一能胜多尔衮的就只有查出多尔衮弑主的证据,如若没有这些,他想凭借镶蓝旗,一丁点的胜算没有,反而会葬送他的镶蓝旗,这不是他所想见到的。

可现在根本就没有完全地掌握啊!济尔哈朗只有一死了,他查到的是当时皇太极驾崩之时,当时宫中大空,举国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围剿张必武上面。

对了!还有费扬果的儿子以吸引张必武来设套时,大家的注意力就全集中在那里了。

在这个时候就传来了皇太极忽然暴毙的消息,太忽然了,不然那时张必武是无法逃出去的。这一切不正说明了,是有人精心设计的,说不定还与张必武有关联呢!

济尔哈朗明白了,他知道一定是有事的,如今多尔衮在搜集证据要杀死他,济尔哈朗是不怕的,他做好了准备,要是多尔衮准备好了,要给他致命一击时,他就主动地去联系多尔衮,在多尔衮的面前死去,以保住自己的家人。

从而他把这些证据都呈现到了顺治的御案上,似此,顺治就可以继续追查下去,会让皇太极的死因真相大白的。

济尔哈朗是要去见张必武的,他在之前已经是派人见张必武了,只是不知会不会得到张必武的真实回答。

济尔哈朗派出的是心腹,他的心腹已然把张必武的回答口述给了济尔哈朗,张必武还说出了真心话。

当初张必武为了能救费扬果的妻子和儿子潜入了沈阳,他举目无亲,无奈之下,只好与多尔衮合作。

多尔衮说过,只要听他的,就能保张必武平安无事,张必武别无选择之下,只好与多尔衮达成了合作的协议。

在多尔衮的帮助之下,张必武逃出了沈阳,后来就听说了皇太极驾崩的消息,至于皇太极是怎么死的,张必武可不知道。

济尔哈朗看着从张必武那得来的消息,他在想,张必武是说真话,还以假话来诓他啊?到底该不该相信张必武所说的呢?

不过他想到了以前皇太极派他监视多尔衮,因为皇太极认为张必武不是得到了多尔衮的庇护,他根本就不能在盛京呆得下去,不可能这么久不被发现的。更不用说得到帮助出盛京了!以前眼看着张必武就要被擒,有一批神射手的帮忙,才让张必武能避免一死。

他们逃跑的路径是这样的熟悉,没有当地人带的话,是绝对办不到的。有谁能有这么大的胆子敢带朝廷钦犯呢?而且还能令沿途的关卡都不拦截,放行呢?是的!没错!除了多尔衮,没有其他人能办到!

对!张必武说的一定是真的!因为联系往事,得出的结论是这样的!

济尔哈朗一想到这,他明白了,多尔衮就是要让大家的注意力放在张必武身上的时候,他再去害死皇太极!

当时皇太极死的时候不是有种很生气的样子吗?那种说不出的诡异表情!

这是很多人都有目共睹的,大家都无法解释得出来的,现在再想想,皇太极的死真的是有太多的疑点了!

在面对着皇太极死的时候,多尔衮太镇定了,他对于这件忽发事件,他考虑得未免太周到了!就算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一样。

还有宫中的一个太监,不久之后,就消失不见了!一定是被多尔衮杀人灭口了!

如今很多谣言纷起,都说多尔衮与皇太极之死有关,似此就不能不信绝非空穴来风了。济尔哈朗想到这的时候,他越发兴奋,他要让人把失散的太监给找到,从而开棺,他要查个仔细。

这一切都只能是暗中进行,只是时间已不给济尔哈朗了。济尔哈朗听闻了,他的镶蓝旗的心腹将领,大多被撤换了,而且两白旗的人马也开到了镶蓝旗的周围以监视镶蓝旗,镶蓝旗的军兵也大多被抽调了。

镶蓝旗的将领也曾一次次地请求济尔哈朗不要再软弱了,必须尽快地动手,不然晚了就来不及了,镶蓝旗是永远支持济尔哈朗的。

济度等都在劝济尔哈朗快点发难,济尔哈朗还是迟迟没有行动,他还是认为不行,要是这么做的话,那样只会遭受到失败一途的。要谨慎,要干的话,也要一击毙敌才行!。)

