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乱(上)

南北报界围绕这清室退位以及新民国建立的事情展开报道,各自为各自的主子吹捧抹黑对手。新一轮的三边谈判即将开启,新一轮的斗争开始。

毫无疑问,建立一个共和国民国成为了三方会谈的焦点。联合自治区政务委员会,3月5日通电全国,称:中华民国应该是一个民主共和国,三方会谈,应该邀请各界贤达列席旁听。而不是三方关上门来谈判,一切由三方来决定。没有全国人民的认同,中华民国谈何民主?谈何共和?

三方会谈重新开启之前的这份通电,可以说是往深水里丢炸弹,泛起一片白肚皮。

各界贤达们纷纷跳出来,通电!通电!通电!核心内容就是一个,响应这份通电,要求参政议政,反对三方会谈垄断建国事宜。

同日,南京参议院全体通过,袁世凯为民国临时大总统,临时政府停止北伐,北伐军就地整编。孙大总统很意外的说话算话了。

当然也有人关注的不是这个,比如章太炎就不关注这个,而是在报纸上撰文,反对定都南京。该文为《致南京参议会书》,发表于上海《大共和报》。力言南京建都之“五害”。

此文之目的究竟何在,时人不得而知?但是却很快引发了一场关于民国定都的争夺战。

三方会谈顺应民意,邀请各界贤达列席会谈旁听一事,很快得到了另外两方的认可。这个事情,联合自治区所代表的势力,无疑获得重大加分。在全国各界,形成了一个概念,联合自治区委员会,主导了一次民主会谈的诞生。

报界大多数目光集中在会谈桌上的时候。也有一些报纸把目光集中在北伐军整编一事上。提出一些比较尖锐的问题,为何北伐军是整编,而不是把各省的军队放回家?还有一家小报直接爆料称:北伐军之整编,乃南京临时政府中日人军事顾问所提出并协助。徐州之北伐军会同山东回撤之北伐军,共计整编为五个步兵师。基本照搬北洋新军之编制,每师有日制75山炮一团。

按照这个报纸上说的,北伐军将从日本采购五个炮兵团的装备,这么大一笔军火交易。大概才是日本人如此热衷的原因吧?同时改报纸还称。北伐军中有大量日本军事顾问,每个营都有日本军事顾问一人。该报道还称,南京临时政府已经和日本达成协议,租借满洲五十年,获得日本支付之2000万日元。

这个报道太给力了,要命的是。这家在上海名为《观天下》的小报,当夜被人放了一把火,全体员工集体失踪了。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报界还没从这个悲剧中回过神来时,又发生了一件全国震惊的事情。长沙兵变!

3月8日。谭延闿率败兵数千撤到岳阳,通电全国称:长沙会党勾结焦达峰、陈作新旧部王隆中、彭友胜、安定超、李金山等人,以为焦、陈复仇为旗号,发动叛乱。叛军于6日夜起事,驻守长沙之湖南第一、五两师各部。多有响应。叛乱中,梅馨、陈斌升被乱军打死,第一、五师溃散,长沙入乱军之手。

事情一桩接一桩,人们还沉浸在共和曙光的喜悦中,突然发现这个国家似乎正在混乱中。

联合自治区在这个混乱的黎明,又一次抢在各方之前做出反应。

联合自治区国防军总司令方剑雄于芜湖通电全国,内容如下。第一,三方会谈及各界贤达公襄共和盛会,乃民国创立之基石。第二,临时政府整编北伐军,聘请日人军事顾问,采购日制军火,均为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试问,当今各省哪个不在采购军火?哪个不在拼命扩军?哪个军中没有外**事顾问?第三,长沙之乱,破坏了当前和平建国的大好局面,国防军绝不坐视。现已经与谭督联系,如其提出帮助之请求,国防军将进入湖南,帮助平叛。第四,国防军提出严厉警告,值此全国上下翘首盼望共和之际,凡事以军事手段夺取地方政权者,皆列为国防军的首要打击对象。第五,租借满洲事,无有证据,不可捕风捉影,以讹传讹,败坏同志名声。第六,上海政府,当尽快就此案展开调查,给天下人一个交代。

