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以我为主(五)

江苏都督程德全在新政府解散后被袁世凯任命为江苏都督,二次革命开始,他人在南京,闻讯之后立刻回了苏州。然后死活不肯动窝,也不肯通电反袁。

程德全的反应很正常,他有家有口的,不可能抛弃一切去造袁世凯的反,再者这些民党一看就不是什么能成大事的人,至少现在是这个情况。苏州有江苏军两个师,属于地方编制。实际上都是八千多人一个师,相当于北洋的一个加强混成旅。这个还得感谢当初虞洽卿东东来的银子,不然程德全还没钱去跟方剑雄买装备。

当初留下的善缘,固然有花钱买平安的意思,事后大家心照不宣的。目睹了整个革命的过程,程德全很看好方剑雄这个后起之秀,前脚方剑雄通电反袁,后脚就让顾忠琛走一趟蚌埠。巧的是,赶上方剑雄决定跟民党合作。

顾忠琛从浦口上了火车,到了蚌埠下车就觉着不对劲,很明显一股大战的气氛浓郁。车站里的军列上,一趟装满大炮的火车正在停靠加水。顾忠琛是老行伍了,一眼就看出至少是一个团的重炮,具体口径不知道。重炮这个东西,南边的军阀们,也就是方剑雄才玩的起了。

车站有卫兵来接,二话不说给拉上车,送方剑雄的指挥部来了。

顾忠琛一直不明白,方剑雄是怎么就这么冒起来的。不明白不要紧,不服气也不要紧。现实是方剑雄的实力摆在世人的面前。知道的越多,心里越惊恐。沿途的道路上,到处可见的都是排队行军的士兵,看这意思是要奔着徐州方向去。

到了地方,等了一会里头有人来领,跟着进来见到了方剑雄。这个小年轻正在伏案书写什么,头也没抬就说话:“稍等。就好。”

也就是三分钟的样子,方剑雄抬头了,笑了笑道:“顾将军辛苦了。”

“扶帅辛苦!”顾忠琛没有倚老卖老的想法。姿态很低的接过话。方剑雄客气的招呼他落座,顾忠琛这个人怎么说呢,就他过去的历史来看。能力真的很一般。安徽新军三十一混成协,在他手里跟筛子似的。这个人即同情革命,又没有带头造反的勇气,带兵能力一般。也不知道当初是怎么混到协统一职的。

“顾将军客气!”方剑雄做了个请喝茶的手势,待卫兵退下便直接奔着主题道:“自民党发起反袁的二次革命以来,程都督举棋不定,权衡利害之心在下能理解。眼下的局势,我军与北洋大战一触即发,绝对不允许背后有可能被人捅刀子,我这么说。顾将军应该明白。”

方剑雄说话的语气平和,说出来的话却不是那么好听,难听的话往往意味着现实。

顾忠琛心里反倒松了一口气,方剑雄的话看着难听,实则不然。就是让讨价还价。想明白之后,顾忠琛拿出一封信,轻轻的往桌子上一摆道:“这是程都督、浙江的蒋都督、福建的孙都督三人联手给扶帅的信。您先看看再说。”

方剑雄没想到来代表的居然是三个省,心里一凛,暗道这三个省联合起来,怕是要价不低。当即面无表情的打开信。慢慢的看了起来。信的内容就一个,只要方剑雄承认他们的军队和地盘,他们就通电支持方剑雄,当然需要一个书面文件做保证,不然方剑雄打败了袁世凯,回头收拾他们怎么办?

