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六章 盖子揭开

马明远听到这么多人站出来弹劾他,反倒不慌乱了。如果方逢年自己站出来说的话马明远还有些害怕,因为马明远也不清楚自己到底是不是侵占了皇陵。可是现在不同了,这么多人都站出来弹劾自己,这已经不是什么犯不犯法的事情了,这已经是党争了。

马明远跟随朱宏三最早,也最为了解这位皇帝。朱宏三这个人最忌惮的就是大臣搞党派,原因很简单,你们都拉帮结伙,自然要反对我皇帝,所以朱宏三对党争那是绝不手软。

想到这马明远躬身说道:“陛下,老臣无能,陛下将朝政交给老臣,老臣却任由朝臣结党,请陛下责罚老臣!”

马明远绝对是一个颠三倒四、指鹿为马的行家里手,原本方逢年占了先手,现在被马明远轻轻一句话推翻的什么都没有了。皇帝最恨大臣结党,现在马明远这么一说马上将皇帝的注意力从自己侵占皇陵上转到结党上。

原本很快结束的大朝会发生这种事情,很多官吏虽然知道朝廷党派斗争激烈,但是亲眼看到那些朝廷大佬真刀实枪的开干这还是第一次,所以很多排在后面的官员站直了身体往前面张望,想要看清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站在马明远身后的次辅佟养甲原本听到方逢年站出来弹劾马明远,心中真是乐开了花。马明远因为新政的事这几年在朝中势力发展很大,原本就没多少人的佟养甲更是变得小心翼翼,生怕让马明远抓到什么把柄,所以佟养甲这几年过的十分窝火。

现在看到马明远自己内部出现叛徒,税务部尚书亲自站出来反对马明远,佟养甲也准备了一下要敲一下边鼓,最好想个什么罪名能把马明远一下弄死那就最好了。

可是事情发展太快,佟养甲没等有动作的时候,马明远已经倒打一耙,说方逢年他们搞党争,这个罪名可是太大了。佟养甲看到马明远要逃出生天,心中叹了口气也就不准备出头了。

皇帝朱宏三也很郁闷,今天他本来就带病坚持上朝,原本很快就能完事,自己好回后宫休养。但是那知道方逢年闹出这么一出,这还怎么善了?

至于方逢年说的那些事朱宏三详细听了一下,大部分都是捕风捉影,除了第八条侵占皇陵还有些谱外其他更是没影的事。再加上现在江南新政正在推行开,朱宏三实在不想为了这么一点小事就将马明远罢黜,那样就耽误自己的大事了。

朱宏三想了想事情已经闹开,现在满朝文武群臣都已经知道,自己怎么说也要表明态度。朱宏三心中盘算不如给马明远点苦头吃吃,让他安稳一点好了。

就在朱宏三打定主意要和稀泥的时候,在广场上文官队伍最后面,站出来一个七品小官,年纪三十多岁,站出来叫道:“陛下,臣有本上奏!”

那个七品小官级别太低,距离朱宏三足有一百多米,边上有小黄门将信息传过来,朱宏三才知道那个小官说的什么。

那个小官躬身屈步来到朱宏三金台前,高声说道:“陛下,臣都察院河南巡按李文熙有本!”

原来是都察院的御史,朱宏三以为这家伙也是来弹劾马明远的,不禁皱眉道:“李文熙,今天是大朝会,是商讨国家大政的场合,如果你要弹劾什么人的话散朝后单独上折子吧!”

朱宏三不想将事情闹大,所以一开口就将李文熙弹劾马明远的门路给堵死了。马明远听皇帝维护他心中大喜,看来今天自己应该没什么大事情了。

李文熙行完礼起身道:“陛下,臣不是弹劾首辅大人,臣是河南巡按,臣发现河南救灾款项上面有不妥!”

朱宏三一听就是一皱眉,救灾款是中央拨给各地方用来恢复民生、发展生产的。特别是河南,作为中州之地,在明末战乱中受的损失最大,中央每年都要给河南一省拨付上百万银元的救灾款。同时朱宏三知道手下这帮家伙都什么德行,所以三令五申下旨,告诉河南上下官员,这些钱是老百姓的救命钱,绝对不准挪用。

朱宏三听河南官员竟敢背着自己动救灾款,心中勃然大怒,问道:“李文熙,你将事情前因后果详细说来!”

李文熙躬身领旨,然后说道:“陛下,臣得陛下隆恩,从昆明府推官直升都察院御史,臣惶恐不可终日。。”

李文熙原本还想先说两句好话拍拍皇帝马屁,但是朱宏三现在心急如焚,哪有心情听李文熙吹嘘,皱着眉头说道:“说重点!”

