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1章 反应

第1131章 反应

事情不出谢璞所料,没过几日,关于原本燕王府的侍卫萧瑞改名为朱瑞,正式被承认为燕王亲子、近支宗室子弟,还获封为永安郡王的消息,就在北平城传开了。

萧瑞的身份在许多人心里本就不是什么机密,他获得宗室玉牒的认可,也是迟早的事,大家并不觉得这个消息有什么令人惊讶的。他们更关注的,是他只被册封为永安郡王,而不是燕王世子的事实。

难不成皇帝不认可燕王的庶子成为燕王府未来的继承人,而更倾向于让亲生儿子过继来做嗣子?

燕王府本来就有过继皇子为嗣的传统,很多人一想到这一点,都觉得这样的事情发展非常正常与合理。哪怕燕王是当今皇上的同胞兄弟,也不代表他就能例外不是?对皇帝而言,肯定是亲生儿子比侄儿更亲一些。能执掌燕地这等富庶强大的藩地,手里还握有北方军队的指挥权,皇帝又怎会把这等好事便宜了刚刚才认祖归宗的侄儿呢?肯定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先交到自己的儿子手中了。

本来燕王世子之位,就是归属某位皇子所有的。哪怕燕王认回了一个儿子,皇帝也不会乐意到了自己嘴边的肥肉就这样溜走。

听到消息的燕王府旁支宗室们,想到自己祖上先人们的遭遇,觉得燕王与他们瞬间成了同是天涯沦落人,哪怕是原本对燕王仍有些心结的,如今态度也缓和了许多。一样是被皇室算计的人,就没必要再跟彼此过不去了。都不容易!

接下来,燕王夫妇有选择地在亲近自己的宗室旁支那儿,透露了太后此行会带来皇帝的恩旨,那些本该授封却迟迟未能获得朝廷册封的宗室成员,有望获得自己本该拥有的爵位与待遇了!一时间,一众宗室旁支成员都喜出望外,对燕王更加亲近了。

他们可不会觉得一向对自己不闻不问的皇帝会忽然那么好心,那自然就是燕王替他们争取的了。要知道燕王的儿子可是亲自上京去了,要随太后一同回来,这事儿肯定是他去办的。就连先前萧瑞隐瞒自己的行踪,直到徐夫人一方掀起流言风波,燕王妃才坦言说出他的去向这件事,众人也有了解释,认为这是燕王一家生怕消息提前走漏,会妨碍事情的顺利进行,才故意隐瞒的。毕竟这么多的宗室同时获封,绝对不是小事。徐夫人那边要是担心燕王府把宗室们拉拢了去,还不定怎么耍手段坏了大家的好事呢!消息保密得好了,阻力也会少些。如今看结果,就知道当初燕王府做出的一切安排都是合情合理的。

燕王为他们做到这一步,倒也不枉他们在燕王府与徐夫人的明争暗斗中,选择了站在前者这一方。如今他们终于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宗室们一时间竟与燕王一家亲近起来了,对外也开始说起了他们的好话。至于徐夫人,眼下已经没多少人还有心情搭理她了。

居然在燕王府世代驻守的北平城里放印子钱!真真是给她的婆母与夫主脸上抹黑!

皇帝过去的态度是冷淡了些,但现在能答应燕王的请求,示恩于冤死的长兄及其后人,便是大大的幸事了!大家这些年一直没忘记死去的人,总盼着能为他们求得一个说法,如今也总算实现了愿望。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呢?

于是,中立的宗室对燕王府也生出几分亲近之心来,仍旧支持徐夫人一方的人,也开始劝她不要再与燕王一家对着干了,那又不是她真正的仇人,何苦给自己添麻烦呢?她女儿在夫家过得不好,还得靠叔父婶娘帮着撑腰呀!

听说徐夫人十分生气,还把自己一套心爱的茶具给砸了个稀巴烂。

前燕王世子虽然未能恢复世子的名头,但有个郡王名号,其生母也能得个郡王太妃的头衔,无疑是对故人极大的安抚。顺义郡王仅仅留下一个骨肉,如今也受封为县主了,该得的荣耀都会有的,以后燕王也能以叔父的身份替她撑腰,这当然是大好事!

有了这些亲近燕王一家的宗室居中传话,那些原本倾向徐夫人以及立场中立的宗室也很快得了消息,都不由得蠢蠢欲动起来。他们想办法去找人打听自己是否在受封之列,转了一圈还是要打听到燕王一家头上。本来以为燕王绝不会让他们这些爱与他作对的人得利,没想到打听到的结果,却是他们当中也有人受封。

可等到有新的消息传开,说皇帝这回让太后带到北平来颁布的旨意中,不仅仅有众位宗室的册封谕旨,连前燕王世子的追封旨意都有,旁支宗室的圈子便再一次轰动了。

这回获得册封的人,并非以其与燕王一家的关系远近来决定的,而是看他们与祖上的血脉关系有多亲近。曾经的郡王之后,按照血缘辈份一层层分封承袭下来,该是什么爵位,就得封什么爵位,哪怕是曾经帮徐夫人给燕王夫妇添过堵的,也不例外。这是何等的胸怀!连当初那位冤死的燕王世子都未能给大家争取到这样的福利,叫人怎能不对现任燕王父子刮目相看呢?

