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三章 1.5代

纳木错核电站。

通过冷清的通道,由超级材料打造的建筑物,如果是居民楼或者商业建筑物,或许还会进行二次装修内饰。

但是类似于工业建筑物,特别是这种地下基地型的建筑物,基本都是保持初始状态的。

银灰色的墙壁,天花板也是一片洁白,恒温空调的出风口,吹着26摄氏度的风。

黄伟常对于这种建筑风格,那是异常的熟悉,尽可能减少二次装修的内饰,这是工业建筑的一贯风格。

核电站的经理艾严民,是一个古板又认真的人,他带着黄伟常一行人,来到核电站的总控室。

纳木错核电站试运行了两个多月,目前运行情况非常良好,该核电站一共布置了3套汤谷1.5型核聚变系统。

“……黄总,目前一号机、二号机运行正常,三号机正在进行最后安装。”艾严民指着总控室内的核电站平面图介绍道。

黄伟常瞄了一眼。

核电站平面图上,三套核聚变发电机组,并不是挤在一起的,而是相隔1.3公里,沿着山体呈现线列分布。

其中一号机、二号机是常用机组,三号机组是调峰和备用机组,单套核聚变发电机组的发电功率,是8000兆瓦。

黄伟常看完一些资料后,抬头问道:“听说改进后的机组,体积缩小了很多?”

艾严民点了点头:“是的,比起初代机组,体积缩小了大约24~27%左右,功率和效率都明显提升。”

评估一下功率,黄伟常又结合当前雪域区室内农业需要的电能。

三套核聚变发电机组的总功率是2.4万兆瓦,考虑到调峰和备用,平均功率应该在2万兆瓦左右。

年发电量可以达到1750亿千瓦时,也就相当于1.7座三峡水电站而已。

核聚变发电站的好处,在于经过不断技术改进后,采用了内循环水系统,蒸汽轮机一次性补充进去的淡水,可以循环利用很久。

平均每个月的补水率,大概在2.1~3.4%左右。

黄伟常又接着问道:“老艾,发电站的冷却水如何处理?”

“目前主要用于基地内部供暖,以及附近村镇的供暖,剩下的暂时释放到纳木错中。”艾严民接着补充道:

“距离基地大约5公里左右,就是纳木错室内农业工厂、淡水厂、盐厂,然后就是纳木错小镇,目前农业工厂还没有投入使用,投入使用后,冷却水就会供不应求。”

核电站产生冷却水,这是无法避免的事情。

因为根据热力学和能量守恒,核电站的热效率再高,也无法达到100%的热电转换。

哪怕有温差发电系统,可控核聚变的整体热效率,仍然处于75.1%的极限,想继续提升热效率,现阶段很难做到。

因此在发电过程中,会有一部分能量,以废热的形式排出,其中冷却水占据大头。

这些冷却水,虽然可以用温差发电模块,加上补热炉,进行二次废热回收。

但是这种设计,工程师们却选择了放弃,因为这套废热二次发电系统,产生的经济效益,要回收设备成本,可能需要几十年,而且可以提升的效率最多1~2%,性价比实在是太低了。

