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路遇祝英台

一个小时之后,赵幽兰一行人终于追上了林青山,隔着老远,赵幽兰就对着林青山一行人大喊到:“公子!”,林青山停下来往后一看,赵幽兰!她来干嘛?,带赵幽兰一行人走到跟前之后,林青山看着赵幽兰抱着的包裹问道:“小幽幽,你来干嘛,这是给我送什么东西吗”,

赵幽兰轻轻的说道:“不是,我是来跟公子去书院读书的”,

林青山笑着说道:“书院是不收女学生的”,

赵幽兰说道:“我不是去读书,我是想做你的书童,女扮男装”,

林青山皱着眉头想了两秒,然后说道:“好吧,去试试运气!”,

于是两拨人便一起上了路,大约下午的黄昏时分,他们到了祝家庄外的渡口旁,林青山命令随行的部队返回,只留两匹马,因为在林青山安排部队返回的时候,赵幽兰说她也会骑马,只是骑得不是太好而已,然后他们就找了一个看得到渡口的地方 扎了一个简易的帐篷,帐篷扎好之后,赵幽兰问道:“这里好像不是去杭州的官道,这里是哪?”林青山淡淡的回答道:“上虞”,赵幽兰惊讶的问道:“我们不是应该走会稽那边么,怎么会走到上虞这边来了”,林青山回答道:“因为行程太急,带的人少也不敢走夜路,毕竟世道不平,所以就转道上虞这里来坐船,从这里去杭州是顺水,所以应该和骑马差不了多少,都是一天的行程”,赵幽兰点头道:“额,原来是这样”,原本帐篷设计的是一个人,所以比较小,睡下两个人有点勉强,所以林青山就找了一块比较干燥的草地,在上面铺了一件大衣凑合了一夜,

第二天清晨,林青山睡醒的时候腰酸背痛,在林家庄睡了三个多月的软床,再睡回草地一时之间有点不太适应,然后他就坐着盯着渡口,这段时间天气都还好,祝英台应该不会提前去杭州,所以她出发的时间应该就是今天上午,大约一个小时之后,太阳还没升起,从河流的上游飘下来了一条船,看船的样式应该是客船,按理来说应该就是这一艘,但是他没有轻举妄动。不一会儿,赵幽兰也醒来了,她看起来睡得很香,毕竟是吊床,赵幽兰下来之后披头散发的,整个人的装束都很凌乱,林青山让她快点收拾一下,大约又过了十分钟,船稳稳的停靠在了码头,这时赵幽兰问道:“是那艘船吗?”,林青山回答道:“是!”,赵幽兰又问道:“那我们现在为什么还坐在这里?”,林青山无奈的摆头到:“我现在腰酸背痛腿抽筋,去不了,等一会儿吧”,

大约二十分钟后,一大群人从出现在前往渡口的大路上。距离林青山所在的位置大约四百米,林青山看清了,大多数的人衣着华贵,人群围着一个身材瘦小的白衣书生,其中一个人挑着担子,十有八九就是他们,于是立马起身对赵幽兰说道:“我们走吧!”,赵幽兰唯唯诺诺的答应了,于是两个人骑着马不紧不慢的朝着渡口走去,最终,貌似祝家的那一群人先到了渡口,由于被一大群人围着,所以还看不到那个白衣书生,他们走近人群之后,林青山看见了那个白面书生,林青山直接被惊了个呆,之前他还在担心祝英台在学院读书三年没有背发现是女儿身,还以为她长得并不咋的,结果现在一看,这跟叶童扮的许仙有什么区别嘛,身材稍微有点平,但是还能看出一点特征,眉清目秀,唇红齿白,五官周正,这都他妈认不出来是个女的?那些人都什么眼神?一大群人还在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跟她说着话,她看起来也想当的不舍,但是林青山现在可不能就这样直勾勾的盯着人家看,来日方长嘛,于是他呼喊到:“船家”,闻言旁边一个粗布麻衣的人过来问道:“大师,你有什么吩咐?”,林青山愣了一下:“大师?”,正在他不解的时候旁边的赵幽兰在耳边提醒道:“你的头发”,林青山闻言恍然大悟,从去了前线之后不久他就把帽子摘了下来,在战场上留个短发也没有人说什么,回到林家庄更是这样,所以这么久他就把这事给忘了,林青山也不做解释,直接问道:“这船是去杭州的吧!”,

