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八章南洋诸国

对于这么快就拿下了大员,李元利还是有几分意外。

算算时间,荷兰使者马太伊斯最快也得进了腊月才能到达大员,给荷兰大员总督带去李元利的最后通牒,但只到腊月十九,李盖就将大员岛拿下来了。

速度似乎太快了点。

李元利问:“荷兰人有没有收到我写给他们的信?”

这个时代完全就是弱肉强食的世界,没有任何道理可讲,李元利并不是怕李盖不宣而战,而是感觉和他的初衷有点不一样。

他原本想的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荷兰人在大员只有那么点人,军械舰船也比不过大兴军,只要稍微有点脑筋的都知道不能硬扛,李元利也正是抓住这点,才想到通过最后通牒让荷兰人自己滚蛋。

逼退红夷比攻打大员自然更显威势,没见人家大明朝的沈有容奉圣谕让荷兰人退兵之后,还勒石澎湖。“沉有容谕退红毛番韦麻郎等”是不是比“沉有容击退红毛番韦麻郎等”逼格更高?

李盖显然也知道这一点,能凭一封书信于数千里外斥退红夷,这是何等的威风?

然而,红番鬼并没有识趣地退走,所以李盖心里很是恼火,“怎么没有?那个叫什么野屎的红番鬼到厦门时还拿着您写的信,要我安排船送他去大员呢。”

这红番鬼还会玩狐假虎威这一套,李元利饶有兴趣地问道:“那你派船了没有?”

“本来不想派,但标下怕坏了王爷的大事,最后还是派了,不过派的是一艘两百料的小破船,冬天黑水沟风浪大,让他吃点苦头。”李盖一边说一边“嘿嘿”地笑。

两百料的船其实也不算小,不过要是再加上个“破”字,那乘坐它穿越黑水沟的感觉确实只能用痛苦来形容。

李元利却是不以为然,“人家从西洋几万里之外到中国来,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什么苦没吃过?”

“我这不是看不惯他那副脸嘴嘛,明明知道他是打着您的名号来利用我,可还得给他派船,心里肯定憋着气,不整他整谁?”

“那是你自己沉不住气!你以为他不急啊?他比咱们还急!你不理他,他绝对会自己找船回大员去……我还怕黑水沟冬天风浪大,准备等开春才发兵的。”

“王爷放心!我这次可招了不少好船工,有些是招安海盗的,有些是澎湖的渔民,无论水性和操船都是极好的,黑水沟那点风浪难不住他们。”

“算了!大员都打下来了,现在说这些也没用,你把攻打大员的情形详细跟我说说吧。”

之前的情况,每过半月李盖都会发飞信向李元利汇报,需要兵部协调或报备的则另发一份给兵部,所以李元利已经将东南沿海的事情剿匪事宜了解得很清楚,况且郑森覆灭之后,那些零星小股海盗只是疥癣之疾,他也没有放在心上。

他关心的是大员,不,准确地说,他关心的是荷兰人,他想知道自己率领大兴军让中国重新崛起之后,荷兰人会是这么一种态度。

在强势的大兴军面前,荷兰人是选择退缩还是抵抗,这不光是一个大员的问题,而是牵涉到日后大兴军的扩张目标——南洋诸国。

十七世纪以前,整个南洋地区数十个大小邦国全都是大明朝的藩属国。

这些国家要向大明“称藩纳贡”,受大明皇帝的册封,并由大明赐与印玺。永乐年间,朱棣还在旧港(今印尼巨港)设立了旧港宣慰司,这一宣慰司的辖区,包括后世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全部、印尼大部、泰国和菲律宾一部分。

借助旧港这块飞地,明政府还在苏门答腊、满剌加设置了两个御封军镇,同旧港宣慰司一道控制着马六甲航线咽喉之地。

只是自从宣德年间太监王景弘最后的下西洋活动之后,明朝逐渐衰落,朝廷不再派大规模船队在东南亚游弋,这些地区才又脱离了控制。

虽然大明朝自认为“天朝上国”,对各藩属国采取“王者不治夷狄,来者不拒,去者不追”的态度,轻易不干涉藩属国的内政。

但不管怎样说,旧港宣慰司存在几十年,旧港是郑和舰队补给和舰船修理的基地,有军队驻扎,而且宣慰司官员是华人,领明朝俸禄,代朝廷治理地方。这些地方在以前毫无疑问就是中国的领土!

