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一章:报皇恩

崇祯道:“朕原本以为东平侯又能够发一笔横财,没想到他根本没有准备中饱私囊,而是让朕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王承恩道:“东平侯其实更加擅长经营,一团糟的乱局都阻碍不了他赚银子,而且他不肯囤积居奇抬高粮价赚取不义之财。

今年那些疏浚河道的民夫有福了,前几个月囤积粮食想卖出高价的黑心商人恐怕难以如愿。”

崇祯被王承恩点醒了,他冥冥中觉得诸多士大夫针对黄汉恐怕还有跟深层次的原因。

如果黄汉到手几十上百万石粮食,还是采取半年收取一成利息的方法给予升斗小民以家庭为单位定量借贷口粮,准备靠推高粮食价格发财的商人恐怕都要亏大本。

皇帝不傻,知道商人跟文官武将都有瓜葛。他道:

“南运河、卫河、漳河淤塞严重,这几年屡屡有地方官上书朝廷要求工部牵头疏浚河道,朕何尝不想做这样的惠民工程,可是钱粮从何而来?

派谁去管理才能够不出乱子?几十万人聚集在挑河工地,需要强军和有担当的主将管理,东平侯最是适合。”

王承恩道:“陛下圣明,东平侯心里应该清楚他圈占那么多良田得罪了不少文官武将,如果不是天子庇护,哪有秋天的收获,因此他主动出头请旨以工代赈。”

崇祯本来准备下手整治仗势欺人的黄汉,顺带着罚没一部分粮食,谁知人家根本没想着吞了那些收获,约等于主动送上几十万石给了朝廷。

黄汉是这个态度,皇帝当然不能枉做小人,他知道以后不会有人再咬着那些无主田亩来做文章,悠悠道:“东平侯上马官军、下马管民都有章有法,连贪腐都做得很大气,可惜这样的人才太少。”

王承恩听出弦外之音,也知道如此一来,黄汉侵吞的田亩以后更加不会有人胆敢索要,立刻很乖巧的闭了嘴。

皇帝此时心里其实是喜忧参半,他深知利害,黄汉在彰德府安置流民会广收民心,再发动几十万人有偿出劳役,十几个州城府县的民心岂不是都被黄汉争取?