那人点头回答道:“对!正是去杭州的客船,但是我瞧公子你这马也要带去吗?”,

林青山问道:“不行吗?”,

那船家说:“这趟船是客船,只载人,不载牲畜的,你非要把马带去只能等五天后的下一趟船托运,你看。。”,

林青山点了点头,转而问道:“那这船去杭州每人多少钱?”,

船家回答道:“上等客舱每人十两,普通客舱每人五两”,

林青山继续问道:“那你知道杭州的尼山书院在什么地方吗?”,

当林青山提到尼山书院的时候,后面的一群人中有不少的人都向林青山看过来,其中就包括那个白衣书生,船家回答道:“知道,你是去尼山书院读书的么?”,林青山从钱袋子里拿出来三个二十两的元宝,然后点头说道:“是啊,我们是去尼山书院读书的,我们两个人,要上等客舱,另外,想劳烦阁下想个办法把这两匹马托运到尼山书院,你看这些钱够了吗?”,那船家满脸欢喜的结果那三个元宝,向着林青山作揖到:“够了,太够了,大师放心,我现在先让人把这两匹坐骑寄存在祝家庄,然后等到下一趟船来了之后立马就给你送到尼山书院来,敢问大师,送到尼山书院之后我们交给谁啊”,林青山淡然的再回答道:“我叫林远山,送到了尼山书院之后直接说是给林远山的就行了,送到书院之后这趟生意就算完了,之后的事就不用你们负责了”,那船家恭恭敬敬的说道:“这哪能啊,我一定让人亲自交到您的手上,小石头,过来给这两位把马牵到祝家庄去,好生照料着,五天之后再随着下一趟船到杭州来!”,有一个正牵着纤绳的年轻人走了过来,那个老船夫从怀里给那个年轻人捞了几块碎银子,林青山见状,连忙把马上到马上的行李拿了下来,他此行带的东西很少,一张弓,四个满装的箭盒,一些衣服,和十几本书,林青山和赵幽兰每个人拿了一点,然后就直接登上了船,林青山甚至都没有回头看一眼,现在可千万不能暴露,小不忍则乱大谋,上船之后,有一个中年船夫早早的就在船头等候,然后直接把他们引到了最上层的客舱,这个客舱装饰还算豪华,座位的分布全部在两边,全部都靠着窗,全部都是两个座位一对,中间摆着一个精致方桌,桌子的四周都是去了棱角的,同时,椅子还可以转向,林青山心里暗道:“这种设计现在就有了,古人的脑子看起来并不比现代人差”,那个船夫把他们引到一处两个相对的椅子全是空坐的地方,林青山和赵幽兰向船夫道谢之后就坐下了,船夫回礼之后就离开了,大约二十分钟后,客船终于开动了林青山似乎好不关心,把行李放在桌子底下后,从装衣服的竹柜子之中取出帽子和折扇,现在是去读书,要有一个书生的样子,当他带上帽子试着摇了摇折扇之后,坐在对面的赵幽兰对着他掩口而笑,林青山也不搭理她,自顾自的往窗外看去,不一会,那名船家便带着两位眉清目秀的书生走进了船舱,林青山的座位是对着船舱入口的,所以他能清楚的看见那两人走进船舱,他只是看了那白衣书生一眼,然后就将目光移向窗外了,但是刚才林青山明显看见她在找人,林青山心里一喜,果然,不一会儿之后,他旁边有人问候道:“这位兄台,在下有礼了”,林青山心中一颤,这个声音。。。。太他妈有个性了,张翰说的一点都没错,林青山假装很惊讶,回头带着惊讶的表情拱手回礼道:“这位兄台是在叫我么?”,

