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 以退为进,诛心之言

正月初十,新年休沐后的首次朝会,许久未曾上朝的嘉柔亲自出席,当着齐国众臣的面,言道身有微恙,将国事托付于楚王。

群臣无异议。

时至今日,殿下和楚王之事虽官方尚未有明确说法,但两人已育有一女的传闻由来已久,再加上大年初一那天,二人结伴去延庆观为民祈福,等于向民间正式承认了此事。

有了这层关系,总能让齐国旧臣在面对即将到来的改朝换代时,更坦然一些。

在男女情爱包裹下,这场相对平和的政变都变得温情脉脉起来。

正月十一,楚王正式监国。

因大齐七曜刊、蔡州五日谈、洛阳儒报、扬州商报等遍布南北报刊连篇累牍的报导下,寻得玉玺的消息热度还未降下。

正月十五上元节当日,七曜刊又刊一大喜讯,金国太后请求率土内附。

各报借此机会,又一次宣传了移民辽东的种种优惠政策。

上元节休沐后,正月十七,楚王正式接纳金国内附,并为柴圆仪加封一品魏国夫人,迁居蔡州。

同时,为彰显一视同仁,当初斡勒温、那喇甲术闯宫作乱时主动向天策府报信的合札军金将塞蒲力,以及在北伐中出了力的耶律广德,吴银石等女契丹、汉各族将领皆得封侯。

只不过,他们的爵位统统不可世袭,一世而终。

总之,在新春喜庆尚未彻底消散之时,曾横扫半壁的金国,就此作古。

不待齐国臣民彻底消化完金国内附的消息,正月二十,安丰朝金帝亲自上表,表示自己年迈体弱,以无治国之精力体魄,欲逊位荣养,但身后无可担大任的子嗣,为淮南数百万军民计,望楚王以天下苍生为盼,担此重任

齐国文武,对此自是波澜不惊,毕竟此事就是他们一手促成的。

可这个消息登报后,却在长江两岸的百姓中掀起一股巨大舆论波澜。

东京百姓,祖辈和天子同处一城,对比其他各地百姓,自是多了一份政治敏锐。

自玉玺重现后,足以左右天下局势的大事,一桩接一桩发生,他们早已猜到楚王登基在即。

有了思想准备,当下心态大多是‘终于来了’的平静。

而淮北百姓,却比东京人多了一股‘孩子有出息了’的激动和感慨。

楚王一家居蔡州十年,整一条洒金巷、衙前街的居民,都能和他一家扯上点关系。

比如巷口卖酱醋的店家,便常与人道:当年王爷一家刚搬来时,王妃亲自来我家打过酱油!

巷尾的张家婶婶则喜欢对人讲:阜昌十年春,有日我在家炸果子,王府里那位陈娘娘路过被香味勾了过来,吃了我亲手炸的两块果子。

就连衙前街府衙旁支摊卖胡饼的刘大哥,也道:当年王爷上值,顾不上吃早饭都是来我这里买胡饼吃,王爷曾亲口说,刘家胡饼、蔡州第一。喏,不信你们看,挂在墙上那张四个大字,便是楚王亲手写的

每每说到此事,刘大哥便会指着摊位前沾了油腻、烟熏火燎,却又被小心裱的‘蔡州第一’的字幅。

只是这字大约只有书塾中学童的水平,过往客人大多不信。

楚王是什么人?

上得了战场,作得了诗词.早在桐山为胥吏时,便得了蔡娘娘的青睐,这样的人物,那字一定是极好的!

这姓刘的,不知从哪找了个学童胡乱写了这几字,来冒充楚王笔迹!

不过,不管旁人怎想,这些和楚王一家有过交集的蔡州居民,最后总会不约而同的压低声音,神秘兮兮道:“当年,我便看出来了,王爷(王妃)面相贵极,早晚当皇上(皇后),你看,现在马上要应验了吧!”

若遇到对楚王过往更了解的人,在这时也会补上一句,“我比你知道的还早!给你们说个事早在阜昌七年,桐山境内天降白牛,为祸乡里,那白牛足有两间屋舍大小,有千钧之力,声震百里,便是号称淮北第一猛将的姚将军都不敢近前!”

“此事我也隐约听过.后来怎了?”

“自然是楚王出手了!他提一柄丈八铁戟,与那白牛鏖战两天两夜,斩牛首于栖凤岭!还了桐山太平.”

