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4章 愤怒

第1124章 愤怒

谢慕林还拿着朱瑞的信发呆,永平郡主就兴高采烈地回来了。

她心情很好地告诉谢慕林:“我让芬姐儿和沅姐儿给我做了两笼新式糕点,都是我喜欢的口味。一会儿我带回去让我母妃尝尝,若是她觉得好,改日我就亲正下厨做一笼,给袁家送过去!做法和材料配比我都记下来了!”

谢慕林笑着把信收好,瞥见门外侍立在台阶下的女侍卫比原先少了一位,想必是永平郡主把人留在了四妹妹谢映芬院子的小厨房里。这样也好,有人盯着,糕点就更不可能出差错了。

她对永平郡主道:“我这里还有好些糕点的做法,有南边的,也有北方的,都是这些年陆陆续续收罗来的。大多数我们家里都会做,其中有几十样材料易得又做法简单的,会放在我们姐妹几个在老家一带开的点心铺子里卖。不过在家里,糕点的做法繁琐些,没什么事一般不会轻易去做。郡主若感兴趣,回头我把方子抄一份给你,你回去看着学几手?在湖阴老家时,族里几位年纪大的长辈都挺喜欢吃我们姐妹做的点心,说是软糯好克化,又不会太甜腻,还有好几种用的是养生的材料,对身体有好处的。兴许袁家老夫人同样会喜欢,也未可知。”

永平郡主果然有了兴趣:“好嫂子,那你就给我抄一份吧!我一定重重谢你!”

谢慕林笑笑:“郡主不必与我外道,说什么谢不谢的呢?不过是几个点心方子罢了。郡主又不会拿去开店卖,影响不了我们姐妹什么,倒是托郡主的福,若有更多的人喜欢这些南方风味的糕点,我们姐妹说不定也能在这北平城里开家点心铺子,生意兴隆呢!”

永平郡主笑道:“嫂子只管开去,反正我到时候是一定会光顾的!好东西还怕没人买么?”她看了看谢慕林手里已经重新封好的信,试探地问,“哥哥在信里都说了些什么?他给父王的信里说了好几件重要的事呢,也不知道会不会跟你提起?”

谢慕林顿了一顿,决定只瞒下四皇子行踪这一件机密事:“萧二哥说……他如今不是萧二哥了,正式有了宗室名,改叫朱瑞了,封了永安郡王,只是关于他生母身份的记载出了些差错,让他十分不解。”

永平郡主立时拍了桌面:“可不是么?!这件事我父王母妃也是生气得很!不明白皇伯父这是怎么了?!倘若是觉得哥哥没必要改认别人做生母,那直接把李姨娘的名字记上去就是了,偏偏那‘侍妾萧氏’的说法,又与李姨娘八竿子打不着!倘若是皇伯父认为,那位萧大小姐只配给父王做个侍妾,不能追封她做侧妃,那就点明了她的身份姓氏也成呀!偏偏只写个含糊的萧氏,不知道的人,还以为那是李姨娘被旧主家赐姓了萧呢!怪不得哥哥疑惑,父王母妃都生气无比!”

谢慕林见永平郡主果然知道这件事,便也试探地问:“萧二哥可曾在家书里提及,京中对于他的身世有什么说法?比如太后娘娘和宗室里的几位长辈,明知道他的身世真相,也清楚原本宗室玉牒上是如何记载的,如今忽然有了改动,这几位贵人就没点想法吗?”

永平郡主叹道:“哥哥倒是去向太后娘娘探过口风,太后娘娘说,是皇上劝的她老人家,觉得父王如今的好名声得之不易,平白无故地何必让他被人说闲话,指责他与曾经的未婚妻未婚生子?还有战时擅离职守的罪名……横竖萧氏就是那位去世多年的萧大小姐,大家心里都是有数的,也没必要特特点明她的身份,引人注目。等到将来哥哥正式册封世子之位了,再把她从侍妾抬为侧妃便是。

“如此一来,萧大小姐身后的尊荣一样不缺,只不过是不让外人知晓她到底是哪家的女儿罢了。太后娘娘还觉得,萧家如今与三皇子闹得不明不白的,又出了个萧琳,连累得家族也斯文扫地,确实不应该再让人嚼他家的舌头了,没得连哥哥的名声也给带累了。就这样也挺好的,萧家声名狼藉,原也不配沾燕王府子嗣的光。”

太后一直以为萧明珠就是朱瑞的亲生母亲,并没有其生母应该是“侍妾李氏瑶枝”的概念,所以皇帝这么一说,她也就接受了,只当宗室玉牒上的记载没有大变化,只是隐去了“明珠”这个名字,顺便将萧明珠的身份降为侍妾,瞒下其家世出身,以免跟眼下名声正糟糕的萧家有所牵扯罢了。她还反过来劝朱瑞接受这个结果。朱瑞还能在太后面前替李瑶枝张目不成?没得反而触怒了太后,对李瑶枝不利,于是只能闭了嘴。

可燕王与燕王妃的心情就不一样了,他们知道一切真相,反而认定了皇帝这是违背了当初的约定。这既是对亲兄弟的背叛,也是对已故萧大小姐萧明珠的侮辱。燕王更觉得,皇帝兴许还盘算着,有朝一日要把“萧明珠”这个人追封为自己的后宫妃嫔,令曾经的情人永远都不会归属到其他男人的名下。