白衣书生笑意盈盈的对林青山拱手道:“正是,在下上虞祝家庄,祝英台,敢问兄台尊姓大名”,

林青山起身回礼道:“在下塖县林家庄,林远山,兄台请坐”,说完就做了一个请的动作,

祝英台微笑着说道“那我就却之不恭了”,说完祝英台就文文静静的坐下了,

林青山朝着门口的船夫喊道:“船家,麻烦给我搬一把椅子来!”,

那船夫确认了声音的出处之后连忙回应到:“好勒,公子请稍候”,

林青山用惊奇的眼光看着祝英台,然后问道:“敢问祝公子找我所谓何事啊?”,

祝英台说道:“刚才在码头上的时候听说林公子也是要去尼山书院读书?”,

林青山:“是啊,听祝公子的口气,似乎祝公子也要去尼山书院读书?”,

祝英台:“正是,刚才我听林公子介绍说来自塖县林家庄?”,

林青山:“正是塖县林家庄,不知祝公子这么问是想打听什么事么?”,

祝英台:“不知林青山是林公子什么人”,

林青山:“林青山是在下的兄长”,

祝英台:“额,这么说林将军很年轻?”,

林青山:“是啊,家兄二十三岁,在下虚岁十八,不知祝公子年芳多少?”,

祝英台闻言脸色一沉:“在下今年十六,之比林公子小两岁,但是林公子你怎能用年芳多少来问在下的年龄。芳华是用来问女子的,问男子应该用贵庚才对”,林青山告罪道:“额,请祝公子见谅,说来惭愧,我们林家的人都擅长武功,而不擅长文采,尤其是我,小时候很贪玩,而且看见书就觉得头晕,所以学识有限的很,现在认识的字都不过百”,说完便丧气的摇了摇头,这是船家给林青山搬来了一把椅子,林青山转身道谢之后搬过椅子坐下,祝英台听完林青山的解释之后又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原来是这样,你们林家长于行伍,不精学识本就是常事,文武双全说起来很美好,但是实际上想要达成,太难了!”,

林青山:“祝公子是在是太会说话了,我们有几斤几两自己心里是清楚的,到了尼山书院之后,还望祝公子多多提携啊”,

祝英台:“林公子太客气了,我们即将成为同窗,同窗之间互帮互助本来就是应该的,这位姑娘不知道是林公子什么人?”,祝英台话说到一半突然转到赵幽兰身上,林青山回答道:“她叫赵幽兰,是我的一个朋友,这次我是想带着她去尼山书院一起读书的”,赵幽兰听到两人谈起她,起身向祝英台行礼道:“小女子赵幽兰拜见祝公子”,这时与祝英台同行的一人也来到这里,站在林青山的身后,林青山从脚步声上听出来了自己身后来了人,但是没有点破,“一起去读书?林公子你不知道书院是不收女子吗?”,

林青山:“当然知道,但是也可以去碰碰运气嘛,万一通过了呢?”,

祝英台点头道:“林公子这么想也不是不行,之前的卫国战争林公子也参加了吗?”,

林青山:“嗯,跟着大哥上战场去历练了一番,但是因为我的武艺和谋略都跟兄长差了太多,所以也就充个人数而已”,

祝英台:“那么你认为现在市井上的传言真实性可靠吗?”,

林青山:“传言?什么传言?实在是对不住,因为林家庄地处偏僻,林家庄里的人也跟外面来往不多,所以我还真的不知道外面有什么传言”,

祝英台:“是这样啊,外面对于林将军的传言有很多,最出名的莫过于林将军在虎牢关之外以五千人的兵力挑战敌军三十万大军,大获全胜,不知道这个传言是否属实?”。

林青山:“这个传闻很有意思,有一半是真的,有一半是假的,首先,我们以五千人挑战敌军三十万人,这件事是真的,但是后面的大获全胜则是虚构的,五千人战胜三十万人,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当时是这么回事,开始的时候我们的确用五千人在虎牢关外挑战敌军的中军主力,但是敌军的兵力大约只有二十三万左右,根本就没有三十万,之后我们又用计策诓骗敌军统帅苻坚,让他派了六万多人回去驻守渡口,并且派了两万多人防守谢丞相的大军,最后才用六万人从三面围攻我们所在的丘陵,我们占着地利,虽然人数上处于劣势,但是防守一段时间是没有问题的,当最后我们箭矢用尽将要战败的时候,谢丞相派出所有大军从虎牢关中掩杀而出,声势震天,此时敌军由于在全力进攻我们,所以对谢丞相的大军没有防备,于是只得慌忙撤军,我们也一路将他们追到了长江边上,而这场战役本身就是谢丞相谋划的破敌之计,我们只不过是个诱饵而已,这些差不多就是战役的详细”,

祝英台:“额,听林兄说的那么详细,看来是不会有假了,但是以五千人防御敌军六万人,这战绩也足以惊世了,那不知在防御战中,你们杀敌多少,听说林将军神箭无敌,那他个人的杀敌数应该不在少数吧”,

林青山:“在那场战役之后,敌军倒在我们战阵外的尸体大约有一万多具,兄长因为他的兵器是弓箭,所以不好评判杀敌数,据他事后所说,他在那场鏖战之中一共射空了八个箭筒,算起来应该有四百五十支箭左右,以他的箭法,在百步之内命中率应该超过八成,也就是说他应该射中了三百六十支以上,至于杀敌多少,这个真的很难估计”,

