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0章 君臣

第1650章 君臣

干清宫正殿中,只有新君朱晟与高阁老二人。

前者站在龙椅前的玉阶之下,与后者平地而立,看起来不象是高高在上的君主在俯视他的臣属,但依然带着隐隐的威仪。同时他面上又露出了微笑,目光平和,仿佛是位脾气很好的君主,如温润君子般和气,任谁见了都无法生出与他敌对的念头来。

最起码此时此刻的高阁老,就没办法再用从前的目光看待这位新君了。他很想告诉自己,这位新君用了见不得光的手段算计大行皇帝,把皇位骗到了手。这种做法理应被他这个忠臣所唾弃。然而他在新君面前,还是不由自主地弯下了腰,躬身行了礼,口中老老实实地称呼一声“圣上”。

尽管他刚行过礼,心里就立时觉得自己输了,原本十足的底气都消散了大半。

朱晟平静地免了高阁老的礼,也不与他啰嗦,直接开门见山地问:“太子告诉朕,你一直想要求见朕,似乎有话要说。如今你见到朕了,有什么话就说吧。”

高阁老怔了怔,有些意外地看了朱晟一眼,犹豫了一下,才道:“圣上……对大行皇帝的遗旨是怎么想的呢?”

“朕还能怎么想?”朱晟笑了笑,“皇兄留下了旨意,朕照着做就是了。虽说不太容易,但朕好歹是有年纪的人了,也算是经过世事历练,总比小孩子见多识广些,即使遇到为难之事,也能想办法去应对。”

高阁老盯着朱晟的双眼:“圣上觉得自己比太子殿下更适合坐在这个位置上么?”

朱晟的表情仍旧很平静:“太子年轻稚嫩,本该再多学习几年,才开始参与朝政的。无奈大行皇帝去得早,才把朕临时召来坐在这个位子上,替太子守几年江山。太子需要多多历练,等过得几年,他学会的东西多了,可以独当一面时,朕才能真正放心呢。”

高阁老笑了一笑:“圣上对此事觉得意外么?难道这不是您早就预料到的事?”

朱晟淡淡地说:“除了大行皇帝,以及负责起草传位诏书的翰林,世上又有谁会知晓大行皇帝会做出这样令人惊讶的决定呢?朕当时也吓了一跳。只是大行皇帝如此信任朕,将这等重责大任交托到朕的手中,朕自然不能辜负了他。”

“消息虽然不能确定是真是假,但空穴来风,未必无因。”高阁老冷静地道,“况且臣也有自己的人脉,多少能断定这些消息都是实情。眼看着大行皇帝对圣上盲目信任,要让圣上为储君摄政,而圣上手握大权之后,就要兴刀兵,如此对社稷百姓有害之举,臣又怎能坐视不理呢?!”

朱晟淡淡地说:“这一条消息是假的。朕虽然有心要彻底断了北方敌国的国运,但还不至于鲁莽到倾一国之力去跟他们硬碰硬。自打他们的大将军王被俘,北国便陷入了内乱之中。不必大明插手,他们也会把自己折腾得伤筋动骨了。朕早有安排,让他们更乱一些,乱的时间更长一点,不仅仅是伤筋动骨而已,要他们元气大损,从此再也振作不起来,无法再对大明造成威胁。而这种事……虽说费时费力费银子,但还用不上举国之力,光是燕王府的人手就足够了。”

朱晟挑了挑眉:“这话可就没道理了。高相,朕以为你被大行皇帝骂了一顿之后,理应知道自己的想法与行为有多荒唐了才是。没想到你到这时候还不知悔改。当年你与承恩侯府走得近,时常与承恩侯兄弟合谋,克扣北方军费军资,一心与燕王府为难。那是因为朕曾经与废后曹氏有旧怨之故。怎么?高相与曹家厮混的时间长了,也因为曹氏的私怨,就与朕结了仇不成?可曹氏是因为杀了朕的未婚妻,又企图将亲妹嫁给朕为王妃,却为朕所拒绝,方才记恨于朕。高相又是为了什么呢?”

朱晟没有回答,只说:“此事乃是机密。高相心里有数就好,可别再告诉第三个人。倘若消息走漏,朕就要怀疑,你这位内阁首辅是否与敌国勾连了。”

朱晟挑起了一边眉毛,轻轻笑了笑:“朕不管你是从哪里听说的这些消息……可这又算得上是什么证据?你就凭着这些不知真假的消息,指控朕这个于国有功的亲王图谋不轨,挑拨皇室手足亲情,你真的觉得自己的做法没有问题?”

高阁老不想去理会前燕王现新君跟曹家那位废后的恩怨情仇,他关注的才不是这种小鸡肚肠的东西:“圣上何必顾左右而言他?!把大行皇帝当年矫诏一事告诉臣的,难道不是您么?!让臣知道您擅自调动宫中守备,把西宫内外所有禁卫都换成了燕王府亲卫的,不也是您么?!还有圣上打算趁着北国内乱之际,一口气举倾国之力反攻灭敌的计划,不也是您透露给臣知晓的么?!您甚至还让臣知道了大行皇帝私通您未婚妻的丑闻!若不是知道您与大行皇帝兄弟不和,早有嫌隙,而您又可能会做出危害江山社稷、动摇国本之事,臣还不至于把一位于国有功的亲王殿下视作谋逆,一心要在大行皇帝面前揭穿你了!”

