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9 吕宋华村

虽然在海上也没有航行多久,但是能够下船来放松一下,感受一下坚实的土地,对于参与环球航行的人们来说,算是非常不错的事情了。大明控制下的马尼拉只比西班牙殖民统治时期更加繁荣,甚至城市规模都扩大了三分之一,并且以惊人的速度在发展着。

一时间三万多人造访马尼拉,使得这个新兴的城市变得更加热闹了起来。

这里面的人大部分没有来过吕宋,都希望在吕宋走走看看,特别是居住在本土的人,总没有尝过这边的椰子、香蕉和芒果之类的水果,既然来此,自然不容错过。

马尼拉的市集这些日子变得十分繁华,各种小摊贩们在叫卖着他们的商品,其中以热带水果和当地的小吃居多。摊贩们一半是华人,一半是土人,还都比较和谐。大明对于自己的宣慰司都是比较宽容的,其他民族的居民也被认可是大明国民的身份,其人身财产的权利都是得到认可的。尽管普遍上,来自大陆的华人们对土人们是有高一头的优越感,但土人们也能以自己的方式生活着。

华人在吕宋的优势还是体现在经济地位上的,宣慰司正式确立之后,仿照国内的农合,吕宋宣慰司也进行了土地革命,将大片“无主”的土地分给了来此殖民的华人,这些华人必须将户籍迁移到吕宋,才能分地,要不然就会出现家乡分了土地,来到吕宋又得了田的情况。华人们以村镇为单位结成了农业合作社,进行集体生产。由于在吕宋分配的土地面积非常大,寻常人分配几十亩上百亩都很正常,而且土地的状况并不如在本土那样是熟地,很多土地需要很多开垦,又需要大量的人力,所以只能集合去合作社的力量,大家一起进行开垦土地。

而也存在像是陈宝泉这样比较富有的华人,他们直接从宣慰司手上购买大片土地,或者直接在授权下开垦荒地,发展为自己的种植园。这些种植园,一开始基本上都是要请本乡本土的同族或者乡亲,来到吕宋来进行开垦和经营,也要雇佣一些当地的土人。不过这种热带种植园,也是要挂在农合之下的。不过农合基本匀不出劳力来给大种植园主,大种植园主只能花钱去雇佣土人,或者从本土请人。

大部分土人原本的土地,基本还是被宣慰司公署认可的。不过在吕宋,土人的社会结构处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之间,除了一些城市地区,大片的乡村有一种叫做巴朗盖的政治实体,其首领或者酋长就是达图。乡村中的民众对达图有一种人身依附关系,必须为达图效忠和服务。

西班牙人无力控制广阔的乡村地区,于是就任命达图们为地方行政长官,实施类似包税制的手段,并向达图们分封土地。在另一位面中,这些达图们的权势一直延续到21世纪,有些人说菲律宾的政治就是一百多个家族的游戏,这是因为这些家族基本在几百年前就已经作为权贵存在了。殖民者要掌控菲律宾,靠得就是这些人。

不过在明人到来之后,情况出现了一些变化。

大明实行宣慰司制度,宣慰司下设府县乡镇,跟本土的省份是一样的。对于管控不到的地区,大明干脆就宣布暂时免税,但是并不承认达图的身份地位,甚至并不承认对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的占有。一些达图还被安上了西班牙走狗的身份就给处理掉了。

另一方面,华人移民开始在被清洗的达图土地上,以及新的土地上建设新的村庄、乡镇,这就是在宣慰司直属下的行政单位,也被俗称为“华村”。居住在这里的民众,无谓华人土人,都被承认身份,有着基本的人身自由和财产权。

早先,一些土人带着恐惧地给农合和华人的雇主种地,华人农民们教他们怎么侍弄庄稼,以及一起种植经济作物,每个月这些土人都能发到粮食以及对他们而言已经算是巨款的资金。他们被许可拥有自己的房屋,甚至他们的小孩也被要求送去华人移民建造的学校中学习华文,可以说居住在华村的土人生活条件有了明显的提高。

过去在达图的巴朗盖,他们是奴仆,是达图的人形财产,任打任骂,有的时候还会被杀。但来到华村生活,尽管也要付出差不多辛苦的劳动力,但是基本算是能吃饱,而且可以拥有更多的个人财产。

在这样的条件下,一部分生活在巴朗盖的土人就开始向华村出逃,他们往往衣不蔽体地来,祈求华人雇主雇佣他们,然后华人雇主会拿出一张纸,让他们在上面按手印,按下手印之后,他们就是华村农合的合法雇工,受到宣慰司的保护。

反正吕宋宣慰司是不承认达图对这些土人的人身支配的,即便土人达图带领人马上门闹事,农合反而会打回去。甚至事情闹大之后,宣慰司还会请调驻吕宋的海军陆战队出手,直接将闹事达图消灭,将其巴朗盖“收为国有”。

随着十多家达图都这样被灭掉之后,其他的达图们也就老实了,不敢轻易找华村的麻烦。而也就是这样,华村变得越来越多,大量的种植园也相继成立,吕宋的开发也就变得越来越顺利。

