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上下哭声一片,到处挂满了白色、黄色的挽幛,人们披麻戴孝,悲痛欲绝……
那么明武县衙门的官员哪里去了呢?
李闯王撤退的消息传来,葛振邦与特使吴义等官员再也坐不住了,除了杀死很多要犯以外,最重要的就是忙着逃走了。可是由于带的东西较多,速度极其缓慢。这天,一行人跑至一山区,由于地理不熟悉,在里边转了几天还是没能转出深山。满清的骑兵很快就赶来了,发现他们后将大山团团包围起来……
葛振邦与吴义被困几天,最后吃的东西全没有了,人心开始浮动起来。加上葛振邦与吴义本来就面和心不合,在很多问题上,产生了矛盾。老谋深算的葛振邦终于在一天夜里,首先下手了,他派人杀死了吴义及随行的大顺官员等十余人,下山投降满清。
在那个时代,统治者深知人才的重要性。这时候,北方的人才流失严重,大多数人偷渡到了南方。如果长期这样下去,满清在北方可就无人可用了,于是满清开始拉拢前明官员,前明官员心还向着前明,那就制定一些像“为崇祯帝服丧三日”;“凡文武官员军民人等,不论原属流贼,或为流贼*勒投降者,若能归服我朝,仍准录用”而这些措施都是为了拉拢前明的官员。清朝拉拢前明官员的政策,很快就取得了效果,除个别的官员继续向南逃外,大多数前明官员都放弃了南逃的计划,并开始在清政府出任官职。
葛振邦杀死刘宗敏的亲信吴义,投降了满清的一位将军阿克敦,得到了满清政府的肯定。几天后,阿克敦宣布摄政王的命令,葛振邦被派往明武县继续担任县令,由阿克敦担任督军。
重新掌权的葛振邦决心干出点事来,给新主子看看,自己还是有本事的。于是他抓紧时间把已经瘫痪的县衙建立起来,维持正常的秩序,很快明武县在表面上稳定了下来。
当时满清政府为了避免人口大规模流失,就是指防止人民逃到南方,宣布减免赋税和永不加赋。当然,清朝政府刚入关的一些政策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满清政府做的另一件事就太过分了,那就是剃发结辫,遵从满俗。
满清摄政王多尔衮还在没入关的时候,就曾经命令满战区,也就是满清的实际控制区的汉族军民一律按照满族人的规矩剃发结辫,遵从满俗,如果不从,格杀勿论。
进入北京后,多尔衮又命令北京的居民为崇祯帝守孝三日后,全城居民必须“剃发改制”。当然,满族的剃发传统和汉族的文化是格格不入的,因此,这一措施立即引起汉族各阶级人民的强烈反对。
中国古代文化对头发的看法和满族不同,中国古语云:身体发肤,授之父母,不敢损伤,孝之始也。头发、孝道和文化能联系在一起,让古代汉人剃头发,比杀了他还难受。满族人和汉族人的文化是不同的,而满族可没有“身体发肤,授之父母,不敢损伤
,孝之始也”的说法,因此满清统治者才不管你敢不敢损伤呢,只要它一下令,你必须得损伤。
葛振邦重新出任县令后,自己首先做表率,剃发结辫。他按照阿克敦的指示,一面命令全城男子十日内剃发易服,实行“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政策;一面命令通缉万厚良,也就是小泽一郎。为什么要通缉万厚良呢?因为他认为那本可使人富可敌国的《古墓秘籍》还在他的手中,所以一定要把他抓住。
大街上,满清官兵实行强行剃发,很多剃发者嚎啕大哭。那些坚决不剃的强硬分子,当场就被杀死。
为什么满清政府那么痴迷剃发改制?剃发改制说白了就算是一种文化压迫,用他们满清的野蛮去征服汉族的文明,满清把剃发改制当成征服汉人的像征。如果以现在的说法那就是“这是公然践踏人权”。
那满清是什么时候开始这种文化压迫的呢?要求汉族人剃发是从皇太极开始的,皇太极的偶像并不是他那个能打能抢的老爹努尔哈赤,他的偶像就是侵占了不少宋朝土地的金世宗完颜雍,而金世宗完颜雍对待汉人的原则就是高压和防止汉化。皇太极认为在民族斗争中,要么满族人汉化,要么汉族人满化;汉化,满化,这就是一场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的斗争;如果满族人最终被汉化,满清就会和当年的蒙古一样,最终会被汉人推翻。为了大清的基业,必须让汉族人满化,而满化最快的捷径就是剃头改制,遵从满俗。说白了,剃头就是为了从精神上彻底打垮汉族人民,让人们甘心受满清的摆布,成为满清的文化奴隶。
当然,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文化压迫也一样,哪里有强制剃发,哪里就有反抗剃发,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国大地上,上演了一场又一场保卫头发的斗争。
看到明武县城每天都无数人因拒绝剃发而被砍头,县令葛振邦认为一味的强压也不是办法,于是向督军阿克敦献计道:“督军大人,我看这样下去,时间一长,容易造成民众的反抗。要不这样,先从县内重点人物入手,只要这些重点人物剃发了,就会起到一个很好的表率作用,其他人就会纷纷效仿,这样我们的工作就会事半功倍,大人您看怎么样?”
