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零九章 最后准备(四)

而当全掌武藏之后,北条纲成没有任何犹豫一边与笠原康胜率领大军继续向北,一面命成田,大石等北条家臣带领军势直扑下野,下总两国。【

在北条纲成在领内扫荡的同时,北条氏政也没闲着,当大军一离开小田原,他便立刻下达了扩充军势的命令,并任命北条氏照与北条氏规总览这两支军势。

而在上野国,真田昌幸在接到北条家的情报之后,不由眉头一皱,他实在没想到北条氏政怎么突然变得如此有魄力,当初主公命自己前来镇守的时候,虽然早已经预料到北条家会出军来夺,可最多也就是一备加一些家臣麾下军势,可主公与自己都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北条氏政若是先集中兵力消灭领内豪族,而后在北上,那么便可以派出更多的军势,这一点需要的不是才智,而是魄力,高山家上下也正是因为知道北条氏政魄力不足,所以根本没有往这方面去考虑。可谁知对方竟然变了个样,这实在打了高山家一个措手不及。

如今上野虽然落入高山家手中,但由于高山家兵力不足,所以只派来田中胜介的八千长枪足轻队,这支军势虽然装备与北条精锐相当,但是在战力上还是略有不如的,尤其是和北条纲成麾下的黄备相比,更是有不小的差距。人家黄备那绝对算的上是百战精锐,纵横关东数十年,从未有过敌手,就算当年面对武田赤备,以步卒对骑兵都不落任何下风,这样的战力与当年高山军未扩军之前都有的一拼,而再看上野的高山军,田中胜介麾下八千长枪足轻。虽然训练十分严格,但战斗意志并不十分强大,毕竟这支军势在之前之参加过两次合战,并且战绩还都不怎么光彩,第一次大败,第二次虽然是胜了。但一直只是围城,根本没有什么像样的战斗,让这样的军势面对北条家最精锐的军势,真田昌幸心里还真是一点底都没有。至于小幡信贞的上野军团?就更不用提了,这支军势目前光是有个空架子,连足轻都没有开始进行招募,根本就指望不上。

虽然现在北条精锐只是在武藏不断的扫荡豪族,但真田昌幸却看得出来,这只不过是对方顺手而为而已。他们真正的目的就是上野。所以现在自己最应该做的就是立刻布置防御,一刻都不能耽误。

想到这里,真田昌幸立刻召集麾下家臣与田中胜介等人商议。

真田家虽然在归顺高山之后,已经分家,其兄信辉获得了户石城,但作为家中最有前途的真田昌幸,还是获得了真田家臣团们的拥戴,所以跟随真田昌幸的家臣并不在少数。这其中便有镰原重春,铃木重则。池田重安,大熊朝友等人,而除了这些重臣之外,还有一些后起之秀。这些人成为了上野真田家最坚实的基础。

此刻他们与田中胜介等人分坐评定室两侧,而真田昌幸则是坐在主位之上,待众人行礼之后。只听他开口说道:“诸位,如今本人已经接到消息,北条家黄,白两备正在对武藏的豪族进行扫荡,而我以为这并不是其真正的目的。从对方出军的人数来看,对方的目标一定是上野,所以今日将诸位召集而来,为的就是在对方攻来之前,做出决断。不知诸位有何想法,不妨直言。”

当真田昌幸说完之后,在场所有人都没有感到任何惊慌,对方两备不过一万六千人而已,虽然如今上野己方只有不到一万,但如果立刻向大殿求援的话,那么只要援军一到,北条家又能有何建树,。

当想到这里之后,只听真田家家老铃木重则开口说道:“主公,此事简单,本家只需紧守城池,并派人前往甲斐向大殿请求援军,只要援军一到,北条军必然退去,如此一来,本家家业,上野一国可保。”

“属下赞同铃木大人之言,属下不才,愿意前往甲斐。”原武田家家臣,后投靠真田昌幸的大熊朝友开口说道。

当他俩说完之后,其他家臣与高山家武士也纷纷表示赞同。

不过他们的想法和真田昌幸完全相反,从一开始得到情报之后,真田昌幸便没有向主公求援的打算,这完全是因为,上一次联军与上杉家大战,自己大败而归,这已经让他在家中的威信有些动摇了,尤其是之后本多正信大获成功之后,他现在必须要证明,自己不必对方差,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在高山家的地位得到稳固,而如果请求援军的话,那么虽然能够保证打退来犯之敌,但如果这样做,就能加证明自己能力不足了。

