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四章 心腹之患

进入腊月,辽东的气候已经异常寒冷。

锦州,蓟辽督师府。

吴宗睿的神色颇为阴冷,看着桌上的文书,眼睛里面闪现出来杀气。

桌上是登莱巡抚卢发轩写来的文书,这已经是数月之内的第二封文书,主要就是一件事情,新任的山东巡抚宋学朱,屡次插手登州和莱州的事宜,甚至准备将手伸向登莱新军,当然,宋学朱是不可能真正插手登州和莱州任何事宜的。

内阁首辅的调整,已经让吴宗睿很是不爽,朝中发生的诸多事情,他通过秘密的渠道,掌握的一清二楚,应该说原任内阁首辅孔贞运,还算是有头脑,没有顺着朱由检的意思来做事情,保证了大明朝廷不至于陷入到彻底的躁动之中去。

宋学朱插手登州和莱州的事宜,背后是朱由检和朝廷的影子。

放眼整个的大明,吴宗睿的力量足够强悍,引发朱由检与大明朝廷的猜忌,这是很正常的事情,朱由检想方设法的予以算计和阻扰,也是可以理解的,吴宗睿早就做好了准备,接下来要与朱由检以及大明朝廷斗智斗勇,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壮大自身的力量。

吴宗睿不会亲自动手推翻大明王朝,这等出头的事情他不会干,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熟知历史的吴宗睿,肯定会做黄雀。

穿越十多年的时间过去,吴宗睿对明末局势的分析,更加的清晰。

皇太极的大清国,尽管虎视眈眈,残食大明的国土,准备入主中原,一统天下,但大清国的实力还远远不够,从游牧部落出来的满人权贵,包括皇太极,在如何抓好民生事宜方面,还有很大的缺陷,包括皇太极都不是很明白,若是想着大清国真正强大起来,必须要两手抓,一手抓军队的建设,一手抓民生事宜。

从某种程度方面来说,民生的事宜更加重要。

穿越之前,吴宗睿一直都不是很明白,为什么大明王朝已经岌岌可危,根本无力维持,入关劫掠的八旗军,依旧没有留在关内开拓的决心,就算是八旗军一时半会拿不下山海关,但入关的八旗军,占领城池、固守地方的同时,联合从辽东方向进击的八旗军,两路夹击,攻陷山海关,到了那个时候,大明的京城就唾手可得了。

现在的吴宗睿,算是真正明白了,皇太极有心无力。

大清国处于极北之地,生存环境恶劣,粮食产量极低,根本无力维持本国的需求,加上满人权贵压根不重视农业生产,几乎全部的注意力都在军队建设方面,这就导致八旗军入关作战的时候,主要的思想就是劫掠钱粮和人口,既然能够轻易抢到钱粮,就更没有必要重视农业生产和商贸的发展了。

没有强大的经济支持,皇太极根本不敢放手与大明朝廷作战,毕竟大明朝廷拥有广袤的土地,拥有众多的人口,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一旦大清国财力不济,无法维持征伐所需要的开销,溃败的局面很快就会出现。

历史上绝大部分的作战,都是依托粮草充足获取最终胜利的,虽然有些奇袭作战获取胜利,但对于整个战斗的大局来说,不可能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皇太极也清楚这一点,所以在崇祯十四年的松山之战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形势大好的情况之下,依旧没有大举进攻大明的打算,还是准备慢慢的集聚实力,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攻陷了京城,朱由检上吊自杀,大明已经陷入到彻底的动乱之中,大清国的摄政王多尔衮,居然想着与李自成商谈。

也就是说,大清国的满人权贵,想到的就是一步一步来,首先稳固辽东,接着往南方逐渐的渗透,在渗透的同时,壮大自身的力量,不过让满人权贵头疼的是,山海关成为了他们的梦寐,无法攻陷,所以他们只能稳固辽东。

因为这样的认识,辽东成为大清国最为在乎的地方,大凌河城之战、松山之战,都是因为明军进击辽东、威胁到了大清国的根基,所以八旗军全力出击,打败了进入辽东的明军,消除了大清国所有的威胁。

也是有了这样的分析,吴宗睿处理辽东的事情的时候,变得特别谨慎,辽东必须要稳固下来,登莱之地更是要保持原有的繁华,只要这两处地方能够不断的发展,吴宗睿就有着充足的信心,在壮大自身实力的同时,等待最佳机会的到来。

偏偏这个时候,有人找麻烦了。

宋学朱此人,吴宗睿接触过,迂腐说不上,人还有些精明,但此人心术不好,时时刻刻都想着往上爬,而且是踩着他人的肩膀往上爬。

对于这样的人,吴宗睿是看不上的。

所以对付宋学朱这样的人,吴宗睿不会手下留情。

辽东巡抚史可法进入了厢房。

“大人,辽东一府一州六县的救济事宜,全部都安排好了,前段时间进入辽东的百姓数量大增,府州县衙门有些忙碌,登记造册、分配土地,安置好所有进入辽东的百姓,好在今年的粮食总算是丰收了,小麦、玉蜀黍和甘薯的收成都不错,巡抚衙门拿出了一些银子,维持到来年是没有多大问题的。”