本身就经过一次废热发电,这些冷却水的热量已经很难再次直接利用温差发电,必须补热增温,才可以达到二次发电的温度标准。

而补热必然要从外部系统加入,这样做会导致系统臃肿化。

至于将冷却水循环到蒸汽轮机中,这种做法是得不偿失的,因为较高温度的饱和蒸汽,是不允许进入蒸汽轮机中的,这不仅不能提升效率,反而会降低效率,甚至导致发电波动。

与其吃力不讨好的搞废热二次发电,还不如直接将冷却水输送出去,给附近供暖。

黄伟常知道燧人系将核电站设置在这里的原因。

纳木错是一个高原咸水湖,也是本土第二大咸水湖,这里有淡水净化厂、湖盐厂,还有一大片湖滨平原,周围被高大的山脉环绕,是一片地广人稀的区域。

虽然纳木错看似地广人稀,但已经打通了念青唐古拉山—纳木错隧道,距离青藏铁路的枢纽城市——当雄城,才40公里左右。

有超级公路的支线在,两地的交通非常方便,开车差不多半个小时左右。

核电站输出的电力,纳木错一地肯定是无法消化的,另外还有淡水、食盐、化工原材料、建筑用盐(超级材料的填充剂),以及日后建成的农业工厂,将输出大量的粮食和蔬菜水果。

根据规划,雪域区和青海,将在2016~2021期间,建设6座可控核聚变发电站,将当地的核电站的年发电量提升到1.2万亿千瓦时。

如果以两地人口计算,这里的人均发电将达到一个惊人的地步。

两地人口加起来不到900万,到2021年前后,年总发电量将达到1.3万亿千瓦时(加其他的水电、太阳能和地热能),人均14.44万千瓦时。

这个数值公布出去,可以直接吓死人。

至于如此疯狂的上马核电站,会不会导致蓝星造成气候变化,科学院、工程院和燧人系科研部,进行过一次气候模拟。

可控核聚变核电站的出现,对蓝星气候的影响,暂时并不大,甚至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全球气候变冷。

