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以我为主(二)

看待一个历史人物,自然要放在历史环境之中。不能简单的以对和错,革命和不革命为标准。屁股坐歪了,观点肯定要偏向。只要是人,就会有自己的观点,尽量去做正屁股就是。

方剑雄不关心老师的私生活,如果非要搞一个标准,那就是国家利益至上!所谓站着说话不腰疼,说的就是一个嘴炮,一叶障目大放厥词。如果不知道历史,不知道继续这样下去,中国民族将承受怎样的灾难,方剑雄也很愿意做一个舒舒服服的富家翁,何苦为难自己?

真实的历史走向,一直到下一个世纪之初,中国才勉强算是走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

“你在想什么?难不成担心你老师惦记让你当女婿?”女人的心思变化就是快,方剑雄刚有点走神,尹锐志便心里转了念头。

“啊?”方剑雄心里咯噔一下,随即笑道:“等打完这一仗,我们办一个简单的婚礼。不过该走的程序还是要走,正好老师来了,请他做媒人。方便的话,你拍电报回家说一声,家里能来个长辈最好,先把事情敲定下来。”

一番话说完,尹锐志先傻了眼,呆呆的看着方剑雄好一阵,渐渐的从脸红到脖子,下意识道:“这怎么行?你做大事的!”说完又有点后悔,赶紧补一句酸溜溜的:“结婚了我还怎么做事?你去找个梦当户对的,对事业有帮助。”

“瞎扯淡!门当户对这个对我不适用!就这样吧,我事情多,你辛苦一下操办好,需要我出面的时候,你言语一声。”方剑雄很干脆,又很习惯的做了甩手掌柜的。

整个心被甜蜜充满的尹锐志点了点头。没在坚持,只是道:“媒人的话,我想请金发大哥。”

“王金发?”方剑雄问话时,心里闪过的是一个异国少女深情的双眸。心里暗暗的叹息一声时,尹锐志点点头。“那行,你喜欢就好。”

盛宣怀是来下注的,不是情报部门判断的那样。舆论界一度对盛宣怀的口诛笔伐,尤其是铁路国有化一事。当时的气氛。大有人人得而诛之的意思。在当时看来,大家都没错,错的只有一个盛宣怀。当历史被冷静后,人们再去反思才能看见。实际上盛宣怀在铁路国有化的问题上,不过是操之过急了。当时的大环境,民间资本对铁路的营建能力严重不足。铁路国有化是唯一能解决铁路建设问题的办法。当然,这里头也有清室自身的巨大利益在内。

一直到后来,进入民国之后。人们才发现,当民国政府在铁路的问题上,以更难看的吃相展现嘴脸的时候。不都捏着鼻子认了么?难道不该好好问一个为什么?

车到官署时,见孙宝琦的随从在门口候着。方剑雄下车时,随从上前招呼:“大帅,老爷等您呢。”孙宝琦是昨天傍晚到的,方剑雄正好在军中。孙宝琦便没来打扰,只是派人来请。赶上徐州之变,孙宝琦很识趣的没来打扰,而是很耐心的等着。

“扶国,真的要联合民党么?”孙宝琦站在前厅的台阶上,见了面便着急的问。习惯了大事情一言而诀的方剑雄多少有点意外,点头道:“是这个意思。”

孙宝琦着急道:“民党长期在野,多有不择手段之辈。与此辈联合,不能让人放心啊。”

方剑雄笑着反问:“袁项城如何?”孙宝琦楞住了,随口道:“为何不自立?顺昌逆亡!”

方剑雄明白老师的意思,心里轻松多了,笑着上千扶着孙宝琦的手往里走,道:“一战而定北洋而后号令天下,老师以为如何?”