李文熙看到皇帝语气不善,这才赶紧将事情重点说了出来。原来李文熙进入都察院后成了负责河南一省巡按御史,明永乐元年后,规定以一省为一道,派监察御史分赴各道巡视,考察吏治,每年以八月出巡,称巡按御史,又称按台。巡按御史品级虽低(监察御史为正七品官),但号称代天子巡狩,各省及府、州、县行政长官皆其考察对象,大事奏请皇帝裁决,小事即时处理,事权颇重。

李文熙在去年十二月份上任,上任伊始整理前任留下来的档案时发现,这几年河南一省粮款多有出入。在神武六年朱宏三占领河南后,就开始每年拨付款项用来恢复河南的生产以及社会秩序。这些钱分为三大项,最多的一项是修整黄河河道的款项。

李自成在崇祯十五年第三次进攻开封,久攻不下的李自成决定掘开黄河,水淹开封。自从李自成掘开黄河,大水冲淹开封城以后,开封城彻底荒芜。城内的民房建筑被毁一半之多,乡野的瓦房被毁坏的更为严重,仅仅剩下十分之一。

后来,当开封城被攻陷时,里面几乎没有活着的人了。据说后来有一行人,过汝宁府固始县,行走了六天,一个人都没有见到。行走途中,路上的野草疯长,有六尺那么长。行人必须每个人带一根柳木棍,不是为了防备盗贼,而是要防止与野狼相遇,好用木棍自卫。

黄河泛滥再加上兵灾,整个河南在神武六年的时候只有户籍人口四十多万,就是算上流民也不到百万。原本人口两千多万的中原大省变成这个样子,所以朱宏三占据河南的第一件事就是整治黄河。为了整修河道,中央财政部在神武七年开始,每年都要拨给河南省一百万银元,用来修整河道和治理黄泛区,今年是神武十一年,也就是到目前为止一共拨了五年共五百万银元。

银子投下去是见效果的,河南巡抚吴培昌上书皇帝,说黄河在河南省内的河道基本上治理完毕,黄泛区的积水也已经排干净,当地农民也已经开始恢复生产。朱宏三看到这个效果心中十分高兴,当时还下旨褒奖过吴培昌。

除了整修河道还有安置移民、重筑新城两个大项目,河南人口在战乱中损失惨重,所以朱宏三命令从江西、山东、北直隶等人口还算多的省份移民。为了安置这些移民,每年也要花掉数十万银元。还有筑城,河南的开封、洛阳、南阳,还有被朱宏三连累屠城的信阳,这些城市的城墙都要重新修缮,同时修缮城墙还可以为那些移民创建工作岗位,来自后世的朱宏三自然要大玩儿基建项目拉动经济这个神器。

这三个大项目这五年来将上千万银元吞了下去,原本朱宏三以为河南人最起码不说安居乐业了吧,也能吃一口饱饭了吧!但是现在听李文熙说自己投下的上千万银元出现了问题,这如何能让自诩为千古一帝的朱宏三咽下这口气呢?

李文熙最后说道:“陛下,臣是河南巡按,查帐是分内之事,河南从神武七年开始接受朝廷拨款,神武七年是一百四十八万银元,神武八年是一百六十万银元,神武九年是二百四十万银元,神武十年更是达到三百万银元,今年到七月份,已经拨付一百八十万银元,五年一共一千零二十八万银元,可是河南省报上来的账目只有六百五十一万三千一百二十八个银元,缺少三百七十六万六千八百七十二银元对不上帐,同时臣在账目上看到单单黄河开封段一段,就用去银元二百五十多万,这实在太多了吧。臣身为陛下的御史,就要为陛下分忧,所以将这些事上奏陛下,请陛下明断!”

李文熙说完退到本班,他的任务已经完成,下一步就看粤党的了。

李文熙这份奏折其实并不算什么,朝中除了那些刚中进士的年轻官员,其他都是具有行政能力的官僚,大家都在基层干过,就算没当过知府、知县等主政官,但是推官、参政、参议等佐尹官总当过,没吃过猪肉总见过猪跑,所以大家心中都知道这钱去哪了,无非都是被河南各级官员分了。不过河南巡抚还是干事情的,最起码一千多万银元还有六百多万用在了正地方,所以说那个吴培昌还算不错的。