这封信还可以这么理解,如果方剑雄吧答应,他们就支持袁世凯。

“顾将军,兹事体大,请容我想一想。”方剑雄按捺内心的愤怒,笑着把信往桌子上轻轻一丢,好像丝毫不在意的样子。顾忠琛没看过信,却也大致知道里头的意思。实际上他是不同意这么干的,因为这样是在要挟方剑雄,很容易激怒他。

“好,在下敬候佳音。不过扶帅,顾某有一句话,不得不说。”顾忠琛决定给自己留条后路,多年在宦海里沉浮,他不像个军人,更多像一个政客。这个时候,他决定押注了。

“请讲,方某洗耳恭听!”方剑雄的语气有点不对了,还以为顾忠琛打算要高价。

“扶帅,江苏第一师八千人枪,现在就驻扎在苏州。南京方面,一直要求第一师开过去,在下一再拒绝了。现在部队缺饷,程都督说拿不出钱来,所以……。”顾忠琛说话的时候,方剑雄一直盯着他看,搞的他有点紧张。说到后来,头也低下去了。

“我当是什么大事,八千人的饷,我现在就可以开给你。不过,顾将军总要说个道理出来吧?我的钱,不养闲人。”方剑雄几乎在一瞬间就明白了顾忠琛的意思,顾忠琛这是摆明了不看好这个三省联合的盘子,向方剑雄送投名状来了。

“扶帅,这个事情是张季直鼓捣出来的,张季直主张各省自治,程都督……。”顾忠琛说到一半,方剑雄已经抬手打断道:“呵呵,这事情我明白。我看顾将军的意思,应该是看明白了一点,福建的孙道仁,眼下恐怕是身不由己,浙江的蒋尊簋,恐怕也未必能做浙江的主。三人各自打着小算盘,本来就不是一条心,凑一块成不了事情。方某说的对不对?”

顾忠琛冷汗开始往外冒,这些事情,他是想了很久才看明白的。没想到方剑雄心里明白的很,对各省的情况也是了如指掌。这个年轻人真可怕!殊不知眼下的方剑雄在情报上是两条腿走路,这三个省都督的情况都不太妙,程德全在南京的眼皮子低下呢,蒋尊簋手里没兵权,孙道仁就更别提了,叫许崇智给逼着通电反袁的货色。

就这么三个人,也好意思联合来跟方剑雄讨教还价。

心里越想越害怕,顾忠琛不安的微微扭动身子,低着头不敢说话。方剑雄见状微微冷笑,淡淡道:“顾将军如果不想带兵了,回头到国防部任一个高参就好。愿意去地方也行,少不了你一个部长。”

顾忠琛听出这话里的意思来了,方剑雄是被所谓的三省联合激怒了。如果没有刚才的一番话,怕是离开就别想再回来了。

“顾某愿为扶帅驱驰!”顾忠琛赶紧表态,免得方剑雄再起疑心。

“回去以后,把部队带好就行。饷的问题,我给你解决。就这样吧,来了就好好待两天,别着急回去。”方剑雄说着端起茶杯道:“喝茶。”

顾忠琛起身告辞,出来之后擦了擦头上的冷汗。他可是明白的很,让他呆几天再回去的意思,那就是凉着程德全呢。想到程德全听了张謇的话搞出这么一个东西来,算是彻底的把方剑雄给得罪了。即便现在不发作,将来也是要算后账的。

当夜张孝淮赶到蚌埠,同时到达的还有李小川的第四师全部。这样一来,方剑雄在蚌埠的兵力占据了绝对的优势,方剑雄立刻召开军事会议,部署徐州之战。

五个师长全部到齐,方剑雄宣布开会。会议由张孝淮主持,这一次战役实际上也是张孝淮在指挥,方剑雄尽可能的利用国内的战争机会,蒋、张积累作战经验。

“诸位,来之前我与蒋总参谋长商议过,经过总参推演,以我军目前的兵力,完全可以正面击溃北洋东线兵力。经总参推演,决定以五六七三个师,摆成一个品字型,第六师居中,沿着津浦路堂堂正正的推进。第三、四两个师,作为总预备队。重炮第四、五两个团,加强到第六师,重炮第六团,分别加强到五、七两个师。装甲列车,作为扶帅的护卫车。目前部队已经完成了集结,各位回去之后抓紧时间做好战前的准备,后天上午七点整,兵发徐州。”

张孝淮布置完,方剑雄站起笑道:“大家都憋了半年了,当初的京汉线战役没打好,让袁世凯多高兴了几个月。这一次要趁袁世凯的主力集中在河南之际,狠狠的打他的东线,力争拿下北京过年。”

