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现在的社会体制

待赵世安走远之后林青山才渐渐变了脸色,赵世安这一次的确带回了一个分量十足的消息,天人之姿和正人君子这两个词当着林青山的面说,这种场面话林青山左耳进右耳出也就过去了,但是陆鸣在背后说这个是什么意思?林青山在过去的行为有露出过破绽吗?林青山自认没有,那就说明的确有人吗目光转移到林家庄身上了,甚至有些人从一开始就没把关注重点放在林青山身上,这样一来王彪之的行为也可以得到初步解释了,林青山作为一个穿越者当然不怕跟他们拼运营,但是一旦工业时代漏出些许端倪,王彪之,谢安,蒋易这种高手必定能在第一时间锁定这条通往永恒的天道,而一旦进入工业时代,林青山就真正压力山大了,王彪之的真实水平现在还不得而知,但是面对谢安和蒋易这两个人林青山真心没有半点胜算,这还只是林青山已经看见的,还有些没有看见的更加致命,从蒋易没有言明的身世和王家的奇怪举动来看,他们后面还有一个无法想象的影子世界,那有可能才是礼乐文明的真相,林青山来到这个时空之后便开始拼命的潜水,潜了这么久,林青山自认为卓有成效,但还是被人一眼看穿,这说明林青山还在明面上,并没有隐身进黑暗中,反向推算,这潭水究竟有多深?该不会和自己这次穿越有关系吧?林青山越想越怕,能逆转时空的起码是一个宇航时代巅峰级文明,他们究竟想从这里拿走什么?到底是谁?林青山回想起了一些遥远的往事,就林青山所知,如果一个虚空时代的文明想从地球拿走什么,除了那件东西之外,不可能还有别的东西能够上虚空神灵的眼界。

半月时间一晃而逝,谢安和王彪之在杭州做了很多部署,标志性的时间是提顾荣为杭州总兵,分开了原本由马敏正独揽的军政大权,然后还组织了一系列的战后重建工作,比如普查户口,发放农具,粮种,新修水利,减免今年的赋税,这其中普查户口对杭州地界的士族影响非常大,这个时代的赋税征收有两个标准,第一是土地面积,第二是人口,现在这个阶段,土地兼并已经非常严重了,经常都是几个乡镇的土地,有一半都被当地的士绅以各种手段收到自己手里,失去土地的农民只能给地主家做长工或者承租土地成为佃户,第一代人还好,到了第二代人基本上都不会再去官府上户口,上户口的主要目的是从官府领取闲置的土地,然后官府再向这个耕农收税,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利益关系,但是现在的情况是农民去上户口领不到半亩地,每年反而还要缴纳一定数量的税粮,人头税在现在这个时代还算良心。每人一年大概一石左右,可就是这一石的粮食,对于有耕地的农民来说也就是小半亩黄豆的产量,对于没有土地的农民来说,这一石粮食是一家三口十天的口粮,现在的士绅,别的本事没有,就算盘打得精,一亩地一年大约可以收获各种粮食一千斤,承租的农户一年需要五百斤粮食糊口,然后地租基本上就会稳定在四百五十斤左右,有些心态好的地主再让个几分,有些心态不好的直接把地租定到五百斤,直接把账算死,而且地租是固定的,不管收成如何,必须足额上缴,试问这种的制度,那些真正从事生产的佃农一年到头能存下多少粮食?