“咳咳.你说的未免太过离奇了吧?”有求真精神的听众若质疑,马上有人激动道:“你懂个屁!楚王乃天子降世,经历自然非凡,你这等凡夫俗子懂啥?”

“对对对!这白牛还真不是杜撰,我有一兄长在冶铁所机扩局当差,我听他说过,那白牛被斩后,心脏都被楚王刨了出来,如今一直泡在机扩局一口大缸中,以桐油浸没对了,那白牛心肝乃铁铸!听他说,王爷多年前便指示机扩局的大匠研究此妖兽的心肝,谁若能复制出来,赏银万两,时至今日,那赏银依旧没人能领走”

“竟这般神奇?”

相比民间沸沸扬扬,东京城内则是另一番景象。

淮北系出身的文武官员最为淡定.初哥儿称帝,他们作为从龙元老,自然少不了该有的荣誉和权力。

可以说此举是任人唯亲,但现实层面中,搭建统治架构时,陈初当然会优先考虑那些已经经受过考验,熟知对方品性、能力的人。

历朝历代不能免俗,出身于南阳左近的汉光武皇帝麾下的云台二十八将,十几人出自南阳。

ωωω тт kan ¢O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大多出于秦王府旧臣。

即便到了后世,依然如故。

是以,对于自己以后的安排,大家都不算着急。

但另一件事

正月二十五,散朝后,陈景彦、陆钦哉、张纯孝等重臣连袂去往了紧挨皇城的枢密院。

一直拖在朝臣后方蔡源和杜兆清谈笑的同时,眼神一直没离开过前方三人。

杜兆清大约瞧出点什么,不由朝蔡源一拱手道:“蔡相若有事请自便,下官去仪鸾司看看准备的怎样了。”

仪鸾司管理着皇帝仪仗,杜兆清身为陈初亲自提拔的官员,早已不忌讳谈起为新君登基筹备之事。

蔡源却望着鱼贯进了枢密院的几人,笑道:“杜尚书身为礼部之首,该准备的何止仪仗,兴许楚王还有更关心的事,你我不如一同见一见楚王?”

“这”

杜兆清似乎是不想趟这趟浑水,却见蔡源目光如炬望向自己,终道:“也好,请.”

枢密院值房内,陈景彦一行屁股还没坐热,听到蔡源也来了,不由默默对视一眼。

坐在上首的陈初,对两拨人的先后到来似乎并不意外,只道:“蔡相来的刚好,陈大人为新朝选了几个国号,蔡相也来参详参详。”

蔡源接过几张写有国号的纸看了看,却道:“陈大人家学渊源,学富五车,依陈大人之意该取何字?”

早已有了腹稿的陈景彦道:“当初,元章封地便属楚地,又以‘楚’封王,以本官之意,可称大楚,以示一脉相承。”

因有嘉柔的存在,以楚为国号,既肯定了嘉柔公主的身份,也有利于接收齐国政治遗产。

蔡源稍一思忖,便道:“臣附议。”

虽现下同处一室,似乎不分上下,但蔡源的宰相是陈景彦实打实的上官,两家又是竞争关系,陈景彦没想到老大哥竟这般配合。

今日前来,议定国号只是个由头,他真正想做的,是帮女儿确定名分。

可碍眼的蔡源赖在这儿不走,陈景彦原本打算改日再说此事,可随后一想,如今唯一能和女儿竞争的便是蔡婳了。

既然大哥今日也在,干脆挑明了车马炮.

心中做下计较,陈景彦便与张纯孝对视了一眼,却见后者以微不可察的动作点了点头,随后起身道:“楚王,新朝既立,前朝后宫皆需定序,彰显阴阳调和,为民表率。”

肉戏来了。

陈初仿似无意的看了蔡源一眼,随即看着张纯孝道:“以张大人之见,应当如何?”

“后宫之事,本是楚王家事,然,天家无私事,臣便斗胆一言”

张纯孝先迭了层BUFF,这才道:“王妃赵氏贤惠端淑、仁名天下,可为皇后,掌六宫。”

那是楚王贫寒时的发妻,对此所有人都没有异议,陈初也点了点头。张纯孝微微调整了一下呼吸,接着道:“侧妃陈氏,身出千年名门,秀外慧中、聪颖敏学,可为贵妃,助皇后协理六宫”

这话说罢,值房内静了一瞬,陈初面色如常,却没有任何表示。

身为陈妃之父的陈景彦自然不好开口。

而杜兆清则是被蔡源临时拉来凑场子的,即便礼部尚书在此事上有发言权,他也不敢胡乱站队。

就在此时,却听蔡源道:“张大人所言不差,臣附议”

“.”