但现在,它们却成为了西洋列强的殖民地。

荷兰攻占了马六甲和雅加达,西班牙占领了马尼拉,葡萄牙人和荷兰人一起,瓜分了帝汶岛……

李元利绝对不允许这种情况继续存在,他向大员的荷兰人发出最后通牒,也可以说是对西洋各国的一次试探,接下来如果得不到他满意的结果,他就会对南洋大举用兵。

他的目的不是要尽宗主国的义务,帮南洋土著赶走殖民者,然后取代西洋人殖民南洋诸国,而是要将这些地方全部纳入中国治下!

这并不是痴心妄想,应该说现在就是最好的时机。

十七世纪以前的大明朝,在世界上的威望后人根本想象不到,特别是南洋诸国对天朝上国的景仰,比后世的洋奴对欧美国家的向往有过之而无不及。

许多南洋国家的使者甚至国王到中国朝贡之后,被中国的繁华富庶所吸引留在中国定居,至于受中国文化的影响,那是必然的事情——当时汉字也是南洋诸国的主要文字之一。

虽然明朝经历了明末的天灾人祸和战乱逐渐衰弱以至灭亡,但到现在为止,也不过才短短几十年时间,中国在南洋各国心目中的地位,并没有下降多少。

后世满清鞑子入关窃居大宝之后,南洋诸国虽然也有一些继续称藩纳贡,但数量与明朝相比却大大减少,究其最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根本不认可东虏鞑子在中国建立起来的政权。

中国强盛王朝历来都是汉室王朝,汉唐宋明无不如此,这是藩属国愿意臣服的最主要原因。而满清非汉这个事实却让大多数藩属国心存不服。

在他们的心目中,清朝是“夷狄入侵中华”建立起来的国家,而事实上也是如此。

连满清鞑子皇帝都有自知之明,他们不喜欢看到“夷狄”这两个字,甚至在某些场合将“夷”改为“彝”,将“狄”改为“敌”,正可谓是掩耳盗铃!