很多人担心核聚变发电站会导致全球变暖,但这并不是短时间内,可以表现出来的。

毕竟从人类引爆第一颗核弹起,全世界就进行过几千次核爆实验,特别是老毛子的大伊万,一颗五千多万吨当量,还不如一次小地震释放出来的能量。

其实,蓝星生态环境中的热量,主要来自于太阳的恒星辐射能,以及地幔地核的核衰变地热能。

人类引爆核弹,或者核电站产生的热量,还没有大到媲美两者的程度。

至少在黄伟常的认知中,全球变冷这种大趋势,人类文明除非齐心协力,一起放火烧山、火电站开足马力,不然很难逆转大气候的转变。

奈何现在大家各扫门前雪,经济萎靡不振的北美西洲,工厂开工率还不足46%。

作为世界工厂的大中华,却由于技术革新,碳排放变得越来越少。

本来还有一个准世界工厂——天竺,也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变成一盘散沙。

至于其他地区,不是黄伟常看不起他们,而是他们确实没有资格,参与到这种世界级的问题上。

当然,如果西亚的一众油霸可痛下决心,将自己油田中的石油天然气,源源不断抽出来烧掉,或许可以缓解一下全球变冷的速度。

但西亚唯一的战略资源,就是石油天然气,让他们烧自己的油气资源,温暖全世界,还不如多倒吸几口凉气。

第二百零三章 电力问题第三百三十章 推广第四百二十五章 隐秘的战线第四百二十八章 水与鱼第一百三十八章 塞北行第六百五十七章 扩大的规模第二十九章 时光博客第四百三十八章 消息和目的第七百六十六章 技术倒逼第五百二十八章 卫星通信第五百三十章 发布会第一百五十一章 重启谈判第九十七章 电视剧第四百八十八章 新装备第五百二十五章 处理第三百六十七章 锁死第二十八章 如期而至第三百五十二章 能源交易第十二章 发展理念第七百零二章 进化(四)第六百一十二章 东游记(五)第五百二十二章 开发模式第五百七十五章 北上第五百二十四章 超低轨第四百一十七章 转变第二百一十七章 精准打击第六百六十三章 纷扰的世界第二百零二章 配套升级第六百一十二章 东游记(五)第五百一十八章 结果第七百二十三章 冬宫第四百四十二章 意见稿第二十一章 平凡的人第三百八十一章 奶酪与油第六百一十四章 着陆第七百二十四章 医疗支援第一百八十五章 中船第五百三十九章 重要性第五十八章 战略转型第四百七十四章 激荡的时代第七百二十六章 波澜(一)第三百章 隐藏的杀机第四百二十七章 清理和开拓第一百一十三章 碳中和第四十五章 无心栽柳第三百四十一章 直播第四百七十二章 超越未来第二百二十五章 轰然倒塌第六百零五章 反应第七百一十七章 角力第四百三十四章 东方超环第三百八十八章 猝不及防第五百五十五章 活化第六百零七章 革新第一百八十一章 德州发电厂第二百四十八章 稳定军心第七百二十五章 洪水第五百零一章 尾场加速第七百七十六章 意外和意外第六百六十五章 变化(一)第一百八十三章 提升第三百五十一章 激烈的升级第三百一十七章 潘多拉魔盒第五百八十四章 意外发现第二百一十八章 产业生态第六百五十一章 曝光第三百五十六章 连锁反应第六百九十九章 进化(二)第六章 巨额奖金第一百五十一章 重启谈判第一百七十六章 惊吓连连第五百六十八章 困难重重第六百三十八章 疑云第六百零七章 革新第七百二十二章 被遗忘的人第二百七十一章 反将一军第四百七十二章 超越未来第六百五十五章 深潜者第五百三十三章 试点第五十七章 城市蜕变第六十一章 各项安排第七百六十九章 竣工第六百一十三章 东游记(六)第二百八十八章 安全第三百三十六章 结合第七百零四章 雪球(一)第二百零九章 致命温度第五十三章 优良性能第六百五十五章 深潜者第四百九十七章 筋斗云第五百九十八章 月球(九)第七百三十九章 建设(一)第四百六十九章 当头一棒第七百五十七章 航行第八十四章 丰民农业第四十八章 燃料钝化第六百九十五章 漫游(四)第六百四十一章 不安第三百三十九章 预告第四百六十一章 交通与小区
第二百零三章 电力问题第三百三十章 推广第四百二十五章 隐秘的战线第四百二十八章 水与鱼第一百三十八章 塞北行第六百五十七章 扩大的规模第二十九章 时光博客第四百三十八章 消息和目的第七百六十六章 技术倒逼第五百二十八章 卫星通信第五百三十章 发布会第一百五十一章 重启谈判第九十七章 电视剧第四百八十八章 新装备第五百二十五章 处理第三百六十七章 锁死第二十八章 如期而至第三百五十二章 能源交易第十二章 发展理念第七百零二章 进化(四)第六百一十二章 东游记(五)第五百二十二章 开发模式第五百七十五章 北上第五百二十四章 超低轨第四百一十七章 转变第二百一十七章 精准打击第六百六十三章 纷扰的世界第二百零二章 配套升级第六百一十二章 东游记(五)第五百一十八章 结果第七百二十三章 冬宫第四百四十二章 意见稿第二十一章 平凡的人第三百八十一章 奶酪与油第六百一十四章 着陆第七百二十四章 医疗支援第一百八十五章 中船第五百三十九章 重要性第五十八章 战略转型第四百七十四章 激荡的时代第七百二十六章 波澜(一)第三百章 隐藏的杀机第四百二十七章 清理和开拓第一百一十三章 碳中和第四十五章 无心栽柳第三百四十一章 直播第四百七十二章 超越未来第二百二十五章 轰然倒塌第六百零五章 反应第七百一十七章 角力第四百三十四章 东方超环第三百八十八章 猝不及防第五百五十五章 活化第六百零七章 革新第一百八十一章 德州发电厂第二百四十八章 稳定军心第七百二十五章 洪水第五百零一章 尾场加速第七百七十六章 意外和意外第六百六十五章 变化(一)第一百八十三章 提升第三百五十一章 激烈的升级第三百一十七章 潘多拉魔盒第五百八十四章 意外发现第二百一十八章 产业生态第六百五十一章 曝光第三百五十六章 连锁反应第六百九十九章 进化(二)第六章 巨额奖金第一百五十一章 重启谈判第一百七十六章 惊吓连连第五百六十八章 困难重重第六百三十八章 疑云第六百零七章 革新第七百二十二章 被遗忘的人第二百七十一章 反将一军第四百七十二章 超越未来第六百五十五章 深潜者第五百三十三章 试点第五十七章 城市蜕变第六十一章 各项安排第七百六十九章 竣工第六百一十三章 东游记(六)第二百八十八章 安全第三百三十六章 结合第七百零四章 雪球(一)第二百零九章 致命温度第五十三章 优良性能第六百五十五章 深潜者第四百九十七章 筋斗云第五百九十八章 月球(九)第七百三十九章 建设(一)第四百六十九章 当头一棒第七百五十七章 航行第八十四章 丰民农业第四十八章 燃料钝化第六百九十五章 漫游(四)第六百四十一章 不安第三百三十九章 预告第四百六十一章 交通与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