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马尼拉的市集中已经出现了不少获得“自由民”身份的土人,拉着车来到这里出售他们的产品了,他们中有的人是卖自己的货,有些则是代表自己的农合来卖货的。

白明修就在这市集上赚了几圈,买了点芒果干和鲜椰子,他发现,这边的土人虽然汉语非常烂,但是有些词汇却说得很好,比如说十文钱、不卖、成交一类的话。

他甚至在街头还看到了一群戴着小黄帽放学的小学生,队伍里大部分是华人孩子,也有几个土人的孩子,至少看着孩子们说笑的样子,看起来土人孩子已经开始接受了华夏文化。

白明修除了集市,望见另一头的马尼拉大教堂,夕阳中这看上去辉煌的教堂居然非常破败,大门封闭着,已经一年没有人进来过了。

590 西清的铁甲洪流747 赠船753 脑洞无敌(上)281 战北洋(中)257 疯狂的想法715 阿棉战役374 怂鞑子245 朝鲜来使468 计划外的占领313 登岸745 乱入之战列舰456 世俗社会110 连城璧342 大建设554 新的主线任务490 微小的开始574 两个皇帝003 咒水之难162 引才518 拒绝转交082 郑成功108 经略南方203 满清想议和193 六不总督197 士风渐复(下)370 犹太商人694 法西南会战(中)552 国策顾问杨不正166 南边的妖孽796 竞赛场位面423 皇帝陛下的环球舰队037 夜袭巴达维亚498 破土重生054 兵围昆明022 迟疑的吴三桂434 再招募点072 被二十万敌军围城是一种什么感觉652 未遂的爆炸案048 兵力何来012 破阿瓦(上)330 大祭禅让(一)562 策士之见475 五国军事同盟(上)506 铁路债券483 继续打下去421 同班是皇帝235 转轨729 承麟的变化748 好东西787 非军事策略470 摩洛哥376 返京路上663 通信小队423 皇帝陛下的环球舰队133 改主意633 死亡空袭145 决战黔西南(五)454 围城待降453 藩军炮兵的表现170 大明王师241 永历十七年的财政预算408 电车上的女同学188 石头城下395 长崎一战703 宣改省604 人口膨胀296 遥望西北398 见郑651 刺杀余波474 造访里斯本104 天命在我011 战缅甸(下)331 大祭禅让(二)781 如临大敌的美皇658 重坦刑天379 被“围困”的使团542 制造业过热066 杀汉奸的奖励031 沙廉的英国人114 枪炮与钢铁747 赠船723 不莱梅的早晨298 妄使086 进广州(上)631 超级堡垒086 进广州(上)356 一五计划(中)541 关于欧洲的会议(下)257 疯狂的想法755 海对空281 战北洋(中)050 两张告示241 永历十七年的财政预算152 剁手买兵658 重坦刑天798 对宿主260 完粮337 驻屯军团617 整治局面360 血书军旗
590 西清的铁甲洪流747 赠船753 脑洞无敌(上)281 战北洋(中)257 疯狂的想法715 阿棉战役374 怂鞑子245 朝鲜来使468 计划外的占领313 登岸745 乱入之战列舰456 世俗社会110 连城璧342 大建设554 新的主线任务490 微小的开始574 两个皇帝003 咒水之难162 引才518 拒绝转交082 郑成功108 经略南方203 满清想议和193 六不总督197 士风渐复(下)370 犹太商人694 法西南会战(中)552 国策顾问杨不正166 南边的妖孽796 竞赛场位面423 皇帝陛下的环球舰队037 夜袭巴达维亚498 破土重生054 兵围昆明022 迟疑的吴三桂434 再招募点072 被二十万敌军围城是一种什么感觉652 未遂的爆炸案048 兵力何来012 破阿瓦(上)330 大祭禅让(一)562 策士之见475 五国军事同盟(上)506 铁路债券483 继续打下去421 同班是皇帝235 转轨729 承麟的变化748 好东西787 非军事策略470 摩洛哥376 返京路上663 通信小队423 皇帝陛下的环球舰队133 改主意633 死亡空袭145 决战黔西南(五)454 围城待降453 藩军炮兵的表现170 大明王师241 永历十七年的财政预算408 电车上的女同学188 石头城下395 长崎一战703 宣改省604 人口膨胀296 遥望西北398 见郑651 刺杀余波474 造访里斯本104 天命在我011 战缅甸(下)331 大祭禅让(二)781 如临大敌的美皇658 重坦刑天379 被“围困”的使团542 制造业过热066 杀汉奸的奖励031 沙廉的英国人114 枪炮与钢铁747 赠船723 不莱梅的早晨298 妄使086 进广州(上)631 超级堡垒086 进广州(上)356 一五计划(中)541 关于欧洲的会议(下)257 疯狂的想法755 海对空281 战北洋(中)050 两张告示241 永历十七年的财政预算152 剁手买兵658 重坦刑天798 对宿主260 完粮337 驻屯军团617 整治局面360 血书军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