“!!!”

霎那间,值房内所有人齐刷刷看向了蔡源陈、陆两人眼中皆是没藏住的愕然。

杜兆清则是不解。

而陈初,看向蔡源的眼神,竟有些许迷惑和失望。

随后,杜兆清心中自认为想明白了.蔡相,还是底子太薄了啊!

如今蔡家弟子,多是中低官员,没资格上朝。

而与他出身相近的西门恭、徐榜,却又都在地方为官,便是有心帮蔡婳,也来不及。

反观陈经略,陆钦哉是他陈家姻亲,陈景安在安丰为相,势力已成.日后,齐国旧臣想必会将他家当成文官集团的领袖。

就像此刻突然向陈家靠拢的张纯孝。

刚开始,杜兆清还以为张大人会提议长公主为贵妃呢,此时看来,却是低估了张大人转向的灵敏性。

不过,此事也能理解,旧臣皆是旧时科举出身的官员,打心底里未必看得起胥吏出身的蔡相。

而颍川陈家,无论是行事风格、还是同为士人的身份,都让他们更觉着亲近。

众人心思各异,实则只过了一两息时间。

因太过于出乎意料,陈景彦尚未想好该作何反应,却听蔡源又道:“前朝后宫缺一不可,中枢官员也需及早做好安排。”

话题的跳跃幅度有点大,陈初不由道:“蔡相有何想法,说说看。”

蔡源道:“兵部张大人自当年桐山之战,便对我淮北照拂有加,后与我等并肩共历淮北戡乱,河北之战,东京之战,可谓呕心沥血、忠贞有加,此忠臣能吏,可重用!臣举荐张大人就任三司使.”

“.”

张纯孝一脸愕然,陈景彦和陆钦哉一再始料不及.按照陈景彦的设想,原本希望胞弟陈景安任这三司使呢。

可张纯孝当前,他总不能出言反对。

并且,张纯孝刚刚推举阿瑜为贵妃,人家蔡源转头就举荐他升官这是何等胸怀,简直是一心为国、不计一家得失的老臣典范!

若陈景彦此时跳出来反对,会被衬托成何等猥琐模样。

好在陈初不置可否,并未当场答应。

却不料,今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蔡源,还有话说,只见他缓缓一拱手,明明只有五十多岁,可动作迟缓老迈,如同耄耋老人。

“臣已老迈,精力不济,欲乞骸归乡,请楚王准奏.”

“蔡相!何出此言!”

这回,就连陈景彦也赶忙起身劝道。

陈初更是斩钉截铁道:“不准!如今天下未定,尚有许多事需蔡相为我谋划助力,乞骸之事休要再提.”

谁料,蔡源竟异常坚定道:“楚王,臣本小吏,本事微末,能随楚王至此,已心满意足。我朝才俊层出不穷,何愁无人助楚王大兴社稷?如今周国太上皇逊位,安丰朝廷已无存在必要,多年来,柳川先生鞍前马后、居功至伟,臣再荐,柳川先生接任宰相一职.”

陈初闻言,皱眉不语。

陈景彦再度震惊,可马上反应了过来他儿子陈英俊还担着门下省中书舍人呢,若陈景安再任了宰相,叔侄二人一人掌印、一人拟旨,这门下省还不成他家的了!

元章绝不会同意。

陈景彦不由暗道:就知道你这老狐狸没安好心!

随后赶忙朝陈初道:“此事不妥,景安从未于本朝中枢为官,骤然为相,于朝政不利。”

陈初尚未说话,蔡源却抢先道:“陈经略此言差异!颍川陈家,故旧遍天下,柳川先生若为我朝宰相,定能快速与上下官员同气连枝,再有陈经略、陆大人、张大人等重臣从旁辅佐柳川先生.往后,朝廷外有先生,后宫内有陈氏,定可重现汉唐盛景!”

“.”

正月尚冷,只见陈景彦额头上迅速沁出了汗珠,下意识看了陈初一眼。

诛心之言,诛心之言啊!

什么‘上下同气连枝’,什么‘重臣从旁辅佐’,什么‘一内一外’!

即便陈景彦一丁点架空陈初的想法都没有,但蔡源的话无疑给在场所有人提了个醒陈氏可是有儿子的,即便现下没有旁的想法,若以后陈初不再了呢?