燕王可以理解皇兄的想法,但皇帝如今大权在握,却迟迟未能给萧明珠一个名分,他那“有朝一日”要拖到什么时候?!难不成他迟迟不能下明旨,萧明珠就永远都只能无名无分地顶着别人的身份,埋葬在皇陵中不见天日不成?明明燕王夫妇给出了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燕王府一家子日后也可以陪葬皇陵,让萧明珠葬在离皇帝不远的地方,皇帝也答应了,如今却忽然变卦,让所有人都措手不及……

永平郡主小声对谢慕林说:“父王素来是不会违背皇伯父旨意的,但这一回他是真的很生气!还说要写密折上呈御览呢!母妃则想办法封锁消息,不叫李姨娘……静明师太知道这件事,免得她气出病来。可太后娘娘眼看着就要到北平来了,静明师太有抚育哥哥的功劳,说不定会被传召晋见的,天知道她会不会听说这件事?万一她有个好歹的,叫哥哥怎么想呢?”

谢慕林怔了怔:“说得也是……”她之前似乎忽略了这个问题。静明师太好象十分重视旧主萧明珠大小姐呀,连亲生儿子都要靠边站。

永平郡主叹了口气:“如今只能想办法,找个好点的借口,让师太别去见太后娘娘就好了。其实太后到北平来,还是挺忙的。皇上发下了一大堆册封的旨意,打算把咱们燕王府旁支的宗室子弟封上一圈,这是天大的恩典呢!到时候北平城内定会十分热闹,希望太后娘娘看了热闹,心情大好,就把静明师太这个人给忘了吧?”

谢慕林睁大了双眼:“册封的旨意?都有谁呀?”

(本章完)

第972章 传闻第503章 拜访第970章 忙碌第383章 算计第1190章 盘算第1127章 出继第1040章 吃瓜第112章 不搬第752章 同理心第174章 收拾第880章 墙根第157章 送人第955章 夜访第1071章 缘由第1486章 离开第627章 暗示第1266章 败走第179章 天真第467章 准备第321章 闺学第153章 请求第331章 城府第1477章 争持第799章 进宫第1309章 热心第1014章 无依第659章 宽慰第1283章 相见第730章 既视感第473章 打击第667章 宴请第613章 借人第230章 妥协第180章 谏言第479章 祖孙第738章 旧案第50章 哄骗第888章 慈母第1106章 劝抚第823章 愤然第1249章 盥馈第107章 往事(中)第1652章 询问第212章 端午(中)第1667章 迎凤第1437章 质问第471章 闹翻第220章 变动第153章 请求第1480章 证物第817章 邀请第1436章 训斥第1068章 出行第235章 苏州第247章 台风第1030章 姻亲第584章 出城第41章 采买(推荐加更)第74章 态度第483章 抵达第1675章 情义第265章 请安第1279章 次日第1554章 担忧第138章 把柄第971章 袁燮第679章 骗局第1596章 当年第859章 提醒第574章 回信第168章 打探第1505章 吊唁第562章 金山第303章 懊恼第79章 计划第855章 逃离第1524章 圈禁第1089章 打听第727章 暗示第773章 相见第577章 谢礼第751章 过往第107章 往事(中)第1020章 年夜第1039章 急召第963章 订婚第1571章 疑惑第1675章 情义第55章 婚约第1180章 近况第1461章 抽薪第169章 反驳第542章 东昌号第1320章 骑射第1618章 添堵第794章 钓鱼第143章 北平第855章 逃离第893章 盘算第162章 怨恨
第972章 传闻第503章 拜访第970章 忙碌第383章 算计第1190章 盘算第1127章 出继第1040章 吃瓜第112章 不搬第752章 同理心第174章 收拾第880章 墙根第157章 送人第955章 夜访第1071章 缘由第1486章 离开第627章 暗示第1266章 败走第179章 天真第467章 准备第321章 闺学第153章 请求第331章 城府第1477章 争持第799章 进宫第1309章 热心第1014章 无依第659章 宽慰第1283章 相见第730章 既视感第473章 打击第667章 宴请第613章 借人第230章 妥协第180章 谏言第479章 祖孙第738章 旧案第50章 哄骗第888章 慈母第1106章 劝抚第823章 愤然第1249章 盥馈第107章 往事(中)第1652章 询问第212章 端午(中)第1667章 迎凤第1437章 质问第471章 闹翻第220章 变动第153章 请求第1480章 证物第817章 邀请第1436章 训斥第1068章 出行第235章 苏州第247章 台风第1030章 姻亲第584章 出城第41章 采买(推荐加更)第74章 态度第483章 抵达第1675章 情义第265章 请安第1279章 次日第1554章 担忧第138章 把柄第971章 袁燮第679章 骗局第1596章 当年第859章 提醒第574章 回信第168章 打探第1505章 吊唁第562章 金山第303章 懊恼第79章 计划第855章 逃离第1524章 圈禁第1089章 打听第727章 暗示第773章 相见第577章 谢礼第751章 过往第107章 往事(中)第1020章 年夜第1039章 急召第963章 订婚第1571章 疑惑第1675章 情义第55章 婚约第1180章 近况第1461章 抽薪第169章 反驳第542章 东昌号第1320章 骑射第1618章 添堵第794章 钓鱼第143章 北平第855章 逃离第893章 盘算第162章 怨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