当前国内最能打仗的方大帅,发出这么一份通电的意义可想而知。种种混乱的苗头,似乎都被吓了回去。方大帅的通电,最引人注目的是,看似为临时政府说话了,实际仔细一琢磨,又像是在警告。

8日,三方会谈新一轮会议开始,列席的不仅是三方代表,还有江苏、浙江、上海等地方贤达人士数十人。

第一天的会谈,很明显并不成功。在友好的气氛中,双方唇枪舌剑,互不相让。第一个会谈议题就卡了壳。

这个议题,自然是定都南京的议题。伍廷芳通报了南京临时政府是三点之后,唐绍仪立刻站起表示反对,列举了种种定都南京的害处。双方僵持不下,联合自治区代表团很意外的陷入了沉默之中,完全没有搀和进去的意思。

于是,两边接着吵,一天之后,毫无结果,各自回家,准备明天接着吵。

芜湖,方剑雄的办公室里只有三个人,方剑雄、郑权、尹锐志。

湖南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军情局湖南的情报站还没汇报上来,经济情报局的负责人郑权,先上门来汇报关于湖南发生的事情。李慕言和郑权之间的关系很微妙,这一点大家心知肚明。

方剑雄倒是很乐意看见这种竞争状态的出现,所以郑权来汇报,方大帅的表情很愉快。

“经情局长沙站来电,长沙之乱根子在焦达峰陈作新之死。当时经黄兴长信力劝,以革命大局为重,暂时被压下去。梅馨被提为湘军第五师长,谭延闿更是在一干焦陈旧党心目中坐实了凶手罪名。事后谭延闿勾连常德巡防营统领陈斌升,杀害焦达峰委任的西路招讨使杨仁,并余化龙等数人。随后调陈斌升入长沙,谴龙璋为西路按察使。等等手段后,各州落入其手,也买下了会党及其他革命党余孽的祸根。汉口之战后,湘军多数返回。大帅准其等带械而回,返回湘军以王隆中为首,多有为焦陈报仇之心。梅馨升第五师长后,日渐跋扈,为谭所忌,故以王隆中为第二师长,所部编入第二师。目的是为制衡梅馨。”

这个历史被搞的有点乱了,平行历史上,谭延闿这个都督当的还是很稳当的,要不是二次革命跳出来,干了反袁这么不符合身份的事情,这个湖南都督还是有的当的。

这个时空,梅馨野心勃勃,很不安分。谭延闿先以陈斌升为第一师长抗衡,后引本来应该在武汉战死的王隆中等湘军猛将压制之。不料仇恨这个东西很难断根,王隆中和部下一票人,都想为焦达峰、陈作新报仇。赶上陈斌升也有一批仇家,也惦记着要搞死陈。

最要命的还是王隆中手下的官兵,都是从武汉的死人堆里爬回来的。好多人都是被安徽军队的野战医疗队用昂贵的磺胺救回的性命,郑权分管经济情报局,便在湘军伤员中的一些军官中发展了一批人。湘军返回时,方剑雄还算客气,还给了一批汉阳造,目的是为了收买人心。这些从战场上回来的兵,战斗力本来就强,装备整齐的回家后,比起当地的湖南其他部队,那可强不少。

也就是说,方大帅在武昌的介入,间接的导致了一批原本在汉阳保卫战中大批牺牲的湘军官兵,居然都活了下来,还回到了湖南。这些人众人,绝大多数都是焦达峰陈作新的旧部。当初要不是黄兴压着,都能打回长沙。

从某个侧面看这个问题,焦达峰和陈作新这俩革命者,真是太2了。援鄂没问题,应该把梅馨这种人丢去武汉嘛,把自己的亲信部队派出去,结果自己挂掉没人救。看看人家谭延闿是怎么玩的,哪个不听话,就丢去武汉跟北洋军练练。

