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兄弟相见

夜不收其实就是探马,当然跟普通探马有所区别,都是最为精锐的人才能够成为夜不收,说白了就是后来的侦察兵,既要能够探听附近敌军的消息,同时本身的武艺和智力都要很高,以一敌二敌三都是最基本的是奇怪。

在广阔无垠的辽东战场上,这些夜不收恐怕也是除了一些军官或者将领之外,唯一能够单独对付同等数量真夷的人了,宋庆因为暂时还没时间搞什么特种训练,探马暂时都是些弓马娴熟的人充任,因此对这种早期的侦察兵还真是很感兴趣,听说附近出现明军夜不收,而且一下子就是十几个人,立刻命薛五将人带过来,正好可以见识下这些人的真容。

片刻之后,人被带过来了,宋庆原本还用充满着好奇的目光打量这些人,可很快他就不好奇了,因为其中有两个他都认识,全部是当初跟着吴三桂身边的亲卫,只是比起之前的鲜衣怒马,现在则是一派灰头土脸,显然这段日子不好过,那两人显然也很诧异,估计都没想到在这里遇到宋庆,不过反应倒是够快,立刻单膝跪倒在地,齐声道:“卑职见过四将军!”

四将军?宋庆迟疑了一阵,总算明白这个四将军从何而来,拜把子时候吴三桂行三,他则排在第四,这个四将军的名号估计就是这样来的,立刻问道:“你们在这边做什么?我三哥人在何处?”

“我家将军就在五里之外,叫我等过来查探军情。若是平安无事,等会儿就要过来休整的。”

“你们到底怎么回事?看这打扮混的不怎么样啊?”

亲随苦着脸道:“回四将军话,我家将军和老将军都中了埋伏,如今可是一路逃过来的,那惨象就别提了,幸亏在这边遇到了您,否则真要是让我们打中左所,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呢。”

宋庆无可奈何的笑了笑,局势果然跟他预计的差不多,吴三桂估计也是带兵来增援祖大寿的。只是刚刚来到这边不久。就又被人家大败一阵,估计这会儿也是风雨飘摇,若不是自己和秦良玉已经拿下中左所,给他们一个栖身之地。还真不知道最终是什么结果呢。看这些夜不收都是满脸疲惫。估计也跑了不少地方,只得说道:“罢了,中左所我们刚刚已经打下来了。你马上回去禀报我三哥,就说这边已经安全,叫他带着人过来吧,周围若是有其他队伍的溃兵,也都收拢过来。”

“小的这就去办!”亲随见有了落脚之地,总算也松了口气,骑着快马再次折返回去。

待那群夜不收离开,宋庆立刻找上秦良玉,将事情大概一说,老太太脸色也不大好看,吴三桂是谁他当然知道,那是吴襄的儿子,而目前辽东方面唯一有能力过来救援大凌河的,除了她的白杆兵之外,也就是吴襄宗伟这些人了,如今吴襄的儿子已经战败,惨的连个落脚之处都没有,其余各部的遭遇也可想而知,这局势看起来是愈发紧张起来了。

既然拿下了中左所,好歹让大军有了个落脚之处,如今大凌城附近几乎都被后金兵打了个遍,广宁右屯所,中屯所和中左屯所几乎都已经失去联系,也不知是个什么局面,若是只看中左所这边的状况,怕是除了东边的右屯所之外,其余都免不了失陷的命运,刚刚打回来的这块地盘,几乎成为了至关重要的存在,说什么也是要保护住,不能再被对方占了去。

宋庆之前也琢磨过大凌河之战,对方围点打援是一个问题,关宁军方面的添油战术同样是个问题,明军野战原本就打不过后金,你再一点点的放人过来,那不就等着被人各个击破嘛,若是将所有力量都囤积在一起,照准后金来一记狠的,说不定还有取胜的希望,哪怕依然是打不赢,好歹让对方也伤筋动骨,大凌河城的危机至少勉强能够解除掉。

