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四章 纵横千里

飞鹏001返厂检修了3天时间,然后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测试。

而在这三天时间里面,那艘澳洲铁矿运输船,将那一段监控画面,和航行记录发到了油管上面。

顿时引发不少关注。

[里海怪物复活了?]——曼哈顿博士

[好酷!]——朋克布鲁斯

[这东西只能在近海跑一跑,又不能进行远洋航行,垃圾一个。]——双枪牛仔

[@双枪牛仔,红脖子的傲慢和无知,在你身上体现得非常完美,只能近海使用又如何?这种东西是可以用在大规模抢滩登陆上的。]——西点小学生

[感觉可以威慑周边地区,如果装备10艘,应该可以快速跨海投送不少兵力,就不知道具体的运载量是多少?]——黑格尔的眼睛

[我们也应该研究这种技术。]——万能牛屎

[@万能牛屎,你们有恒河水和牛屎就好了๑乛v乛๑,还需要什么地效飞行器?]——高达永不言败

[@高达永不言败,你们有核废水和金粒餐就好了(╬‾᷅皿‾᷄╬),西方人养的狗!]——万能牛屎

[首尔距离对方就几百公里,一个小时400公里的速度,瞬间安全感都没有了!]——思密达宇宙

[害怕什么,你们还有爸爸。]——猛犸象牙

[科普一下,地效飞行器根本不实用,四级海况就很难航行了,没有必要太担心。]——哥谭市好市民

[@哥谭市好市民,事物的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别忘了他们创造了多少奇迹,说不定对方已经解决了高海况航行的难题。]——油纸包里的井盖

[好像挺厉害的东西,不过还是当做没看见吧!]——静观其变的牛

[巴黎永不陷落。]——白色布条

油管上全球各地的网民多在吃瓜,国内自然也收到了相关的情况。

很快大连造船厂就发公告,承认他们正在测试一种大型地效飞行器,原型机飞鹏001目前已经交付给飞鹏集团,用于海上快速货运。

同时大连造船厂还表示,希望媒体不要过度解读,这船就是纯粹的物流船,没有其他用途。

但是国内外的媒体,却直接吐槽起来,这艘飞鹏级运输船确实很“纯粹”,但是它运输的货物纯不纯粹,那就难说了。

根据大连造船厂公布的数据,飞鹏级地效运输船的干重是1361吨,满载3561吨,有效载荷2200吨;巡航速度400公里每小时、极限速度540公里每小时、低空飞行速度200~350公里每小时。