会议结束,张孝淮作为总指挥,北上宿县。方剑雄送行时,握着他的手道:“润农,东线战役交给你了,我连夜回武汉坐镇,防止北洋军反扑。”

“扶国,请放心,我一定不辱使命。”张孝淮啪的一个立正敬礼,方剑雄这一离开,意味着无条件的信任张孝淮。

徐州,冯国璋赶到徐州之后,北洋第三、五两个师也随着赶到,一时间徐州成了大兵营。北洋军军纪败坏,算是把徐州百姓给好一顿折腾。

何海鸣兵变一事,算是给了冯国璋一个当头棒喝,气的私下里没少说陈之骥。

袁世凯下令南下,冯国璋选择了慎重,不断派人往蚌埠方向打探消息,结果很不好,派出的侦查兵带回来的情报都不太好,很明显绿皮早有防备,双方的侦察兵之间较量了几次,北洋军的侦察兵都吃了亏。据回来的侦察兵报告,绿皮的侦察兵装备极好,有冲锋枪和手枪。

第一百二十六章 中苏间的再次外交较量第五十二章跃马中原(八)第一百四十八章 中国也会误炸!第三十五章 西北利爪第一百五十五章加紧备战第九十七章 扩张(三)根据需要决定幕后指使者第一百一十五章 终结者计划第三十六章 所谋何者(上)第三百二十三章 利益永恒第五十五章 南北议和(二)黑宅vs菩萨第一百五十九章 反击策略第一百六十五章 反击风雷(中)第六章 芜湖整编第七十二章应对有方第一百七十三章 战前第九十九章 扩张(五)恐怖主义第一百五十九章 反击策略第八十八章第二十九章 那就打一下!第一百二十二章决战(13)关于未来第一百四十一章 围城(4)孙传芳的苦战(二)第七十九章辛亥年(七)第九章 “北伐军大捷”第一百一十二章扩张(十八)方剑雄卖国?第一百一十四章以我为主(四)第九十八章 纵横之道(上)第六十四章安庆乱第三百二十章 内忧外患的寺内内阁第五十一章 撤第七十九章京汉线之战(十九)第七十五章不幸与幸运的时代第一百六十七章 青岛问题第二百一十八章多灾多难的印度登陆行动(上)第三十一章 尔虞我诈的国际形势第一百八十七章 没什么好谈的!第一百二十四章第三十八章中原鹿正肥(五)第六十八章金融灾难(上)第六十九章 京汉线之战(九)第二百二十章宣战之前的惨案第九十七章 扩张(三)根据需要决定幕后指使者第一百四十二章 加速战争准备工作第二十八章 见抚台(上)第十八章 历史巧合的本质(中)第二十二章 方家事(中)第二百九十九章无题!第五十一章 撤第十九章 榨取最大的利益第五十三章跃马中原(九)跟谁和谈?第二百五十三章 发展的再快一点第一百三十六章 张作霖(上)第一百七十八章出手不凡第二十四章 安家第六十八章 出油及方某人的影响力第九十七章 再赴上海第一百七十章 掩耳盗铃第三章风声(1)第三百二十五 章 大蛋糕(上)第一百七十七章朱可夫临危受命第一百一十八章决战(9)非战之罪第五十四章 上海滩(七)第七十三章利益面前第一百七十四章 机械化对机械化第二章 代表团第三十六章桥头堡第八十九章 赤裸裸第一百一十章二次革命(续)第一百六十三章 南下之前第四十六章跃马中原(二)再胜第七十七章 京汉线之战(十七)第一百四十七章第一百八十章 攻坚战第一百五十六章一个喷嚏引发的战争第一百四十章 围城(3)孙传芳的苦战(一)第二百三十五章 三件大事(1)第一百六十八章亮点第四十一章 女性解放先行者(上)第一百四十章 大丈夫当如是第二百章 西伯利亚歼灭战第一百八十七章 没什么好谈的!第三十二章东征、北伐(二十一)第二百一十六章 杀光(3)租界第一百四十四章 蔡松坡(上)第七十一章历史惯性第一百一十章 扩张(十六)提前布局第一百零九章 扩张(十五)调整第一百五十七章 莱阳第二百八十章 经略东北(5)开幕第一百七十章第六十七章 石油人第二百七十七章 经略东北(2)第一百二十七章 败的不冤第六十四章安庆乱第二百七十一章 再临沪上第四章 不战取江西第八十六章第一百四十一章第三十九章 教导队(上)第二百二十五章41年第一季度第三百二十八章