长工和短工跟佃户比生活可能要滋润一些,反正就是混日子,但是他们也就只能混口饭吃,一年到头连衣裳都买不起一件,全靠地主家逢年过节的赏赐度日,他们失去的是大范围的自由,放眼天下,农民日子过得最滋润的地方当属林家庄,林青山当年跟租户的约定是不低于百分之十五,但实际上,自从林家庄进入第二个年头,地租的收取比例就跌破了百分之五十,达到的正常佃户水平,但是由于水利,粮种和农具都是由林青山提供,所以农户的实际负担比其他地方要小的多,第三个年头,林家庄的农业生产正式进入正轨,地租的收取比例下降到百分之三十五,达到了顶尖士族的水平,跟王家和谢家等大家族并肩,今年根据林小青总结的年报,今年的地租会跌破百分之三十,林青山实际想要达到的理想水平是百分之二十五以下,极限百分之十五是一个神级文明的标准农业税收比例,另外的百分之十是战争支出,现在正逢乱世,而且这个乱世往后看二十年都看不到尽头,林青山维持百分之二十五的税收勉强够到了神级文明的门槛,在往下降就有点不现实了,毕竟事实条件摆在面前,林青山需要大量的资源去投资科技,神级文明的科技已经达到了巅峰,大头支出分别是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军事和百分之二十以上的教育两大块,行政安保都是可有可无的,大部分的神级文明根本就不存在有行政和安保这一概念,林家庄现在的安保由军队兼顾了,行政基本上是林小青一个人在操盘,林家庄的这个制度关键点在林小青身上,若不是林小青的存在,林青山起码要花费十倍以上的资源来组建一个议会之类的决策机构,

另一方面,为什么地位越高的士族门阀地租比例越低呢?难道是风度与修养使然,这个解释无法覆盖整个东晋这么大的基本面,根本原因在于地位越高的士族需要上交的岁贡越少,这个岁贡不仅仅是给朝廷,还要给罩着他们的上峰,比如杭州地区的士绅,不但要缴足朝廷税粮,太守府和建康的王家以及当地的武勋士族,一个都不能少,到了马家这一层,马敏正每年只需向朝廷和王家缴足岁贡,建康城内的大户和皇家的王爷皇子们,每逢红白喜事也都少不了一份孝敬,但是这些琐碎的支出相比起交给王家的那一块,不值一提,连十分之一都不到,到了王家和恒家这一层面,每年不但不用向朝廷缴纳一分岁贡,还会受到来自朝廷的诸多赏赐,这个赏赐说好听点叫黄恩浩荡,说难听点就是保护费,东晋就是这么一个奇葩的时代,整个朝廷全靠这些大士族撑着,若是没有他们,当今圣上连当年那个汉献帝都不如,汉献帝就算被曹操挟持,仍能以天子相称,若是现在的司马濯被谁挟持了,都不会有人鸟他,勤王这种事情更是天方夜谭,现在的司马家是个什么名声?连狗屎都不如,举起司马家的王旗反而会失去许多人望,林家庄现在是个什么情况呢?从大体上讲跟王谢等顶尖家族没有区别,不但不用缴纳岁贡,每逢重大节日或典礼,多多少少也会有几壶御酒和羊肉,鹿肉等山珍送来,数量不多,只是聊胜于无,林家庄不用交税的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林家军还有两千七百名在军籍中的官军,这些有军籍的官军按理来说每年朝廷都要拨发固定的粮草和军饷,这个时代的军饷有点坑,普通士兵和伍长每个月才二十文,十长三十文,直到校尉每个月才递增到接近二两银子,军衔再往上才有明显的增长,近三千名士兵和两千匹战马的人吃马嚼可不是一笔小数目,细算林家庄每年应缴的税粮和朝廷应该拨发的粮草,朝廷还要倒贴不少,在卫国战争结束之后,可能有人在朝廷上使了绊子,下来一道兵部和户部联名的文书说以林家庄的税赋冲抵军粮,文书上只有几句话,说得也很清楚,林家庄以后不用上交一份税粮,但是朝廷也不会补贴林家庄半分,有战事征调的情况例外,林家庄的经济能养多少军队算自己的本事,养得起你可以使劲扩,养不起自己裁,林青山对此也没有多想,因为林青山从来就没指望过朝廷的恩惠,每个月那些微薄的军饷能发下来已经大大超出林青山的预料了。多方面的原因导致了林家庄的地租可以远低于普通的世家,林青山就算提高地租的征收比例,粮食收上来也只能烂在手里,现在这个年代,买粮吃的人本来就少,而且销路全部都集中在县镇里,这些地方的市场基本上都已经被彻底垄断了,林青山现在想要插手进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粮食买卖在正常时候利润不高,权衡之下林青山便放弃了粮食贸易这条路,一点点的收入换一个好名声,不亏。