第五百四十二章春江大捷第三百五十二章投河明志 誓不仕清第五百五十五章股份公司第五百五十一章商业殖民第一百九十二章老当益壮第二百七十一章瑶民第七十九章以儆效尤第十四章土司第四百五十六章红夷第三百九十一章远循倭国第三百四十九章道人从军第十八章宰羊第四百六十九章傅青主第三百六十章爱民如子 百姓归心第二百二十一章突围第三百七十章不战而降第五百二十七章皇宫家宴第二百九十三章增江两岸第八十八章扩军第五百一十四章八大蝗商第五十八章分兵第五百三十五章仁川登陆第六十九章口舌交锋第三百四十四章讲武堂第七十五章抽杀震慑第二百零七章“绝密”加“特急”第五百三十四章渡江进剿第五百一十章彝伦堂讲学第四百五十四章枭雄第一百一十四章终身大事第一百八十六章内应第三百七十一章思明州第一百九十一章有喜第五百四十五章技术攻关第三百七十二章前冲镇第三百二十六章以人为礼第六十七章一网打尽第四百四十三章追悔莫及第五百五十二章扩张计划第二百一十章针刑第四百五十一章贱籍第一百八十二章将计就计第二百九十四章天神之怒第三百七十二章前冲镇第二百五十五章得胜回府第七十二章显露家底第二百九十二章抬旗来的“八旗精兵”第一百四十六章府衙会晤第二百零一章溃败第二百零八章责罚第三百七十八章选择第二百四十三章兵临南郑第一百六十三章廷议第六十四章围城第二百一十六章“毒瘤”第三百三十六章一骑绝尘 遥遥领先第一百三十七章升旗聚将第二百零二章设局第五百一十八章行贿千两处斩!第八十一章倍感凄凉第三百八十七章百炮齐鸣第三十二章计划第五百四十六章意外之喜第六十二章初战第一百二十九章炮击荆州第三百一十三章威龙白家草头王第四百一十八章同舟共济 推心置腹第三百三十六章一骑绝尘 遥遥领先第一百七十九章接战第四百四十六章秦淮河第三百九十四章陈近南第二百六十八章汉王即位第三百五十一章三个臭皮匠第三百八十四章只畏非敬第七十六章再传捷报第五百五十三章烟瘴之毒第三百六十章爱民如子 百姓归心第五百五十七章除瘴之策第一百七十八章袭扰第三百四十八章美丽之岛第二百五十三章霹雳手段 菩萨心肠第六十章艰苦第一百一十八章兄弟阋墙第七十八章当头棒喝第五百五十八章蒙古诸部第五百零四章葡国使者第四十章回家第一百一十六章夷陵第一百四十六章府衙会晤第三百四十九章道人从军第一百六十章震慑人心第三百八十三章性格决定命运第九十九章出兵第五百一十二章礼仪之邦第一百六十七章亲迎第五百一十章彝伦堂讲学第三百四十四章讲武堂第二百八十九章纸上谈兵第五百一十一章想拜师?退教!第二百六十九章分兵出击
第五百四十二章春江大捷第三百五十二章投河明志 誓不仕清第五百五十五章股份公司第五百五十一章商业殖民第一百九十二章老当益壮第二百七十一章瑶民第七十九章以儆效尤第十四章土司第四百五十六章红夷第三百九十一章远循倭国第三百四十九章道人从军第十八章宰羊第四百六十九章傅青主第三百六十章爱民如子 百姓归心第二百二十一章突围第三百七十章不战而降第五百二十七章皇宫家宴第二百九十三章增江两岸第八十八章扩军第五百一十四章八大蝗商第五十八章分兵第五百三十五章仁川登陆第六十九章口舌交锋第三百四十四章讲武堂第七十五章抽杀震慑第二百零七章“绝密”加“特急”第五百三十四章渡江进剿第五百一十章彝伦堂讲学第四百五十四章枭雄第一百一十四章终身大事第一百八十六章内应第三百七十一章思明州第一百九十一章有喜第五百四十五章技术攻关第三百七十二章前冲镇第三百二十六章以人为礼第六十七章一网打尽第四百四十三章追悔莫及第五百五十二章扩张计划第二百一十章针刑第四百五十一章贱籍第一百八十二章将计就计第二百九十四章天神之怒第三百七十二章前冲镇第二百五十五章得胜回府第七十二章显露家底第二百九十二章抬旗来的“八旗精兵”第一百四十六章府衙会晤第二百零一章溃败第二百零八章责罚第三百七十八章选择第二百四十三章兵临南郑第一百六十三章廷议第六十四章围城第二百一十六章“毒瘤”第三百三十六章一骑绝尘 遥遥领先第一百三十七章升旗聚将第二百零二章设局第五百一十八章行贿千两处斩!第八十一章倍感凄凉第三百八十七章百炮齐鸣第三十二章计划第五百四十六章意外之喜第六十二章初战第一百二十九章炮击荆州第三百一十三章威龙白家草头王第四百一十八章同舟共济 推心置腹第三百三十六章一骑绝尘 遥遥领先第一百七十九章接战第四百四十六章秦淮河第三百九十四章陈近南第二百六十八章汉王即位第三百五十一章三个臭皮匠第三百八十四章只畏非敬第七十六章再传捷报第五百五十三章烟瘴之毒第三百六十章爱民如子 百姓归心第五百五十七章除瘴之策第一百七十八章袭扰第三百四十八章美丽之岛第二百五十三章霹雳手段 菩萨心肠第六十章艰苦第一百一十八章兄弟阋墙第七十八章当头棒喝第五百五十八章蒙古诸部第五百零四章葡国使者第四十章回家第一百一十六章夷陵第一百四十六章府衙会晤第三百四十九章道人从军第一百六十章震慑人心第三百八十三章性格决定命运第九十九章出兵第五百一十二章礼仪之邦第一百六十七章亲迎第五百一十章彝伦堂讲学第三百四十四章讲武堂第二百八十九章纸上谈兵第五百一十一章想拜师?退教!第二百六十九章分兵出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