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大总统府议事

东南的陈煊和日本人的谈判陷入僵局,东北南路军的李晋旭对旅顺的日军发起连续性的攻击。

连场大战之后,复兴党军队的缺陷终于暴露出来,陈煊一直致力于军事教育,而且在全国各地大肆开办陆军学院,但是国内的知识力量和人才储备实在无法支持如此多的师资力量。

是以陈煊开办如此多的陆军学院其实有浮夸之嫌,学校不少学生也不少,但是教学质量不要说和国外的那些军校相比,就是邻国日本以及北洋的师资教学质量也超过了陈煊的军校。

平时感觉不出来,但是与日本人的大规模战事一起之后,基层军官的缺陷就显现出来了,军事素养不及敌人,反应能力不及敌人,互相之间的配合也有差距,士兵精锐程度就更不必说了。

即便有陈煊开创性的很多战术训练,但是不能否认的是,复兴党的军队还是和日本人有差距,而且差距不小。

李晋旭和张孝准的东北南路军从长春开始就呼啸而下,一路势如破竹,日本人也有意识的收缩防线,在南路军逐渐向旅顺靠拢之后,战斗的阻力越来越大,将士们的伤亡也逐渐增多。

李晋旭和张孝准的南路军从长春杀入辽东半岛,实际上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但是进入辽东半岛之后,特别是进入离旅顺50里的范围,日本人占有地利,修建了大量的防御工事,又是以防御为主,南路军虽然有空军的助战,但是战事还是逐渐陷入僵持了。

不过南路军也不是毫无收获,起码长春到辽东半岛的铁路北南路军完全收复,大量的日资企业和侨民非法占有的产业也被复兴党清理,日本人想要从东北获得军事资源,已经不大可能了,而且自身的伤亡也不小。

陈煊和军队高层在仔细研究过旅顺的战事之后,立刻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各地军队都组建了随军学校,旅顺战事的过程被参谋部撰写成无数的案例,下发给各个陆军学院和随军学校,让大家研究学习,做出针对性的作战方案和训练。

旅顺战事焦灼,陈煊干脆也不给南路军施加压力,而是把旅顺当做了练兵的磨刀石,因为铁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所以东北的各路军轮番上阵,利用这次战事练兵,新兵也被派到旅顺来适应战争环境。

这下日本人欲哭无泪了,东北军距离战场近,物资增援和士兵调换都很方便,但是日本人却没有这么好运了,想方设法的从国内以及高丽山东抽调援军和战略物资支援旅顺。

但是光靠海军的运输,实在是有些杯水车薪,若非李晋旭在陈煊的要求下控制攻击力度,日本人早就被推进大海了。

陈煊铁了心的把旅顺当做一个大练兵场,而旅顺也成为了日本人的一个部队流血的伤口,不断的耗尽日本人那点可怜的财政和战争潜力。

旅顺成为了日本人的一个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而且若是放弃,当年花那么大的代价发动日俄战场,死掉数十万人才夺去的东北利益就付诸东流了,日本内阁也承受不起丢掉辽东半岛的责任!

京城,大总统府。

自与日本人签订《中日民约四条》之后,大总统府就陷入无尽的悲愤之中,陈煊的海军在南洋与日本人一战大获全胜之后,更是给了危危可及的大总统府的威望沉重一击。

大总统府的官员在无形中分成了两派,一派是对大总统府的失望,很多人已经在准备退路了,一派则是不甘心放弃自己到手的利益,变得愈发疯狂起来。

而袁大总统因为签订与日的不平等条约,情绪也陷入低迷,再加上尿毒症越发严重,外界的压迫和病痛的折磨让袁大总统的心境雪上加霜,甚至有厌世的倾向。

不过袁大总统的宪法顾问美国人古德诺,他是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院长、美国政治学会创始人之一,全球公认的政治学和行政学权威学者,在8月份发表了一篇《共和与君主论》,却给了时期低沉的北洋的一些人点亮了一盏明灯。

古德诺的《共和君主论》文中提到中华目前的状况,中华民众的受教育程度低,无研究政治之能力,只适合于君主制。

袁大总统的首席幕僚杨度杨皙子看到古德诺的《民主与君主论》之后,如获至宝,赶紧又写下《君宪救国论》。

开篇就写道:‘德意志与日本之军队,节制严禁,故能称雄于世界,法美等国则不然,能付而不能强,此无他,一为君主一为共和故也,法美且然,余不足论,故共和必无强国,已成世界之通例,然法、美有国民教育,尚有对国家之义务心,可以维持而统一之,故对外不能强,对内犹不为乱。’

极力鼓吹君主制,《民主君主论》和《君宪救国论》在有心人的大力传播下,很快就成为了恢复帝制的理论武器,号称‘双璧’!

“各位,对如今国内的局势有何看法?”