第一百五十六章-谢府内对战局的分析第一百七十七章-林家军的战车和王家的怪事第三百零一章-林青山北伐的方向第一百二十二章-林小倩发福利了第一百二十八章-赵幽兰的身份实锤第一百四十九章-大胜的真相-推荐第四章-重新做人了第两百章-山长向林青山请教兵法第五十九章-大厨赵幽兰第两百八十二章-司马洪的到来第三百零八章-所谓的天下太平-推荐第一百三十七章-秘籍第两百八十八章-新的局势第两百八十七章-祝家遇险第十七章-林小青和林小倩第两百四十六章-林青山秀文采第一百四十五章-杭州战况第一百八十七章-谢安宴请蒋琬与谢柱第两百九十五章-丞相组团访问林家庄-推荐第两百一十七章-第一次运粮第两百九十章-林青山出征西南第三百零一章-林青山北伐的方向第一百零七章-南宁战争收尾第六十八章-林青山下厨炸螃蟹第一百七十三章-太守府内的战斗第十九章-第一次揩油第一百二十八章-赵幽兰的身份实锤第三百零六章-封建帝制的真相-推荐第两百零九章-林家军暗中参加北伐第五十八章-书院的第二个福利第九十四章-视察前线第五十六章-分配寝室又起风波第二十八章-胜利后续的考量第一百九十九章-机关术与炼金术第四十章-虎牢关战役开始第三百零八章-所谓的天下太平-推荐第三百零六章-封建帝制的真相-推荐第两百八十六章-又一部分真相-推荐第一百八十五章-一些细节第二十七章-草石城与初战告捷第七十一章-给祝英台安装水管第三十七章-后续的考量-巩固林家庄第两百三十五章-大秘-推荐第一百七十三章-太守府内的战斗第两百零二章-建康危局-推荐第两百零三章-建康危机解除第三百一十章-林青山的大局-推荐第七十三章-寝室风波又起第三百一十四章-建造轻轨第两百三十一章-轻松取胜第两百一十一章-王彪之的大局第两百章-山长向林青山请教兵法第一百五十二章-孙恩的谋略第两百七十六章-大战将起第两百七十一章-泊县的变局第两百一十四章-前线的捷报第一百八十六章-解析武器第八十八章-调遣卫队来杭州第两百七十七章-大战开始第一百六十八章-准备挑衅第九十四章-视察前线第一百五十二章-孙恩的谋略第八十章-祝英台的尖叫第三百一十章-林青山的大局-推荐第七十三章-寝室风波又起第两百六十一章-新政第十九章-第一次揩油第三百零九章-对刺杀事件的处理第六十一章-赵幽兰拖堂第一百六十四章-滕王阁序第两百一十一章-王彪之的大局第三百一十七章-大局已定第两百二十一章-吕梁山危局第两百二十五章-张翰率军撤出疾风岭第两百八十六章-又一部分真相-推荐第七十二章-科技与战争的关系第三十七章-后续的考量-巩固林家庄第二十七章-草石城与初战告捷第二十六章-初到前线第三百零五章-祝英台行刺第一百三十一章-祝英台的身份被拆穿第十四章-进攻双沟山第两百四十五章-陆鸣前来投军第二十六章-初到前线第一百三十一章-祝英台的身份被拆穿第两百八十三章-阴谋第一百八十三章-第一年结课与参观祝家庄第三百一十六章-山长逝世-推荐第一百六十三章-第一次冲突第两百五十章-神剑第一百一十八章-蒋易的本领第两百六十二章-王彪之的疑惑第九十九章-许义的谋略第四十六章-来历神秘的赵幽兰第一百一十七章-世界的一部分真相第两百四十七章-书院生涯正式结束第两百六十二章-王彪之的疑惑第一百零四章-大战开始第一百五十七章-书院演武第一百五十三章-赵世安的想法