所以当众人说完之后,真田昌幸直接给他们泼了一盆冷水。只听他开口说道:“这一次,我是不会向主公申请援军的,并且我希望你等也立刻摒弃这一想法,此战是我真田家向世人证明的最好机会,所以援军一事,你等都不必再提了。”

“这。。。”真田家的家臣们上一次也是跟随主公出阵越后的,所以当真田昌幸说完,他们立刻明白了主公的心思,虽然对于主公摒弃请求援军的想法感觉有些不妥,但却还是默默的接受了。毕竟他们也知道,如果不能洗刷上一次的耻辱的话,那么自己在他人面前也将抬不起头来。

而不请求援军的话,那么就只剩下两条路可走了,除了野战就只有笼城,他们作为家臣,对主公的性格那是极为了解的,野战是肯定不可能了,主公谨慎的性格先放在一边,光是军势上的差距,就无法与敌人进行野战。

想到这里,只听镰原重春说道:“既然主公不准备向大殿申请援军,那么属下以为,此战只有笼城才能保住家业与上野,如今已经到了九月,只需坚守三个月,一旦冬天到来。北条家的物资便不会像现在这样顺畅,到时北条军必然退却。此乃属下之见,还请主公定夺。”

他的想法,得到了其他家臣的一致认同,尤其是本家居城厩桥城绝对算的上是坚城一座,就算和箕轮城相比。也差不了多少,尤其此城所在之地离边界不远,对方若是无法将这里攻陷的话,那么根本不可能绕到去攻上野其他地方,毕竟一旦他们真这么做了,就等于将后背让了出来,还不止这样,己军势有近万之众,这些军势如果破坏对方粮道了。所以一旦决定笼城。那么只要此城不被攻破,敌人就没有侵入上野的可能。

见家臣们的意见已经统一了,真田昌幸不由微微一笑,笼城?是的,想要在处在弱势的情况下守住上野,除了笼城外还真没什么太好的办法,不过如果只是笼城的话,又如何显示出自己的能力来?所以这一次。必须要在笼城的同时,体现出自己的能力。至于方法他已经想到了。

想到这里,只听真田昌幸说道:“我自出仕一来,世人皆知我谨慎,从不冒险,这一点北条家上下也是清楚不过,所以我相信北条纲成早就已经料到本家这一次会笼城拒守。如此一来,一旦本家主动出击,对方必不防备,所以这一次我决定冒一次险。”

“军师,在下觉得如今我方军势处在劣势。实在不易与敌人进行野战,还请大人三思。”原本一直没有开口的田中胜介在听完之后,不由连忙劝说道。开玩笑,对方军势是自己一倍有余,并且比自己麾下这些军势还要精锐的多,如果真要与敌人野战的话,可能开始的时候能打北条军一个措手不及,但他相信,对方恐怕用不了多久,就能缓过神来,到那是己方又该如何面对。到时候就算用计恐怕也没什么用处,毕竟双方的差距实在是太明显了点。

十年前的田中胜介只能算的上是一员猛将,丹绝对算不上是文武双全,但经过这十年历练,并且成为统领多年,早就学会了思考,如果是之前,他绝对会想都不想的便答应下来,可现在他认为军师是因为上次大败之后,急于挽回自己的名声,所以才会有此决定,根本就没有去考虑可行性,一旦自己支持,那么这一次恐怕还是会以大败告终,这样的话,恐怕军师以后都很难从这个阴影中走出来了,所以这一次不管是为了高山家,还是为了军师,他都必须要拒绝。

当然他也有拒绝的权利,虽然主公让军师全权负责上野一**政,但自己麾下这八千军势,乃是高山家直辖之军,并非上野序列,所以要说起来,自己就算拒绝,也不算抗命。

“野战?不,不,田中大人误会了,我说的主动出击是在笼城的基础上。”说到这里,真田昌幸立刻变得严肃起来,在扫视一圈之后,觉得在场之人皆没有泄密的可能后,只听他才继续说道:“诸位,本人的想法是,先以笼城迷惑敌人,敌人见我方笼城,必然会安营扎寨,对此城进行围困,而我等就在此时突然从城中冲杀出去。。。”