而巡航里程达到了5400~7500公里。

要知道一般的直升飞机,才150——350公里每小时,而且续航能力通常在1000公里以内。

船只运输量虽然庞大,速度太慢是一个硬伤。

不过在一系列数据中,最引人注目的数据,其实是抗5~6米海浪,和低空快速爬升能力。

这两个能力,让飞鹏级的适用区域,扩大了非常多,除了台风天气,其他情况下,只要海况没有太恶劣,飞鹏级都可以应用。

加上现在各种实时监控系统的辅助,高海况又不是密布整个海洋的,不像以前航海那样,难以预测天气和海流。

当返厂检测完成后,飞鹏001再次出现在大连港的泊位上。

这一次,反应过来的势力,已经将卫星瞄准这里,飞鹏001一出船坞,就被全程监控着。

第二次测试正式开始。

港口的特制泊位上,一条货运连接桥,和飞鹏001的尾部货舱连接在一起,方便货物上下。

上百名穿着外骨骼装甲的战士,操控着大型多足机甲(帝王蟹)、小型多足机甲(海蝎),这些都是登陆型的多足机甲。

重量达到22吨的帝王蟹机甲、5.3吨的海蝎机甲,可以在水深10米左右的海岸涉水抢滩。

其实在紧急情况下,飞鹏级是可以直接霸王硬上弓的,通过快速爬升能力,跳过海岸线周边区域,飞入内陆地区。

而着陆情况,飞鹏级可以垂直降落在平地上,比如高速公路、铁路、农田、草原、沼泽地,都可以直接降落,然后垂直重新起飞。

飞鹏级的垂直降落和垂直起飞能力,来源于底部的喷气系统,以及可以调整喷射方向的火箭发动机。

在战士们的操控下,20台帝王蟹、80台海蝎,还有20辆装甲车,以及600吨物资,还有200套外骨骼装甲,加上53名战士,一起搭乘了飞鹏001。

这个过程,有不少路过的渔民和民众,都看到了穿着外骨骼装甲的战士,以及披着迷彩帆布的多足机甲。

港口管理人员只是让吃瓜群众不要靠近,并没有阻止他们拍照,很快照片和视频就在网上疯传起来。

反正燧人系是债多不愁还,他们和米国那边早就撕破脸皮了,就直接光明正大运了,对方也奈何不了燧人系。

飞鹏001缓缓启动发动机,向外海方向行驶过去。

这一次测试,是直接从大连港,前往3090公里之外的三亚,穿过黄海、东海、大员海峡、南海。

来到大连港外海后,蒙洛川将速度提上来,达到了400公里每小时的巡航速度。

在驾驶舱内,几名穿着海蓝色迷彩服的大校,同样观看着操作,又时不时小声的讨论着。

来到威海外海。

蒙洛川拿起对讲机喊道:“注意,注意,即将进入爬升飞行。”