现在机会有了,他不知道历史上这个距离大凌城不远的中左所有没有被收复,可如今这里还是明军的地盘,又有一万多人的部队,只要吴三桂和其他部队靠拢过来,凑上三万上下应该不成问题,有了这些人马,明军在大凌河就没有完全输掉,至少还是有反击之力的,最不济也能够为城里面的祖大寿多分担些压力,让后金无法将全部力量都放在攻城上头。

念及于此,他立刻安排人对这中左所进行布置,这里虽然只是个大寨子模样,但因为地处大凌河城北,也是肩负重要防御任务的,因此各项设施倒还都齐备,先前这边的守兵估计就没怎么抵抗,后来的后金兵又是出寨打野战,因此竟是没有被破坏多少,只需稍加修缮就能够使用起来,最让宋庆兴奋的是,他居然在这里发现了两门红衣大炮。

“这他娘就是红衣大炮啊!”发现这个重大利好物件的薛五此时非常兴奋,他在京城时候其实曾经见过这东西,只不过当时离得太远,过后也没来得及去看,但对这东西的威力却有很深刻的印象,如今居然得到两门,当即便喜不自胜。

宋庆也很高兴,毕竟这东西是如今威力最大的武器,唯一的缺憾是太过笨重,大概在四千斤左右,再加上那辆同样重量不轻的三轮车,别说普通士兵了,就是换成李元霸都得六七个才能推得动,发现这东西之后,宋庆还特意推着试了试,发现自己果然距离西府赵王还有很大差距,也不再犯那个傻。直接叫了几十号猛人把大炮推到寨子门口去。

秦良玉从来似乎也没来过中左所,对这里的构造设施并不了解,见宋庆处理的似乎井井有条,她也懒得去问,老人家毕竟年纪大了,虽说之前战场上表现的勇猛无比,可下了战场却需要多休息一下。

宋庆对此自然表示理解,一切琐碎事务他全都包圆了,川兵那边的安置问题,也都是他和几个川军军官协调。两边刚刚合作大干了一场。如今的关系说是如胶似漆都不过分,各处安排也都是互相谦让,约莫小半个时辰之后便已经处理停当,宋庆正要再派人去远处看看吴三桂的兵马。对方却已经带着人来了。此刻刚刚滚鞍下马。正朝这边走着。

恍惚间,似乎在京城那一幕又重现了,只不过这一次吴三桂手下兵马远比那时候多。却也显得更狼狈些,宋庆知道这位盟兄怕是没少吃亏,本来卖相很不错的年轻将领,此刻看着跟泥娃娃似的,很难想象他都遭遇了什么。

老远看到宋庆,吴三桂顿时加快速度,最后一段距离甚至是跑着来的,到得近前张开双臂,一把将宋千户抱住,泣不成声道:“你咋才来捏……”

当然,这一切不过是宋千户的臆想,事实上吴将军说的是‘贤弟总算来了’,虽说文雅了许多,可大概意思却差不多,宋庆知道他现在情绪不佳,赶忙说道:“兄长,小弟人可是在徐州啊,要不是圣上亲自点将,小弟八成还来不了这边。”

“没事,来了就好,来了就好!”吴三桂似乎非常落寞,整个人的精神状态比起在京城时差了好多,从前那种自信到多少有些傲气的范儿根本看不到了,完全一副败军之将的落魄景象,重重叹了口气,也不嫌地上脏,一屁股坐了下去。

见盟兄如此,宋庆自然也只能陪着,不时安慰道:“小弟手下有六千之中,镇东将军手下也差多,如今好歹万把人马在这里,建奴一时半刻是打不过来的,只不知兄长手上还有多少人马?”

“我身边就这五七百人了,其余的还在家父手上,只是不知他突围出来没有,照杀出去时候的局势看,性命应该是无碍的,可怕是也难剩下多少人,还说去增援大凌河,眼下都快自身难保了。”吴三桂听说宋庆这边还有一万来人,总算是放心了些,指着身后几百浑身浴血的军士,先是叹口气,随即便疾声厉色道:“宗伟那贼子延误军机,致我父子被建奴围困,愚兄苦战半日才算杀了出来,家父至今不知踪迹,这次若是得脱大难,定要将此人剥皮抽筋不可,否则难解我心头只恨!”

果然还是因为宗伟吗?