祝英台:“原来是这样,还有传闻说他在虎牢关前因为两位夫人而果断拒绝了敌军统帅的招降,此事不知是真是假?”,

林青山:“这个事情也是真的,但是情况没有传言所说的那么夸张,当时敌军统帅苻坚确实在三军阵前招降兄长,开出的条件是,前将军,万户侯,黄金万两和美女无数,条件确实是很优厚,但是可信度却并不高,当时若是真的答应了他的招降,他事后反悔怎么办?毕竟兵者诡道也,食言而肥是在正常不过的事了,所以当时双方也就随口那么一说”,

祝英台:“是这样啊,合纵连横之术在战国时期就已流行于世,秦王以十五座城交换和氏璧,和张仪使楚时,以六百里之地诓骗楚王与齐国断交,这都是耳熟能详的故事了,所以苻坚的招降确实可信度不高,还有一个比较有名的传闻就是林将军带领两千人攻破了敌军的东大营,杀敌过万,俘虏了敌军一万两千多人,不知这件事真假如何?”,

林青山:“这件事也是真的,当时我们的兵力大约有一千八百多人,而敌军据事后统计大约有三万七千人左右,除此之外参战的还有谢丞相的三千亲兵,开始的时候我们的确在正面进攻敌军的大营,我们看敌军的正面处没有部署投石器,所以我们就用投石器仗着射程的优势用***攻击敌军的大营,由于敌军的驻地附近离河流太远,在加上军营的寨墙和帐篷都是易燃的木材和篷布,所以没过多久敌军的大营就变成了一片火海,但是大火虽然烧的很旺,敌军的人却没死几个,待大火烧倒寨墙之后,我们用战阵往前逐步推进,然后用投石器和弓弩在远程消耗敌军,当我们快要逼近寨门的时候,敌军的后方突然传来一阵喊杀声,事后我们才得知是谢丞相听说我们在攻打敌军的大营,所以派出了三千亲兵过来助阵,我们听到敌军后方的喊杀声之后继续向前推进,但是此时敌军仍然有四万之众,我们不敢散开阵型进攻,只能慢慢推进,到后来太阳快要落山之时,我们担心敌军的中军派出大量的骑兵过来包夹,所以就传信谢丞相的亲兵准备撤退,不料在传信的飞骑刚走不久,敌军竟然丢盔弃甲的四下逃窜,此等天赐良机,我们当然不能错过,于是兄长命令所有部队散开追击,最后在与谢丞相亲兵的合围之下,我们大胜,最后统计,杀敌共有一万人以上,俘虏敌军一万两千人,还有一万多人逃出了军营,而我军的伤亡才区区两百人而已,加上谢丞相的亲兵也不到千人,所以这的确算是大胜,只是因为战役结束之后,谢丞相的亲兵就全部返回了中军,所以那些对于这件事的始末不是很了解的人就把这个战绩就全部扣在了我兄长的头上,说实话,这一战的胜利有很大的侥幸因素”,

祝英台:“额,原来是这样,不过林将军敢用两千人的兵力去进攻敌军驻军数万人的东大营,此等勇气是在令人钦佩啊”,之后祝英台又把她听到的所有传闻都想林青山问了一遍,林青山心里乐开了花,他原本还在想着怎么才能勾搭上祝英台,结果祝英台这就自己送门上来了,女扮男装气势很足,一点都不像是一个柔柔弱弱的女儿家,林青山就综合朝廷的公文和自己的亲生经历,绘声绘色的把故事重编一次给祝英台听,祝英台在一旁听得津津有味,而赵幽兰却用一种难以置信的眼神盯着满面春风的林青山,到了后来,船舱上的所有人都凑过来听故事,因为这里有一个亲身经历过战场的人在讲述这场卫国战争的经过,最后,祝英台问道:“林公子对前方的战事知道的如此详细,难道全部都是亲身经历过的?”,

林青山回答道:“确实如此,我和兄长去前线的时候战争已经打了半年多了,往后直到战争结束我们才返回林家庄,当时我去前线的时候还不到十七岁,所以只能在兄长身边凑个人数,经历战场也就是长长见识”,

祝英台:“林公子的胆识实在是令人钦佩啊,在下十五岁的时候还在家中读书,今年十六岁正去书院读书,没想到林公子竟然已经把自己的青春都挥洒在了战场,实在是令人钦佩啊”,