吴宗睿看着史可法点点头。

“宪之兄,辽东一府一州六县,还是缺乏人口,按照你我的预计,府州县能够容纳的人口,至少是两百万以上,如此才能够保证辽东真正的稳定下来,也才能够让辽东真正的富庶起来,一旦辽东真正的稳定下来,我们就可以腾出手来,开始全力的牵制后金了。”

“这方面,还请宪之兄多多操心,我主要还是考虑登莱新军以及了东边军的所有事宜,至于说钱粮的方面,不用过多的担心,差多少我来想办法筹集。”

史可法点点头,看着吴宗睿开口了。

“大人这样说,下官就放心了,还有这府州县官员的事情,不知道大人是什么决定。”

吴宗睿微微叹了一口气。

驻守西平堡和义州的乔明俊、牛犇等人,多次提出要求,希望回到登莱新军之中,他们的文化水平一般,识字不多,处理地方事情的时候,感觉到吃力。

从登莱新军之中抽调得力的军官到地方上去做事情,这只是权宜之计,并非长久之策,吴宗睿早就想到这一点了,只是他没有那么多的人才可用,没有办法的情况之下,才从军中抽调人员到地方上做事情。

人才方面一直都是吴宗睿的短板,吸纳人才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尽管吴宗睿不完全看得上通过科举考试起来的读书人,觉得这些通过八股文培养出来的读书人,在民生方面还是有不少的缺陷,但科举考试是如今唯一吸纳人才的方式。

登州和莱州都创建了西洋学堂,可创建的时间太短了,一时半会不可能有那么多的人才。

“宪之兄,你说我们给朝廷写去奏折,让朝廷派遣州县的官吏,如何。”

史可法楞了一下,看着吴宗睿,面带疑惑开口了。

“大人,朝廷派遣的官员,若是都学着宋学朱那样的做事,辽东岂不是麻烦了。”

吴宗睿本来是想着,朝廷派遣的官员,来到辽东之后,可以被驯服,老老实实的在辽东做事情。

史可法的话语,让吴宗睿瞬间下定了决心。

“宪之兄,你说的是,这山东巡抚宋学朱,倒是成为了我们的心腹大患,如果到辽东来的官员,都学着宋学朱的样子,那我们就不需要做事情了,我看还是要首先解决宋学朱的问题,让朝廷其他的大人明白,若是与我登莱新军作对,是没有好下场的。”

史可法点点头,接着又摇头。

“大人说的有道理,不过下官觉得,当前的情况之下,还是以稳定为主,若是宋学朱出现什么意外,皇上和朝廷将矛头对准了大人,后面的事情更不好办了。”

吴宗睿点点头。

“你说的是,我们直接出面对付宋学朱,肯定不合适,不过我们可以想到其他的办法,至于说皇上和朝廷将矛头对准我,这是预料之中的事宜,不需要过于的担心,只要我们让满朝的大人明白,不要与我登莱新军为敌,否则没有好结果,这就足够了。”

史可法离开了厢房。

很快,廖文儒进入了厢房。

“大人,济南之战俘获的满八旗、蒙古左右营军士,以及汉军军士,全部经过了甄别,其中一万八千多人编入到登莱新军之中,剩余的俘虏,依旧关押在军营之中,属下的意见,这些人交给朝廷去处理。”

吴宗睿挥挥手。

“文儒,这些事情你去处理就可以了,不必给我禀报,我想将乔明俊抽调回来,依旧主持情报司的一切事宜,再行派遣人到义州去。”

“山东巡抚宋学朱,已经成为我们的心腹之患,必须要惩戒,但不能够由我们来出手,你亲自给登州的情报司下达命令,让他们加强对宋学朱的侦查,有关宋学朱的所有情况,都要详细禀报,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务必在最短的时间之内,除掉宋学朱。”