高阁老不想听新君再说这些套话了,索性说得直白一些:“臣以为圣上对此早有预谋了,见事情如您所想的那样进行,应该没什么好惊讶的吧?”

高阁老忽然听明白了新君的言下之意,不由得露出了愕然之色:“圣上的意思是……用间?!”

高阁老立时板起了脸:“圣上慎言!臣对大明忠心耿耿,怎会做出这等数典忘祖之事?!”

虽然气愤于新君对自己的怀疑,但高阁老一想到自己最担心的事不会发生,整个人就放松了许多,看向新君朱晟的目光,也不象先前那么戒备与警惕了。

他低下了头:“是臣误会了圣上。”但他又马上抬起了头,“其实圣上也在利用臣吧?您让臣对那些假消息信以为真,一心在大行皇帝面前揭破您的罪行,不料却反而犯了大行皇帝的忌讳,令大行皇帝对内阁起了猜疑之心。因此……才会有圣上继位之事。若不是臣在大行皇帝面前行事失了分寸,您顶多也不过是替储君摄政罢了,绝不会有登临九五的机会。臣说得对不对?!”

朱晟淡淡地看着高阁老,没有说话。

(本章完)

第410章 绊脚第454章 攻势第1048章 怀疑第1554章 担忧第664章 盘算第955章 夜访第1378章 迟归第696章 障碍第96章 心迹第1470章 栽赃第320章 老实第495章 邀约第581章 慈母第858章 遮掩第1434章 警告第1287章 热闹第440章 密信第422章 咸鱼第545章 献计第410章 绊脚第447章 相邀第187章 决心第937章 推论第499章 薛家第287章 玻璃第1409章 准话第791章 担忧第718章 抵达第1673章 原委第490章 严防第1402章 打听第1392章 尴尬第529章 借人第222章 细节第641章 渠道第1055章 投靠第989章 建议第301章 旧窑第827章 欢喜第492章 开解第169章 反驳第1482章 落网第1532章 插曲第882章 透露第630章 火力第759章 推测第551章 禁闭第1043章 遗言第1358章 吐露第168章 打探第1408章 困惑第683章 嫡庶第1502章 保密第1388章 路遇第1153章 上门第778章 告状第519章 宾主第1477章 争持第820章 商量第242章 法事第1248章 细问第882章 透露第397章 典故第1228章 亲迎第92章 递话第112章 不搬第1436章 训斥第480章 马车第1428章 成果第616章 来人第431章 会友第1605章 对话第374章 欲来第782章 嫌弃第1163章 体贴第932章 招新第1043章 遗言第623章 告诫第986章 吃瓜第1526章 不甘第756章 不安第760章 朋友第506章 背锅第883章 天定第1575章 改建第811章 父子第1587章 请求第1254章 非常人第1162章 商讨第769章 方案第260章 怼人第208章 夭蛾子第25章 生怨第1049章 亲笔信第919章 上门第1397章 询问第1417章 挑拨第532章 水深第1345章 不安第1330章 技艺
第410章 绊脚第454章 攻势第1048章 怀疑第1554章 担忧第664章 盘算第955章 夜访第1378章 迟归第696章 障碍第96章 心迹第1470章 栽赃第320章 老实第495章 邀约第581章 慈母第858章 遮掩第1434章 警告第1287章 热闹第440章 密信第422章 咸鱼第545章 献计第410章 绊脚第447章 相邀第187章 决心第937章 推论第499章 薛家第287章 玻璃第1409章 准话第791章 担忧第718章 抵达第1673章 原委第490章 严防第1402章 打听第1392章 尴尬第529章 借人第222章 细节第641章 渠道第1055章 投靠第989章 建议第301章 旧窑第827章 欢喜第492章 开解第169章 反驳第1482章 落网第1532章 插曲第882章 透露第630章 火力第759章 推测第551章 禁闭第1043章 遗言第1358章 吐露第168章 打探第1408章 困惑第683章 嫡庶第1502章 保密第1388章 路遇第1153章 上门第778章 告状第519章 宾主第1477章 争持第820章 商量第242章 法事第1248章 细问第882章 透露第397章 典故第1228章 亲迎第92章 递话第112章 不搬第1436章 训斥第480章 马车第1428章 成果第616章 来人第431章 会友第1605章 对话第374章 欲来第782章 嫌弃第1163章 体贴第932章 招新第1043章 遗言第623章 告诫第986章 吃瓜第1526章 不甘第756章 不安第760章 朋友第506章 背锅第883章 天定第1575章 改建第811章 父子第1587章 请求第1254章 非常人第1162章 商讨第769章 方案第260章 怼人第208章 夭蛾子第25章 生怨第1049章 亲笔信第919章 上门第1397章 询问第1417章 挑拨第532章 水深第1345章 不安第1330章 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