第一百五十六章-谢府内对战局的分析第一百七十七章-林家军的战车和王家的怪事第三百零一章-林青山北伐的方向第一百二十二章-林小倩发福利了第一百二十八章-赵幽兰的身份实锤第一百四十九章-大胜的真相-推荐第四章-重新做人了第两百章-山长向林青山请教兵法第五十九章-大厨赵幽兰第两百八十二章-司马洪的到来第三百零八章-所谓的天下太平-推荐第一百三十七章-秘籍第两百八十八章-新的局势第两百八十七章-祝家遇险第十七章-林小青和林小倩第两百四十六章-林青山秀文采第一百四十五章-杭州战况第一百八十七章-谢安宴请蒋琬与谢柱第两百九十五章-丞相组团访问林家庄-推荐第两百一十七章-第一次运粮第两百九十章-林青山出征西南第三百零一章-林青山北伐的方向第一百零七章-南宁战争收尾第六十八章-林青山下厨炸螃蟹第一百七十三章-太守府内的战斗第十九章-第一次揩油第一百二十八章-赵幽兰的身份实锤第三百零六章-封建帝制的真相-推荐第两百零九章-林家军暗中参加北伐第五十八章-书院的第二个福利第九十四章-视察前线第五十六章-分配寝室又起风波第二十八章-胜利后续的考量第一百九十九章-机关术与炼金术第四十章-虎牢关战役开始第三百零八章-所谓的天下太平-推荐第三百零六章-封建帝制的真相-推荐第两百八十六章-又一部分真相-推荐第一百八十五章-一些细节第二十七章-草石城与初战告捷第七十一章-给祝英台安装水管第三十七章-后续的考量-巩固林家庄第两百三十五章-大秘-推荐第一百七十三章-太守府内的战斗第两百零二章-建康危局-推荐第两百零三章-建康危机解除第三百一十章-林青山的大局-推荐第七十三章-寝室风波又起第三百一十四章-建造轻轨第两百三十一章-轻松取胜第两百一十一章-王彪之的大局第两百章-山长向林青山请教兵法第一百五十二章-孙恩的谋略第两百七十六章-大战将起第两百七十一章-泊县的变局第两百一十四章-前线的捷报第一百八十六章-解析武器第八十八章-调遣卫队来杭州第两百七十七章-大战开始第一百六十八章-准备挑衅第九十四章-视察前线第一百五十二章-孙恩的谋略第八十章-祝英台的尖叫第三百一十章-林青山的大局-推荐第七十三章-寝室风波又起第两百六十一章-新政第十九章-第一次揩油第三百零九章-对刺杀事件的处理第六十一章-赵幽兰拖堂第一百六十四章-滕王阁序第两百一十一章-王彪之的大局第三百一十七章-大局已定第两百二十一章-吕梁山危局第两百二十五章-张翰率军撤出疾风岭第两百八十六章-又一部分真相-推荐第七十二章-科技与战争的关系第三十七章-后续的考量-巩固林家庄第二十七章-草石城与初战告捷第二十六章-初到前线第三百零五章-祝英台行刺第一百三十一章-祝英台的身份被拆穿第十四章-进攻双沟山第两百四十五章-陆鸣前来投军第二十六章-初到前线第一百三十一章-祝英台的身份被拆穿第两百八十三章-阴谋第一百八十三章-第一年结课与参观祝家庄第三百一十六章-山长逝世-推荐第一百六十三章-第一次冲突第两百五十章-神剑第一百一十八章-蒋易的本领第两百六十二章-王彪之的疑惑第九十九章-许义的谋略第四十六章-来历神秘的赵幽兰第一百一十七章-世界的一部分真相第两百四十七章-书院生涯正式结束第两百六十二章-王彪之的疑惑第一百零四章-大战开始第一百五十七章-书院演武第一百五十三章-赵世安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