林青山:“保家卫国本就是男儿的职责所在,这算不得什么,倒是祝公子对我兄长如此的在意,是有什么缘故么?”,

祝英台:“实不相瞒,正当前线战事焦灼的时候,后方也是盗贼四起,我们祝家庄也深受其害,盗匪隔三差五的就来骚扰我们祝家庄,我们祝家庄虽然不惧与盗匪正面交锋,但是盗匪见缝插针,又经常使些下流手段,所以我们祝家庄一直对他们束手无策,直到去年秋末,林将军派军队押解战俘返回林家庄,并在返回前线的路途中一路上扫荡山贼,我们祝家庄在张将军经过的时候也拦下了他们想请张将军帮忙剿匪,结果在祝家庄周围肆虐了一年之久的山贼,在张将军的部队面前竟是不堪一击,仅仅几轮箭雨就把他们消灭殆尽,最后张将军走的时候我作为家属为张将军送行,眼见数百辆战车和数百匹战马浩浩荡荡的绵延三里之远,心中感慨果真是一只无敌之师,最后张将军提到,此行除了押解战俘回到林家庄之外,林大人还命令他在返回的途中尽可能扫荡山贼,为名除害,之后我们多方打听才知道,他口中的林大人就是赫赫有名的箭王林青山,原本以数千人对抗数万人在下也知道违背常理,但是在亲眼目睹了那只无敌之师之后,在下却对林将军的战绩深信不疑,现在经过林公子亲口证实,传言中的战绩大多数属实,此等光辉的战绩无愧于箭王的称号”,说完竟是朝着林青山拱手一拜,

林青山连忙回礼:“哪里哪里?除了保家卫国,为名除害也是我们的分内之事,何需这等大礼?倒是不知祝家庄现在是否太平?要是有事,我写一封信回林家庄,让兄长派精兵再去剿一波”,