宋庆知道这个人,虽说在辽东的关宁军中不算特别出名,本事似乎也不算大的,但却因为和吴三桂父子关系极差,总算是在史书上落了一笔,当即便询问起具体情由来,吴三桂显然是气愤到了极处,甚至连寨子都没进去,直接就在这里痛骂起来,只看那张牙舞爪的状态,宗伟若是落到他手里的话,怕是能得个全尸都算是老天爷照顾情绪了。

自从离开大凌河城之后,吴三桂一路向西直奔锦州,沿途间历尽千辛万苦,少说能取几十卷真经回来,总算是到了锦州城,入城之后便找上老爹吴襄,将事情原原本本说了,并且请求速发援兵。

吴襄跟祖大寿互为对方大舅子,关系自然也是很不错的,立刻便找上了邱禾嘉,偏偏这位邱巡抚推推微微不肯发兵,还要派人过去详查,等到查明确实是顶不住了,再派兵过去救援,就差直说让祖大寿死在外头了。

邱禾嘉如此明目张胆,吴家父子自然不肯干休,反正辽东这地方从来是兵权印把子最大,父子二人干脆将属于自己的兵马调动出来,正要私自出兵时,孙承宗那边的特使也到了,反复催促了好几次,最后差点闹翻了脸,邱禾嘉终于不情不愿的派了兵,只是却将吴家父子跟宗伟的兵马合作一处,并且给了宗伟不少权利,摆明就是要制衡吴家父子的。

为了祖大寿的安危,吴家父子忍了,匆匆忙忙领着兵马出了锦州,好不容易来到大凌河城附近,后金兵已经四下齐出,攻陷了不少小堡子,将大凌河城几乎打成了光杆,宗伟下令分兵,先将附近小堡子收回几个再说,吴家父子自然也知道该有个根据地,否则大军如同无根浮萍,当下也不迟疑,领着本部兵马出征,与宗伟约定两日之后汇合。

两日之后,吴家父子到了约定地点,宗伟却迟迟不见出现,过了快两个时辰,才有探马过来回报,说是遇到宗伟的部下,宗将军已经离开此地,前往别处继续争夺堡垒,让吴家父子自便,这种行为自然十分混蛋,可还没等吴家父子破口大骂,不知从哪里冒出一支后金兵来,打着多铎旗号,势若疯虎般杀来,可怜父子二人只有三千多兵马,哪里抵挡得住,遮掩几下之后立刻败退,彼时天降大雾,多铎追之不及,可吴家父子也就此失散,只剩吴三桂领着几百人逃到这边来。

将心比心的想想,若是自己是吴三桂,怕是也要将这宗伟做掉了,这位大爷做事实在是太不讲究,闹脾气也没有这个时候闹的吧?宋庆多少有些同情吴家父子了,看看说的差不多,忙将吴三桂请到寨子里面,先跟秦良玉见过了礼,随后开始商议起增援的事情。

根据吴三桂所说,锦州方面依然还有两万多兵马,估计也会再来一拨援兵,只是究竟何人统领却说不好,再就是孙承宗手下还有几千人,松山那头可能还有一两千,这应该就是短时间内能够到达的全部人马了。

至于大凌河城内,此刻人数估计倒还不少,可后金那边也攻了几次,估计战兵折损不会太小,加上城内粮食也维持不了多久,若是再不及时救援的话,恐怕阖城老少都活不了。

情势如此危急,宋庆和秦良玉自然不好袖手旁观,尽管他们这边人数也不算太多,可总还是附近最大一股力量,哪怕不急着找皇太极开战,对付一下附近的多铎也是可以的,总归不能在这里空耗粮饷。(未完待续。。)