借刀杀人都不会,这种愣头青还当了都督,不被人砍死都是怪事。无能且居高位者,跟找死有什么区别?这就跟一个小孩子拿着几根金条在大街上走一样!别以为革命成功就牛叉,为了权力,照样有人要搞死你。

焦达峰和陈作新的结局,尤其说是敌人太狡猾,不如说是自己太蠢。

这个世界上,真不缺一种人,自己蠢就算了,还喜欢对别人指手画脚,好为人师。这种人,丢在这样的乱世里,除了被人搞死,没有别的结果。丢在现实社会,估计也是被人玩残的货色。人蠢不要紧,就怕不知道自己蠢,还喜欢到处卖弄,这个就太讨厌了。

总的来说,谭婆婆还是很会做人的。王隆中等人也不恨他,不过狠梅馨和陈斌升以及原来的巡防营黄忠浩所部。

这个怎么说呢?黄忠浩的部下,那也是为黄报仇。反正这里头的事情有点复杂,大家都是为了报仇,这个年代这种乱事太多了。

第二百四十章主动出击?第十一章 独立新军种--空军第二十一章 突发事件第十四章 抵达德国的贵客第一百零八章扩张(十四)走向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选结束第五十一章 上海滩(四)第二百三十三章 第一次登岛作战第十一章 联手第九镇(续)第二百三十二章 值得期待第十五章 好处不白给第二十二章 蒋方震遇刺第二百七十一章 再临沪上第二十五章 总导演(上)第一百八十七章 没什么好谈的!第二百零二章 不一样的中途岛第十五章 东征、北伐(三)第三章 奇士韩衍(上)第三十四章 中原鹿正肥(一)第三十六章 所谋何者(上)第一百五十章 潜艇第一百二十七章 败的不冤第二百一十六章 杀光(3)租界第二百九十四章争夺主导权第二百九十二章 护法?第一百零八章 二次革命(中)第一百四十一章 毁灭者第三十章 东征、北伐(十九)第七十六章辛亥年(四)第一百四十一章 毁灭者第五十五章 南北议和(二)黑宅vs菩萨第一百六十二章 热火朝天的1914第二十二章 胡景伊第一百六十一章 建国以来最大的战役第一百章 扩张(六)出兵九江第一百一十六章 中亚风云(1)第七十七章 京汉线之战(十七)第一百一十八章决战(9)非战之罪第一百九十四章 夜袭第一百五十五章 张润农的助手第二十五章 东征、北伐(十四)第三十二章 貌似屈就第二百七十九章 经略东北(4)第一百三十五章“中曰一定要友好”第一百一十三章 以我为主(三)第一百二十一章 决战(12)谋求体面的收场第二百零一章 各国第一百二十一章 决战(2)战场之外的较量第七十五章不幸与幸运的时代第一百三十五章“中曰一定要友好”第一百八十四章战术欺骗(下)第二百八十章 经略东北(5)开幕第二百零八章 局势变化第七十二章第四舰队第六十五章 时光飞跃第七十二章京汉线之战(十二)低头第二百六十七章 死心塌地第一百二十六章 革命青年第五十三章 上海滩(六)第一百二十六章 革命青年第七十二章第四舰队第八十六章第七十九章 快速发展第十八章归途(下)第二百九十五章 水利部第八十四章各行其道(四)扣屎盆子第三十九章 教导队(上)第二百八十二章 经略东北(7)北周第一百七十三章 战前第四十九章 上海滩(二)第二百零七章 提前的伊帕尔战役第二章 代表团第一百三十二章 军备泥沼第九章 联手第九镇(中)第一百一十五章 终结者计划第九十七章 扩张(三)根据需要决定幕后指使者第二百九十章 余韵第二百四十五章关税自主(1)第四十七章 出招和对策第九十八章 扩张(四)蔡元培武汉行。第一百一十章二次革命(续)第五十五章知错就改第一百三十章情报很重要第二百三十二章 可以惦记一点别的了第三十二章 天下之大不韪第六十九章 联合?第一百四十章油田买卖、提醒!第六十一章现实困难第一百五十七章 莱阳第一百二十二章决战(13)关于未来第一百九十二章 危机感第一百八十九章战场观察第二百二十七章 决定参战第二百六十九章 结局早已注定第二十章东征、北伐(九)第一百六十七章 青岛问题第五十一章 跃马中原(七)蚌埠之战第二百三十七章 自信第八十八章第一百九十二章 危机感