再者,老蔡那话中,还隐隐有文臣未必与楚王一心的意思.比如对士人的态度,比如对田改的态度。

而吏人出身的蔡源,自从任了宰相,可是不遗余力的在推广田改。

陈景彦一时进退不得,主动向陈初解释,倒显得他心虚了一般。

若不吭声,又像是默认了蔡源的指桑骂槐。

到了现下,他自是看明白了,大哥这是借着‘乞骸’由头,为自己的宝贝女儿争那贵妃之位呢!

他若归乡,便不存在方才他亲口所说‘一内一外’的情况了。

可眼下这情形,陈初只怕更加不会放蔡源归乡,以免陈家过于坐大。

接下来,最有可能得情况便是,陈初再三挽留,老蔡继续为相,那贵妃之位落到蔡婳头上。

好一招以退为进!

陈景彦不由反思到请张纯孝当嘴替,还是心急了。

同时,也忍不住有点钦佩老蔡即便是以退为进,这天下又有几个父亲,愿拿这宰执之位为女儿赌一个名分呢!

至少他陈景彦,便下不了这个决心.

那边,陈初确实一再挽留,不予准奏。

不知是老蔡入戏太深,还是真的有了几分隐退之意,只见他竟朝陈初缓缓跪了下来。

陈初连忙从案后起身,上前欲搀起老蔡。

老蔡却坚持跪地不起,仰首看向陈初道:“眨眼十一年,该见识的也都见识了,能随元章走到今日风景,如今能唤元章一声陛下,伯父死而无憾了如今唯一忧心的便是婳儿,她那性子”

说着说着,老蔡动了情,一汪浊泪直在眼眶里打转,“她那性子太强,做事又不知顾及旁人脸面,若日后她不小心恼了元章,元章切莫打杀,伯父只求你将她送回桐山老宅伯父斗胆,愿以这相位换元章一句保她平安的承诺。”

一旁的陈景彦竟有点拿不准了大哥这是在演,还是真的愿为女儿牺牲到这个程度?

陈初怎搀蔡源都不肯起,便也跪了下来,只道:“岳丈说的甚话,你留着相位,我也会保婳儿一生平安,当年在采薇阁的天字雅间、后来她孤身嫁入我府这些年,我欠她良多,以后会慢慢补偿于她.”

即便压抑着情绪,陈景彦也听出元章同样动了情。

不由心下暗暗一叹:阿瑜,非是爹爹不努力,只是.都怪我那大哥太狡猾了啊!

