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二章 新农村(三)

看着不远处野草丛生的破旧山村,众人走上水泥路,向山村走过去。

赵铁柱笑着说道:“这里是谷潭村,我以前还路过几次。”

山村里静悄悄的,除了虫鸣鸟叫和溪流声,便是众人的脚步声,房子里面的塑料制品、金属制品,已经被迁移工作组统一回收了。

在迁移工作中,集中清理人造物中的塑料制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比起可以被自然降解的其他人造物,塑料很难被完全降价。

因此迁移工作组在安排村民迁移中,塑料制品是一定要清理干净的,其他人造物品,只清理和回收有用的金属制品。

山村中,唯一一处保存比较好的建筑物,还是当年燧人系援助的小学教学楼,这是一栋新材料打造的一体化建筑。

这栋教学楼,也是巡逻队的临时落脚点之一。

和周围破破烂烂的老式建筑不一样,新材料打造的教学楼,尽管外墙攀附了不少爬山虎,但内部依旧完好无损。

如果按照新材料的设计寿命,这栋教学楼在2150年之前,仍然可以屹立不倒。

眼看时间快到中午,众人并没有急着去另一个镇,而是停留在这个废弃山村中。

虽然按照工作计划,他们是要做中午十二点之前,抵达另一个镇吃午饭然后休息一个下午返回新山镇。

但实际工作中,工作站的管理层因地制宜,调整为了一天工作,一天学习休息。

这也是为了保证巡逻工作,不会因为时间急促,而导致匆匆忙忙地走马观花。

赵铁柱掏出钥匙,打开了教学楼的大铁门里面并不是空荡荡的,而是有改造过的痕迹。

用岩石堆砌而成的座椅和桌子,还有一个石土灶台,还有一个石锅。

众人卸下外骨骼,开始就地修整,然后按照队伍的日常预案,各自分工做事情。

赵铁柱和另一个护林员准备做午饭,而白豪则在学校的小操场中,展开一个卫星信号接收器。

卫星信号接收器的三脚架自平衡完成,然后上侧如同小热水瓶的部分,仿佛一朵花那样展开,这是卫星锅。

卫星锅上有自动信号寻找装置,可以准确找到外太空的通信卫星方位,实现稳定的通信。

仅仅用了二十多秒,卫星通信连接成功,他们可以用上每秒3~6MB的网络信号。

而两名森林警察也没有闲着,他们利用午休时间,操控着侦察飞艇,对周围的地面情况,进行一次详细的侦察。

在做饭的赵铁柱,显得轻车熟路,在土灶里点燃柴火,石锅倒入溪水煮开水后,直接将速食料理包扔进锅里加热即可。

至于吃野外的动植物,这种行为在巡逻队的日常巡逻中,并不建议这样做,因为野外的野生动植物,存在一定的未知风险。

更何况他们携带的料理包,可不是以前那种低成本的劣质品,而是丰民农业精心制造的精品料理包。

不仅仅食材用料非常好,料理包的包装袋,也是特别研制的安全材料,可以保证中高温加热过程中,不会释放出有害物质。

而且料理包的种类非常丰富,一共有175个餐品。

其实这种料理包,也是供应宇航员长期食用的,味道、用料、安全和营养都有非常严格的要求。

而这种料理包的成本虽然高一些,但国内却供应得起,毕竟现在国内的矿物和能源都完全可以自给自足,随着可控核聚变技术的逐步投入使用,必然带来新一轮的工业成本下降。

因此只要成本合理,就算是价格高一些,也是可以接受的。

像这种优质料理包,对于野外执勤的工作人员而言,一经推出,就大受欢迎。

在加热料理包的过程中。

隔壁临时休息室内,一个堵塞在小窗口的石头,被护林员搬开,然后塞入一个A3纸大小的板子,板子连接到外骨骼的核衰变电池上。

源源不断的电能供应给板子,这个板子是高效热电制冷板,可以迅速制冷。

不到十分钟,休息室内就凉飕飕的。

没一会,赵铁柱喊道:“吃饭了,大家过来拿料理包。”

餐具也是队伍自带的,白豪挑了一份自己喜欢的料理包,撕开料理包倒入不锈钢餐盒里面,是滚烫的鱼香肉丝盖饭,里面还加了一个卤鸡蛋和一个鸡中翅。

走休息室的大石桌,他坐下来便开吃。

其他人也陆续拿着不锈钢餐盒,大家围在桌旁,一边吃饭,一边聊天。

“现在日子好了,以前在山里面工作,想吃一口热饭不容易,就更别提吹空调和上网了。”森林警察的老队员感慨万千。

赵铁柱点了点头:“是呀!我以前上山采蘑菇,中午就吃饼干或者馒头。”

扒了几口饭,白豪突然说道:“对了,天竺的那件事,你们听说了没有?”

