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1章 情报 万

第1051章 情报 万

万隆真的是个极有天赋的情报人才。自从燕王府这边没有因为他擅自打听消息的举动传话训斥,反而大肆嘉奖,并提供了大笔活动资金支持后,他在京城就彻底放开了手脚。

他本就是京城长大的,虽然在平昌侯府内部不受重视,却也因此常年行走于市井间,跟各种三教九流的人打交道。他似乎天生就知道该从什么人那里打听某些达官贵人的消息,也知道如何去挖掘别人家内部的秘密。从前手里钱财有限时,他还要绞尽脑汁去结交新的朋友,用种种心计去引诱他人说出他想知道的情报。如今他手里有了钱,又有燕王府在京城的人手帮忙,他做起事来就更加方便了。

关于京城的种种情报陆陆续续地传回了北平。万隆差不多是每天都要写一封信传回去,后来局势稍有缓和,若是没什么大事发生,那就两三天发一封信。燕王府有足够的人手,就算天天派人快马加鞭赶路,也不会忙不过来。但对于远在北平的燕王等人而言,接踵而来的情报却能帮助他们尽早了解京中的局势发展,从而作出恰当的回应。

手握重兵镇守边疆的燕王,虽然极得皇帝兄长的信任,却也不是没考虑过自己的将来的。他有妻子和女儿,还有部属与士兵,就算他不在乎自己的荣华富贵,也要考虑自己所关心的人的未来。皇帝的储位归属,政局安稳,这都关系到他的前程,他当然会关心京城里发生的事了。

如今在京城,关于储位的最终归属,似乎渐渐变得清晰起来。哪怕皇帝没有明言,臣民们也有了自己的猜测。

太子还没有被废,他虽然有许多毛病,但毕竟没有大罪。一国储君岂能轻废?不可能因为皇后临终前说几句谦虚的话,就真个把堂堂太子给废了。皇帝是很想趁机把他撤下来,另封一个亲王爵位,可文武百官都觉得没有这个道理,便一直僵持着。哪怕承恩侯都上书表示要尊重皇后遗言,承认太子确实不合适为储君,百官也依旧反对皇帝下旨废储。

而太子也不如曹家人那般配合曹皇后的安排,他不能接受亡母临终前对自己的评价,还将爱妾王湄如看得极紧,对太子妃与任何宫人都抱着警惕之心,不是最信任的人,就不许他们接近王湄如。他甚至与王湄如同吃同睡,担心有人趁他不备,害死了他的心上人。抱着这样的念头,太子当然也不肯轻易放弃储位。他虽然不是绝顶聪明,却也知道,一旦失去了储君的身份,他便任人宰割了,更没力量保护自己心爱的人。

所以,无论心腹如何告诉他,曹皇后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他着想,他都坚决不肯主动上书请辞太子之位。相反,他在皇后的灵堂前哭诉时,还厉声训斥了二皇子与三皇子,咒骂他们和他们的母妃害死了自己的母后,诅咒他们不得好死,然后直接把人赶出了宫殿,坚决拒绝这两个弟弟为曹皇后戴孝。

若不是太后与皇帝严辞要求,太子本想连四皇子都拒绝的。

三皇子哪里受得住这番话?确实,若没有证据证明他与曹皇后遇刺一事有关,那么即使萧贵妃被打入冷宫,也改变不了他是皇子的事实。他仍旧可以封王,享受一辈子的富贵尊荣,但这难道就是他想要的么?!

薛家人对太子更加不满了。等薛老太师从昏迷中醒来,知道了太子的反应后,也彻底寒了心。他对千辛万苦才求得第二次机会回娘家探病的大孙女太子妃道:“当初是祖父与你的父母耽误了你,如今也没办法回头了,却不可能为了你,把全家都赔上。往后只看你自己的造化吧。在宫中安分守己,多去向太后娘娘尽孝,事事依足规矩,不要生事。薛家帮不了你什么,一切只能靠你自己了!”

若他只满足于做一个平平无奇的亲王,一辈子与权势无关,只能看着自己的兄弟坐在自己头上风光无限,那他又何必做那么多事?!

薛老太师遇袭,伤重昏迷了多日,太子始终没有怎么关心。除了太子妃得到消息后,向他哭诉过一回,得到他允许回薛家探病以外,太子甚至没向太医打听过薛老太师的伤情轻重,只要知道后者还没死就行了。他召太医过去,只是让其给王湄如诊脉,柔情脉脉地盼望着爱妾腹中胎儿的诞生。

“无论萧氏最终会获得何等惩罚,都不与你相干。你仍旧是皇上的皇子,金枝玉叶,这辈子都少不了你的荣华富贵。若你真觉得自己太闲了,索性把宫外的王府好好修一修。虽说因为你母后去世,你与蓝氏的婚期要压后一年,但王府本就还未完工,倒不如趁此机会,照你们小两口自己的想法,把自己将来的家修得称心如意些呢!”