宗室,本地的世家望族,还有昔年服侍过先帝元配与长子的人,纷纷前去各大寺庙为故人上香祈福,告知他们,曾经的冤屈总算得以洗刷了,失去的名誉、地位也能得到平复,他们可以瞑目了!

徐夫人的女婿还亲自陪着妻子,在大寺庙里做了盛大的法事,祭奠去世多年的祖母、岳父与岳母,期间表现得无比温柔体贴,仿佛从来没有对妻子有过不客气的言行举动。至于那真正的岳母徐夫人,他也客客气气地送了礼去赔不是。但是法事,他没有邀请徐夫人来参加……

徐夫人的女儿仁和县主也没顾得上生母的感受。她已经被这场巨大的惊喜砸晕了头,还在婆婆的劝说与陪伴下,难得地跑去燕王府,给燕王妃这位婶娘请了安,双方友好地坐在一起喝茶品点心,聊了聊先人往事。仁和县主最终是眼泪汪汪地离开的,遇上别人,也说婶娘对她很关心,她以前真是对婶娘误会太多了,云云。

据说徐夫人又一次摔坏了茶具,还把女儿女婿召到家里训诫。只是这一回,哪怕是她的亲生女儿,也不再听从她的指令了。

(本章完)

第486章 次日第1251章 回门第3章 身世第1028章 后路第712章 烦躁第1326章 忧心第299章 问候第602章 好处第1016章 猜测第1518章 善意第366章 试探第1233章 安利第644章 说服第899章 心思第789章 送信第706章 忽悠第572章 葬送第1236章 新房第1437章 质问第817章 邀请第634章 打趣第988章 内情第848章 家宴第1183章 出嫁(上)第417章 薛家第1483章 问案第11章 无耻第1177章 嫌疑人第62章 痒处第1083章 催促第1430章 古怪第1596章 当年第81章 传闻第507章 反应第162章 怨恨第1035章 为难第673章 到达第95章 猜测第706章 忽悠第1187章 宴罢第881章 烦恼第751章 过往第1074章 提醒第307章 太宗第489章 闲言第608章 提议第48章 提醒第1251章 回门第1221章 心路第347章 探听第329章 新闻第1466章 对质第953章 传信第778章 告状第978章 相送第503章 拜访第214章 友人第1181章 保证第842章 新幕第1227章 辞别第1227章 辞别第205章 提醒第48章 提醒第990章 说书第1078章 长大第1183章 出嫁(上)第1390章 用意第1486章 离开第236章 书信第103章 相对第1299章 犯愁第1304章 病因第1289章 请求第1350章 宵夜第1266章 败走第534章 自救第1273章 人选第1575章 改建第1587章 请求第126章 提醒第794章 钓鱼第1465章 内讧第53章 不巧第332章 磨牙第441章 可疑第226章 说服第1431章 偷听第1084章 怀疑第1478章 自察第46章 探监(下)第319章 察觉第1593章 嫉妒第1028章 后路第1301章 送行第1100章 安排第1555章 私心第543章 消息第1511章 套路第843章 奖励
第486章 次日第1251章 回门第3章 身世第1028章 后路第712章 烦躁第1326章 忧心第299章 问候第602章 好处第1016章 猜测第1518章 善意第366章 试探第1233章 安利第644章 说服第899章 心思第789章 送信第706章 忽悠第572章 葬送第1236章 新房第1437章 质问第817章 邀请第634章 打趣第988章 内情第848章 家宴第1183章 出嫁(上)第417章 薛家第1483章 问案第11章 无耻第1177章 嫌疑人第62章 痒处第1083章 催促第1430章 古怪第1596章 当年第81章 传闻第507章 反应第162章 怨恨第1035章 为难第673章 到达第95章 猜测第706章 忽悠第1187章 宴罢第881章 烦恼第751章 过往第1074章 提醒第307章 太宗第489章 闲言第608章 提议第48章 提醒第1251章 回门第1221章 心路第347章 探听第329章 新闻第1466章 对质第953章 传信第778章 告状第978章 相送第503章 拜访第214章 友人第1181章 保证第842章 新幕第1227章 辞别第1227章 辞别第205章 提醒第48章 提醒第990章 说书第1078章 长大第1183章 出嫁(上)第1390章 用意第1486章 离开第236章 书信第103章 相对第1299章 犯愁第1304章 病因第1289章 请求第1350章 宵夜第1266章 败走第534章 自救第1273章 人选第1575章 改建第1587章 请求第126章 提醒第794章 钓鱼第1465章 内讧第53章 不巧第332章 磨牙第441章 可疑第226章 说服第1431章 偷听第1084章 怀疑第1478章 自察第46章 探监(下)第319章 察觉第1593章 嫉妒第1028章 后路第1301章 送行第1100章 安排第1555章 私心第543章 消息第1511章 套路第843章 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