孙宝琦听了稍稍琢磨一番便道:“恐民党不肯就范。”方剑雄很干脆道:“先确立一个大义名分,接下来是统一全**队的问题。可以说要做的事情很多,不能树敌太多。一个一个问题的解决,一步一步的往前走,我一向都是这么做事。”

孙宝琦明白方剑雄的意思了,只要能统一全国的军队问题,其他问题还是问题么?政务方面可以适当的放手,大方向没错就行。

“这我就放心了,我担心你年轻,受了民党的蛊惑。”

“多谢老师关心。听说盛宣怀也跟来了?”方剑雄转移话题,孙宝琦表情从容道:“盛杏荪惦记着复起呢,此来是看好你。盛杏荪是个人物,可惜名声太坏,不能用他,免得落人口实。为师与之是儿女亲家,抹不下面子给人带来了,这话要说清楚的。”

“名声的问题,我倒是不在乎的。只要能做事就行。”方剑雄态度很明确,孙宝琦多少有点意外道:“那也不能用他,盛杏荪太贪,否则偌大的家产如何得来?”

孙宝琦一番话,方剑雄首先判断他是否夹带私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盛宣怀和孙宝琦都是老狐狸,这样的人方剑雄身边多了不是坏事。方剑雄站在孙宝琦的角度看,这个阶段方剑雄还没定型幕僚团队,需要的帮手很多。早期的幕僚李慕言、郑权和韩衍,这些人都独当一面去了。方剑雄最核心的秘书团队,目前缺少一些经验老成之辈,文采上佳者。尹锐志这样的,做一个管理者还凑合。真正要说谋划,还得依仗孙宝琦这样的。所以,盛宣怀来下注,方剑雄很愿意看见,更愿意看见的是这天下更多的人来下注,大家都看好自己才好呢。

“老师,我的情况你不是不知道,缺人啊。实业方面更是如此,眼下金融方面宋汉章撑着,顾恒管着偌大的本人私产,具体到政府内部,缺少有实际操作经验的老手。”方剑雄一番琢磨,比较含蓄的表达了自己的意思。

孙宝琦听了稍稍吃惊道:“扶国,可要想好了,盛宣怀……。”说着自己停下了,不知道该怎么继续,这是想到了说多了反而生出问题的意思。方剑雄猜到孙宝琦停下的心思,笑道:“老师误会了,招商轮船原本是盛宣怀的产业之一,被临时政府用来抵押贷款。这笔账算不到我们头上,我寻思着给盛宣怀一个政府资政的虚悬,算是给天下人一个交代。”眼下之意,招商轮船要连皮带骨头的吞下了,给个虚名。

“盛宣怀一度富可敌国,让他交出汉冶萍!”孙宝琦冒出这么一句来,方剑雄更是诧异的看着老师,这亲家够狠啊。孙宝琦又进一步解释道:“只要他交出汉冶萍,给他个实业部长又如何?交代下面的人盯紧点就是了,到时候他能做啥?再有,盛杏荪代表的是一批人。”

方剑雄多次对汉冶萍表达了自己的意思,孙宝琦惦记这个事情久矣。今天这么一出,到现在算是图穷匕见。

“老师看着办吧,我就不见他了。”方剑雄觉得惭愧了,有这样一个老师,真是老天爷对自己的照顾啊。方剑雄这么想其实也没错,孙宝琦等于把政治抱负寄托在学生的身上,此人生性淡泊,素轻财货,就是一个想做事而有能做事的人。而客观的说,北洋这个团体内,这样的人还不少。相比之下,民党方面能够踏踏实实做事的人就少一些了。

联合自治区通电反袁一事,没有多少波折。以孙宝琦、汤化龙等人为首的政治人物,早就看袁世凯不爽了,取而代之乃是筹谋已久的事情。方剑雄让政府出面宣布反袁,而不是自己通电,这其中的意思很明显。前者有绑架四省之意,后者有培育民主之实。虽然说民主意味着低效率,方剑雄本质上是在搞独裁,但是这个样子要做出来。不能给后人留下一个坏榜样,独裁政府往往与**挂钩,堕落起来太快。