269.第265章 陈家小喷子第30章 俗话说:194.第192章 烧完自然就不烧了第18章 谋不可众,利不能独第471章 太上皇安丰临朝,淮北众亟待登基第531章 淮南盛景,功在晋王88.第87章 今日齐呼孙大圣第454章 邀千万华夏男儿,共赴万里关山255.第251章 世间温柔待我,我自待世间温柔111.第110章 瑞雪兆丰年第33章 菜花蛇140.第138章 南眺北望第467章 殒命砥柱山第16章 成了104.第103章 忙而不乱第557章 豪赌第409章 正统之争 王妃来访68.第68章 陈小郎很委屈第552章 天变163.第161章 我的盖世英雄331.第326章 鸡犬升天107.第106章 一起吃个饭吧383.第373章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376.第367章 天下之中第429章 金帝南狩,忠勇榆州第426章 王府团圆76.第76章 岁月静好第9章 避水裹风乾坤袋第389章 汉儿不为奴145.第143章 漕帮祖师第511章 自罚三杯第479章 带着媳妇儿逛勾栏118.第116章 聚是一团火253.第249章 甲子姻缘247.第243章 驱虎吞狼第26章 终于问了269.第265章 陈家小喷子323.第318章 乱天下191.第189章 戌时二刻整,官舍东南畔119.第117章 械斗第439章 避子 断嗣369.第361章 鱼目混珠,杀人留名265.第261章 房地产 大基建125.第123章 此景只应天上有94.第93章 来者不善第483章 春风潜入临安夜第15章 授技358.第351章 归家353.第346章 北岸故土,汉家将军第400章 她是好人还是坏人?第576章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征战第590章 老相雷厉风行,景安斩草除根222.第219章 不就是水患么?138.第136章 好日子第564章 祖宗基业,可增不可减。143.第141章 请你自重第15章 授技第404章 偷得浮生半日闲86.上架感个言232.第228章 后方紧吃第402章 王妃重要,还是蔡氏重要?283.第279章 你们怎不去死?第468章 六百士子哭太庙,太上皇御驾亲征105.第104章 天下英雄不过尔尔364.第356章 计之深远236.第232章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149.第147章 灯火不觉天,亦是杀人夜第454章 邀千万华夏男儿,共赴万里关山234.第230章 福祸相依378.第369章 老陈的白月光第493章 晴日惊雷第610章 【番外】猫儿篇三193.第191章 优势在我!135.第133章 王八O第41章 夏风不识情第395章 大清洗192.第190章 打不过,根本打不过第13章 一条大河波浪宽76.第76章 岁月静好266.第262章 祝我初郎腾于九霄之上243.第239章 西风烈164.第162章 义师347.第341章 大齐最后一个士人286.第282章 陈小哥,当爹了第500章 为国除贼,虽死无憾83.第83章 咱家的庄稼第581章 帝王一怒142.第140章 铁壁铜墙桐山县第435章 疯皇110.第109章 投名状68.第68章 陈小郎很委屈346.第340章 太阳是否照常升起?第15章 授技第459章 山雨欲来238.第234章 虫豸第467章 殒命砥柱山第489章 孝子陈英俊第392章 凯旋第529章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第485章 镇宅
269.第265章 陈家小喷子第30章 俗话说:194.第192章 烧完自然就不烧了第18章 谋不可众,利不能独第471章 太上皇安丰临朝,淮北众亟待登基第531章 淮南盛景,功在晋王88.第87章 今日齐呼孙大圣第454章 邀千万华夏男儿,共赴万里关山255.第251章 世间温柔待我,我自待世间温柔111.第110章 瑞雪兆丰年第33章 菜花蛇140.第138章 南眺北望第467章 殒命砥柱山第16章 成了104.第103章 忙而不乱第557章 豪赌第409章 正统之争 王妃来访68.第68章 陈小郎很委屈第552章 天变163.第161章 我的盖世英雄331.第326章 鸡犬升天107.第106章 一起吃个饭吧383.第373章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376.第367章 天下之中第429章 金帝南狩,忠勇榆州第426章 王府团圆76.第76章 岁月静好第9章 避水裹风乾坤袋第389章 汉儿不为奴145.第143章 漕帮祖师第511章 自罚三杯第479章 带着媳妇儿逛勾栏118.第116章 聚是一团火253.第249章 甲子姻缘247.第243章 驱虎吞狼第26章 终于问了269.第265章 陈家小喷子323.第318章 乱天下191.第189章 戌时二刻整,官舍东南畔119.第117章 械斗第439章 避子 断嗣369.第361章 鱼目混珠,杀人留名265.第261章 房地产 大基建125.第123章 此景只应天上有94.第93章 来者不善第483章 春风潜入临安夜第15章 授技358.第351章 归家353.第346章 北岸故土,汉家将军第400章 她是好人还是坏人?第576章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征战第590章 老相雷厉风行,景安斩草除根222.第219章 不就是水患么?138.第136章 好日子第564章 祖宗基业,可增不可减。143.第141章 请你自重第15章 授技第404章 偷得浮生半日闲86.上架感个言232.第228章 后方紧吃第402章 王妃重要,还是蔡氏重要?283.第279章 你们怎不去死?第468章 六百士子哭太庙,太上皇御驾亲征105.第104章 天下英雄不过尔尔364.第356章 计之深远236.第232章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149.第147章 灯火不觉天,亦是杀人夜第454章 邀千万华夏男儿,共赴万里关山234.第230章 福祸相依378.第369章 老陈的白月光第493章 晴日惊雷第610章 【番外】猫儿篇三193.第191章 优势在我!135.第133章 王八O第41章 夏风不识情第395章 大清洗192.第190章 打不过,根本打不过第13章 一条大河波浪宽76.第76章 岁月静好266.第262章 祝我初郎腾于九霄之上243.第239章 西风烈164.第162章 义师347.第341章 大齐最后一个士人286.第282章 陈小哥,当爹了第500章 为国除贼,虽死无憾83.第83章 咱家的庄稼第581章 帝王一怒142.第140章 铁壁铜墙桐山县第435章 疯皇110.第109章 投名状68.第68章 陈小郎很委屈346.第340章 太阳是否照常升起?第15章 授技第459章 山雨欲来238.第234章 虫豸第467章 殒命砥柱山第489章 孝子陈英俊第392章 凯旋第529章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第485章 镇宅