崇祯真的没有漠视升斗小民,愿意看到老百姓安居乐业,见到了黄汉的奏疏权衡再三还是同意了。

他下旨严令沿线州府组织人手,服从东平侯调派,但是他指示各级官员要大张旗鼓进行宣传,要突出朝廷才是这次惠民工程的主宰。

用不着出粮食,参与干活的人还能够拿到粮食和银子,沿途官府很积极,真做到了大张旗鼓。

因为疏浚了河道方便运输最得益的就是当地官府,水库、河道、湖泊增加了储水量还会增加农民的抗旱能力。

地方官亲自出马纷纷派出衙役、胥吏配合圣天子发起、工部主管、东平侯参与维持秩序的挑河运动。

接到圣旨的黄汉立刻付诸行动,他不傻,要求地方官都要打起旗帜拉起横幅。

横幅和旗帜上书写的内容很简单,无非是“皇恩浩荡,以工代赈。”“感谢圣天子为民谋福祉!”“出大力、流大汗报皇恩!”等等宣传性的标语。

目的当然是强调这一次出劳役是皇帝恩准的钱粮,东平侯只是一个执行者而已。

拍马屁是当官的必修课,吹捧皇帝各级官员乐此不彼,挑河工地上果然旌旗招展,感谢圣天子的口号震天响。

没法不响,因为坏坏的黄汉吩咐下去了,所有的劳役吃饭之时必须选旗帜或者横幅上的标语吼最少三声。

很快就有锦衣卫和东厂的探子把看到的一切报告给上级,曹化淳第一时间就把老百姓如何感激圣天子回禀了。

态度决定一切,黄汉不居功足以证明了他对皇帝的态度,听曹化淳讲老百姓每天都在歌功颂德,年轻的皇帝的忧虑减轻不少。

介于地方官府派来的管理者有可能截留该劳工获得的报酬,所有的粮食和工钱发放都由“红旗军”少年进行。

他们会通过观察把劳工编成十人为基本单位选一什长管理、十什为一百人队,选派一个百总两个副百总,三个百总为一个把总……

这种管理不是少年所创,而是类似于“红旗军”包括随军杂役的管理模式,届时少年们只要管理百总、把总、千总等等头目就能够达到管理几万、几十万人的效果。

形成了组织架构后“红旗军”只要召集百人队长以上的头目开会就能够上情下达,管理自然轻松了不少。

人人都爱当官,农民也不例外,况且被选上的小头头工钱最少翻倍,积极性毋庸置疑。

当上什长的人每天带着十个同乡干活儿,他自己得到的报酬会多出十文钱一天,选出的百总比普通劳力多拿二十文,副百总多拿十六文。

这些什长、百总都是由同乡推选,少年兵考察后决定。

只要不是一贯横行乡里的恶霸、流氓,只要不是老百姓因为害怕而违心推选,原则上尊重同乡人的选择。

各县城、州府派出的衙役和胥吏基本上都被委任了把总或者千总这样的临时差事,他们一天可以得到四十文钱以上的报酬。

胥吏、衙役在各自的衙门都有保底收入,来到挑河工地管理他们组织来的劳力由于不经手钱粮发放,肯定得不到截留肥私的机会,但是可以堂堂正正领一份管理者的报酬。

这就相当于是工资以外的收入,本来不情不愿来工地受苦的胥吏和衙役发现“红旗军”没有亏待大家,立刻有了精神头。

给官府出劳役从来没有哪一次能够拿到工钱,刚开工之时许许多多被衙役、胥吏带到工地的老百姓都不可置信。

“红旗军”少年采取先不说废话直接给好处的工作方法,当场给劳役们预付了三天的工钱,让所有人按照定量吃到了马铃薯和甘薯。

定量给的比较足,基本上能够保证绝大多数壮劳力八成饱,这样的做派还是为了节约粮食考虑,也是防止来干活的青壮年因为有免费粮食吃撑了。

第三百四十四章:爆破第四百三十章:近水楼台第六章:到手的鸭子飞了第八百九十二章:暹逻湾第三百零二章:围困复州第二百二十五章:跑错地方了第一百零三章:罗家寨第五百六十三章:不知所踪第一百八十八章:炼钢第十五章:战马第九百三十七章:求心所安第八十五章:朝天阙第九百四十三章:争夺潼关第七百三十六章:伏尸百万第三百三十三章:遗民泪尽胡尘里第一百六十八章: 左冲右突第七百八十五章:公平第七百五十二章:捕鲸船第六百一十一章:崇祯痛哭第一百三十三章:点将第五百章:安得广厦千万间第一百章:步步为营第四百九十五章:宁死不从贼第九百一十四章:召唤第八百零五章:功亏一篑第九百零四章:蠢如猪第九百一十一章:稳扎稳打第二十九章:坠马第三百四十二章:炮弹肆掠第一百九十章:全钢胸甲第二百八十二章:天佑助威大将军第五百九十二章:守望相助第四百八十三章:锄奸去恶第二百四十八章:撤退第一百三十一章:等缺额第七百九十五章:为何而战第一百四十七章:杀良冒功第四百七十五章:囚笼战术第七百七十六章: 