第130章 崇祯倒苦水第47章 为钱而愁苦第51章 李自成出兵相助第24章 公主死了?第80章 荷兰投降,收复台湾了!第39章 降清汉人的矛盾心态第130章 忍痛割爱,送子为质第8章 畏敌不前第123章 死死地护住顺治第76章 洪承畴的奇着第40章 为了功业而拜师学艺第91章 挫败敌人阴谋第49章 破皇宫第99章 大顺军中怨言生第88章 投于李自成第146章 伏击荷葡海军第27章 山贼来犯第65章 急!急急!赶去见心上人第90章 饥民多带来的烦恼第9章 停止追击第100章 下得了手吗?虎毒尚不食子啊!第14章 李自成再沦陷回流寇第63章 多尔衮狼狈而逃第65章 急!急急!赶去见心上人第122章 顺治中伏第97章 日不落国家的梦想第150章 找内奸第10章 狼兵参战第32章 离开秦家村第62章 诱敌第9章 停止追击第3章 击中卢象升的弱肋第35章 济尔哈朗秘密进行计划第9章 松山激战第62章 得见故人第110章 哀民之多艰!第113章 败吴三桂保住了江南第134章 张必武被吴三桂击败第84章 退出根据地第27章 山贼来犯第100章 损失七千骑兵第88章 投于李自成第100章 生气中的李自成第68章 联军感到了害怕第19章 打赌第130章 泼脏水第14章 多铎的暂退第127章 张必武献计第31章 华夏无孬种!第22章 攻破太原城第156章 京城处于风雨飘摇中第38章 朝鲜的用意第99章 各国使者的惊讶第70章 战火暂熄第35章 突入全是尸体的死城第88章 探听消息第43章 小胜成功第36章 生死与共的好友第66章 父子并肩作战第69章 简单的婚礼第170章 叛徒出卖,襄阳城破第45章 面圣第6章 除奸细第56章 攻寨(上)第50章 争取变兵第31章 华夏无孬种!第34章 锦州城内清军出来偷袭第77章 邂逅美女第45章 面圣第92章 明军与李自成的决战第23章 攻击是必然的第59章 随着军旗前进第124章 作诗第39章 情绪低落第32章 破娘子关第34章 炮轰新野城第131章 危险悄然逼近第44章 大玉儿的建议第70章 壮烈!誓死不降!第93章 满清的应对第85章 难产第56章 两方都是勇士第100章 张必武和多尔衮并肩作战第63章 攻击瑞典军团第95章 追杀倭寇第42章 苦练基本功第73章 击沉世界上最先进的战舰第140章 三条路该走哪条?第55章 死里逃生第116章 夺马第39章 论功行赏第73章 皇太极感到委屈的谕旨第131章 快速行军以袭取城池第74章 舍身抱炸药以破方阵第29章 天降救兵第1章 边关告急第112章 假扮成吴军,造成混乱第65章 榆林镇大兴援军第2章 赠金第5章 夏承德投降
第130章 崇祯倒苦水第47章 为钱而愁苦第51章 李自成出兵相助第24章 公主死了?第80章 荷兰投降,收复台湾了!第39章 降清汉人的矛盾心态第130章 忍痛割爱,送子为质第8章 畏敌不前第123章 死死地护住顺治第76章 洪承畴的奇着第40章 为了功业而拜师学艺第91章 挫败敌人阴谋第49章 破皇宫第99章 大顺军中怨言生第88章 投于李自成第146章 伏击荷葡海军第27章 山贼来犯第65章 急!急急!赶去见心上人第90章 饥民多带来的烦恼第9章 停止追击第100章 下得了手吗?虎毒尚不食子啊!第14章 李自成再沦陷回流寇第63章 多尔衮狼狈而逃第65章 急!急急!赶去见心上人第122章 顺治中伏第97章 日不落国家的梦想第150章 找内奸第10章 狼兵参战第32章 离开秦家村第62章 诱敌第9章 停止追击第3章 击中卢象升的弱肋第35章 济尔哈朗秘密进行计划第9章 松山激战第62章 得见故人第110章 哀民之多艰!第113章 败吴三桂保住了江南第134章 张必武被吴三桂击败第84章 退出根据地第27章 山贼来犯第100章 损失七千骑兵第88章 投于李自成第100章 生气中的李自成第68章 联军感到了害怕第19章 打赌第130章 泼脏水第14章 多铎的暂退第127章 张必武献计第31章 华夏无孬种!第22章 攻破太原城第156章 京城处于风雨飘摇中第38章 朝鲜的用意第99章 各国使者的惊讶第70章 战火暂熄第35章 突入全是尸体的死城第88章 探听消息第43章 小胜成功第36章 生死与共的好友第66章 父子并肩作战第69章 简单的婚礼第170章 叛徒出卖,襄阳城破第45章 面圣第6章 除奸细第56章 攻寨(上)第50章 争取变兵第31章 华夏无孬种!第34章 锦州城内清军出来偷袭第77章 邂逅美女第45章 面圣第92章 明军与李自成的决战第23章 攻击是必然的第59章 随着军旗前进第124章 作诗第39章 情绪低落第32章 破娘子关第34章 炮轰新野城第131章 危险悄然逼近第44章 大玉儿的建议第70章 壮烈!誓死不降!第93章 满清的应对第85章 难产第56章 两方都是勇士第100章 张必武和多尔衮并肩作战第63章 攻击瑞典军团第95章 追杀倭寇第42章 苦练基本功第73章 击沉世界上最先进的战舰第140章 三条路该走哪条?第55章 死里逃生第116章 夺马第39章 论功行赏第73章 皇太极感到委屈的谕旨第131章 快速行军以袭取城池第74章 舍身抱炸药以破方阵第29章 天降救兵第1章 边关告急第112章 假扮成吴军,造成混乱第65章 榆林镇大兴援军第2章 赠金第5章 夏承德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