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新鲜的大黄鱼

秋天的台湾北部海港基隆,在刚刚经历的一场大台风以后,就像用清水洗过的老宅子,昏暗的青色中透着一丝清凉。码头上一片紧张的气氛,新军的士兵把整个港口都包围了,个个荷枪实弹,港口外的海面上,几艘“海燕”级快艇也来回突突的跑着,不让一切船只进入港口。

在造船厂的一个封闭船坞里,一大群穿着白色短衫的水巡队员和十多个研究所的研究员正站在船坞里的码头上,看着眼前的一个黑色的大家伙小声谈论着。

这个黑色的大家伙像个躺倒的大鱼雷,足有几十米长,小半截浮在水面上,多半截都沉在水里。大鱼雷的中部靠前有个小炮楼突出,几米高的样子,炮楼顶上还站着几个人,不时的在炮楼里钻上钻下。

随着一声低沉轰鸣声,大鱼雷开始慢慢的离开了码头,在炮楼上的人的指引下,慢慢的开出了船坞的出口,从连着港口的水道里,向着港口驶去,一边走,一边慢慢的沉了下去,炮楼上的几个人也迅速钻进了炮楼不见了。

在距基隆港20海里的海面上,2条几千吨级的水泥船正被几条驳船拉着慢慢的行驶着。突然,内侧的一条水泥船突然浑身一抖,一朵白色的大水花从船的中部暴起,整条船跳了起来,又砸回水面,断成了两截,很快就沉入了水底。在沉船的漩涡外几百米处,海水突然翻腾了起来,一个黑色的大圆头猛的钻出了水面,等身体平衡稳定,小炮楼和躯干钻出一些人,冲着不远处的一条快艇欢呼跳跃着。

这是一次潜艇演习,通过几年的研制和无数次试验,基隆研究所和造船厂终于造出了第一条合格的柴电混合动力潜艇。这种潜艇采用基隆重工特制的高强度、高韧性、高屈服度的船用钢板作为耐压壳,双壳体,圆头鱼雷造型,横截面为椭圆,船体前部左右各一支平衡翼。船体总长45/36米,宽5/4米,吃水深度4米,排水量489/570,水面用2台6缸柴油发动机做动力,提供800马力,最高15节,续航5000海里,水下用2台电动机和蓄电池组做动力,提供650马力,最高16节,续航230海里。武器装备有前4后1的450MM鱼雷发射管,备弹5条;艇楼上2挺AK1-1D单管12MM重机枪;除了潜望镜外,还装备了水下通气管和长波电台。

这种被命名为“大黄鱼”级的潜艇将作为台湾海防的首要武器,同鱼雷快艇、水雷,共同看守台湾漫长的海岸线。

“不成,要加快建造速度。”刘芾看着手中的生产计划书,对管理船厂的美国经理说道。距离旅游手册上说的1895年日本占领台湾还有2年多点,按照基隆船厂5个船台的产量,每年最多能建造5艘成品和5艘半成品,何况还要建造“海燕”级鱼雷快艇。这个产量到时候肯定不能满足战争的需要,如果到时候因为缺几条潜艇而功亏一篑,刘芾自己都觉得冤枉。

“可是我们没有那么多保密船台,放到民用船台上建造又不符合您的保密要求。”美国工程师帮着经理解释道。他们也很为难,工人足够,技术人员也足够,可是没那么多船台啊。

“把民用船台也征用,另外再扩建船厂,边扩建边生产。民用的保密工作不用管,你们把潜艇分成几个部分建造,除了电台、动力装置、通气管和总装需要保密以外,其他的都可以放在民用船台上造,造完了拉回来一起总装,这样应该能快不少,但是我不光要快,我还要质量,质量一点都不能减,完成这个任务,你们在年底将拿到一分大礼,足够你们回美国买个小庄园的。”刘芾把后世一知半解的分段造船法和金元大棒都祭了出来,成不成就这一次了,有钱不花在刀刃上,留着会后悔的。