第71章 要报仇第7章 回转第347章 邳州城的锦衣卫第27章 再战第67章 沛县第121章 贼兵临城第260章 镇东将军4第159章 皇帝与千户(下)第202章 大买卖(上)第14章 跑圈第334章 魂兮第161章 丁魁的春天第236章 铁匠营第357章 盯梢第221章 密议第206章 闷亏4第172章 孙承宗(上)第443章 入营第98章 风声鹤唳(一)第390章 女儿身第219章 和谈第351章 想去看看第97章 北上勤王(三)第9章 王坚第285章 獠牙中(3)第71章 要报仇第271章 对撼(下)第242章 阅军4第326章 海路进军(中)第161章 丁魁的春天第70章 你挡我路了第249章 大发其财3第353章 南直隶之行第145章 皇帝临城(一)第309章 逃亡第39章 接收第215章 杨方第329章 末路第133章 溃兵第63章 机遇来临第119章 浪漫(上)第95章 北上勤王(一)第65章 密谋(下)第244章 畏罪自尽第2章 奋力一击第201章 打劫(下)第263章 首战(中)第462章 会师第23章 花太岁第383章 戏如人生第173章 孙承宗(下)第334章 魂兮第260章 镇东将军4第116章 妹子第183章 抢功第363章 北返(三)第350章 邳州卫的新生第61章 生意兴隆(下)第38章 定计(下)第334章 魂兮第15章 适应第225章 暴怒的周进第42章 大战(下)第184章 冲突第4章 百户第420章 坐地虎第393章 战败第166章 练兵(下)第421章 官兵大队第267章 大战多铎(上)第206章 闷亏4第47章 善后第341章 山贼大会第324章 东江镇第327章 海路进军(下)第239章 邳州事(上)第238章 衣服的问题第197章 对台下(4)第232章 扩张第334章 魂兮第127章 危局第285章 獠牙中(3)第62章 消费狂潮第4章 百户第146章 皇帝临城(二)第184章 冲突第310章 宋庆的进军第473章 突围(三)第276章 鏖战松锦一(3)第165章 练兵(上)第103章 终于到来的战斗(下)第99章 风声鹤唳(二)第50章 各方第187章 野女真第147章 皇帝临城(三)第135章 重整第101章 士气第286章 獠牙(下)第198章 聚集(上)第412章 机会
第71章 要报仇第7章 回转第347章 邳州城的锦衣卫第27章 再战第67章 沛县第121章 贼兵临城第260章 镇东将军4第159章 皇帝与千户(下)第202章 大买卖(上)第14章 跑圈第334章 魂兮第161章 丁魁的春天第236章 铁匠营第357章 盯梢第221章 密议第206章 闷亏4第172章 孙承宗(上)第443章 入营第98章 风声鹤唳(一)第390章 女儿身第219章 和谈第351章 想去看看第97章 北上勤王(三)第9章 王坚第285章 獠牙中(3)第71章 要报仇第271章 对撼(下)第242章 阅军4第326章 海路进军(中)第161章 丁魁的春天第70章 你挡我路了第249章 大发其财3第353章 南直隶之行第145章 皇帝临城(一)第309章 逃亡第39章 接收第215章 杨方第329章 末路第133章 溃兵第63章 机遇来临第119章 浪漫(上)第95章 北上勤王(一)第65章 密谋(下)第244章 畏罪自尽第2章 奋力一击第201章 打劫(下)第263章 首战(中)第462章 会师第23章 花太岁第383章 戏如人生第173章 孙承宗(下)第334章 魂兮第260章 镇东将军4第116章 妹子第183章 抢功第363章 北返(三)第350章 邳州卫的新生第61章 生意兴隆(下)第38章 定计(下)第334章 魂兮第15章 适应第225章 暴怒的周进第42章 大战(下)第184章 冲突第4章 百户第420章 坐地虎第393章 战败第166章 练兵(下)第421章 官兵大队第267章 大战多铎(上)第206章 闷亏4第47章 善后第341章 山贼大会第324章 东江镇第327章 海路进军(下)第239章 邳州事(上)第238章 衣服的问题第197章 对台下(4)第232章 扩张第334章 魂兮第127章 危局第285章 獠牙中(3)第62章 消费狂潮第4章 百户第146章 皇帝临城(二)第184章 冲突第310章 宋庆的进军第473章 突围(三)第276章 鏖战松锦一(3)第165章 练兵(上)第103章 终于到来的战斗(下)第99章 风声鹤唳(二)第50章 各方第187章 野女真第147章 皇帝临城(三)第135章 重整第101章 士气第286章 獠牙(下)第198章 聚集(上)第412章 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