“天竺?阿萨姆邦叛乱?”另一个护林员开口说道。

白豪点了点头:“听说事情闹得非常大,老仙差点在他们本土种蘑菇了。”

“真的假的?”赵铁柱非常惊讶。

老森林警察也点了点头:“是真的,不过他们的蘑菇中途被拦截下来了,现在他们内部乱成一锅粥。”

“拦截下来?阿萨姆邦有这个本事?”

白豪似笑非笑的回道:“阿萨姆没有,别人有呀!”

“……”

众人都是明了,显然知道是谁出手拦截了。

天竺的内乱,其实在意料之中。

因为他们的经济崩溃了,而且崩溃得仿佛雪崩一般,尽管之前诺亚会有意扶持天竺,作为自己在亚洲的盟友,奈何阿三是一个脑回路神奇的地方。

由于大中华压制了产业转移的方向,目前国内并没有大规模向国外进行产业转移,就算是有一小部分转移出去,也主要是东南亚地区。

拿不到的产业转移,就无法充分发挥人口红利。

而更加可怕的事情,是全球的经济问题,从2008年开始的次贷危机,紧接着是欧债危机,然后是矿物危机、能源大战、米元信用危机。

一连串的经济问题下,诺亚会被打得屁滚尿流的龟缩回去美洲,而被殃及池鱼的西洲联盟,同样陷入了经济混乱中。

而大中华区虽然非常坚挺,而且呈现出蒸蒸日上的局面,但大中华蒸蒸日上,对于天竺可没有什么利好。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大中华区和天竺属于竞争关系,按照经济发展规律,应该是天竺继承大中华的低端产业,然后利用人口红利,在经济上逐步追赶大中华。

奈何这个进程被打断了,导致天竺无法获得足够的产业,没有发挥出人口红利的优势。

如果没有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他们倒是没有什么问题,可惜现在西方世界都自顾不暇了,哪里会理睬天竺的死活。