联合自治区通电一出,天下为之变色。此电称:辛亥以来,袁氏以革命要挟清室退位,借禅让之名,行取代之实。国人念其却有成就共和之巨勋,举其为总统。然,民国以来,袁氏独裁之渐露,观其所组内阁,实为北洋之政府而非民国之政府。至大选尘埃落定,宋氏教仁北洋组正式内阁之际,袁氏恐失权柄,行刺杀之举。宋氏为共和洒血,天下可见,此袁氏欲独裁之铁证。………………。

通电这种事情,肯定是一顿喷,最后宣布:自治区政府命令,国防军北伐讨袁,再铸共和之民国,全革命共和之功,不胜不归。

自治区政府通电之后,方剑雄在蚌埠通电:国防军全体受命,北伐讨袁。

后来的史学家,把这一次北伐成为“二次北伐”。至于民党的搞的北伐,没人算数。

南京方面,孙文通电全国称:方剑雄将军乃反清革命首功者,今共和危机,振臂一呼,实为民国之大幸也。文愿附骥尾,全宪政之宏愿。

啪……,一个青花瓷的茶杯变成了碎片,搬进中南海的袁世凯,头一次在属下面前如此失态,狠狠的砸了这个价格不菲的茶杯,这可是从乾隆年间的玩意。

第一百六十九章 战局新变化第二十七章 安庆行第七十三章京汉线之战(十三)北线开打第八十八章第十四章东征、北伐(二)第二百三十三章 提前发动第七十五章不幸与幸运的时代第一百零五章战争的脚步近了第一百八十五章 快速果决的外围清扫战第二百九十三章 既要合作也要防备第五十五章上海滩(八)第二百二十一章别无选择第四十九章 上海滩(二)第一百五十五章 张润农的助手第一百一十五章扩张(二十一)开启新时代第十九章 历史巧合的本质(下)第一百九十六章 毒牙!第一百二十七章 败的不冤第四十四章 勤务兵第二十三章东征、北伐(十二)第二十三章东征、北伐(十二)第六章 归来者第一百八十二章 宏大的新战略第三十章 见抚台(下)第一百六十七章 青岛问题第五十章 转向第一百一十八章 东线激战(二)第二百九十五章 水利部第三十七章 中原鹿正肥(四)第五十八章 忽悠无处不在第一百零二章 有钱凡事好商量第十四章 三方谈不拢第二章航空队(下)第一百四十六章 这个世界上不止一个流氓!第二十一章王、蒋访日第一章 兵不血刃下安庆第三百一十三章 联合干涉第一百九十七章 最后的疯狂第二十四章东征、北伐(十三)第七十七章 针对性的长远布局(2)第一百九十三章 斗智第一百五十六章一个喷嚏引发的战争第十四章东征、北伐(二)第二十四章 好东西第二百三十七章 自信第六十五章 时光飞跃第四十三章夺营(下)第二百八十二章 经略东北(7)北周第二百七十七章 经略东北(2)第六章 归来者第五十章 讨价还价的理由第二百零二章 倒打一耙第三百一十章冰释第一百一十五章扩张(二十一)开启新时代第五十一章 撤第三百一十九章 抗议!第十七章 历史巧合的本质(上)第一百五十一章 哭泣的法兰西第一百六十八章 归还青岛第二章 凡事留一线第一百八十七章 没什么好谈的!第六十七章 泗水案(下)第三十七章 民国版的《古城会》第十五章 徐州城内人心散第一百八十六章 巷战第二十五章 立业(上)第五十一章 上海滩(四)第一百七十一章 放烟火第三十二章 貌似屈就第七十二章京汉线之战(十二)低头第二百五十五章 日本的希望之星第一百二十一章 决战(12)谋求体面的收场第一百零三章劲爆消息第一百二十一章中亚风云(6)钢铁洪流(2)第一百一十八章决战(9)非战之罪第一百九十四章 无力回天第九十一章第一百九十二章 危机感第一百四十一章 毁灭者第一百零一章纵横之道(续)第四十六章 外国友人的担心第二百八十六章 巴黎失守第一百二十二章决战(13)关于未来第二百二十五章41年第一季度第一百三十九章盟友的选择第三百二十章 内忧外患的寺内内阁第一百二十七章 败的不冤第五十八章 朱家宝的芜湖行(上)第一百八十七章 没什么好谈的!第一百八十三章战术欺骗(上)第三十五章 交涉第一百五十五章 张润农的助手第一百五十四章制造平衡第一章春天里第八十九章 各行其道(九)第一百一十七章 东线激战(一)第二百三十一章第二十七章 丘吉尔第一百二十五章决战(6)民党之改组争议第四十章 战争模式的变化(1)