袁世凯调整了一下坐姿,让自己更舒服一些,长期的病痛已经让袁世凯精力大降了。

“大总统,如今大总统的事业虽然稍有波折,但是形势也没有那么糟,欧美列强还是支持大总统的,他们也不愿意看到一个分裂的中华和日本人加大对中华的侵略力度,那样不符合他们的利益,东南的陈煊,跳梁小丑而已,区区福建浙江两省的势力,与中央对抗,无异于蚍蜉撼树,不足为虑,而今日本人又被陈煊牵制在辽东半岛,对我们北洋已经没有多少威胁了,只要我们北洋上下一心,大力编练军队,发展工业,要洗清《民约四条》的耻辱不是没有可能!”

袁世凯的首席幕僚杨度首先发话道。

“杨先生,你当黑龙江吉林不存在吗?还有陈煊掌控的夏国,加起来,实力不见得比我们北洋差,另外还有安南的萧瑾,在云南囤积大军,对国内也是虎视眈眈,怎么到了杨先生嘴里就成了不足为虑了?”

陆军部长段祺瑞早就对杨度不满了,他认为这些年北洋的很多错误决策,杨度要付很大的责任,而且最近还在鼓吹恢复帝制,更是段祺瑞不能忍的。

“合肥多虑了,东北能有多少人?而我们北洋的地盘上有多少人,其实陈煊的人口大省,不过浙江一省罢了,上海外国势力齐聚,岂容陈煊嚣张?福建偏远山区,一向是要靠中央的补贴过日子的,不拖垮浙江陈煊就谢天谢地了,至于所谓的夏国和萧瑾的秦国,蛮夷之地,不足为论,萧瑾如今还在安南被英法两大强国牵制得动弹不得,能够支持下去就不错了,更逞遑论逐鹿中原了,再则我北洋的地盘十倍于其,有何可惧哉?”

杨度对段祺瑞的论调不屑于顾,在场的袁世凯铁杆孙毓筠、立燮和、胡瑛、刘师培、梁士诒等人也纷纷附和。

段祺瑞是安徽合肥人,所以很多人都将之称为段合肥,如袁世凯是河南项城人,也被称之为袁项城,这是古人为了避免称呼名、字之外的又一种称呼。

“杨先生以及各位这是哪一年的老黄历了,陈煊和萧瑾这些年大量的往东北、夏国和安南移民,不说其他,光是夏国的华人人口保守估计只怕也有八九百万了,国内战争天灾不断,大量的人口也流向东北甚至绥远蒙古等地,陈煊若无实力,岂能在南洋大胜日本海军,而且陈煊的空军就算是在全世界也是有些名气的,英法德三国甚至在大力引进陈煊的飞机,又岂是诸位所言的不足为虑?

安南的萧瑾将法国人打得无法站住脚,英国人也不得不暂时和萧瑾缔结口头协议互不侵犯,怎么到了各位口中就成了不值一提了?”

“哈哈,合肥也说夏国不过八九百万华人,合肥又可知道我们北洋不说其他,单单是大总统的故乡河南,人口就将近夏国的十倍,还有和可虑之处?而且夏国成立才几年,只怕现在还陷入与土人的争斗之中吧,别说增援国内,能站稳脚跟就不错了!”

梁士诒笑着说道。

“不仅如此,看看陈煊的地盘,唯一能掌控的只怕只有浙江,还要不断的往其他地方输血,浙江苦陈煊久矣,只待大军南下,浙江父老岂不箪食壶浆迎接王师的到来,而且东北向来是日本人和俄国人的势力范围,两国又焉能坐视陈煊坐大?陈煊和日本人在旅顺打了两三个月了,也不见得攻占旅顺,足见陈煊的军事战力也被夸大了,若是让我们北洋来打,只怕两个旅顺都被打破了吧?况且陈煊有空军,难道我们就没有吗?国家这几年向欧美订.购了大量的新式战机,已经好几十了吧,与美国人合作的保定飞机厂也在建设当中,不出一年,我们也能生产自己的飞机了,还用顾虑他?”

“有理,有理,合肥只怕是多虑了。”