第一百二十六章 中苏间的再次外交较量第五十二章跃马中原(八)第一百四十八章 中国也会误炸!第三十五章 西北利爪第一百五十五章加紧备战第九十七章 扩张(三)根据需要决定幕后指使者第一百一十五章 终结者计划第三十六章 所谋何者(上)第三百二十三章 利益永恒第五十五章 南北议和(二)黑宅vs菩萨第一百五十九章 反击策略第一百六十五章 反击风雷(中)第六章 芜湖整编第七十二章应对有方第一百七十三章 战前第九十九章 扩张(五)恐怖主义第一百五十九章 反击策略第八十八章第二十九章 那就打一下!第一百二十二章决战(13)关于未来第一百四十一章 围城(4)孙传芳的苦战(二)第七十九章辛亥年(七)第九章 “北伐军大捷”第一百一十二章扩张(十八)方剑雄卖国?第一百一十四章以我为主(四)第九十八章 纵横之道(上)第六十四章安庆乱第三百二十章 内忧外患的寺内内阁第五十一章 撤第七十九章京汉线之战(十九)第七十五章不幸与幸运的时代第一百六十七章 青岛问题第二百一十八章多灾多难的印度登陆行动(上)第三十一章 尔虞我诈的国际形势第一百八十七章 没什么好谈的!第一百二十四章第三十八章中原鹿正肥(五)第六十八章金融灾难(上)第六十九章 京汉线之战(九)第二百二十章宣战之前的惨案第九十七章 扩张(三)根据需要决定幕后指使者第一百四十二章 加速战争准备工作第二十八章 见抚台(上)第十八章 历史巧合的本质(中)第二十二章 方家事(中)第二百九十九章无题!第五十一章 撤第十九章 榨取最大的利益第五十三章跃马中原(九)跟谁和谈?第二百五十三章 发展的再快一点第一百三十六章 张作霖(上)第一百七十八章出手不凡第二十四章 安家第六十八章 出油及方某人的影响力第九十七章 再赴上海第一百七十章 掩耳盗铃第三章风声(1)第三百二十五 章 大蛋糕(上)第一百七十七章朱可夫临危受命第一百一十八章决战(9)非战之罪第五十四章 上海滩(七)第七十三章利益面前第一百七十四章 机械化对机械化第二章 代表团第三十六章桥头堡第八十九章 赤裸裸第一百一十章二次革命(续)第一百六十三章 南下之前第四十六章跃马中原(二)再胜第七十七章 京汉线之战(十七)第一百四十七章第一百八十章 攻坚战第一百五十六章一个喷嚏引发的战争第一百四十章 围城(3)孙传芳的苦战(一)第二百三十五章 三件大事(1)第一百六十八章亮点第四十一章 女性解放先行者(上)第一百四十章 大丈夫当如是第二百章 西伯利亚歼灭战第一百八十七章 没什么好谈的!第三十二章东征、北伐(二十一)第二百一十六章 杀光(3)租界第一百四十四章 蔡松坡(上)第七十一章历史惯性第一百一十章 扩张(十六)提前布局第一百零九章 扩张(十五)调整第一百五十七章 莱阳第二百八十章 经略东北(5)开幕第一百七十章第六十七章 石油人第二百七十七章 经略东北(2)第一百二十七章 败的不冤第六十四章安庆乱第二百七十一章 再临沪上第四章 不战取江西第八十六章第一百四十一章第三十九章 教导队(上)第二百二十五章41年第一季度第三百二十八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