几位经理工程师满头大汗的拿着刘芾的建议回去从新统计,设计新生产流程去了,刘芾又马不停蹄的赶往机械厂和炼钢厂,去协调各种配套零件的钢材的产量问题,从现在开始,就是冲刺阶段了,前面忙活了好几年,最后一脚要是射歪了,那可就太冤了。

从1892年底,基隆港附近的所有土路公路小路铁路都被新军士兵接管了,任何没有佩戴新军指挥部发放的通行证的人,都将被拒绝进入和离开,稍有不从,就是抓捕和严格的审讯,不弄清楚来龙去脉,基本就是消失不见了。

这是刘芾下达的戒严令,从下令当日起,所有员工和外国技术人员都不得未经批准而离开港区,有特别需求的要经过新军指挥部特别批准。所有军港内除了水巡队的船只和来自美国的“海伦娜”航运公司的船外,不许任何船只进入,所有物资都转由淡水港下船,然后再通过公路运送进基隆。

水巡队增至1000人,改名为基隆水师,本来想叫台湾水师,但是原来的水师还在,容易混淆。预计2年内达到3000人的规模,分驻台湾的4个军港。几乎每天,都有基隆水师的船只满载着货物往返穿梭于台湾4个军港之间,全副武装的新军和各种车辆源源不断的进入了新建好的各个基地内。

台湾的近海,每天都有基隆水师的船只,以训练的名义,探测着各种水文资料,再记录下来,定期传回基隆的水师总部。

由于新军和水师都太年轻,没有合适的人选来担当主要领导职位,刘芾只能把一些比较出色的年轻军官和招募来的德国退役教官,都编成一个指挥系统,通称参谋部,内分水师和陆军两套班子,自己任参谋部长,负责统领全局。不过,为了低调更低调,新军对外通称刘铭传为一把手,老爹对于这种顶在前面当盾牌的角色,毫无怨言,坦然接受,还夸奖刘芾日渐成熟,可见天下父母心啊。

刘芾这边紧忙,刘铭传也没闲着,有几次拖着半身不遂的身体,由刘芾陪同,观看了新军和水师的实弹演习。见到新军完全不同于淮军的作战方式和明显先进不少的武器,尤其是观看了鱼雷快艇和潜艇的联合作战以后,信心大增,对于刘芾也更是信任,逐渐把台湾总兵万国本的淮军分批并入新军,合适者留用,不合适者刘芾发放高额遣散费,供其在台湾置家或回安徽老家。

万国本是刘铭传的安徽老乡,从打捻军开始就一直跟着刘铭传的铭字营。来台以后,一起打跑了法国人,继而担任了台湾总兵一职,虽然对于刘铭传架空自己的做法不太高兴,但是在刘铭传的说服工作下,还是比较配合,又是老乡又是顶头上司,不配合也得配合,更何况刘芾弄个那个新军明显比自己带的淮军厉害,自己帮着做点表面工作也不是很不甘。