第八百九十章 太爽了(1)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大手笔第五百二十三章 三方筹谋(3)第二百八十六章 想不到的危机(1)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祸不单行(1)第九百一十六章 精确的部署第七百五十七章 灭顶之灾(1)第七百二十八章 预料之中的选择(1)第九十三章 善意第二百二十章 从容第九百零四章 大明悲歌(7)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被迫抵御第八十二章 有意思第二百二十六章 城破第五百八十八章 跳火坑第一百九十一章 巧妙第三百二十四章 皇上召见第六百六十七章 攻心计(1)第八百五十八章 顿悟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摧枯拉朽(6)第四章 围屋第二百零九章 辽东汉人第六百一十三章 震动四方(2)第七百八十六章 漕运大整顿(2)第九十七章 陈灵雁的心思第八百二十七章 一声叹息(4)第六百零二章 算准了第八百七十章 睿智的决断(1)第六百四十九章 真的是厉害第九百八十三章 被动等待第一百八十一章 先下手第三百八十六章 各官免送第七百七十三章 气量与格局第八百六十四章 强硬与柔软(2)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范文程的悲哀第一百三十五章 一点煽动第六百八十九章 一锅粥第六百三十三章 愤怒下的清醒第七百一十四章 悲歌(1)第八百一十二章 雪中送炭(1)第五百六十一章 吴三桂的想法(1)第六百五十四章 一头猪的威力(1)第三百八十五章 无处发泄第一百七十六章 怼上了第二百四十八章 农业为本第七百七十章 盲目的自大(2)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该出手就出手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摧枯拉朽(3)第六百九十三章 暗度陈仓(3)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攻占台湾(1)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立规矩(2)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较量(3)第八百八十九章 出击(3)第四百五十九章 共存亡第六百四十七章 言听计从第二百七十一章 不一般的见识(2)第五百八十二章 皇太极的想法第三百一十八章 竹篮打水第一百六十四章 自找的第八百零八章 忍无可忍第二百九十四章 略微放心第四百六十八章 识时务第六百三十三章 愤怒下的清醒第九章 拜见先生第三百一十九章 一场空第九十七章 陈灵雁的心思第五百八十九章 杨嗣昌的办法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枭雄末路(6)第五百二十八章 精密部署第九十九章 詹兆恒第八百七十八章 掌控第六百一十九章 雪上加霜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末路(15)第八百二十八章 各为其主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散关之战(4)第四百五十九章 共存亡第六百一十九章 雪上加霜第九百九十六章 皇家日报(3)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后悔莫及第七百三十二章 摧枯拉朽(3)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郑芝龙的圆滑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孤胆英雄(1)第七百二十八章 预料之中的选择(1)第七百一十九章 躲不过第五百八十二章 皇太极的想法第七百三十七章 终于动手(1)第二百五十三章 效率第八十九章 立志第七百二十一章 刺激第一千零二章 微服私访(3)第五百七十八章 不请自来第三百七十七章 末路(6)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枭雄末路(3)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新年的部署第七百六十四章 灭顶之灾(8)第四百九十七章 集权第五百章 下狠手第六百七十七章 钉钉子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张献忠的办法第八百零一章 重要的来信
第八百九十章 太爽了(1)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大手笔第五百二十三章 三方筹谋(3)第二百八十六章 想不到的危机(1)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祸不单行(1)第九百一十六章 精确的部署第七百五十七章 灭顶之灾(1)第七百二十八章 预料之中的选择(1)第九十三章 善意第二百二十章 从容第九百零四章 大明悲歌(7)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被迫抵御第八十二章 有意思第二百二十六章 城破第五百八十八章 跳火坑第一百九十一章 巧妙第三百二十四章 皇上召见第六百六十七章 攻心计(1)第八百五十八章 顿悟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摧枯拉朽(6)第四章 围屋第二百零九章 辽东汉人第六百一十三章 震动四方(2)第七百八十六章 漕运大整顿(2)第九十七章 陈灵雁的心思第八百二十七章 一声叹息(4)第六百零二章 算准了第八百七十章 睿智的决断(1)第六百四十九章 真的是厉害第九百八十三章 被动等待第一百八十一章 先下手第三百八十六章 各官免送第七百七十三章 气量与格局第八百六十四章 强硬与柔软(2)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范文程的悲哀第一百三十五章 一点煽动第六百八十九章 一锅粥第六百三十三章 愤怒下的清醒第七百一十四章 悲歌(1)第八百一十二章 雪中送炭(1)第五百六十一章 吴三桂的想法(1)第六百五十四章 一头猪的威力(1)第三百八十五章 无处发泄第一百七十六章 怼上了第二百四十八章 农业为本第七百七十章 盲目的自大(2)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该出手就出手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摧枯拉朽(3)第六百九十三章 暗度陈仓(3)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攻占台湾(1)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立规矩(2)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较量(3)第八百八十九章 出击(3)第四百五十九章 共存亡第六百四十七章 言听计从第二百七十一章 不一般的见识(2)第五百八十二章 皇太极的想法第三百一十八章 竹篮打水第一百六十四章 自找的第八百零八章 忍无可忍第二百九十四章 略微放心第四百六十八章 识时务第六百三十三章 愤怒下的清醒第九章 拜见先生第三百一十九章 一场空第九十七章 陈灵雁的心思第五百八十九章 杨嗣昌的办法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枭雄末路(6)第五百二十八章 精密部署第九十九章 詹兆恒第八百七十八章 掌控第六百一十九章 雪上加霜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末路(15)第八百二十八章 各为其主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散关之战(4)第四百五十九章 共存亡第六百一十九章 雪上加霜第九百九十六章 皇家日报(3)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后悔莫及第七百三十二章 摧枯拉朽(3)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郑芝龙的圆滑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孤胆英雄(1)第七百二十八章 预料之中的选择(1)第七百一十九章 躲不过第五百八十二章 皇太极的想法第七百三十七章 终于动手(1)第二百五十三章 效率第八十九章 立志第七百二十一章 刺激第一千零二章 微服私访(3)第五百七十八章 不请自来第三百七十七章 末路(6)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枭雄末路(3)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新年的部署第七百六十四章 灭顶之灾(8)第四百九十七章 集权第五百章 下狠手第六百七十七章 钉钉子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张献忠的办法第八百零一章 重要的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