督军阿克敦一听:“此计甚妙!那么谁是明武最合适的带头人物呢?”
“我看周府的少爷周天豪较为合适。周家在明武影响较大,如果他能出面先行剃发,那是最好不过的事情了!”葛振邦道。
“我这就派人去把他传来。”阿克敦说着就要传令去带周天豪。
见阿克敦如此鲁莽,葛振邦赶紧婉言阻止。
“督军大人传令带人,奴才认为稍稍欠妥,大人您是不是该亲自去一趟?”
“怎么?还要我亲自去?”阿克敦有点生气。
“对,您必须要亲自去。我们来个恩威并施。”葛振邦道
。
“好吧,一切由你指挥。”阿克敦把指挥权交给了县令葛振邦。
二人带兵来到周府,葛振邦下令:“先把周府给围了!”
士兵哗的一下子把周府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风雨不透,水泄不通。
围了好一阵子,督军阿克敦也不见往里攻,便问:“葛县令怎么不攻啊?”
葛振邦微微一笑,道:“对付一个周家,毕竟不是攻城。督军要是有兴趣的话可先行进入周家进行一番劝说,要做到先礼后兵才是。”
阿克敦一听,沉思了一会,道:“我还是不进去了。这儿你熟悉,你就代我进去劝说一下那位周公子吧。”
“好吧,那我就代大人进去一下了。”说完葛振邦对门口的家丁道,“快进去通禀一声,说县令葛振邦要见周公子。”
家丁闻言,迅速进门通报去了。
其实,周天豪早已得到了消息,他没有任何的反应,依然在那里专心读书。几天来,他处理完父亲的丧事后,一直在那里读书。
管家梁兴初将县令葛振邦迎入府内,葛振邦问梁兴初:“你家少爷现在在哪?”
“噢,自从我家老爷过世后,少爷身体一直欠佳,更是极少外出,没有亲自迎接您,还望县令大人见谅。”梁兴初一边走一边表示着歉意。
“罢了,罢了。周公子丧服期间,可以理解,你带我去见他吧。”葛振邦大方地说道。
“大人这边请!”梁兴初一边伸手示意一边在前面带路。
二人来到后面的二层小楼上,远远看到楼边的凉台上一个穿白衣的青年半躺在椅子上专心读书。葛振邦与梁兴初慢慢靠近读书人,见公子专心的样子,没有立即打扰。
过了一会,见公子没有动静,梁兴初轻轻地走上前去,小声道:“少爷,县令葛大人来了!”
读书人正是周天豪,他听到声音,慢慢抬起头来,将身体坐端正,指了指旁边的座位,道:“噢,是葛大人啊,请坐!”
葛振邦也不客气,坐在周天豪身边的座位上。
周天豪吩咐管家道:“梁叔,上茶!”管家梁兴初转身上茶去了。
葛振邦首先开口了,“前段时间周老爷不幸落入狱中,遭此毒手,葛某虽为一县之长,却不能行使自己的权力,实在是愧疚之至啊,还请周公子体谅才是。我与周老爷几十年的交情,感情颇深,庄主突然离去,又是以这样的方式去世,葛某真是感到不安啊!”
见葛振邦又重新提到了自己的父亲,周天豪没有继续这个话题,而是一摆手,道:“这个问题我们就不要再提了。葛大人今日亲临府上,有何见教啊?”
葛振邦轻轻地夹了口茶,清了清嗓子,道:“今日葛某前来,有一事相求。如今,天下骤变,大清已真正掌管中国,也就是华夏的真正的统治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