五日之后,北条纲成与笠原康胜已经将武藏豪族扫灭一空,而后与北条家家臣的联军分道扬镳直奔上野而来,大军未到,北条纲成便接到从前方传来的报告,果然如他所想,真田昌幸果然在厩桥城布置防御,将大量石块,滚木搬入城中,这些足以证明对方是想要笼城了。这对他来说,算是绝对算的上是好消息。

厩桥城虽然城池坚固,但却是平城,无险可依,而守城军势虽然是高山军,但在战力上却比以前下降很多,这样的军势,根本不需攻击,只需凭借大军进行围困,不出两个月,城内士气便会瓦解,而后再行攻城,便能一鼓作气将厩桥城拿下,只要能将这座城中的敌人击溃,那么上野一国中,便再也没有能够阻挡自己的军势了,如此一来,再用十日时间扫荡全境,上野一国便可重回北条家怀抱。

对此,北条纲成还是十分有信心的,尤其是这一次高山氏宗只是派来了八千长枪足轻,并没有最善于防御的弓足轻与铁炮足轻,那自己更是有必胜的把握,可以说这一次能够重新为北条家夺回上野,高山氏宗的功劳是最大的。都说那高山氏宗极为英明,但如果从这次的调兵遣将来看,也就那么回事。

不过北条纲成哪里知道,高山氏宗这一次不派铁炮和弓足轻队前来的目的,就是为了练兵,一支精锐是怎么形成的?那是通过无数次恶战才历练出来的,这一次氏宗的确可派出更多的军势,甚至在军势的数量上,完全可以超过北条军,但这样一来,便完全达不到练兵的目的了,次次都是顺风仗,虽然能够让足轻们心中充满了信心,但一旦陷入逆境,便会不知所措。

而北条家便是如此,北条军最大的问题是,他们如果在军势上站在绝对的上风,那么必然会爆发出惊人的战力,毕竟他们已经习惯了用优势兵力碾压敌人,但一旦处在劣势,那么往往战力只能达到一半的水准。

而高山家军势就不同了,从成军之后,基本每一战都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虽然在开始的时候,给麾下足轻心里带来的压力武艺是巨大的,但只有这样,才能提升他们战斗的意志,这也是高山军强大的原因之一,一旦有了坚韧的意志,那么不管是逆风仗还是顺风仗,都会发挥出正常的战力,这也是高山军能够在任何时候都保持状态的原因,但随着高山家大肆扩军,氏宗敏锐的发现,麾下军势的战斗意志已经越来越淡薄了,如果再这样下去的话,恐怕用不了多久,高山军那种战斗意志将会不复存在,到那时,高山军除了装备上的优势外,与其他势力麾下军势相比,再没有任何优势,装备好也得看穿在谁的身上,一旦穿在了窝囊废的身上,也只有被夺的份,所以对氏宗来说,军势的气势,意志无疑要比装备重要。