三皇子仍旧在努力向皇帝证明自己的孝心与清白。他还往太后那边使过劲儿,只是太后娘娘无意插手皇帝的择储计划,反而劝三皇子:“你母妃跑去奚落失宠的宫妃,便是不贤之举。因她妄为,闹出这么大的乱子,皇上怎么可能不作任何处置?死的可是正宫皇后!皇上还要脸呢!你若真如自己所说的那般清白无辜,就老老实实去做你该做的事。太子不许你在皇后灵前哭丧,你就上别处哭去,好歹在朝廷众臣前把应尽的礼数尽全了,方是为人子的道理。

不!他想要的,是以全无污点的清白姿态,被光明正大地册封为皇储,在皇帝死后,正式接掌皇位,成为这个国家的主人!

太后还暗示他要尽快出宫开府,与蓝氏完婚后,便要以富贵闲王的身份度过此生了。三皇子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他还有希望!

一旦萧贵妃成了罪人,他就再也摆脱不了罪人之子的污点,就算将来封了王,又凭什么肖想那个世间最尊贵的宝座?!

太子妃薛氏那日是哭着回宫的。看到她这副模样的太子,还差点儿以为薛老太师伤重而亡了呢,知道是误会后,还毫不客气地骂了她一句“晦气”,便去看大腹便便的王湄如去了。据说太子妃薛氏那天发了脾气,还被宫人报到了太后与皇帝跟前,但这两位贵人都没说什么。

就算没有希望,他也要搏出一份希望来!

本章题目不小心多粘贴了一个字……大家无视就好。

(本章完)

第841章 众人第1545章 道贺第974章 腊八粥第1102章 推托第554章 果报第558章 笔迹第768章 惊险第152章 回家第409章 投军第1280章 众目第381章 一夜第1241章 慈爱第1085章 察觉第1157章 真凶第713章 主仆第797章 密信 看第774章 父王第1513章 抱怨第1378章 迟归第209章 教母第665章 药铺第302章 复诊第212章 端午(中)第418章 捎话第656章 蓝氏第187章 决心第31章 茫然第1089章 打听第1049章 亲笔信第301章 旧窑第778章 告状第839章 夫妻第1628章 笑话第1642章 齐聚第1181章 保证第1376章 到达第1049章 亲笔信第515章 团聚第725章 晋见第1441章 平昌第1591章 去意第1393章 计划第1章 落水第1524章 圈禁第1666章 中宫第463章 心机第1345章 不安第547章 失望第1588章 提醒第920章 翁婿第1559章 野望第843章 奖励第1343章 悔恨第1483章 问案第601章 威胁第1633章 僵持第966章 听闻第448章 告知第1590章 围府第1141章 收药第1612章 骚动第1357章 心惊第312章 读信第510章 提前第1529章 怜惜第1068章 出行第1302章 猜忌第1011章 选择第1206章 建言第276章 眼药第978章 相送第1381章 前情第914章 解释第1011章 选择第355章 中秋夜第802章 商议第765章 疑点第567章 心机第919章 上门第1296章 消息第1046章 热议第1262章 和睦第1244章 慈云第677章 药铺第1085章 察觉第1195章 密折第692章 心机第1575章 改建第1252章 贤名第101章 回报第1163章 体贴第773章 相见第1050章 退让第303章 懊恼第1278章 报告第1498章 仁政第816章 消息第1217章 册封第58章 撕破(推荐加更)第600章 搞事
第841章 众人第1545章 道贺第974章 腊八粥第1102章 推托第554章 果报第558章 笔迹第768章 惊险第152章 回家第409章 投军第1280章 众目第381章 一夜第1241章 慈爱第1085章 察觉第1157章 真凶第713章 主仆第797章 密信 看第774章 父王第1513章 抱怨第1378章 迟归第209章 教母第665章 药铺第302章 复诊第212章 端午(中)第418章 捎话第656章 蓝氏第187章 决心第31章 茫然第1089章 打听第1049章 亲笔信第301章 旧窑第778章 告状第839章 夫妻第1628章 笑话第1642章 齐聚第1181章 保证第1376章 到达第1049章 亲笔信第515章 团聚第725章 晋见第1441章 平昌第1591章 去意第1393章 计划第1章 落水第1524章 圈禁第1666章 中宫第463章 心机第1345章 不安第547章 失望第1588章 提醒第920章 翁婿第1559章 野望第843章 奖励第1343章 悔恨第1483章 问案第601章 威胁第1633章 僵持第966章 听闻第448章 告知第1590章 围府第1141章 收药第1612章 骚动第1357章 心惊第312章 读信第510章 提前第1529章 怜惜第1068章 出行第1302章 猜忌第1011章 选择第1206章 建言第276章 眼药第978章 相送第1381章 前情第914章 解释第1011章 选择第355章 中秋夜第802章 商议第765章 疑点第567章 心机第919章 上门第1296章 消息第1046章 热议第1262章 和睦第1244章 慈云第677章 药铺第1085章 察觉第1195章 密折第692章 心机第1575章 改建第1252章 贤名第101章 回报第1163章 体贴第773章 相见第1050章 退让第303章 懊恼第1278章 报告第1498章 仁政第816章 消息第1217章 册封第58章 撕破(推荐加更)第600章 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