一众文人官员又开始符合。

第一百零八章 浙江新政第一百二十九章 黯然离沪第二十五章 复兴社的成立2第一百三十章 幼薇回来了第一百一十一章 通电北伐第一百五十七章 启程归国第四十四章 心结第二十八章 振华小阳春第212章 奇袭武昌3第十八章听荷小聚第一百三十八章 大比武开始第一百三十二章 国内局势第二章 杜月笙是我发小第二十章 冰释前嫌第一百四十章 陈其采第一百三十六章 穿越众的特种部队第三十九章 花豹帮崛起第211章 奇袭武昌2第六十八章 赵学初的婚礼第一百七十九章 整肃军纪2第十八章听荷小聚第十章 该做些什么了第八十二章 办学计划第十章 该做些什么了第三十五章 蛮牛回来了第七十八章 凤凰城官府成立第八十一章 南洋陆军学院第八十一章 南洋陆军学院第十五章 开业典礼第一百六十六章 紧锣密鼓第二0九章 纷繁复杂第九十九章 持续剿匪第210章 奇袭武昌第一百九十章 复辟苗头第212章 奇袭武昌3第一百一十一章 通电北伐第一百一十九章 拿下江西第五十二章 大学计划第二百章 卢永祥第一百九十九章 陈其美离去第一百三十三章 重出江湖第二0六章 光复南昌2第一百四十四章 经营婆罗洲第七十六章 南洋计划第一百三十四章 商业启动第五章 我该做什么?第一百七十六章 禁烟运动第二十章 冰释前嫌第一百一十一章 通电北伐第十二章 难道还有其他穿越者?第一百七十八章 整肃军纪第九十章 无题第九十六章 无奈的布局第一百七十八章 整肃军纪第六十三章 南通剿匪2第二0八章 直趋南京第一百四十五章 陈煊的‘后宫’第一百九十二章 大总统府议事2第二十八章 振华小阳春第三十六章 重建计划第一百六十三章 统筹规划第一百五十七章 启程归国第一百六十三章 统筹规划第一百三十七章 午夜惊魂第八十二章 办学计划第一百八十七章 二十一条签订第一百五十六章 护法战争第一百九十七章 战前准备第五十六章 复兴d的成立第二0三章 南昌之战第五十章 振华机械研究中心第一百三十章 幼薇回来了第一百五十一章 浦东谈判第一百零六章 新军整编第八十八章 招商引资第九十五章 东北鼠疫事件第一百七十一章 一战前夕3第一百五十五章 巡视各地第七章 原来不是那么容易呢第十五章 开业典礼第五十七章 虞洽卿第一百二十四章 萧瑾的潜水艇第九十一章 汽车工厂第一百四十四章 经营婆罗洲第四章 上海滩的纸醉金迷第一百五十九章 战时贸易第210章 奇袭武昌第一百五十七章 启程归国第四十章 声名鹊起第十二章 难道还有其他穿越者?第一百三十章 幼薇回来了第三十二章 枪械有着落了第一百八十二章 局势严峻第一百八十八章 海军归国第二百章 卢永祥第一百五十二章 腾飞的海外仙岛第一百三十九章 选拔特种兵第一百四十二章 萧瑾来使第七十七章 南洋凤凰城第二0六章 光复南昌2
第一百零八章 浙江新政第一百二十九章 黯然离沪第二十五章 复兴社的成立2第一百三十章 幼薇回来了第一百一十一章 通电北伐第一百五十七章 启程归国第四十四章 心结第二十八章 振华小阳春第212章 奇袭武昌3第十八章听荷小聚第一百三十八章 大比武开始第一百三十二章 国内局势第二章 杜月笙是我发小第二十章 冰释前嫌第一百四十章 陈其采第一百三十六章 穿越众的特种部队第三十九章 花豹帮崛起第211章 奇袭武昌2第六十八章 赵学初的婚礼第一百七十九章 整肃军纪2第十八章听荷小聚第十章 该做些什么了第八十二章 办学计划第十章 该做些什么了第三十五章 蛮牛回来了第七十八章 凤凰城官府成立第八十一章 南洋陆军学院第八十一章 南洋陆军学院第十五章 开业典礼第一百六十六章 紧锣密鼓第二0九章 纷繁复杂第九十九章 持续剿匪第210章 奇袭武昌第一百九十章 复辟苗头第212章 奇袭武昌3第一百一十一章 通电北伐第一百一十九章 拿下江西第五十二章 大学计划第二百章 卢永祥第一百九十九章 陈其美离去第一百三十三章 重出江湖第二0六章 光复南昌2第一百四十四章 经营婆罗洲第七十六章 南洋计划第一百三十四章 商业启动第五章 我该做什么?第一百七十六章 禁烟运动第二十章 冰释前嫌第一百一十一章 通电北伐第十二章 难道还有其他穿越者?第一百七十八章 整肃军纪第九十章 无题第九十六章 无奈的布局第一百七十八章 整肃军纪第六十三章 南通剿匪2第二0八章 直趋南京第一百四十五章 陈煊的‘后宫’第一百九十二章 大总统府议事2第二十八章 振华小阳春第三十六章 重建计划第一百六十三章 统筹规划第一百五十七章 启程归国第一百六十三章 统筹规划第一百三十七章 午夜惊魂第八十二章 办学计划第一百八十七章 二十一条签订第一百五十六章 护法战争第一百九十七章 战前准备第五十六章 复兴d的成立第二0三章 南昌之战第五十章 振华机械研究中心第一百三十章 幼薇回来了第一百五十一章 浦东谈判第一百零六章 新军整编第八十八章 招商引资第九十五章 东北鼠疫事件第一百七十一章 一战前夕3第一百五十五章 巡视各地第七章 原来不是那么容易呢第十五章 开业典礼第五十七章 虞洽卿第一百二十四章 萧瑾的潜水艇第九十一章 汽车工厂第一百四十四章 经营婆罗洲第四章 上海滩的纸醉金迷第一百五十九章 战时贸易第210章 奇袭武昌第一百五十七章 启程归国第四十章 声名鹊起第十二章 难道还有其他穿越者?第一百三十章 幼薇回来了第三十二章 枪械有着落了第一百八十二章 局势严峻第一百八十八章 海军归国第二百章 卢永祥第一百五十二章 腾飞的海外仙岛第一百三十九章 选拔特种兵第一百四十二章 萧瑾来使第七十七章 南洋凤凰城第二0六章 光复南昌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