第一五一章 战作一团第三七零章 浅希近求第九二八章 决战关东(十五)第七二四章 新的格局第五章 扫荡三河第一零四章 敌军将至第八四九章 单独来见第九三六章 天下皆叛(四)第五六零章 井底之蛙第四九七章 河岸乱战(六)第四五八章 全局指挥第六二五章 旗本武士第四八三章 学无止境第一八四章 转仕高山第八二六章 对阵北条第七六零章 倒戈一击第六五五章 宫川列阵第四二六章 瞒天过海第六五六章 战斗打响第五二一章 有备而来第三二七章 得时无怠(今日第一更求推荐)第一三二章 虎视眈眈第七七九章 开始布局第六七九章 搏命一击第五二六章意料之中第四七三章 当机立断第九六零章 陆奥攻略(三)第二八六章 大败而归第八三六章 关东形势第三六一章 熊野水军(求月票,推荐)第八三一章 大扩军势第四零八章 始料未及第九五七章 九州风云(十二)第八八二章 常陆到手第九四五章 黑田的野望(五)第一五二章 进退难决第四八一章 不失气节第四九二章 河岸乱战(一)第五零七章 自力更生第一四零章 援军自来第四六五章 夜袭敌营(一)第三五一章 兵分三路(求月票,推荐)第一九八章 暗度陈仓第四四四章 三徙成国第六一三章 扬我军威第四四七章 精锐对决(三)第五六二章 一贵一贱第六八一章 舔犊情深第二八七章 各有打算(今日第一更)第六二六章 一张大网第一零零八 国崩之威(五)第一七八章 两问计定第一五三章 为时已晚302章 再置产业第三五零章 以退为进(求月票,推荐)第四零三章 沧海遗珠(一百万字了,求支持)第五七二章 万众瞩目第一五三章 为时已晚第二六九章 开口想求第一五六章 插翅难逃第九二五章 决战关东(十二)第六七九章 搏命一击第四五三章 精锐对决(九)第七七一章 氏宗坐蜡第五零七章 自力更生第九五五章 九州风云(十)第八五一章 浅井现状第七五二章 一场闹剧第七三四章 出言献策第九一四章 决战关东(一)第五零二章 先败一人第二七零章 战国红颜第三五五章 真心归顺(求月票,推荐)第三四六章 好事成双(求月票,推荐)第八五五章 隔阂渐起第八十五章 发现目标第五零三章 敌军溃散第五十三章 实行刀狩第六九三章 致乱之由第七七三章 封赏诸臣第六四零章 小试牛刀(五)第五六六章 樱林之约第四七一章 急转直上第一五六章 插翅难逃第八一四章 无奈之举第七零二章 战退僧兵第五三八章 给我顶住第三十五章 重回麾下第六五二章 全面支持第五十八章 智取三城第七六九章 最大障碍第六二四章 提高产量第一五八章 以德服人第二七六章 只差一步第一七零章 能言善辩第五四三章 准备反攻第三九七章 有机可趁第二五一章 弃城而逃第二八六章 大败而归第二五一章 弃城而逃
第一五一章 战作一团第三七零章 浅希近求第九二八章 决战关东(十五)第七二四章 新的格局第五章 扫荡三河第一零四章 敌军将至第八四九章 单独来见第九三六章 天下皆叛(四)第五六零章 井底之蛙第四九七章 河岸乱战(六)第四五八章 全局指挥第六二五章 旗本武士第四八三章 学无止境第一八四章 转仕高山第八二六章 对阵北条第七六零章 倒戈一击第六五五章 宫川列阵第四二六章 瞒天过海第六五六章 战斗打响第五二一章 有备而来第三二七章 得时无怠(今日第一更求推荐)第一三二章 虎视眈眈第七七九章 开始布局第六七九章 搏命一击第五二六章意料之中第四七三章 当机立断第九六零章 陆奥攻略(三)第二八六章 大败而归第八三六章 关东形势第三六一章 熊野水军(求月票,推荐)第八三一章 大扩军势第四零八章 始料未及第九五七章 九州风云(十二)第八八二章 常陆到手第九四五章 黑田的野望(五)第一五二章 进退难决第四八一章 不失气节第四九二章 河岸乱战(一)第五零七章 自力更生第一四零章 援军自来第四六五章 夜袭敌营(一)第三五一章 兵分三路(求月票,推荐)第一九八章 暗度陈仓第四四四章 三徙成国第六一三章 扬我军威第四四七章 精锐对决(三)第五六二章 一贵一贱第六八一章 舔犊情深第二八七章 各有打算(今日第一更)第六二六章 一张大网第一零零八 国崩之威(五)第一七八章 两问计定第一五三章 为时已晚302章 再置产业第三五零章 以退为进(求月票,推荐)第四零三章 沧海遗珠(一百万字了,求支持)第五七二章 万众瞩目第一五三章 为时已晚第二六九章 开口想求第一五六章 插翅难逃第九二五章 决战关东(十二)第六七九章 搏命一击第四五三章 精锐对决(九)第七七一章 氏宗坐蜡第五零七章 自力更生第九五五章 九州风云(十)第八五一章 浅井现状第七五二章 一场闹剧第七三四章 出言献策第九一四章 决战关东(一)第五零二章 先败一人第二七零章 战国红颜第三五五章 真心归顺(求月票,推荐)第三四六章 好事成双(求月票,推荐)第八五五章 隔阂渐起第八十五章 发现目标第五零三章 敌军溃散第五十三章 实行刀狩第六九三章 致乱之由第七七三章 封赏诸臣第六四零章 小试牛刀(五)第五六六章 樱林之约第四七一章 急转直上第一五六章 插翅难逃第八一四章 无奈之举第七零二章 战退僧兵第五三八章 给我顶住第三十五章 重回麾下第六五二章 全面支持第五十八章 智取三城第七六九章 最大障碍第六二四章 提高产量第一五八章 以德服人第二七六章 只差一步第一七零章 能言善辩第五四三章 准备反攻第三九七章 有机可趁第二五一章 弃城而逃第二八六章 大败而归第二五一章 弃城而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