第68章 绝密单位第36章 衰落的德国第128章 坏人出现了第82章 军火卖的是标准第13章 罗莎莉亚第7章 清朝的山寨工厂第3章 行踪泄露第28章 流感带来的繁荣第92章 杉杉健太第70章 罗斯福新政第14章 本土防御第5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34章 挑衅就是战争第15章 基隆级驱逐舰第38章 终于见到活人了第14章 装病第43章 投降第101章 重返巴勒斯坦第3章 第一山地旅第90章 集结第126章 礼查饭店第70章 外籍军团第97章 感恩节的礼物第100章 毒气弹第20章 长江750和东风牌第18章 秘密研究所第65章 深挖第75章 7、8、9三个省第48章 台湾空军第59章 反贪反黑(二)第7章 日本种植园第58章 “泼妇”第108章 新矿工第41章 空袭新加坡港(六)第23章 亲王乔治第48章 双管齐下第9章 晕倒第60章 英国人也忍了第148章 宁可错杀不能放过第101章 重返巴勒斯坦第25章 三路并进(三)第19章 职业经理人和汽车第12章 谈判和女友第97章 感恩节的礼物第150章 国家科研基地第46章 民国(二)第24章 冰箱第67章 联邦军队的进攻第76章 海军条约第50章 圣迭戈第155章 软硬都不吃第17章 工业基地第4章 复方新诺明第72章 西部大逃荒第5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68章 三个坏皮匠第12章 谈判和女友第95章 犹太人第25章 早上好东京第16章 打还是不打第54章 反击第47章 欢乐意大利第3章 宣战第20章 按兵不动第120章 罗德岛第17章 北欧乱第19章 装甲集群第32章 移民潮第6章 硝烟的味道第6章 再次谈判第50章 危机中的各国第34章 伏击改追击第21章 没事但可以挑事第121章 自由贸易港第78章 电视转播第6章 硝烟的味道第63章 登陆越南(五)第124章 潜艇探测器第73章 运河与南美洲第79章 P38战斗机第77章 他的理想第73章 国防第40章 不好的预感第39章 空袭新加坡港(四)第19章 小小的成就感第10章 最后的装甲车第66章 重典第12章 轰炸机第25章 菊凋零第18章 西线第19章 全民战争第34章 挑衅就是战争第1章 印尼的排华运动第10章 最后的装甲车第54章 实力对比(二)第11章 三国分赃第18章 西线第122章 给联邦找点麻烦第28章 以日制日第19章 职业经理人和汽车
第68章 绝密单位第36章 衰落的德国第128章 坏人出现了第82章 军火卖的是标准第13章 罗莎莉亚第7章 清朝的山寨工厂第3章 行踪泄露第28章 流感带来的繁荣第92章 杉杉健太第70章 罗斯福新政第14章 本土防御第5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34章 挑衅就是战争第15章 基隆级驱逐舰第38章 终于见到活人了第14章 装病第43章 投降第101章 重返巴勒斯坦第3章 第一山地旅第90章 集结第126章 礼查饭店第70章 外籍军团第97章 感恩节的礼物第100章 毒气弹第20章 长江750和东风牌第18章 秘密研究所第65章 深挖第75章 7、8、9三个省第48章 台湾空军第59章 反贪反黑(二)第7章 日本种植园第58章 “泼妇”第108章 新矿工第41章 空袭新加坡港(六)第23章 亲王乔治第48章 双管齐下第9章 晕倒第60章 英国人也忍了第148章 宁可错杀不能放过第101章 重返巴勒斯坦第25章 三路并进(三)第19章 职业经理人和汽车第12章 谈判和女友第97章 感恩节的礼物第150章 国家科研基地第46章 民国(二)第24章 冰箱第67章 联邦军队的进攻第76章 海军条约第50章 圣迭戈第155章 软硬都不吃第17章 工业基地第4章 复方新诺明第72章 西部大逃荒第5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68章 三个坏皮匠第12章 谈判和女友第95章 犹太人第25章 早上好东京第16章 打还是不打第54章 反击第47章 欢乐意大利第3章 宣战第20章 按兵不动第120章 罗德岛第17章 北欧乱第19章 装甲集群第32章 移民潮第6章 硝烟的味道第6章 再次谈判第50章 危机中的各国第34章 伏击改追击第21章 没事但可以挑事第121章 自由贸易港第78章 电视转播第6章 硝烟的味道第63章 登陆越南(五)第124章 潜艇探测器第73章 运河与南美洲第79章 P38战斗机第77章 他的理想第73章 国防第40章 不好的预感第39章 空袭新加坡港(四)第19章 小小的成就感第10章 最后的装甲车第66章 重典第12章 轰炸机第25章 菊凋零第18章 西线第19章 全民战争第34章 挑衅就是战争第1章 印尼的排华运动第10章 最后的装甲车第54章 实力对比(二)第11章 三国分赃第18章 西线第122章 给联邦找点麻烦第28章 以日制日第19章 职业经理人和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