第七百六十三章 济南(2)第六十二章 军法第七百二十四章 结案第六百七十五章 夜袭第一百五十九章 鞭打第二百零四章 张大忽悠第三百七十六章 下一步怎么办第七百七十章 古北口第七百一十六章 马明远的愤怒第四百零七章 朱宏三的快乐生活(8)第三百八十二章 大西军的消息第六百零一章 应付检查第七百七十九章 朝阳门第一百三十九章 空谈误国第二百二十三章 过年第九百七十一章 玩具第五百七十一章 扬州之战(9)第二百零三章 招安第七章 人生烦恼识字始第二百一十七章 倒霉的李富贵第七百四十二章 淮安城破第五百三十二章 马府第二百二十五章 倒霉的赵虎第二百四十五章 重回钱家第九百六十九章 乱起(10)第八百六十七章 收押第四十五章 冯县令来访第十一章 约会第九百五十三章 准备第二章 打上门去第一百九十一章 石碌铁矿开发计划第六百三十七章 圈禁第七百六十五章 老师第六百二十八章 胡搅蛮缠第八百六十七章 收押第八百三十六章 苏州好风光第一百一十三章 海船第九百六十五章 乱起(6)第一百一十三章 海船第二十一章 崇祯七年第二百二十章 为了家国大业第八百五十八章 楚国公府第二百五十一章 杀出重围第八百零六章 结盟第二百九十九章 海难第八百零一章 结案第七百四十二章 淮安城破第二百九十一章 朝廷惊变第二百九十九章 海难第三百七十九章 洪门第九十七章 手摇钻第七百三十一章 联姻第六百八十八章 南京故事(7)第七百七十六章 万万没想到第五百九十一章 人选第一百一十七章 紫禁城第三百五十四章 举贤不避亲第九十一章 丧事第七百零二章 西南无战事(9)第三百八十八章 最长的一天(4)第四百七十九章 杭州(2)第六十二章 军法第二百九十章 祸水东引第二百二十二章 长谈第九百六十章 乱起第六百五十三章 倒马第三百三十九章 保昌县令第七百章 西南无战事(7)第二百四十八章 危急时刻第四百七十二章 养猪第六百五十章 骚乱第六百二十三章 利诱第八百九十二章 盐务司第二百四十六章 远行第八百二十三章 胁迫第六百六十一章 首辅马济远第四百八十八章 洪承畴的准备第七百四十二章 淮安城破第八百八十三章 解惑第七百五十五章 中原大战(9)第三百七十四章 八旗的反击(2)第五百九十五章 回来了第六百一十章 青衣第二百九十六章 不用你背黑锅第九百二十三章 范永斗第五百一十三章 李代桃僵第七百七十二章 收拢兵权第六百四十一章 收心第三百四十七章 奇葩的三班第九百六十章 乱起第一百四十一章 芳心暗许第三百九十七章 天下震动(3)第五百二十三章 长谈第四百一十一章 朝堂派系第八百零四章 权术第二百一十一章 被代表第六百六十五章 战广州(2)第一百三十三章 福王第三百六十一章 舅舅第五十八章 丑态百出
第七百六十三章 济南(2)第六十二章 军法第七百二十四章 结案第六百七十五章 夜袭第一百五十九章 鞭打第二百零四章 张大忽悠第三百七十六章 下一步怎么办第七百七十章 古北口第七百一十六章 马明远的愤怒第四百零七章 朱宏三的快乐生活(8)第三百八十二章 大西军的消息第六百零一章 应付检查第七百七十九章 朝阳门第一百三十九章 空谈误国第二百二十三章 过年第九百七十一章 玩具第五百七十一章 扬州之战(9)第二百零三章 招安第七章 人生烦恼识字始第二百一十七章 倒霉的李富贵第七百四十二章 淮安城破第五百三十二章 马府第二百二十五章 倒霉的赵虎第二百四十五章 重回钱家第九百六十九章 乱起(10)第八百六十七章 收押第四十五章 冯县令来访第十一章 约会第九百五十三章 准备第二章 打上门去第一百九十一章 石碌铁矿开发计划第六百三十七章 圈禁第七百六十五章 老师第六百二十八章 胡搅蛮缠第八百六十七章 收押第八百三十六章 苏州好风光第一百一十三章 海船第九百六十五章 乱起(6)第一百一十三章 海船第二十一章 崇祯七年第二百二十章 为了家国大业第八百五十八章 楚国公府第二百五十一章 杀出重围第八百零六章 结盟第二百九十九章 海难第八百零一章 结案第七百四十二章 淮安城破第二百九十一章 朝廷惊变第二百九十九章 海难第三百七十九章 洪门第九十七章 手摇钻第七百三十一章 联姻第六百八十八章 南京故事(7)第七百七十六章 万万没想到第五百九十一章 人选第一百一十七章 紫禁城第三百五十四章 举贤不避亲第九十一章 丧事第七百零二章 西南无战事(9)第三百八十八章 最长的一天(4)第四百七十九章 杭州(2)第六十二章 军法第二百九十章 祸水东引第二百二十二章 长谈第九百六十章 乱起第六百五十三章 倒马第三百三十九章 保昌县令第七百章 西南无战事(7)第二百四十八章 危急时刻第四百七十二章 养猪第六百五十章 骚乱第六百二十三章 利诱第八百九十二章 盐务司第二百四十六章 远行第八百二十三章 胁迫第六百六十一章 首辅马济远第四百八十八章 洪承畴的准备第七百四十二章 淮安城破第八百八十三章 解惑第七百五十五章 中原大战(9)第三百七十四章 八旗的反击(2)第五百九十五章 回来了第六百一十章 青衣第二百九十六章 不用你背黑锅第九百二十三章 范永斗第五百一十三章 李代桃僵第七百七十二章 收拢兵权第六百四十一章 收心第三百四十七章 奇葩的三班第九百六十章 乱起第一百四十一章 芳心暗许第三百九十七章 天下震动(3)第五百二十三章 长谈第四百一十一章 朝堂派系第八百零四章 权术第二百一十一章 被代表第六百六十五章 战广州(2)第一百三十三章 福王第三百六十一章 舅舅第五十八章 丑态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