祝英台:“多谢林公子好意,现在偶尔有一些小贼出没在祝家庄附近,但是不足为患,让林将军派兵过来是在是杀鸡用牛刀了”,

第一百一十四章-对林家庄的客观评价第一百一十八章-蒋易的本领第一百一十一章-第一架飞机第一百六十章-建康的情况第八十二章-林青山男扮女装第两百零一章-大鱼开始上浮第一百七十章-城外又生变局第两百九十二章-谢安的细节操作第一百八十三章-第一年结课与参观祝家庄第三百零二章-科技压制第六十三章-赵幽兰发福利第两百三十四章-肉罐头第九十五章-二杀监军-推荐第一百三十章-孙恩来访第两百六十六章-战争的进程第六章-剿匪准备第两百三十七章-诱饵第四十章-虎牢关战役开始第六十四章-挑水的问题第一百九十八章-祝英台与林青山的冷战开始第两百九十三章-林青山出征南宁第六章-剿匪准备第七十九章-第一次飞翔第两百六十八章-孙恩投诚第一百九十六章-小欢又回来了第两百六十四章-新政的效果第一百一十四章-对林家庄的客观评价第九十八章-月黑风高杀人夜-推荐第两百四十二章-驻军神头岭第五十一章-入学风波第三百零七章-天道-推荐第一百一十八章-蒋易的本领第一百七十六章-林家军的武器第八十二章-林青山男扮女装第两百四十四章-王彪之的视角第两百二十三章-疾风岭的现状第一百四十五章-杭州战况第七十六章-准备休假第一百九十章-年关第八十章-祝英台的尖叫第三百零二章-科技压制第二十二章-建立基地第两百九十五章-丞相组团访问林家庄-推荐第四十二章-回到林家庄第一百五十三章-赵世安的想法第三十九章-祝英台的消息以及变招第四章-重新做人了第一百八十一章-王彪之的交代第两百章-山长向林青山请教兵法第两百九十六章-乱战第三百一十三章-主政职位的变动第两百七十一章-泊县的变局第两百六十六章-战争的进程第七十章-制作打火机第两百一十一章-王彪之的大局第三十五章-东礁镇拉锯战第一百六十八章-准备挑衅第一百七十一章-出乎意料第五十五章-向赵幽兰道歉第一百七十四章-上古世家第二十章-药店掌柜的告诫第二十三章-大战来临第二十一章-因祸得福第两百零八章-林家庄的地理格局第一百二十四章-林小倩的视角第两百九十九章-迷途第五十五章-向赵幽兰道歉第四章-重新做人了第十四章-进攻双沟山第两百零九章-前线初败第两百二十二章-吕梁山之战第一百五十章-张翰与孙恩的对决第两百七十九章-歼灭钦差卫队第五十三章-祝英台的心性第两百二十九章-南宁局势的处理办法第三百零七章-天道-推荐第两百四十五章-陆鸣前来投军第七章-第一包狗粮第九十八章-月黑风高杀人夜-推荐第一百零二章-三杀监军-推荐第一百零五章-提前摘桃子第八十一章-验明正身第两百章-山长向林青山请教兵法第二十六章-初到前线第五十七章-书院的第一个福利第两百七十三章-案件的本质-推荐第两百二十二章-吕梁山之战第两百二十三章-疾风岭的现状第一百二十八章-赵幽兰的身份实锤第六十六章-寻找水源第三百零九章-对刺杀事件的处理第三章-二姑镇第一百零九章-邀功第七十二章-科技与战争的关系第五十三章-祝英台的心性第五十章-偷天换日的草亭结拜第两百二十九章-南宁局势的处理办法第十五章-敲诈第一百七十九章-赵世安的到来第两百零五章-前线的实际态势
第一百一十四章-对林家庄的客观评价第一百一十八章-蒋易的本领第一百一十一章-第一架飞机第一百六十章-建康的情况第八十二章-林青山男扮女装第两百零一章-大鱼开始上浮第一百七十章-城外又生变局第两百九十二章-谢安的细节操作第一百八十三章-第一年结课与参观祝家庄第三百零二章-科技压制第六十三章-赵幽兰发福利第两百三十四章-肉罐头第九十五章-二杀监军-推荐第一百三十章-孙恩来访第两百六十六章-战争的进程第六章-剿匪准备第两百三十七章-诱饵第四十章-虎牢关战役开始第六十四章-挑水的问题第一百九十八章-祝英台与林青山的冷战开始第两百九十三章-林青山出征南宁第六章-剿匪准备第七十九章-第一次飞翔第两百六十八章-孙恩投诚第一百九十六章-小欢又回来了第两百六十四章-新政的效果第一百一十四章-对林家庄的客观评价第九十八章-月黑风高杀人夜-推荐第两百四十二章-驻军神头岭第五十一章-入学风波第三百零七章-天道-推荐第一百一十八章-蒋易的本领第一百七十六章-林家军的武器第八十二章-林青山男扮女装第两百四十四章-王彪之的视角第两百二十三章-疾风岭的现状第一百四十五章-杭州战况第七十六章-准备休假第一百九十章-年关第八十章-祝英台的尖叫第三百零二章-科技压制第二十二章-建立基地第两百九十五章-丞相组团访问林家庄-推荐第四十二章-回到林家庄第一百五十三章-赵世安的想法第三十九章-祝英台的消息以及变招第四章-重新做人了第一百八十一章-王彪之的交代第两百章-山长向林青山请教兵法第两百九十六章-乱战第三百一十三章-主政职位的变动第两百七十一章-泊县的变局第两百六十六章-战争的进程第七十章-制作打火机第两百一十一章-王彪之的大局第三十五章-东礁镇拉锯战第一百六十八章-准备挑衅第一百七十一章-出乎意料第五十五章-向赵幽兰道歉第一百七十四章-上古世家第二十章-药店掌柜的告诫第二十三章-大战来临第二十一章-因祸得福第两百零八章-林家庄的地理格局第一百二十四章-林小倩的视角第两百九十九章-迷途第五十五章-向赵幽兰道歉第四章-重新做人了第十四章-进攻双沟山第两百零九章-前线初败第两百二十二章-吕梁山之战第一百五十章-张翰与孙恩的对决第两百七十九章-歼灭钦差卫队第五十三章-祝英台的心性第两百二十九章-南宁局势的处理办法第三百零七章-天道-推荐第两百四十五章-陆鸣前来投军第七章-第一包狗粮第九十八章-月黑风高杀人夜-推荐第一百零二章-三杀监军-推荐第一百零五章-提前摘桃子第八十一章-验明正身第两百章-山长向林青山请教兵法第二十六章-初到前线第五十七章-书院的第一个福利第两百七十三章-案件的本质-推荐第两百二十二章-吕梁山之战第两百二十三章-疾风岭的现状第一百二十八章-赵幽兰的身份实锤第六十六章-寻找水源第三百零九章-对刺杀事件的处理第三章-二姑镇第一百零九章-邀功第七十二章-科技与战争的关系第五十三章-祝英台的心性第五十章-偷天换日的草亭结拜第两百二十九章-南宁局势的处理办法第十五章-敲诈第一百七十九章-赵世安的到来第两百零五章-前线的实际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