第三百八十章 巨大潜力第七百零五章 雪球(二)第六百三十章 渐冷的现实第二百二十二章 专利流氓第三十六章 六锥球氧第二百一十六章 万亿威慑第七百六十四章 马太效应第一百一十三章 碳中和第四百三十一章 抽丝剥茧第一百九十四章 破镜第七百三十章 开端(一)第二百七十五章 浪费第六百二十四章 前沿(三)第六百三十九章 脑庭第二百零八章 卫星城第四百八十八章 新装备第一百零八章 包装盒第四百七十六章 培训第五百五十三章 艰难的路第二百九十四章 增长第三百二十章 云防御第四百六十五章 植物与牙第四十一章 合作达成第二百六十二章 新春贺岁第五百四十一章 技术验证第五百九十二章 月球(三)第七百五十八章 建立第一百六十八章 崛起第三百一十六章 一支沙棘第二百六十章 此起彼伏第六百五十七章 扩大的规模第四百一十一章 两个实验第四百二十九章 特产品牌第二百六十七章 风口第五百三十七章 参差第三百二十四章 天宫第四百零七章 样板房第七百七十七章 坚冰之下第二百三十章 大而不倒第七百七十八章 次世代第四百八十八章 新装备第四十七章 接踵而至第六百五十章 棘手第六百四十二章 密道第四百八十二章 樱花凋零第六百八十七章 陨石(二)第二百七十章 减排3%第七百四十七章 原因第一百八十二章 北风厂第二十七章 催化剂第三百四十六章 储备与研报第五十八章 战略转型第七百三十五章 造物(二)第五章 仍是少年第五百二十章 双管齐下第四百二十一章 南太平洋区第一百一十七章 支付第六百三十一章 雪域列车第七百一十章 雪球(七)第三百二十六章 影响第四百五十章 玛尔斯第六百五十一章 曝光第七百三十九章 建设(一)第四百零八章 人类的未来第七十八章 天水水务第五百六十四章 药品第一百五十一章 重启谈判第一百零八章 包装盒第七百三十八章 应对第四百零三章 雨林中第一百六十五章 余波与整合第七百六十章 陆续抵达第八十五章 无可奈何第三百一十二章 擦肩而过第七十六章 制定规则第四百六十二章 技术与消息第六百四十二章 密道第六十五章 授权合作第一百七十四章 腊八密谈第一百一十九章 冷链第二百四十章 新贵屿(四)第七百四十五章 地下深处第二百三十九章 新贵屿(三)第三百二十五章 气候会议第五百六十八章 困难重重第三百四十六章 储备与研报第一百七十二章 废热第三百四十七章 远东冬雷第五百四十六章 奔月(三)第二百三十四章 孤岛第四百九十四章 异动第七百六十四章 马太效应第一百一十章 玻璃光盘第三百七十章 上市计划第三十章 燃气推广第六百六十四章 应对第六百六十六章 变化(二)第六百四十九章 蛰伏第九十一章 二代设备
第三百八十章 巨大潜力第七百零五章 雪球(二)第六百三十章 渐冷的现实第二百二十二章 专利流氓第三十六章 六锥球氧第二百一十六章 万亿威慑第七百六十四章 马太效应第一百一十三章 碳中和第四百三十一章 抽丝剥茧第一百九十四章 破镜第七百三十章 开端(一)第二百七十五章 浪费第六百二十四章 前沿(三)第六百三十九章 脑庭第二百零八章 卫星城第四百八十八章 新装备第一百零八章 包装盒第四百七十六章 培训第五百五十三章 艰难的路第二百九十四章 增长第三百二十章 云防御第四百六十五章 植物与牙第四十一章 合作达成第二百六十二章 新春贺岁第五百四十一章 技术验证第五百九十二章 月球(三)第七百五十八章 建立第一百六十八章 崛起第三百一十六章 一支沙棘第二百六十章 此起彼伏第六百五十七章 扩大的规模第四百一十一章 两个实验第四百二十九章 特产品牌第二百六十七章 风口第五百三十七章 参差第三百二十四章 天宫第四百零七章 样板房第七百七十七章 坚冰之下第二百三十章 大而不倒第七百七十八章 次世代第四百八十八章 新装备第四十七章 接踵而至第六百五十章 棘手第六百四十二章 密道第四百八十二章 樱花凋零第六百八十七章 陨石(二)第二百七十章 减排3%第七百四十七章 原因第一百八十二章 北风厂第二十七章 催化剂第三百四十六章 储备与研报第五十八章 战略转型第七百三十五章 造物(二)第五章 仍是少年第五百二十章 双管齐下第四百二十一章 南太平洋区第一百一十七章 支付第六百三十一章 雪域列车第七百一十章 雪球(七)第三百二十六章 影响第四百五十章 玛尔斯第六百五十一章 曝光第七百三十九章 建设(一)第四百零八章 人类的未来第七十八章 天水水务第五百六十四章 药品第一百五十一章 重启谈判第一百零八章 包装盒第七百三十八章 应对第四百零三章 雨林中第一百六十五章 余波与整合第七百六十章 陆续抵达第八十五章 无可奈何第三百一十二章 擦肩而过第七十六章 制定规则第四百六十二章 技术与消息第六百四十二章 密道第六十五章 授权合作第一百七十四章 腊八密谈第一百一十九章 冷链第二百四十章 新贵屿(四)第七百四十五章 地下深处第二百三十九章 新贵屿(三)第三百二十五章 气候会议第五百六十八章 困难重重第三百四十六章 储备与研报第一百七十二章 废热第三百四十七章 远东冬雷第五百四十六章 奔月(三)第二百三十四章 孤岛第四百九十四章 异动第七百六十四章 马太效应第一百一十章 玻璃光盘第三百七十章 上市计划第三十章 燃气推广第六百六十四章 应对第六百六十六章 变化(二)第六百四十九章 蛰伏第九十一章 二代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