第二百四十章主动出击?第十一章 独立新军种--空军第二十一章 突发事件第十四章 抵达德国的贵客第一百零八章扩张(十四)走向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选结束第五十一章 上海滩(四)第二百三十三章 第一次登岛作战第十一章 联手第九镇(续)第二百三十二章 值得期待第十五章 好处不白给第二十二章 蒋方震遇刺第二百七十一章 再临沪上第二十五章 总导演(上)第一百八十七章 没什么好谈的!第二百零二章 不一样的中途岛第十五章 东征、北伐(三)第三章 奇士韩衍(上)第三十四章 中原鹿正肥(一)第三十六章 所谋何者(上)第一百五十章 潜艇第一百二十七章 败的不冤第二百一十六章 杀光(3)租界第二百九十四章争夺主导权第二百九十二章 护法?第一百零八章 二次革命(中)第一百四十一章 毁灭者第三十章 东征、北伐(十九)第七十六章辛亥年(四)第一百四十一章 毁灭者第五十五章 南北议和(二)黑宅vs菩萨第一百六十二章 热火朝天的1914第二十二章 胡景伊第一百六十一章 建国以来最大的战役第一百章 扩张(六)出兵九江第一百一十六章 中亚风云(1)第七十七章 京汉线之战(十七)第一百一十八章决战(9)非战之罪第一百九十四章 夜袭第一百五十五章 张润农的助手第二十五章 东征、北伐(十四)第三十二章 貌似屈就第二百七十九章 经略东北(4)第一百三十五章“中曰一定要友好”第一百一十三章 以我为主(三)第一百二十一章 决战(12)谋求体面的收场第二百零一章 各国第一百二十一章 决战(2)战场之外的较量第七十五章不幸与幸运的时代第一百三十五章“中曰一定要友好”第一百八十四章战术欺骗(下)第二百八十章 经略东北(5)开幕第二百零八章 局势变化第七十二章第四舰队第六十五章 时光飞跃第七十二章京汉线之战(十二)低头第二百六十七章 死心塌地第一百二十六章 革命青年第五十三章 上海滩(六)第一百二十六章 革命青年第七十二章第四舰队第八十六章第七十九章 快速发展第十八章归途(下)第二百九十五章 水利部第八十四章各行其道(四)扣屎盆子第三十九章 教导队(上)第二百八十二章 经略东北(7)北周第一百七十三章 战前第四十九章 上海滩(二)第二百零七章 提前的伊帕尔战役第二章 代表团第一百三十二章 军备泥沼第九章 联手第九镇(中)第一百一十五章 终结者计划第九十七章 扩张(三)根据需要决定幕后指使者第二百九十章 余韵第二百四十五章关税自主(1)第四十七章 出招和对策第九十八章 扩张(四)蔡元培武汉行。第一百一十章二次革命(续)第五十五章知错就改第一百三十章情报很重要第二百三十二章 可以惦记一点别的了第三十二章 天下之大不韪第六十九章 联合?第一百四十章油田买卖、提醒!第六十一章现实困难第一百五十七章 莱阳第一百二十二章决战(13)关于未来第一百九十二章 危机感第一百八十九章战场观察第二百二十七章 决定参战第二百六十九章 结局早已注定第二十章东征、北伐(九)第一百六十七章 青岛问题第五十一章 跃马中原(七)蚌埠之战第二百三十七章 自信第八十八章第一百九十二章 危机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