所有人都固定好安全带。

随即蒙洛川和副船长,提升发动机输出功率和控制飞行姿势,直接从威海外海起飞,向内陆飞行过去。

此时飞鹏001的飞行高度为1200米,能耗迅速攀升着,速度为240公里每小时。

横跨威海的陆地,经过65公里的陆地,然后在另一侧的五垒岛湾附近降落。

而通过卫星监控着飞鹏001的各个势力,看得目瞪口呆,这简直是刷新了他们的认知。

而降低高度后,蒙洛川就地效飞行速度提升到极限的540公里每小时,向南高速冲刺着。

两个小时后,飞鹏001经过长江口,速度随即下降为400公里每小时。

又经过五个小时的巡航,穿越大员海峡、路过澎湖列岛,出现珠江口外海。

最后一段航程,用了一个半小时,成功抵达了三亚外海。

全程用了9小时24分钟,中途还进行了大距离飞越陆地,在船只密集的长江口、珠江口,进行规避跳跃。

如果没有其他测试项目,飞鹏001从大连到三亚,只需要7.5小时左右。

这个速度快得吓人,而且中途穿越了不少4~6级海浪区,还有船只密集的航行区,都没有出现什么大问题。

显然飞鹏级的成熟度,已经可以投入实际应用了。

这个情况,让之前有些不以为然的人,都被打脸了。

这种庞大的运输量,以及飞快的速度,带来的影响,就是周围各个地区,都瑟瑟发抖起来。

第七百一十章 雪球(七)第六百一十九章 月球救援第三百七十八章 舔狗养成第二百三十二章 问题多多第二百二十五章 轰然倒塌第六十五章 授权合作第二百五十四章 再次会面第四百零七章 样板房第一百六十四章 闪退门第二百二十二章 专利流氓第四百三十九章 新品与挖矿第六十一章 各项安排第一百四十七章 开业典礼第七十二章 行业震动第四百一十二章 怪物第四百四十九章 行动第一百一十九章 冷链第二百七十二章 零敲碎打第一百六十八章 崛起第六百二十七章 贸易第三百七十二章 财产纠纷第二百四十章 新贵屿(四)第六百一十八章 “救援”第六百二十九章 选择第三百九十一章 背后的交锋第一百二十章 国际粮商第三十章 燃气推广第二百二十四章 崩溃边缘第六百三十八章 疑云第二百七十四章 降解第三百一十五章 树和水第一百六十七章 配股和分红第二十一章 平凡的人第五百二十六章 时代之船第三百七十三章 大幕渐开第六百五十一章 曝光第二百九十三章 到货第四百五十章 玛尔斯第四百六十一章 交通与小区第六百九十一章 应对(三)第一百四十三章 期货第三百四十三章 隐藏彩蛋第五百七十一章 42.8℃第六百二十八章 拉加线第六百三十一章 雪域列车第二十七章 催化剂第五十八章 战略转型第一百六十八章 崛起第六百二十九章 选择第六百零一章 天门号第七百四十五章 地下深处第四百七十四章 激荡的时代第六百零九章 东游记(二)第二百三十一章 芯片进度第二百九十六章 此消彼长第四百一十一章 两个实验第三百八十七章 所谓合作第七十六章 制定规则第三百六十九章 新工艺第一百四十一章 反应各异第二百七十三章 微粒第四百三十三章 激光干扰第一百八十四章 新能源与新模式第一百三十五章 内部整顿第二百九十三章 到货第二百一十七章 精准打击第二百五十八章 磷钾风云第五百九十章 月球(一)第二百二十四章 崩溃边缘第七百五十章 战略转变第一百五十六章 生态与样机第七百七十四章 冰球第八十七章 纺织第四百五十七章 辞旧迎新第六百六十一章 功能模拟第七百七十六章 意外和意外第一百三十八章 塞北行第四百八十八章 新装备第八十二章 萍水相逢第二百八十六章 反响第七百六十一章 碳与金第六百四十六章 推测第四百一十三章 惊爆眼球第二百二十三章 让子弹飞第三百九十八章 物流与安全第一百三十一章 性价比第三百六十六章 卡脖子第四百四十章 贯通第四百九十三章 船中闲聊第五百九十八章 月球(九)第五百一十八章 结果第三百一十七章 潘多拉魔盒第七百六十四章 马太效应第五十七章 城市蜕变第三百八十一章 奶酪与油第二百五十四章 再次会面第四百三十章 虚拟会议第二百七十四章 降解第四十七章 接踵而至
第七百一十章 雪球(七)第六百一十九章 月球救援第三百七十八章 舔狗养成第二百三十二章 问题多多第二百二十五章 轰然倒塌第六十五章 授权合作第二百五十四章 再次会面第四百零七章 样板房第一百六十四章 闪退门第二百二十二章 专利流氓第四百三十九章 新品与挖矿第六十一章 各项安排第一百四十七章 开业典礼第七十二章 行业震动第四百一十二章 怪物第四百四十九章 行动第一百一十九章 冷链第二百七十二章 零敲碎打第一百六十八章 崛起第六百二十七章 贸易第三百七十二章 财产纠纷第二百四十章 新贵屿(四)第六百一十八章 “救援”第六百二十九章 选择第三百九十一章 背后的交锋第一百二十章 国际粮商第三十章 燃气推广第二百二十四章 崩溃边缘第六百三十八章 疑云第二百七十四章 降解第三百一十五章 树和水第一百六十七章 配股和分红第二十一章 平凡的人第五百二十六章 时代之船第三百七十三章 大幕渐开第六百五十一章 曝光第二百九十三章 到货第四百五十章 玛尔斯第四百六十一章 交通与小区第六百九十一章 应对(三)第一百四十三章 期货第三百四十三章 隐藏彩蛋第五百七十一章 42.8℃第六百二十八章 拉加线第六百三十一章 雪域列车第二十七章 催化剂第五十八章 战略转型第一百六十八章 崛起第六百二十九章 选择第六百零一章 天门号第七百四十五章 地下深处第四百七十四章 激荡的时代第六百零九章 东游记(二)第二百三十一章 芯片进度第二百九十六章 此消彼长第四百一十一章 两个实验第三百八十七章 所谓合作第七十六章 制定规则第三百六十九章 新工艺第一百四十一章 反应各异第二百七十三章 微粒第四百三十三章 激光干扰第一百八十四章 新能源与新模式第一百三十五章 内部整顿第二百九十三章 到货第二百一十七章 精准打击第二百五十八章 磷钾风云第五百九十章 月球(一)第二百二十四章 崩溃边缘第七百五十章 战略转变第一百五十六章 生态与样机第七百七十四章 冰球第八十七章 纺织第四百五十七章 辞旧迎新第六百六十一章 功能模拟第七百七十六章 意外和意外第一百三十八章 塞北行第四百八十八章 新装备第八十二章 萍水相逢第二百八十六章 反响第七百六十一章 碳与金第六百四十六章 推测第四百一十三章 惊爆眼球第二百二十三章 让子弹飞第三百九十八章 物流与安全第一百三十一章 性价比第三百六十六章 卡脖子第四百四十章 贯通第四百九十三章 船中闲聊第五百九十八章 月球(九)第五百一十八章 结果第三百一十七章 潘多拉魔盒第七百六十四章 马太效应第五十七章 城市蜕变第三百八十一章 奶酪与油第二百五十四章 再次会面第四百三十章 虚拟会议第二百七十四章 降解第四十七章 接踵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