惹毛了大明第七百四十七章:徐光启科学院第二百二十二章:暗度陈仓第五百六十五章:车厢峡第二百二十九章:活捉第三百三十七章:宣读圣旨第四百七十六章:脓水和尸液第八十六章:帅第五百五十五章:崇祯七年第七百四十章:无间道第三百五十一章:炫耀第二百零五章:下一步行动第三百五十四章:初战告捷第四百零四章:馊主意第六百四十六章:谨慎小心第八十二章:广渠门第四百四十一章:请旨出击第四百一十六章:臭名昭著第八百零九章:崇祯十一年第五百四十九章:剑指襄阳第一百七十八章:拷饷第一百零七章:各怀鬼胎第二百一十七章:出大安口第三百五十一章:炫耀第四百六十四章:算计孔有德第七百九十章:宣泄第六百五十八章:晋商大出血第三百一十六章:掘壕围金州第二十四章:备战备荒第五百八十五章:干瞪眼第二十八章:袭击第五百三十二章:一槌定音第三百二十八章:表决也可以这样玩第三十八章:遇敌第八百六十章:有口皆碑第八百七十四章:刻薄第三百五十七章:一只鸡第三百四十五章:鹰巢墩第四百二十四章:夺岛之战第三百四十九章: 中计第九十八章:救命粮第七十八章:扯张虎皮做大旗第七百四十五章:千刀万剐第三百八十四章:有枪就是草头王第五百五十章:解围第五百七十三章:疾驰入援第四十一章:子弟兵第三百四十四章:爆破第五百零六章:放虎归山第七百七十六章: 惹毛了大明第七百九十一章:狗咬多铎第七百五十章:自立为王第四百零六章:毛承禄第三百五十二章: 时机第六百零九章:趁火打劫第八百一十二章:真理永恒第八十八章:五湖四海第一百五十四章:天外有天第九百五十五章:洪承畴来投第八十五章:朝天阙第二百四十九章:富贵险中求第三百零三章:攻心战
第三百四十四章:爆破第四百三十章:近水楼台第六章:到手的鸭子飞了第八百九十二章:暹逻湾第三百零二章:围困复州第二百二十五章:跑错地方了第一百零三章:罗家寨第五百六十三章:不知所踪第一百八十八章:炼钢第十五章:战马第九百三十七章:求心所安第八十五章:朝天阙第九百四十三章:争夺潼关第七百三十六章:伏尸百万第三百三十三章:遗民泪尽胡尘里第一百六十八章: 左冲右突第七百八十五章:公平第七百五十二章:捕鲸船第六百一十一章:崇祯痛哭第一百三十三章:点将第五百章:安得广厦千万间第一百章:步步为营第四百九十五章:宁死不从贼第九百一十四章:召唤第八百零五章:功亏一篑第九百零四章:蠢如猪第九百一十一章:稳扎稳打第二十九章:坠马第三百四十二章:炮弹肆掠第一百九十章:全钢胸甲第二百八十二章:天佑助威大将军第五百九十二章:守望相助第四百八十三章:锄奸去恶第二百四十八章:撤退第一百三十一章:等缺额第七百九十五章:为何而战第一百四十七章:杀良冒功第四百七十五章:囚笼战术第七百七十六章: 惹毛了大明第七百四十七章:徐光启科学院第二百二十二章:暗度陈仓第五百六十五章:车厢峡第二百二十九章:活捉第三百三十七章:宣读圣旨第四百七十六章:脓水和尸液第八十六章:帅第五百五十五章:崇祯七年第七百四十章:无间道第三百五十一章:炫耀第二百零五章:下一步行动第三百五十四章:初战告捷第四百零四章:馊主意第六百四十六章:谨慎小心第八十二章:广渠门第四百四十一章:请旨出击第四百一十六章:臭名昭著第八百零九章:崇祯十一年第五百四十九章:剑指襄阳第一百七十八章:拷饷第一百零七章:各怀鬼胎第二百一十七章:出大安口第三百五十一章:炫耀第四百六十四章:算计孔有德第七百九十章:宣泄第六百五十八章:晋商大出血第三百一十六章:掘壕围金州第二十四章:备战备荒第五百八十五章:干瞪眼第二十八章:袭击第五百三十二章:一槌定音第三百二十八章:表决也可以这样玩第三十八章:遇敌第八百六十章:有口皆碑第八百七十四章:刻薄第三百五十七章:一只鸡第三百四十五章:鹰巢墩第四百二十四章:夺岛之战第三百四十九章: 中计第九十八章:救命粮第七十八章:扯张虎皮做大旗第七百四十五章:千刀万剐第三百八十四章:有枪就是草头王第五百五十章:解围第五百七十三章:疾驰入援第四十一章:子弟兵第三百四十四章:爆破第五百零六章:放虎归山第七百七十六章: 惹毛了大明第七百九十一章:狗咬多铎第七百五十章:自立为王第四百零六章:毛承禄第三百五十二章: 时机第六百零九章:趁火打劫第八百一十二章:真理永恒第八十八章:五湖四海第一百五十四章:天外有天第九百五十五章:洪承畴来投第八十五章:朝天阙第二百四十九章:富贵险中求第三百零三章:攻心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