第一百六十九章 战局新变化第二十七章 安庆行第七十三章京汉线之战(十三)北线开打第八十八章第十四章东征、北伐(二)第二百三十三章 提前发动第七十五章不幸与幸运的时代第一百零五章战争的脚步近了第一百八十五章 快速果决的外围清扫战第二百九十三章 既要合作也要防备第五十五章上海滩(八)第二百二十一章别无选择第四十九章 上海滩(二)第一百五十五章 张润农的助手第一百一十五章扩张(二十一)开启新时代第十九章 历史巧合的本质(下)第一百九十六章 毒牙!第一百二十七章 败的不冤第四十四章 勤务兵第二十三章东征、北伐(十二)第二十三章东征、北伐(十二)第六章 归来者第一百八十二章 宏大的新战略第三十章 见抚台(下)第一百六十七章 青岛问题第五十章 转向第一百一十八章 东线激战(二)第二百九十五章 水利部第三十七章 中原鹿正肥(四)第五十八章 忽悠无处不在第一百零二章 有钱凡事好商量第十四章 三方谈不拢第二章航空队(下)第一百四十六章 这个世界上不止一个流氓!第二十一章王、蒋访日第一章 兵不血刃下安庆第三百一十三章 联合干涉第一百九十七章 最后的疯狂第二十四章东征、北伐(十三)第七十七章 针对性的长远布局(2)第一百九十三章 斗智第一百五十六章一个喷嚏引发的战争第十四章东征、北伐(二)第二十四章 好东西第二百三十七章 自信第六十五章 时光飞跃第四十三章夺营(下)第二百八十二章 经略东北(7)北周第二百七十七章 经略东北(2)第六章 归来者第五十章 讨价还价的理由第二百零二章 倒打一耙第三百一十章冰释第一百一十五章扩张(二十一)开启新时代第五十一章 撤第三百一十九章 抗议!第十七章 历史巧合的本质(上)第一百五十一章 哭泣的法兰西第一百六十八章 归还青岛第二章 凡事留一线第一百八十七章 没什么好谈的!第六十七章 泗水案(下)第三十七章 民国版的《古城会》第十五章 徐州城内人心散第一百八十六章 巷战第二十五章 立业(上)第五十一章 上海滩(四)第一百七十一章 放烟火第三十二章 貌似屈就第七十二章京汉线之战(十二)低头第二百五十五章 日本的希望之星第一百二十一章 决战(12)谋求体面的收场第一百零三章劲爆消息第一百二十一章中亚风云(6)钢铁洪流(2)第一百一十八章决战(9)非战之罪第一百九十四章 无力回天第九十一章第一百九十二章 危机感第一百四十一章 毁灭者第一百零一章纵横之道(续)第四十六章 外国友人的担心第二百八十六章 巴黎失守第一百二十二章决战(13)关于未来第二百二十五章41年第一季度第一百三十九章盟友的选择第三百二十章 内忧外患的寺内内阁第一百二十七章 败的不冤第五十八章 朱家宝的芜湖行(上)第一百八十七章 没什么好谈的!第一百八十三章战术欺骗(上)第三十五章 交涉第一百五十五章 张润农的助手第一百五十四章制造平衡第一章春天里第八十九章 各行其道(九)第一百一十七章 东线激战(一)第二百三十一章第二十七章 丘吉尔第一百二十五章决战(6)民党之改组争议第四十章 战争模式的变化(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